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國際範兒和非遺魅力「並蒂花開」

2020-12-02 網易新聞

  

  非洲鼓以「原生態」吸引眼球

  

  東協原木家居系列、日本茶道文化文創產品、樂清黃楊木雕、甌繡……今年溫州文博會的線下主會場有來自海外18個國家參展,溫州各地的工藝美術大師也紛紛亮相。近日,記者來到5號館城市文創精品館和3號工藝美術非遺館體驗,看看國際友人、本土工藝美術大師帶來哪些驚喜。

  其中,東協展區展出來自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汶萊東協10國的文化創意作品;非洲展區有來自非洲肯亞、烏幹達、塞內加爾、馬裡、尚比亞、加納的文化產品參展;波斯時光展區,以來自伊朗為主的波斯文化產品;日本展區展出日本茶道文化等相關的文創產品。

  □晚報記者 戴卓蕾 文/攝

  非洲小哥擊鼓 盡情釋放快樂

  在非洲展區門口,記者被一段節奏感很強的音樂吸引。這個展位有不少市民圍觀,原來是一個非洲小哥在表演非洲鼓。隨著音樂的結束,掌聲響起。這位非洲小哥來自加納,今年是他第二次來到溫州文博會。他已經有中文名了,叫阿德,「你跟我用中文採訪就可以了。」阿德熱情回應,邀請記者坐下和他一起感受非洲鼓的快樂。「非洲鼓很好學的,我可以教你。」阿德再次表演了一段非洲鼓。阿德在介紹非洲鼓的時候,滿臉洋溢著對這個樂器的熱愛,比劃著手勢。他介紹,非洲鼓的英文是Djembe,意思就是大家一起來一起開心,「演奏非洲鼓就是讓人很開心。太複雜的問題我可能用中文也答不出來。」阿德幽默的回答讓記者忍不住哈哈大笑。

  另外,來自烏幹達的Nitsihit介紹,這次展品主要是天然護膚品、牛角梳和腰帶。非洲進口的天然可可油,來自熱帶雨林熟透的可可籽,功效是補水保溼、抵抗紫外線、防曬等等,而乳木果油提取源自「乳油木」,這個「乳油木」是一種具有神奇美容保養功效的植物。Nitsihit抹了一些乳木果油在記者手背上,「冬天大家的皮膚比較幹,乳木果油可以當護手霜來使用,而且乳木果油特別適合幹皮的人。」

  集東協11國特色

  展現「鐵·木·真」生活美學

  魚兒圍繞荷花遊,金屬材質創作的八頭牛裝置,自然原木材質的家居系列……走進多國家集聚的東協文化藝術創意生活展區,記者好像走進了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展覽。

  本次東協文化藝術創意生活展區集結了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寮國、緬甸、菲律賓、柬埔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共11國的文化藝術特色作品。展出主題「鐵·木·真」是分別以鐵·當代交融傳統,木·傳統交融當代,真·生活交融自然三個方向進行生活美學的相關產品與作品展出。

  東協展區責人汪家林介紹,「一群魚兒圍繞荷花遊著,這幅作品其實是『鐵』主題,以當代藝術手法,前衛金屬材質。以中國傳統平面國畫主題為素材,創作出當代藝術立體作品。而展位最大『森林』裡呈現一片原木材質的家居系列,這個屬於『真』主題,就是將自然帶入生活,與自然共生。揮別塑料、鐵器,聆聽森林的聲音以自然原木材質的家居系列,不僅擁有自然健康的生活感,更擁有生活文化美學。」

  伊朗「地毯世家」

  沒空接受太長時間採訪

  伊朗的地毯世界聞名,此次文博會城市文創精品館中,伊朗館攜伊朗波斯地毯前來參會。展區負責人阿巴斯出生在德黑蘭一個地毯世家,2008年,他懷揣著對中國的神往踏上了北漂之路,並於2012年在中國成立了自己的首家地毯零售公司。他表示,伊朗人都是用藝術品的標準來編織地毯,所有地毯都是使用絲、棉、羊毛等材料純手工製作。記者發現前來諮詢地毯的市民不少,阿巴斯非常忙碌,電話也接了不少,他回應今天業務比較多,所以也來不及接受太長時間的採訪。

