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毀滅與生存,挫敗與期望

2021-01-10 青瞳視角

馬曉霖(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

人類即將告別公元2020年,進入新世紀第三個十年。在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長河中,一年時光多半不具特殊意義,不會都能在史家筆下留下痕跡。然而,2020年肯定不同尋常,至少在一個世紀的時間框架內會令人難忘,因為它經歷的全球性災變與苦難,也許只有兩次世界大戰堪比,既見證了毀滅與生存,也記錄了挫敗與期望。

新冠疫情肆虐,美國白宮易主,大國力量重組,世界經濟困頓,貿易地圖重繪,地區熱點降溫……諸多跡象表明,2020年將是個裡程碑式的轉折之年。

新冠疫情重創世界且暗夜漫長。新冠疫情無疑是讓2020年被歷史銘記的首要因素,百年來人類第一次因為疫情大流行,僅一年就累計上億人次感染且損失170多萬條生命。這場災難發生在科技、醫療、飲食保障和國際合作都處於人類歷史最高水平和最好狀態的今天,反而再次凸顯人類的渺小和科學進步的局限。儘管從12月起,多國陸續大批量上市病毒疫苗,但是美歐國家疫情看不到拐點,倫敦發生病株變異引發新一輪歐洲封城封國,意味著防疫抗疫在2021年仍將是世界頭等大事。

中國堪稱亂世中流砥柱。2020年,中國首先取得防疫抗疫人民戰爭的全面勝利,被視為全球罕見的安全區和避難所。隨後,中國積極以人員、物資和經驗支援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防疫抗疫。此外,中國最早復工復產,並啟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戰略,不僅成為經濟恢復增長的唯一主要經濟體,還帶動世界經濟復甦。世界銀行最近估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反彈至7.8%。

更重要的是,中國以超強的戰略定力化解了美國川普政府的各種挑釁,確保兩國關係免於脫軌,為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巨大貢獻。國際輿論普遍預測,推動中國「脫鉤」的圖謀已徹底破產,中美實力對比差距將進一步縮小,中國地位和作用將快速上升,全球治理將見證更多中國話語權和影響力。

2020年的最大意外之一是川普與共和黨「大意失荊州」。新冠疫情暴發之初,拜登和民主黨人奪回白宮被認為是小概率事件,因為各種指標都有利於川普實現連任。然而實踐證明,靠強權霸凌和極限施壓以及拆解多邊治理體系積累的虛假繁榮,不能替代美國國內有效治理。當川普政府因顧及大選而不肯採取斷然防疫措施,導致美國蒙受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生命損失並使經濟一落千丈,也就註定翻船敗選。拜登治下的美國能否實現疫情肆虐和經濟衰退雙剎車,2021年無疑是關鍵之年,國際合作無疑是唯一出路。

大國力量開始整體重組。2020年不僅見證美國撕裂中美關係,更見證大國力量整體重組。儘管美國千方百計抹黑並試圖孤立、遏制和打壓中國,但是,除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政府外,其西方主要傳統夥伴或反對、或敷衍、或觀望,基本不再盲目追隨。這既顯示美國政策不得人心,也預示中美實力此升彼降和前景不明,多數國家正在觀望誰將主導全球治理,至少在他們看來,美國獨霸天下的日子已為時不多。

世界經濟困頓且復甦艱難。2020年,新冠疫情大暴發造成全球性經濟活動失序、受阻,而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粉碎性斷裂使各國經濟集體「停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經濟將萎縮4.4%,相當於2009年跌幅的7倍。儘管中國經濟復甦為全球經濟重啟注入信心和動力,但是,各國普遍面臨生產和消費恢復被疫情反撲屢屢阻斷嚇退的困境。這一困境無疑將是2021年全球各經濟體的共同挑戰。

全球經濟軸心加快偏移。2020年最大的喜訊之一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標誌著中國推動的世界最大自貿區已在亞太地區建立。如果年關前後中國與歐盟達成全面、平衡和高水平的投資協定,如果2021年中國再加入全面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可以料想,從南太平洋到歐洲大陸的廣闊地域,將構成全球最大規模、最大體量和最大區域的經貿與投資全新軸心,並使驅動全球發展上百年的跨大西洋舊體系相形見絀。

