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測量轉速(頻率)時,目前多採用數字電路,但有些場合則需要轉速(頻率)的變化與模擬信號輸出相對應,這樣便可在自動控制系統實驗中用頻/壓轉換器件代替測速發電機,從而使實驗設備簡化。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推出的速度(頻率)/電壓轉換晶片LM2907/LM2917只需接少量的外圍元件即可構成模擬式轉速表,可用於測量電機轉速,實現汽車超速報警等。
2 LM2907晶片介紹
LM2907為集成式頻率/電壓轉換器,晶片中包含了比較器、充電泵、高增益運算放大器,能將頻率信號轉換為直流電壓信號。LM2917 與LM2907基本相同,區別是:LM2917內部有一隻穩壓管,用於提高電源的穩定性。
2.1 主要特點
LM2917進行頻率倍增時只需使用一個RC網絡;以地為參考點的轉速計(頻率)輸入可直接從輸入管腳接入;運算放大器/比較器採用浮動三極體輸出;最大50mA的輸出電流可驅動開關管、發光二極體等;內含的轉速計使用充電泵技術,對低紋波有頻率倍增功能;比較器的滯後電壓為30mV?利用這個特性可以抑制外界幹擾;輸出電壓與輸入頻率成正比,線性度典型值為0.3%;具有保護電路,不會受高於Vcc值或低於地參考點輸入信號的損傷;在零頻率輸入時,LM2907的輸出電壓可根據外圍電路自行調節;當輸入頻率達到或超過某一給定值時,可將輸出用於驅動繼電器、指示燈等負載。
2.2 電性能參數
LM2907的主要電性能參數如表1所列:
表1 LM2907的主要電性能參數(Vcc=12VDC,TA=25)
參數 Min Typ Max Units轉速計
輸入門限 10 25 40 mV 磁滯 30 mV 偏移電壓OP/AMP比較器
VOS 3 10 mV IBIAS 50 500 nA 共模輸入電壓 0 Vcc-1.5V V 電壓增益 200 V/mV 輸出灌電流 40 50 mA 輸出源電流 10 mA 飽和電壓 0.1 0.5 V 1.0 V 1.0 1.5 V2.3 引腳排列及內部結構
LM2907/LM2917有DIP8 和DIP14兩種封裝形式。LM2907的DIP14的內部結構如圖1所示,DIP 8的內部結構及各引腳功能可參考圖2。各引腳功能如下:
●1腳(F)和11腳(IN-)為運算放大器/比較器的輸入端;
●2腳接充電泵的定時電容(C1);
●3腳接充電泵的輸出電阻和積分電容(R1/C2);
●4腳(IN+)和10腳(UF1)為運算放大器的輸入端;
●5腳為輸出電晶體的發射極(U0);
●8腳為輸出電晶體的集電極,一般接電源(UC);
●9腳為正電源端(VCC);
●12腳為接地端(GND);
●6,7,13,14腳未用。
圖2
2.4 工作原理
當充電泵把從輸入級輸入來的頻率轉換成為直流電壓時,需外接定時電容C1、輸出電阻R1以及積分電容或濾波電容C2,當第一級輸出的狀態發生改變時(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輸入端上有合適的過零電壓或差分輸入電壓時),定時電容在電壓差為Vcc/2的兩電壓值之間被線性地充電或放電,在輸入頻率信號的半周期中,定時電容上的電荷變化量為C1Vcc /2,泵入電容中的平均電流或流出電容中的平均電流為:
△Q/T=ic(AVG)=fIN C1 VCC
輸出電路把這一電流準確地送到負載電阻(輸出電阻)R1中,R1電阻的另一端接地,這樣濾波後的電流被濾波電容積分後得到輸出電壓:
Vo=Vcc fIN C1R1 K
其中K為增益常數,典型值為1。電容C2的值取決於紋波電壓的大小和實際應用中所需要的響應時間。
3 應用電路
LM2907的典型應用電路如圖2所示,在應用中需注意電阻R1和電容C1的選取。定時電容C1可為充電泵提供內部補償,為了獲得準確的轉換結果,其值應大於500pF,太小的電容值會在R1上產生誤差電流,特別在低溫應用時更是如此。LM2907引腳3的輸出電流是內部固定的,因此Vo/R1值必須小於或等於此固定值。如果R1太大,將會影響引腳3的輸出阻抗,頻率/電壓轉換的線性度也會變差。此外,還要考慮輸出紋波電壓以及R1對R2值的影響,引腳3的紋波(VRIPPLE)可用下式計算:
VRIPPLE=(Vcc/2)(C1/C2)[1-(Vcc fIN C1/I2)]
R1的選擇與紋波無關,但響應時間,即輸出Vout穩定在一個新值上需要的時間會隨著紋波值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必須在紋波、響應時間和線性度之間仔細地進行權衡。另外,器件所允許的輸入信號的最大頻率由Vcc、C1和I2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