  此次文博會上的地毯,售價從1000元到10萬元不等,有數十個尺寸,可以滿足溫州市民多樣化的購買需求。

  樂清黃楊木雕

  突出生態主題

  今年文博會3號館是以「生活工美—工藝美術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各省工藝美術大師領銜參展,主要展示不同區域、不同流派、不同民族、不同風格的工藝美術及非遺精品,以及兼具藝術性和創新性的生活化產品。而溫州工藝美術館這次有鹿城、樂清、瑞安、永嘉、平陽、蒼南、泰順、文成等縣(市、區)的工藝美術作品展區。

  記者首先來到了樂清展區,一直聽說樂清黃楊木雕特別有名,借著文博會的機會一睹大師們的作品風採。

  樂清黃楊木雕是浙江省樂清市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主要流行於樂清市的翁垟南街村、柳市、樂城一帶。樂清黃楊木雕是天然美與人工美結合的產物,它既是從色、形、質、韻等方面保留了樹木的材質和色澤、千姿百態的生動形象、紋理、疤節、洞穴、質感以及自然、純樸、朦朧的韻味等自然美,同時通過藝術的加工輸入了人的感情色彩。

  樂清展區的負責人張群泳介紹,這是樂清第三次組團來參加溫州文博會了,主要展出黃楊木雕、石雕、細紋刻紙等,總共有70多件作品,其中有60來件作品是參加這次文博會期間的「快鹿杯」工藝美術創新設計大賽。記者採訪張群泳的時候,正好撞見了組委會評委一行來觀看作品。「今年樂清傳統題材的作品少了一些,當代題材增多,尤其是生態類的作品增多了。很多主題都是以動物為主角。而今年細紋刻紙更多是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所以比較有個性。」 張群泳介紹。

  石雕創作靈感

  來自西藏牧民

  樂清展區有兩個石雕吸引了記者的眼球。石雕作品的作者鄭放鳴是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樂清市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歷年創作了大量優秀雕刻作品,屢獲國家級權威藝術展大獎,其中黃楊木雕作品《牛郎織女》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永久性珍藏。這次鄭放鳴展出的兩個作品《神往吉祥》和《高原牧歸》,都是西藏題材。

  鄭放鳴說:「我一直很喜歡西藏題材,西藏人民非常淳樸,高原氣息也很獨特。」另外,她特別提醒了《神往吉祥》這幅作品乍一看是八個人物,實際上是十個人物,有兩個女性角色分別抱著和背著小孩。「十個人物代表十全十美,《神往吉祥》寓意就是去布達拉宮的時候求平安幸福,希望家庭與社會都和諧。」而《高原牧歸》則展現藏民在高原上的日常牧歸場景,表達了西藏人民的吃苦耐勞、勤勞勇敢。

  甌繡「與時俱進」

  「吹響」戰疫號角

  在今年參賽的精品佳作中,有不少作品都不約而同地對抗擊疫情寄予了深切的希望。鹿城展區李小紅的《生命號角》,反映的就是藝術家用生命「吹響」全球抗擊新冦戰勝疫情、強身健體的號角。

