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襲擊」有了新的含義。
海豹被鯊魚猛擊出水,吞入口中,這本是大多數人熟悉的畫面。但似乎有些海豹正在向它們的海洋天敵復仇。
科學家已經報導了南非海岸多起毛皮海豹襲擊藍鯊的事件。
科學家已經報導了南非海岸多起毛皮海豹襲擊鯊魚併吞吃內臟的事件。潛水者克裡斯·法洛斯(Chris Fallows)抓拍到這張照片。對於海豹襲擊魚雷體型鯊魚的反常行為,海洋生物學家表示不解。
海豹通常是大白鯊的獵物,但它們被目睹襲擊並殺死中等體型的藍鯊,吞吃掉內臟後拋屍。
海豹一般以更小的魚類為食,為何轉而襲擊魚雷型的鯊魚,這讓海洋生物學家感到迷惑。
藍鯊體型與海豹相當,這也是第一次有人目睹海豹捕殺如此大型的海洋肉食動物。
第一個發現的人是海洋攝影師克裡斯·法洛斯,他在南非開普敦經營潛水船業務。
羅什斯提海洋與大氣科學學院海洋生物學家尼爾博士(Dr Neil Hammerschlaf)參與了該研究,他說海豹只吃掉了鯊魚內臟,懷疑是因為鯊魚內臟富含較高的能量。
藍鯊與海豹體型相差無幾,這被認為是第一次有人目睹海豹捕獵如此大型的肉食動物。一位專家說,鰭腳類水棲哺乳動物或者海豹曾有過捕食一般鯊魚的報導,但還沒有對如此大型鯊魚的捕獵報導。
藍鯊(如上圖)身體光滑,滿口利齒,是海洋中的頂尖殺手。羅什斯提海洋與大氣科學學院海洋生物學家尼爾博士說海豹只吃掉了鯊魚內臟,懷疑是因為內臟富含較高的能量。
他說這一行為對藍鯊可能產生嚴重影響,由於人類過度捕殺,藍鯊數量已經在減少。
「海豹一般被認為是大型鯊魚的獵物,而藍鯊曾被觀察到追捕成年和幼年雄性毛皮海豹,儘管沒有見過致死現象。」他繼續說。
相對而言鰭腳類生物(海豹)捕殺鯊魚的相關報導較少,而且所有遭到海豹捕殺的都是體型較小的鯊魚。
通常是誘餌!海豹藏在潛水員的籠子中躲避鯊魚追擊
通常是誘餌!海豹藏在潛水員的籠子中躲避鯊魚追擊
毛皮海豹(如圖所示)通常利用自身的機動性來捕獵較小的魚類和烏賊。科學家認為,海豹襲擊鯊魚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為了緩解對一般食物的爭奪。
「毛皮海豹對大型鯊魚的捕食違背了對這類動物的食物的普遍觀點,它們的食物通常很多樣,包括小型魚類、章魚和鳥類。」
「此處報導的捕食鯊魚這種情況的普遍性如何尚不知曉——它可能反應的是某隻海豹中的捕獵高手的一次機會性捕殺,或者這也可能是一項常見的本領。」
「這些發現不僅對於了解這兩種動物之間的關係很重要,更廣義上講,對理解鰭腳類動物的營養生態學也有重要影響——許多鰭腳類動物的數量都在增長,而許多種類的鯊魚數量卻在下降。」
毛皮海豹的主要數據
身長:雄性通常會長到7.5英尺 (2.3 米)
體重:雄性體重440到660磅(200到300千克)
武器:大尖牙、有力的嘴巴和爪子
食物:主要是魚類,但是它們的食物中也有五分之一是烏賊,還有時是螃蟹
習性:毛皮海豹壽命可達30年,它們會形成小的群體,但是通常獨自遊泳。它們能夠潛入水下200米(650英尺)並在水中停留7分鐘。它們一般是大白鯊的獵物,大白鯊從下方攻擊它們,同時它們也會遭到虎鯨群的捕殺
藍鯊的主要數據
身長:雌性能夠長到6到9.3英尺(1.82到2.82米)
體重:雌性體重205到401磅(93到182千克)
武器:多排三角形鋸齒狀牙齒
食物:硬骨魚、烏賊、章魚、蝦和螃蟹
習性:光滑的體型讓他們成為快速高效的遊泳健將,使得它們能夠衝出水面搶奪食物。藍鯊能活到20歲,是開放水域物種,常常遠距離遷徙。它們的天敵只有更大型的鯊魚,比如大白鯊和虎鯊
毛皮海豹曾經有過大量圍攻大白鯊的記錄,但是這被認為是一種將大白鯊驅趕出繁殖領地的恐嚇行為。
此次毛皮海豹被目睹襲擊了藍鯊,藍鯊是開放性水域中的食肉動物,能夠長到9英尺(2.82米)長。
經營埃佩克斯旅行社的法洛斯先生第一次注意到這種行為是在2004年,當時他正在開普敦海岸潛水。
毛皮海豹是大白鯊的常見獵物,大白鯊從下向上將海豹吞進嘴裡(上圖)。毛皮海豹會成群結隊襲擊大白鯊,但這被認為是一種防禦戰術。
2012年他又一次看到一隻大型毛皮海豹襲擊來自10隻藍鯊組成的魚群中的5隻藍鯊,歷時超過兩個小時。這些鯊魚的身長估計在3.6英尺(1.1米)到4.5英尺(1.4米)之間。
對於這種行為的一項研究日前發表在《非洲海洋科學雜誌》(Africa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上。
科學家們認為,海豹襲擊鯊魚,部分原因是為了緩解對平常捕食的魚類的競爭。
加拿大海洋哺乳動物研究部顧問多米尼克·託爾利特(Dominic Tollit)告訴《新科學家》雜誌說,如果僅僅為了覓食而襲擊這樣的大型而兇猛的食肉動物,是要冒著極大的風險的。
他說:「如果你餓了,你會去襲擊一隻獅子嗎?還是去尋找一些小一點的獵物?」
攝像機拍攝到海豹與鯊魚搏鬥並將鯊魚吃掉
閱讀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