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一塊井蓋以70公裡/秒的初速度飛出,最後去了哪裡?

2020-11-22 騰訊網

說到最快人造物,相信很多人首先會想起高科技太空飛船,2006年1月19日,從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的新視野號飛船,以16.26公裡/秒相對速度直接進入地球逃逸軌道,若以太陽作為參照物,那麼新視野號飛行速度達到42公裡/秒,當時被專家視為有史以來初速度最快的人造物,2016年6月,造價約7億美元的美國朱諾號飛船接近了木星,受木星巨大引力牽引,速度達到58.3公裡/秒。

眾所周知,在地球大氣層中,聲音速度約為340米每秒,美國著名的M16自動步槍剛出槍口子彈初速度約981米/秒,因此,朱諾號飛船接近木星時速度是音速的171倍,是子彈初速度的59倍,這種速度是不是快得不可思議了?但是這仍然不是人造物最快速度,有報導稱,最快人造物即不是一艘飛行在外太空中的飛船,也不是一枚快達到速度極限的大推力火箭,而是一個從地面沖天而起的特殊井蓋,速度接近70公裡/秒。

是不是顛覆了三觀,是不是對此感到非常好奇?那麼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個特殊井蓋為什麼會有如此快的速度,超越太空飛船的飛行速度,在上世紀中葉,為了研究原子聚變和裂變能量到底有多大,不論是前蘇聯還是美國,曾進行過多場核爆實驗,核爆實驗一直都在秘密狀態下進行,所以極少有人知道核爆過程,直到現在,被隱瞞60多年的一次特殊核爆實驗才被曝光。

上個世紀的1957年8月,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進行了一次地下核爆實驗,此次實驗由著名的核爆專家Norris Bradbury帶領,他們先在地下挖出一個深150米,寬約1.2米的「大窟窿」,然後將一個微型核爆裝置放到大窟窿底部,等待引爆,此次實驗主要目的是為了觀察微型核彈的威力,算是一次小規模的核爆實驗,為了以防萬一,專家們還特意要求在大窟窿的頂部焊接一個又厚又重的特殊井蓋。

知道這個特殊井蓋有多特殊嗎?據了解,它由100毫米厚鋼板打造而成,比公路上經常看到的鐵井蓋要結實的多,就算用火箭彈也不一定能炸開如此結實的鐵井蓋。因此,LANL專家以為有了這樣一個特殊井蓋,再加上如此深的大窟窿,相當於有了雙層保險,核爆應該在大窟窿內進行,就算特殊井蓋被崩破,對地面影響應該不是很大,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在安全可控狀態下重 點研究爆炸威力。

為了記錄此次核爆試驗的全過程,Norris Bradbury要求在核爆現場配備快速相機,因此,不論是窟窿內部,還是地面上都安裝了多臺,這些相機是當時最先進相機,一秒鐘能拍攝幾十張照片,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相機還是一種非常昂貴的奢侈品。但是核爆結果卻萬萬讓人沒有想到,不知道是LANL工程師錯算了核爆裝置當量,還是低估了爆炸威力,實際爆發出來的威力是之前預想威力的5萬倍。

結果可想而知了,當核爆發生後,窟窿內部產生極高壓力,製造超強衝擊波,特殊井蓋瞬間被推了出去,以每秒近70公裡初速度起飛,快到肉眼都看不到,要知道至少是子彈初速度的70倍,說到這裡可能有人開始質疑特殊井蓋速度的真實性,速度如此之快,眼睛都發現不了,專家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儘管當時多臺快速相機都成了「擺設」,其中一臺相機一幀記錄下模糊不清畫面,證明了極快速度。

對於我們來說,最好奇的問題不是這次核爆實驗結果如何,而是這個特殊井蓋最後去哪裡,有沒有離開地球,有沒有離開太陽系?那麼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特殊井蓋到底去了哪裡,在此之前,我們應該知道的一個知識點是,井蓋以每秒近70公裡速度與大氣發生摩擦,劇烈程度是史無前例的,相信只需0.1秒就會化成熾熱鐵水,根據力學原理,熾熱鐵水會自動變成錐狀,根據流星滑落時形狀一樣。