  李小紅是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浙江省非遺項目(甌繡)代表性傳承人,從事甌繡藝術事業40餘年,代表作品有《天池浴鶴圖》《五色牡丹圖》《荷塘白鷺圖》等,她的作品多次參加國、省、市級工藝美術精品展覽,並榮獲百花獎、金鷹獎等獎項。「今年比較特殊,大家都在抗擊疫情,所以就想到了用甌繡來展現、紀念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的人們。」李小紅告訴記者,甌繡因溫州古稱「東甌」而得名,素有浙江「三雕一繡」之稱,歷史悠久,始於唐宋,盛於明清。2008年,溫州市申報的甌繡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高粱稈搭角樓、0.1毫米細絲「拉」成香爐……第五屆三亞國際文博會...
    在2020第五屆三亞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2020三亞國際文博會」)的展會上,匯聚了來自國內20餘省市組團參展,紛紛帶來了當地引以為傲的文化精品,其中展出了許多國內知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讓市民遊客享受一場文化盛宴。
  • 帶上這條微信玩轉文博會!好吃好玩好看的都在這裡!
    今天上午,以「創意·融合·發展」為主題的2020溫州國際時尚文化產業博覽會在溫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為期5天。本屆文博會設一個主會場,在鹿城、甌海、瑞安、永嘉設立分會場,並增加線上展覽部分,採取線下線上互動的形式,擴大交流和合作。
  • 我市特色文化產品亮相長三角國際文博會
    我市依託國家級大禹文化產業示範園、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兩大「金字招牌」,組織8家企業帶去近200件展品參加展會。在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安徽館蚌埠展區,可降解的生物材料製成的T恤、智能交互黑板,蚌埠特色非遺產品,以雙墩出土文物為原型的卡通產品,珍珠養殖造像系列產品……一件件體現蚌埠地域特色的展品,吸引了參展客商和遊客的關注。
  • 第十六屆深圳文博會數字出版展示交易會雲上開幕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消息 16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正式上線。作為本屆文博會的重要板塊,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與深圳出版集團共同延續主辦的數字出版展示交易會在媒體融合· 新聞出版館(4號館)同期召開。
  • 一根花莖兩朵花,同心同根同福同生,這幾種「並蒂花」,見者有福
    一根花莖兩朵花,同心同根同福同生,這幾種「並蒂花」,見者有福如果問,夏天什麼花開的最美呢?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回答說是「荷花」。確實,夏天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的樣子,格外的惹人喜愛。不過小花想問一下大家,有沒有見並蒂蓮呢?
  • 整理 融合 創新 台州非遺的三個主題詞
    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勞動中,台州先民孕育了豐富多彩而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台州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5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06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341項。歷史的饋贈,值得後人妥善保護,細心封存。
  • 《長相守》花錦繡:花開並蒂,硬生生的活成了陰暗面
    花木槿與花錦繡是雙生子,花開並蒂,同樣的身份,卻是身處陽光與黑暗之分,一個活成了一束光,照亮自己的同時也照亮了別人,另一個掙扎無果後,轉身投入黑暗,與全世界為敵。
  • 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開展 綻放永不褪色的安徽元素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5月10日,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安徽新媒體集團、科大訊飛、華米科技等41家安徽企業單位參展,通過50個不同項目展示了安徽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數字文化創新發展的新成果、文化創意產業的新特色,體現了新時代文化皖軍新形象。
  • 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博會上演群英譜 文化浙軍如何「走位」長三角
