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塑琺瑯白眉拳陳式太極 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2021-01-14 瀟湘晨報

灰塑製作展示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曉宜、徐靜 通訊員花都區創建辦、花都區融媒體中心)近日,由廣州市花都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區文化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承辦的花都區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演暨遊園活動在資政大夫祠火熱開啟,現場通過多種方式,向廣大市民群眾普及非遺知識,讓他們近距離感受花都非遺文化的魅力。

今年6月13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花都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演暨遊園活動圍繞「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主題展開,內容豐富多彩。包括有廣州灰塑、瑞嶺盆景、釘金繡裙褂製作技藝、黃豆醬傳統製作技藝、獅嶺打銅技藝、李氏正骨等非遺項目特色展示。也有廣州灰塑、利農蒸酒製作技藝、嫁女餅製作技藝、白眉拳、陳式太極拳等非遺項目互動體驗。

目前,花都區已擁有國家、省、市、區級非遺項目22個,代表性傳承人25人。其中,灰塑1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廣州琺瑯製作技藝、盤古王誕2個項目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客家山歌、花都元宵燈會、瑞嶺盆景、洪拳、太平天國人物傳說、釘金繡裙褂製作技藝、盤古王傳說、廣東醒獅、黃豆醬傳統製作技藝共9個項目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包括蔡李佛拳、利農蒸酒製作技藝、嫁女餅製作技藝、駱炳章民間故事傳說、李氏正骨、獅嶺打銅技藝、陳式太極拳、白眉拳、粵劇粵曲、王子山傳說在內的10項列入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來源:廣州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蔡李佛拳、白眉拳、粵謳等入選白雲區級非遺名錄
    大洋網訊 近日,白雲區非遺項目家族迎來新成員,分別是:廣州琺瑯製作技藝、蔡李佛拳白眉拳、粵謳、嶺南篆刻。白雲區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管是傳承千年的重陽登高,還是獨具特色的舞火龍,都是白雲寶貴的文化基因。
  • 花都新增5個區級非遺項目!
    花都區第四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示了!有五個非遺項目入選快往下看吧!!近日,我區公布了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駱秉章民間故事傳說、獅嶺打銅技藝等5個項目被列入我區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截至目前,我區區級「非遺」項目已有11個。
  • 近距離體驗「非遺」文化!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四季歌」主題活動...
    「非遺」文化走進校園六年級(2)班的學生對非遺文化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他們睜著一雙雙充滿好奇的眼睛,全神貫注地聽講,並踴躍回答老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對哪些非遺文化比較感興趣呢?」課上,鄒老師以介紹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知識切入,通過小組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豐富的剪紙藝術。隨後,魯立清展開「民間手工藝」剪紙現場教學,讓同學們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練習剪黨徽、五星紅旗和天安門,更深入地了解剪紙這門藝術。「我覺得在剪的過程中挺有趣的,但也有一定的難度。」
  • 白眉拳、廣式燒臘,白雲區新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廣州市白雲區再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廣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近日公布了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由白雲區推薦申報的劉智強(白眉拳技藝)、朱嶽爭(廣式燒味製作技藝)2名代表性傳承人榜上有名。
  • 縣芙蓉學校:「傳承非遺文化·體驗米塑藝術、剪紙」活動
    體驗「米塑藝術」活動安仁米塑是安仁人民用來慶祝節日或喜事的傳統工藝美術品。安仁米塑,俗稱「琢雞婆糕」,被列為湖南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安仁人們自發形成的一種獨特的鄉土文化習俗。12月2日下午,安仁縣芙蓉學校邀請了安仁米塑非遺文化傳承人何陸生先生到校開展「傳承非遺文化·體驗米塑藝術」活動。活動中,何陸生首先向我校六年級的學生介紹了安仁米塑的歷史來源,讓同學們詳細了解了安仁米塑的歷史和淵源,激發了孩子們的鄉土情懷和自豪感。
  • 線上教拳、創作抗疫主題作品……白雲非遺傳承人助力戰「疫」
    談及當前學習非遺拳種的意義,非遺洪拳市級傳承人馮亦慧、非遺白眉拳區級傳承人劉智強一致認為,這不僅是對文化的傳承,更是防控疫情的需要。疫情期間,他們堅持非遺教學「不斷檔」,通過錄製視頻進行線上教學的方式,讓網友們足出不戶便可鍛鍊身體,以強健的體魄面對疫情挑戰。
  • 駱駱聲學堂 | 廣州白眉拳太「勁爆」!威勢逼人快無影
    駱駱聲學堂 | 廣州白眉拳太「勁爆」!白眉拳內含多套拳法主要流行於我國南方地區在廣州、佛山等地均有發展從5歲開始學習功夫的劉智強是廣州市非遺白眉拳傳承人他介紹,白眉拳的功夫特點是龍之快虎之猛,威勢逼人有橋橋上過,無橋地下鑽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傳播非遺文化「新種子」