可能有人認為,既然井蓋是世界上最快的人造物,結果自然是離開太陽系,但實際上這種可能性極小,因為地球緻密大氣層有極強阻力關係,所以,井蓋向上飛行時間長應該不超過10秒,而且速度呈遞減趨勢,最終耗盡了所有動能,因此井蓋最終高度應該不超過700公裡,這樣看來,井蓋的結局只有兩種,一種情況是進入了近地軌道,成為一塊太空垃圾,另一種情況是進入近地軌道前能量就耗盡了,很快返回地面,大家對此怎麼看。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二十世紀,一塊井蓋從地面以極快速度飛出,最後去了哪裡?
    說到最快人造物,相信很多人首先會想起高科技太空飛船,2006年1月19日,從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的新視野號飛船,以16.26公裡/秒相對速度直接進入地球逃逸軌道,若以太陽作為參照物,那麼新視野號飛行速度達到42公裡/秒,當時被專家視為有史以來初速度最快的人造物,2016
  • 一塊鐵井蓋每秒69公裡飛出,去了哪裡沒人知道
    2006年1月19日,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的AtlasV火箭將新視野號以16.26公裡/秒速度射向外太空,從此踏上通往星際空間的漫長旅程,因此,新視野號被認為是人類有史以來初速度最快人造物,要知道16.26公裡/秒速度參照物是地球,再加地球公轉速度,那麼新視野號與太陽相對速度至少達40公裡/秒以上。
  • 一鐵井蓋約每秒69公裡飛出,去了哪裡沒人知道
    2006年1月19日,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的AtlasV火箭將新視野號以16.26公裡/秒速度射向外太空,從此踏上通往星際空間的漫長旅程,因此,新視野號被認為是人類有史以來初速度最快人造物,要知道16.26公裡/秒速度參照物是地球,再加地球公轉速度,那麼新視野號與太陽相對速度至少達40公裡/秒以上。
  • 70公裡/秒,約60年前,一個井蓋創下了地球文明的新高
    在冷戰時期美蘇之間進行了數不勝數的各種核實驗,這次微型核彈實驗本來並不算什麼大事,然而由於計算錯誤,最終搞出了人類歷史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一塊井蓋。這塊井蓋以驚人的速度被核爆的能量發射出去,它的速度快到只在現場的高速攝像機裡出現了千分之一秒,此後便無影無蹤,向著太空飛去。
  • 1957年一個計算錯誤,人類創造了核動力井蓋,時速24萬公裡
    此外,雖然還有一些太空飛船無法飛出太陽系,但它們的速度遠快於旅行者1號,例如,NASA的太陽神1號,它在1976年最接近太陽時,速度加速到最快的70.2公裡/秒;而能夠更接近太陽的不僅如此,這個井蓋還是加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最大瞬時加速度達到了10億米/平方秒,相當於1億個重力加速度g。那麼,這個井蓋有什麼作用呢?為什麼它的速度會這麼快?它最終又去了哪裡呢?
  • 1957年一個錯誤,人類創造了速度最快的物體:一個井蓋
    此外,雖然還有一些太空飛船無法飛出太陽系,但它們的速度遠快於旅行者1號,例如,NASA的太陽神1號,它在1976年最接近太陽時,速度加速到最快的70.2公裡/秒;而能夠更接近太陽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它目前的最快速度更是達到147公裡/秒。
  • 1957年一個錯誤,人類創造了速度最快的物體:一個井蓋
    很早以前車馬很慢,人們遠距離移動只能靠腿腳,隨著發展汽車輪船相繼出現,速度上也越來越快,飛機高鐵的出現更是讓這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而從上個世紀中葉人類正式開始了太空探索時代,發射火箭進入太空,去其它天體進行探測。人類最遠的足跡在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NASA進行了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分6次把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至此人類的腳步就更遠了一步。
  • 迄今為止地球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居然是一塊井蓋?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43年,目前距離地球大約是224億公裡,平均速度為17公裡每秒,已經超過了第二宇宙速度,未來可以飛出太陽系。據估計,井蓋的速度可能超過了「太陽神2號」探測器約70公裡每秒的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最快的人造物體。
  • 核武器射井蓋,速度史上最快?
    在這個「核武大炮」的盡頭是一塊約10釐米厚的鋼鐵井蓋,它以極高的速度被發射出去。據稱其速度可能超過「太陽神2號」探測器約70公裡每秒的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最快的人造物體。一些介紹「核動力井蓋」的文章中提到一個網站「核武器檔案」(http://nuclearweaponarchive.org),其實在該網站上就有羅伯特·布朗利本人關於此事的說明。他明確提到,當時井蓋飛出的速度太快,視頻記錄中只有一幀畫面捕捉到了這個井蓋,因此沒有足夠的根據來計算其速度。
  • 不是,是一塊井蓋
