冬日除了寒冷肅殺其實還藏著許多獨有的生活小樂趣讓我們在孔子博物館裡細數那些冬日的小確幸吧!
賞雪
雪景是冬日裡最獨特最美麗的景致,一場初雪,為整個城市描繪出純淨的素顏,建築街道、植物山水都呈現出別樣的風景,雪後的孔子博物館也更顯寧靜而莊嚴。
孔子博物館雪景(攝影:樊兆魯)
尋梅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不畏嚴寒盛放的梅花是君子風骨的象徵。踏雪尋梅也是古代風雅之士的獨特樂趣,數九寒天中,尋一支臘梅便尋到了春的希望。
孔子博物館館藏 清冷枚「梅花高士」圖軸
清冷枚「梅花高士」圖軸, 孔府舊藏, 縱251釐米,橫82釐米。絹本設色。繪高士身著紅衣,頭戴巾幘,慈眉善目,正觀賞侍者手持的梅花;其身後侍者,身著綠衣,為高士撐傘。畫中的高士,冬日身著便服,與童子踏雪觀梅,盡顯閒適與風雅。
添衣
「天冷了,多添衣」,一句叮嚀飽含冬季裡的關懷和問候。換上厚實的冬衣,暖身更暖心,也為肅殺的冬季添上一抹亮麗色彩。孔府所藏服飾數量頗豐,有8000餘件,時代從明至中華民國,服制多類,面料豐富,其獨特性、完整性、延續性在國家館藏服飾文物中屈指可數。孔府舊藏服飾中也包含許多款式豐富、色彩豔麗的冬季服裝。
孔子博物館館藏 清道光紅綢繡三藍牡丹蝶襖
清道光紅綢繡三藍牡丹蝶襖,孔府舊藏,身長117釐米,通袖長141.5釐米,圓立領,大襟,右衽,平闊衲,左右開裾。紅縐綢織花蝶暗花紋襖料,黃暗花綢襯裡。通身滿繡三藍牡丹、蝴蝶紋,色彩豔麗,繡工精細。
孔子博物館館藏 清道光綠暗花綢雲肩鑲邊繡花棉襖
清道光綠暗花綢雲肩鑲邊繡花棉襖,孔府舊藏,身長86釐米,通袖長140釐米。圓立領,右衽,大襟,平袖式襖。綠綢織暗八仙、祥雲等暗花紋襖料,紅素綢襯裡,中絮棉。
有了這樣美觀又舒適的服裝,就可以盡享冬日的溫暖愜意啦。
圍爐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屋外天寒地凍,屋內三五知己圍爐夜話,飲酒吃茶,這也許就是冬日裡溫暖而質樸的幸福。
孔子博物館館藏 清鏨刻花蝶紋瓜稜形銅手爐
暖暖的手爐,造型別致精巧,抱在手裡再也不會手腳冰涼了。
孔子博物館館藏 清乾隆青釉酒令杯
清乾隆青釉酒令杯,孔府舊藏,高7.7釐米,口徑11.5釐米,底徑5釐米。器呈六瓣荷花形,通體施青釉,足底素胎。杯中堆塑一施藍彩人物立像,右手屈肘平託,底有孔。酒令杯也稱公道杯,產生於宋代,飲酒時用於行令,以助酒興。
冬日與朋友圍爐煮酒,行酒令,小酌一杯,也是滿滿的幸福感。願大家都能度過一個溫暖幸福的冬天!(濟寧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