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彩《慶壽圖》
    集實用與收藏於一身的綠硯、罕見創新的屏風端硯、珍藏二十多年的龍床……在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以下簡稱文博會),廣東的工藝美術大師們精心準備的作品大放異彩,甫一亮相就吸引了眾多參觀市民的目光。記者昨日獲悉,本屆文博會「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項」已經評選出爐,在180個金獎作品中,廣東團獨佔鰲頭,明式海南黃花梨《方腳大號素身四出頭官帽椅中堂系列》、廣彩《慶壽圖》、玉雕《萬山紅遍》等78件廣東參展作品摘金。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偉良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軒慧 通訊員王少輝、趙亮亮
    《龍圖硯》
    大師作品獲收藏者關注
    今年文博會上,9號館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展代表的是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的最高水平。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慶明帶來了《帝皇御銘硯》和《龍圖硯》兩件參展作品。由於集收藏和實用性於一身其作品受到不少參展市民和收藏愛好者的關注。
    張慶明介紹,《帝皇御銘硯》出身於名坑,原料難得。「綠端,古人又稱綠玉,因為它看起來像玉一樣圓潤。」這塊綠端設計簡約,方寸之間只有一個小小硯池,為了突出硯臺的歷史文化價值,張慶明把乾隆皇帝和雍正皇帝對綠端的讚美詩歌刻到兩邊。張慶明說,乾隆皇帝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收藏家,他對綠端的讚美,極為有分量,這臺綠端集古文、文學、詩詞、雕刻、書法、印章於一身,承載著歷史文化的重要意義。
    另一件作品是《龍圖硯》,硯臺尺寸不大,上半部分鐫刻的是宋代書法家米芾的一副名帖。張慶明說,帖中有一個龍字,他將龍字放大放到中間位置,使得小硯臺有了大氣的感覺。
    寬1.8米、長2.3米、重1噸多的《嶺南新韻》硯
    大氣屏風硯臺首次亮相
    在9號館的紫雲天工展區,記者看到了寬1.6米、高1.1米的《春回大地喜回春》的端硯屏風。以屏風的形式來展現端硯,較為罕見,也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梁佩陽今年的創新之作。梁佩陽介紹,《春回大地喜回春》刻畫了18隻仙鶴在春天的景象。畫中有仙鶴,有花草和天空。記者上前觀看,雕刻的仙鶴蒼勁有力,把仙鶴展翅高飛的姿態展現得淋漓盡致,仙鶴的羽毛雕刻得非常精細。梁佩陽說,該作品非常考驗雕刻的功力,製作了兩年才在今年完成,並在文博會首次亮相。
    然而,最讓梁佩陽得意的還是《嶺南新韻》的硯臺。硯臺的尺寸為寬1.8米,長2.3米,有1噸多重。硯臺上雕刻的是清一色的嶺南佳果,有木瓜、香蕉、荔枝、龍眼、芒果、葡萄、番石榴。據介紹,這塊大方料放在梁佩陽家裡超過十年,兩年前才開始創作,荔枝採用了高浮雕的手法,立體感十足,裸眼即有3D的效果,宛若真正的荔枝上的荔枝,光荔枝的浮雕就耗費了大半年。
    大葉紫檀《精雕雲龍紋棚架床》
    珍藏20年龍床首露真顏
    今年文博會上,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伍炳亮首次展出了珍藏二十多年的清式檀香紫檀雲龍紋棚架大床(以下簡稱龍床)。據其介紹,這張龍床是老料新作,以故宮博物院的一張龍床為原型製作出來的。在古代,這張床就是皇帝的御用之床,上面雕刻了99條龍,故稱龍床,展現的是皇家的氣派。龍床的用料講究,用紫檀木製作而成。龍床採用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搭建而成,採用了透雕、鏤空雕、浮雕三種手法手工雕制而成,光是雕刻在上面的龍就花了五年之久。
    今年的文博會上,伍炳亮創作的圈椅也頻頻獲得專業收藏家的讚許。伍炳亮說,一張好的椅子,最重要的是「好材」「好看」「好座」。海南黃花梨千年成材,大料難得,這張椅採用上等黃花梨精製而成,線條流暢,造型婉轉妍秀,勁挺簡練。
    朱泥壺《玉韻提梁》
    大師現場製作潮州手拉壺
    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張瑞端和兒子張澤鋒在文博會現場製作手拉壺,令現場的圍觀人群驚嘆不已。不少和記者一樣好奇的市民圍觀著父子倆的創作。張澤鋒把泥土放在一個轉動的轉盤中央,讓其隨著轉盤轉動。在轉動過程中,用手對泥土進行塑形。首先是在泥土中間按下一個窩,然後將窩壁向上拔高,形成壺身,接著再慢慢對其進行塑形。利用轉盤轉動帶來的離心力,加上手的按壓拿捏的外力,使得坯體變得圓潤、光滑。
    1995年出生的張澤鋒是百年老字號裕德堂的第五代傳人,在父親張瑞端的指導下,技藝精湛,作品屢獲大獎。張澤鋒在2015年、2016年和去年的文博會「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都獲得了金獎。
    90後現場製作潮州手拉壺
    90後工藝美術大師露鋒芒
    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孔昭明介紹,去年,廣東省工藝美術主營業務收入超2000億元,從業人員有25萬之眾,在全國同行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孔昭明說,行業快速發展,造就了大批技藝人才。目前,廣東共有43人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6人獲得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291人獲得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孔昭明介紹,今年參加文博會「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35歲~45歲的工藝美術師佔60%,參賽者的水準越來越高,包括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和正高級的工藝美術師。此外,90後的工藝美術師也漸漸嶄露頭角。揭陽、四會的玉雕,已經有很多90後做出了好作品。這些90後從十幾歲開始學,經過10多年的努力,終於開始有成績,去年文博會「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就有一些90後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