    10月25日,i國際私塾聯合雨花非遺館與長沙師範學院附屬小學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作為全外教少兒英語教育的踐行者,i2國際私塾致力於培養孩子的雙語能力和全球勝任力。觀察現英語教學實踐中,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現象嚴重,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勢在必行。社會的發展與企業社會擔當,促使機構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融入優秀的傳統文化,以穩固傳統文化地位。
  • 白雲區新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喜訊白雲區再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近日,廣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公布了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由白雲區推薦申報的劉智強(白眉拳技藝)、朱嶽爭(廣式燒味製作技藝
  • 月影燈飾雙十一新品——中式琺瑯彩銅燈有何魅力?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雙十一最新資訊 > 正文 月影燈飾雙十一新品——中式琺瑯彩銅燈有何魅力?
  • 線上直播+線下體驗,白雲推出非遺「套餐」
    」讓白雲非遺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多維科普非遺直播、教材與法律齊亮相白雲非遺玩直播為了讓市民足不出戶徜徉非遺的多彩世界,區非遺保護中心攜手洪拳、白眉拳、蔡李佛拳、紅木宮燈等白雲重點非遺項目,於非遺日當天分時段開展線上直播活動,通過講解、演示等互動感極強的方式,展現白雲非遺的歷史沿革與傳承技藝,並在「文化白雲」官方微信公眾號分享直播入口
  • 漳州:非遺進校園 文化潤童心
    據悉,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由漳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漳州市教育局發起,漳州市藝術館主辦,目的在於通過現場互動、交流、動手體驗的方式,讓學生零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了解民間傳統文化,進而增強文化自信。34所學校,包括漳浦剪紙、棉花畫、漳州木板年畫、漳繡技藝、漳州木偶頭雕刻等非遺項目。
  • 「小師傅」學做「燈籠仔」,非遺傳承走進鳳崗鎮中心幼兒園!
    12月15日,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走進鳳崗鎮中心幼兒園,激發孩童對非遺文化傳承的興趣,鼓勵他們學會自覺擔負起保護傳統文化的責任和使命。鳳崗鎮中心幼兒園教師曾智君說:「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能讓孩子近距離地接觸和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氛圍,真正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 直播紅木宮燈製作全流程、非遺教材《洪拳》上線
    「套餐」,讓白雲非遺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多維科普:非遺直播、教材等齊亮相為了讓市民足不出戶徜徉非遺的多彩世界,白雲區非遺保護中心攜手洪拳、白眉拳、蔡李佛拳、紅木宮燈等白雲重點非遺項目,於6月13日分時段開展線上直播活動,通過講解、演示等方式,展現白雲非遺的歷史沿革與傳承技藝,並在「文化白雲」微信公眾號分享直播入口,介紹非遺項目。「做一盞宮燈,首先要組裝好燈架,然後在磨砂玻璃上畫畫。」
  •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第39式的第2個動作——進步擠法
    接下來我們繼續講解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的第39式——右轉身蹬腳這一式子當中的第二個動作,進步擠法。一、動作解析1、眼法:首先是眼法不變,朝向我們身體的左前方向。此講解視頻詳見百家號「倪華太極養生」帳號的專欄:「陳氏太極實用拳法詳述——第39式」。視頻內容文字無法替代,視頻以立體的視角呈現最精微的內容細節,而文字內容由於讀者的想像空間較大,會出現動作誤差。如能更好地探究太極拳的奧秘,以觀看視頻作為首選。
  • 非遺文化在社區活起來!大嶗路社區「溫·故」非遺工作室成立
    當天,大嶗路社區以傳承「非遺文化」為核心,以「非遺活動」為載體,打造了家門口的「非遺空間」——「溫·故」非遺工作室,讓非遺文化在社區活起來,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體驗非遺文化。大紅喜慶的燈籠、獨具匠心的剪紙、質樸典雅的紙傘無不吸引居民駐足觀看。
  • 解鎖節慶新「姿勢」,來這裡賞花燈感受非遺魅力
    10月1日,節慶「嘆」非遺中秋國慶系列活動——「月滿中秋 燈賞華誕」主題燈彩藝術作品展在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一樓展廳開展。展覽展出了由非遺傳承人和新銳設計師親手製作或設計的燈彩作品百餘件,涵蓋了大良魚燈、佛山彩燈等多種傳統燈彩。展覽將持續到10月30日。
  • 三平祖師文化民俗(非遺傳承)活動在三平寺盛大舉行
    12月1日(農曆十一月初六),三平祖師文化民俗(非遺傳承)活動在三平寺盛大舉行——  古剎禪意濃 祈福傳信俗  從典禮到節目創作均為原創,奉獻了一場精妙絕倫的民俗與藝術相融合的盛典
  • 2020年度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揭曉
    央廣網長春12月28日消息(記者劉源源)正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第五屆吉林雪博會及第八屆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上,發布了《2020中國旅遊產業影響力報告》,同時揭曉了2020年度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
  • 白眉拳剛勁灑脫好威風
    在佛山白眉拳體育總會會長劉偉新這位「武林高手」看來,學拳不只為防身、健身,還承擔著傳播與傳承武術的使命,「將白眉拳的套路原原本本傳承下去,所以收徒不多,但大家感情很好,就像一個家庭」。談到即將於本月下旬在佛山舉辦的功夫電影周活動,劉偉新顯得興致勃勃,他說影視作品確實讓許多年輕人了解並燃起了對傳統武術的興趣,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挖掘出一些真正有心習武的年輕人,也希望傳統武術能得到更多重視,從而更好地發展、傳承中華傳統武術文化。起源:佛山五大拳種之一白眉拳是一種古老的拳術,屬於南方短打內家拳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