全球熱點普遍降溫。2020年,納卡地區再次發生大規模衝突,伊朗軍事將領和科學家遭遇斬首或暗殺,衣索比亞也意外爆發內戰,但傳統熱點問題總體降溫,安全態勢全面向好。以色列與4個阿拉伯國家完成媾和,巴勒斯坦呼籲恢復和談;葉門和敘利亞戰場全年未見激戰;利比亞交戰雙方達成和解協議;阿富汗開啟由戰轉和進程;朝核危機、委內瑞拉危機和伊核危機乃至恐怖主義襲擊,都處於恆溫和相對平靜狀態。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天下大亂中孕育著百年巨變,也為新的全球治理調整提供了機遇。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讓我們在期待與希望中,迎接和擁抱2021年!

相關焦點

  • 《靈籠》「三大生存法則」帶給人類的,到底是生存還是毀滅?
    那麼燈塔的三大生存法則,帶領人類走向的到底是生存還是真正的毀滅?這個問題非常承重,也非常的高深,小編只能談一談個人的漸見,望大家指正。燈塔「三大生存法則」到了中章結束,燈塔的「三大生存法則」還是比較具象化的東西。小編根據內容稍微歸納一下。
  • 太陽毀滅是何時?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我們的宇宙外物都避免不了生老病死,生命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人類是地球上最智商的動物,但是也避免不了天災人禍,太陽系和地球息息相關,直到太陽系毀滅的時候,地球也將不復存在,太陽系的毀滅是何時?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 方舟生存進化渡渡鳥毀滅者鞍使用技巧
    方舟生存進化遊戲中有很多小夥伴們都不知道渡渡鳥毀滅者鞍怎麼用,那麼下面就由18183小編來為大家帶來渡渡鳥毀滅者鞍使用技巧吧
  • 電影《異形契約》探討生存還是毀滅?
    答|百度派 @瞎南《異形》系列是科幻恐怖片,它更是一部哲學片,它深刻的探討了人類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偉大篇章,生存還是毀滅?肖在影片結尾說到:我要去「工程師」的星球,問問他們為什麼創造了人類,卻要毀滅人類。是人類的發展漸漸脫離了工程師的控制,進而使得他們要「毀滅」?還是他們想要對人類進行新的改造?如果說異形的出生是兩條路:進化或是毀滅。人類和和仿生者又何嘗不是?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狂熱的用科技手段幫自己進化,這種想當造物主的行為,不遵守進化規則打破了自然法則,所以毀滅來臨了。
  • 美國密西根州挫敗一起暴力政變!
    美國密西根州挫敗一起暴力政變! 2020-10-09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毀滅宇宙模擬器2020版
    毀滅宇宙模擬器2020版這是一款非常趣味的在線星球模擬器,這裡的星球還是比較逼真的,各種玩法多元化的玩法你可以自由選擇,而且還有很多熱門的種族之間、星系之間的戰鬥等著你體驗哦。更有不同的戰鬥特效震撼視覺。
  • 莎翁名作哈姆雷特改編RPG《生存還是毀滅》將登移動平臺
    其中《哈姆雷特》講述了王子哈姆雷特的復仇之旅,還有最攝人心魄的那句臺詞莫過「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所以知名遊戲數開發商就以此為題,製作了改編自《哈姆雷特》的遊戲書《生存還是毀滅ToBeorNotToBe》,目前已經上架PC,下月就會登陸iOS和安卓雙平臺,小編挖來預告,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如果太陽變成白矮星後,地球沒有毀滅,人類將如何生存