    11月22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博會(下稱長三角文博會)在上海閉幕。短短四天,浙江收穫頗豐: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等26個參展單位獲「優秀展示獎」;浙江省文化產業促進會獲「組織合作獎」;浙江大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5個參展單位獲「金燈塔獎」。  展覽、論壇、發布和交易會……三省一市的1000多個參展機構各具風採,數十場線上線下活動熱鬧非凡。
  • 灰塑琺瑯白眉拳陳式太極 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灰塑製作展示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曉宜、徐靜 通訊員花都區創建辦、花都區融媒體中心)近日,由廣州市花都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區文化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承辦的花都區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演暨遊園活動在資政大夫祠火熱開啟,現場通過多種方式,向廣大市民群眾普及非遺知識
  • 48歲滿繡非遺傳承人,耗時一個月,打造精美BJD娃衣
    都說繡著「富貴牡丹」的旗袍不夠時尚,但是在潮流玩具裡融入非遺元素,是不是也蠻有格調?滿族刺繡非遺傳承人 桑菊今天,比耶想給大家介紹一位別具匠心「娃圈太太」(製作BJD娃娃服飾的人)——48歲的桑菊,滿族刺繡的非遺傳承人,正在用年輕人喜愛的新潮玩法,實現著傳統技藝的「破圈」之旅。
  • 近距離體驗「非遺」文化!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四季歌」主題活動...
    隨後,魯立清展開「民間手工藝」剪紙現場教學,讓同學們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練習剪黨徽、五星紅旗和天安門,更深入地了解剪紙這門藝術。「我覺得在剪的過程中挺有趣的,但也有一定的難度。」完成作品後,12歲的李月嘉說,「像我在剪天安門的時候,不小心弄破了一個角,這讓我發現剪紙需要很細心。」
  • 聯墨花開並蒂香——讀《詞牌巧對話人生·書法卷》
    聯墨花開並蒂香——讀《詞牌巧對話人生·書法卷》文· 郭省非(原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湖北省楹聯學會副會長)茲得悉香港新聞出版社要刊行書法家王典和李果、李敢兄弟《詞牌巧對話人生·書法卷》,這很有些「系統工程」的味道。 一、人生與詞牌。本來人生與詞牌毫不搭界,各是各的範疇。但硬是被古廣祥先生令人信服地拉到了一起。
  • 初冬,並蒂的睡蓮你見過嗎?
    除夏季開放的荷花之外,同樣作為兩大(荷花、睡蓮)當家水生花卉的睡蓮也存在並蒂花朵的現象,甚至睡蓮並蒂的現象比荷花更為多見。荷花主要是並蒂蓮,三蒂蓮已實為罕見,四蒂、五蒂蓮就更未發現過,但對於睡蓮來說,並蒂、三蒂、五蒂發生概率就遠高於荷花,種植在我國南方的睡蓮甚至還出現過七蒂的現象。
  • 春牡丹與秋牡丹,娥皇女英的並蒂人生
    《1》中國人,從古到今,是特別喜歡花開並蒂的。然而,在古代,因為男女大防甚嚴的緣故,一般人提到花開並蒂,總是會欲語還休,猶抱琵琶半遮面。寶玉最滿意的、在香菱面前大大露臉的一次事件,便與這好花開並蒂有關聯。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傳播非遺文化「新種子」
    10月25日,i國際私塾聯合雨花非遺館與長沙師範學院附屬小學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作為全外教少兒英語教育的踐行者,i2國際私塾致力於培養孩子的雙語能力和全球勝任力。觀察現英語教學實踐中,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現象嚴重,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勢在必行。社會的發展與企業社會擔當,促使機構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融入優秀的傳統文化,以穩固傳統文化地位。
  • 錦水街道復工、戰「疫」花開並蒂
    在濟南平陰,地處平陰經濟開發區的錦水街道,從戰「疫」之初就把目光盯在復工復產上,不僅打退了疫情,而且100%復工,還新籤約4個、總投資5.3億元的實體經濟項目,2個總部經濟企業,復工、戰「疫」 花開並蒂。
  • 暑期,在橘子洲遇見非遺
    長沙市非遺展示館推出非遺項目傳習和節目演出系列活動,吸引市民、遊客「打卡」 暑期,在橘子洲遇見非遺(尋美非遺) 這個暑期,除了周一閉館,長沙市非遺展示館每天都有活動,市民、遊客在參觀常設非遺展覽外,既可以動手體驗非遺項目,又可以觀看非遺有關節目演出,在橘子洲這一「長沙會客廳」遇見非遺,感受非遺魅力。
  • 瀋陽模特培訓|2021S/S中國國際時裝周,辛迪模特,時尚範兒!
    她們,是秀場上的寵兒;她們,是時尚界的先行者;她們,美麗,魅力,氣質非凡, 2021S/S中國國際時裝周,她們用自己的模特感悟去詮釋對時尚以及服裝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