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塑製作展示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曉宜、徐靜 通訊員花都區創建辦、花都區融媒體中心)近日,由廣州市花都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區文化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承辦的花都區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演暨遊園活動在資政大夫祠火熱開啟,現場通過多種方式,向廣大市民群眾普及非遺知識,讓他們近距離感受花都非遺文化的魅力。
今年6月13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花都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演暨遊園活動圍繞「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主題展開,內容豐富多彩。包括有廣州灰塑、瑞嶺盆景、釘金繡裙褂製作技藝、黃豆醬傳統製作技藝、獅嶺打銅技藝、李氏正骨等非遺項目特色展示。也有廣州灰塑、利農蒸酒製作技藝、嫁女餅製作技藝、白眉拳、陳式太極拳等非遺項目互動體驗。
目前,花都區已擁有國家、省、市、區級非遺項目22個,代表性傳承人25人。其中,灰塑1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廣州琺瑯製作技藝、盤古王誕2個項目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客家山歌、花都元宵燈會、瑞嶺盆景、洪拳、太平天國人物傳說、釘金繡裙褂製作技藝、盤古王傳說、廣東醒獅、黃豆醬傳統製作技藝共9個項目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包括蔡李佛拳、利農蒸酒製作技藝、嫁女餅製作技藝、駱炳章民間故事傳說、李氏正骨、獅嶺打銅技藝、陳式太極拳、白眉拳、粵劇粵曲、王子山傳說在內的10項列入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來源:廣州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