    勤勤懇懇的飛行了43年,現在大概飛離地球220多億公裡的距離!已經飛出太陽系了!也許有人會答,「太陽神二號」,70千米/秒,確實夠快的,如果坐著它出門旅行,基本「秒」達目的地!但是人類在追求速度的過程中,沒有最快,只有更快!速度可能過一段時間就被打破一次。特別是航天工程中,是以天文單位來計算的,「太空飛行器」只有更快,才能更早,到達更遠的距離!
  • 答案是:一個下水道井蓋
    可怕的威力產生出無與倫比的速度這股巨大能量爆發出來的速度究竟有多快?據了解,在現場有專業人士用高清攝像機拍下當時的一幕,但可惜的是,他們只能拍下井蓋飛起時的一幀畫面,這說明了什麼?所以不要說人類的眼睛去捕捉這樣一個場景了,就連機器也看不清這是怎麼一回事。或許這麼說你還是有些疑惑,讓我們來聽聽專業人士給出來的見解吧。他們認為,這個受到巨大能量衝擊的井蓋在飛出來時的速度可達每秒70公裡,這相當於我們普通人開車速度的3600倍,比音速還要高上200倍以上,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來無影去無蹤吧。
  • 因為一次失誤,人類製造出了速度最快的物體:一個井蓋
    並不是,迄今為止,人類製造出來的速度最快的物體,是一個井蓋。是的,就是馬路上隨處可見的那種井蓋。它的誕生,是個意外,說起來也挺有趣的。 1957年7月26日,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斯實驗室,科學家正在準備一項實驗。實驗目的是要驗證一個核爆裝置的威力,研究人員事先在地下挖了一個大洞,深度為150米,核爆裝置就放在了大洞裡面。
  • 由於計算失誤,人類在1957年,造出206倍音速的「核動力井蓋」
    人類史上最快的人造物體,不是子彈、不是超音速飛機也不是火箭,而是一個「核動力井蓋」。說出來你敢信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喪心病狂的井蓋,是如何被掀飛的。這一切,其實要歸於計算失誤。到1957年年中,科學家準備把洞口封上進行試驗,就在這時試驗中,出了問題。在這次代號為「帕斯卡-A」的試驗中,一個史上最大、超過10釐米厚的鋼鐵井蓋,被牢牢地焊在了試驗井的洞口處。科學家們早就預料到爆炸後的衝擊力會把井蓋掀翻,但他們認為井蓋不會飛得太遠。
  • 正確答案是:一個井蓋
    實驗人員將核彈放置在了一個深150米、直徑1.2米的狹長坑洞底部,然後在坑洞口放置了一塊約10釐米的井蓋,井蓋上還裝有各種探測器,用來探測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衝擊力。通過數個超高速相機的輔助,研究人員終於計算出了井蓋準確的速度,即每小時約24萬公裡,也就是每秒70公裡。
  • 不是太空探測器,一塊井蓋登上榜首
    可它們在這塊井蓋面前,都是個「弟弟」。1957年的時候,一位科學家可能是覺得有點兒不太靠譜,就用一塊至少有10釐米厚的實心鋼板把洞口給封住了。為了保險,他還讓人把這塊充當井蓋的鋼板給牢牢焊在洞口處,還信心十足地認為核試驗地點與井蓋有150米遠,就算氣壓把井蓋給掀飛,也飛不了多遠。
  • 1957年,由於計算失誤,人類創造出了一個206倍音速的核動力井蓋
    如果有人問起,迄今為止地球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是什麼?相信大多數人都會第一時間聯想到火箭、超音速飛機之類的高速飛行器,然而如果你真是這樣認為的,那你就錯了。事實上,在1957年,由於計算失誤,人類創造出了一個206倍音速的核動力井蓋,它的速度遠遠地超過了地球上其它的任何人造物體,也就是說,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一個井蓋。
  • 科學家在70公裡外發現一艘21世紀的宇宙飛船,上面有8g數據
    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已經有500多萬年了。這段時間不長也不短。如果用地球或整個宇宙的誕生時間來衡量,一切似乎都是在最後一秒發生的。畢竟人類文明只有幾千年的歷史,人類的壽命只有一百年,一種人類還沒有能夠飛出地球,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宇宙的觀察。20世紀以來,人類科學技術開始迅速發展。
  • 人類最快飛行物不再是那個井蓋了,有個飛行器超了它且仍在加速中
    速度一直是人類科技的一大追求,無論是交通工具、飛行器、太空飛行器,還是武器,人類都在其速度上追求一快再快,沒有最快,只有更快。但是已知速度最快的飛行器是2018年美國人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2020年1月29日的時候,它又一次到達太陽的近日點,速度高達每秒鐘110公裡。比1957年7月26日美國人用核彈「打」出的井蓋速度還快。
  • 地球速度達30公裡/秒,遠大於第三宇宙速度,為何沒脫離太陽系?
    在太陽引力的作用下,地球環繞太陽公轉,其軌道速度約為30公裡/秒。另一方面,飛出太陽系的第三宇宙速度約為16.7公裡/秒,這意味著地球的公轉速度遠大於第三宇宙速度,為什麼地球沒有脫離太陽系呢?事實上,地球的軌道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這兩個速度用來比較是沒有意義的。下面,我們分別來了解一下這兩個速度。
  • 若動力無限,能否以低於7.9公裡每秒的第一宇宙速度飛出地球?
    所謂的第一宇宙速度是指一旦達到,飛行器就可以在無動力狀態下繼續繞地球自轉,如果持續提供動力,那飛行器將可以一直抵抗地球引力做功,最後飛出地球飛向宇宙。而這是在無動力的狀態下,是由於火箭發射時給了飛行器足夠的初速度,而這個初速度就是第一宇宙速度,是飛行器繞地球運行的最低初速度。如果能夠持續提供動力,飛行器的速度將會在這個初速度的基礎上增加,會使其偏離原來的軌道,但也會不斷地抵抗地球引力做功,使飛行器逐漸遠離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