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雨瀟 周明 文/攝)「不愛攝影的咖啡師,不算合格的文藝青年。」朋友會這樣調侃董偉,這個「合格的文藝青年」愛咖啡、愛攝影、愛生活,經營著一家不到3平方米的咖啡店,這大概是南京最迷你的咖啡店。
△董偉
開店、擴大規模、開連鎖,這應該是創業者最正常的追求。可董偉的店開了快6年,依然是那個小門面——松綠色的外牆、不足一米的吧檯、大小不一的擺件、用棕色細繩串起的照片……最大的變化,就是吧檯的照片越來越多。
△董偉的咖啡館
用鏡頭留住都市煙火氣
在南京延齡巷附近,經常會出現一個年輕人,邊舉著手機,邊不斷調整位置,尋找出拍攝街景的最好角度。
年輕人名叫董偉,是江蘇宿遷人。高中畢業後,他便開始了北漂生活。在西餐廳打工時,他接觸到咖啡,後來就愛上了這種味道。6年前,他結束北漂生活,用積蓄在南京租了一間街邊小門面,作為自己的咖啡工作室。一個推拉式吧檯、兩三把椅子,就是這個咖啡店的所有座位。
「攢夠了錢,我就開一家咖啡店。」很多文藝青年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但「攢夠了錢」像一道坎,把很多人擋在夢想之外。
董偉卻有化繁為簡的辦法,他的咖啡店沒有明亮的落地窗,沒有精緻的桌椅,沒有昂貴的設備,3平方米的小店裡藏著產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豆。
他認為,既然愛咖啡,就開家小店,事情簡單純粹。這樣一家小店,可能沒有人們印象中大牌咖啡店那種「精緻體面」,卻多了一種生活的煙火氣。
△吧檯上方擺放董偉拍攝的照片
攝影常被人們視為一項花費不菲的愛好,專業器材價格昂貴。董偉也愛攝影,但他讓這項愛好很簡單——關上店門,漫步在城市街頭巷尾;拿起手機,留心拍下身邊的光與影。
「用心觀察身邊的美好,記錄下來。」他的照片裡,有店對面斑駁的舊牆,加上幾株爬山虎;隔壁燒餅店新做的燒餅出爐,客人接過熱乎乎的燒餅露出了笑容……董偉身邊的人和物,都是他理想中的拍攝對象。選好時機咔嚓一聲,一張張帶有文藝氣息的照片就在他的手機中出現了。
董偉已過而立之年,對人文藝術格外感興趣,特別喜歡老城區的那種特有的煙火氣。每到下雨天,或者營業淡季的時候,董偉都會走出店門,拍下店周圍的街道、建築、樹木。
△董偉拍攝的店外街景
「在南京我一般都是騎車去拍,比較隨緣。看到好看的地方、找到好吃的店都會停下來拍一拍。去其他城市的話,我一般是乘高鐵。」從延齡巷到迎賓菜市場、老門東,再到無錫、蘇州、上海這些周邊城市,董偉的攝影題材也隨著探店走向了南京以外的地方。
「我很喜歡老城的那種生活氛圍。」董偉告訴記者,除了具有年代感的街巷,菜市場也是他常去拍攝的地方,「你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市區的菜場和城外的菜場,布置的感覺、商販的表情,這些都是不一樣的。」
△關上店門,董偉喜歡去其他城市探店、拍攝
用咖啡結交朋友
董偉會把這些照片衝洗出來,並挑選其中一些作為裝飾掛在吧檯上方。「有時候熟客來喝咖啡,我也會給他們拍上一兩張。我覺得開店的這幾年,可能是我這輩子最開心、最自由的時候,所以想多拍些身邊的人和物,以後也算是個回憶吧。」董偉邊說,邊給記者展示厚厚的一摞照片。在這些照片中,坐在松綠色咖啡店外,悠閒地品著咖啡的客人,有明眸皓齒的美女,有留著胡茬的大叔,也有滿臉笑容的小孩……
這些都是董偉六年開店時光裡積累的熟客。漸漸地,他和很多投緣的客人成為了朋友。客人們也願意成為他的模特,在店門口留下幾張小清新的照片,有時候,董偉也會把照片送給客人。有些客人遊玩回來,也給董偉帶回一些紀念品。店裡吧檯上擺著大大小小的擺件,其中許多都是客人送的。董偉小心把它們安置在吧檯一角。「這個羊駝擺件是客人從秘魯帶回來的,這套石頭爺爺的擺件也是客人從濟州島給我帶的。」
為了方便客人們分享日常生活,他還為這群熟客朋友建了一個交流群。可愛萌寵、有意思的新聞,因咖啡而聚集起的一群人認真地分享著生活。「我很少在群裡做推廣,想讓大家有一個比較放鬆的交流基地。」就這樣,一群因咖啡結緣的客人每天在群裡分享著自己的生活點滴。
△客人給董偉從國外帶回的禮物
在南京「最小」的咖啡館品味慢生活
「咖啡喝到最後就是在喝產地,就和茶一樣,海拔和氣候也會影響著咖啡的味道。」對於咖啡,董偉有著自己的追求和理解,他的店裡僅僅是各種產地的咖啡豆,就佔據了三分之二的空間。
「八成客人都是熟客。」董偉有些驕傲,「他們都是靠口碑吸引過來的。」董偉告訴記者,大約兩年前,有一個義大利的客人,在網上看到了店裡的評價,專程找來喝一杯咖啡。「我英語不好,但從他的表情和肢體動作裡我能看出來,他是很滿意的。」
在追求純正咖啡的同時,董偉總想著再做一些「出格」的飲品,AD鈣奶加上咖啡,桂花咖啡……在董偉眼裡,飲品是需要不斷創新。為了保證嗅覺和味覺的靈敏,董偉不抽菸喝酒。「只有這樣才能嘗出飲料本來的味道。」因為董偉的不斷嘗試,桂花咖啡、芒果咖啡……飲品單上的咖啡種類漸漸增多。
開店沒有固定時間,下雨常常關店。在咖啡之外,董偉還有著更多的追求,「晚上關門後去看看演出,淡季就去去探店、去刷街、去拍照。」開店之餘,董偉每個月總會抽出一兩天的時間去到別的城市走一走,「嘗一嘗別家咖啡的口味,看一看人家的裝修,也是種學習。」
咖啡、攝影、到不同城市遊歷......隨性的董偉沉浸在他的小確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