    如果太陽變成白矮星後,地球沒有毀滅,人類將如何生存 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這個美麗的地球,在這個宇宙中已經存在了四十六億年了。那麼我們知道,地球是在太陽形成的三億年後才出現的。在如此適宜的溫度條件下,這個地球在形成時又獲得了大量的水資源,所以地球的環境,在後面幾十億年的演變中,逐漸變得適合生命出現和生存的模樣了。所以太陽對這個地球上生命的出現和發展,是起到了一個關鍵性的作用。但是這個太陽不會永遠的伴隨著我們,雖然理論上來講,地球可以一直在這個宇宙中存在下去。太陽是沒有辦法做到的,因為它是一顆主要由氫元素和氦元素組成的恆星。
  • 生存,就意味著毀滅——《異星覺醒》影評
    《異形》劇照任何文明生物,自己的生存是第一位的,之後,文明在不斷增長和擴張,但資源是固定的。因此,擴張、侵略、殺戮就隨之而來。電影裡有幾句臺詞:If a species wants to survive, it must kill another:一個物種想求生存,就必須幹掉另一個;The survival of life means destroying others:生命體的存活意味著毀滅別人。假設一下,你家的後院就是整個宇宙。這時候有了一窩螞蟻,而這窩螞蟻已經進化出了自己的文明。
  • 核戰真的會毀滅地球嗎丨硬核生存指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南洋富商,ID:nyf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工程師學者思維打造的硬核生存指南,用博古通今的文字帶你走進迷人而有力量的求生世界。科學系統解構生存知識,創新結合進化心理學學科。國內先行的求生手冊,2020年個人和家庭必學的自救指南。
  • 65億公裡外的旅行者一號,傳回一張照片,為何讓科學家深感挫敗
    旅行者1號寄託著眾多科學家對探索宇宙的美好期望,40年的時間對於人類來說也不短了,可在浩瀚的宇宙中實在不值一提,如今旅行者1號,還沒有衝破太陽系的桎梏,如果在科技水平允許的情況下,旅行者1號能夠衝破太陽系,想必很多人也看不到這樣的場面了。
  • 銷售成交的秘密:把消費者的期望降到最低
    講一個我小時候的故事,小學五年級下學期的期末考試,之前說過由於我與一些奧數生一同補習同臺競技,所以數學成績還算不錯,我的父母對我的期望較高,而五年級升六年級會有一個分班,按成績分班,父母希望我能有好的成績,能分到一班去,對我許下承諾「若能考上一班就每月給我更多的零花錢」。
  • 《方舟:生存進化》手遊最新地牢轉輪,毀滅之路地牢正式登場
    歲月流逝,不知不覺中又到了每周的星期三,每到這一天沙盒手遊《方舟:生存進化》手遊都會更換它的地牢來給玩家帶來更多的遊戲樂趣,今天當然也不例外。這一次《方舟:生存進化》手遊給我們帶來的是毀滅之路地牢,難度較難,下面就讓我帶大家看看這次地牢究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 65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傳回一張照片,讓科學家感到了挫敗
    科學家看後久久不能評價,感受到了滿滿挫敗感。這張照片被命名為「暗淡藍點」,僅佔據了0.2個像素的藍點就是人類生存了500萬年的地球。旅行者1號遙遙對地球拍了一張照片,讓整個宇宙星空都淪為地球背景板,可當科學家真正看見這張照片時,也不知背景板是地球還是宇宙了。這還僅僅只是太陽系的一隅而已。如今的旅行者1號早已遠離地球220億公裡,平均3個月以上才會和地球通信一次。
  • 末日金屬祭——生存與毀滅的碰撞之夜
    也許,金屬樂在一些人眼裡是一種激進、暴躁、頹廢的產物,但他的內涵涉及了大量與生存、抗爭、頑強有關的精神元素。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充滿著野性的試驗味道,不斷將我們的世界推向不曾登臨的高度。 16年前的7月,著名的猶太裔預言家諾查丹瑪斯的預言再次到來,他在其留下的以四行體詩寫成的預言集《百詩集》中預測:1999年7月,安哥魯靡阿大王復活,前後由馬爾斯借幸福之名統治四方,人類將在1999年7月上演善惡大戰,最終走向毀滅
  • 生存還是毀滅:劉德華電影結局哪一種更令人感動?
    電影的精彩除了華麗的過程更離不開感人的結局,電影的結局一般就兩個套路:生存或者毀滅,但這確實也是個難題。劉德華演了一輩子的電影給我們帶來太多經典和回憶,在華仔的電影中大部分結局選擇了毀滅,給我們帶來感動時也留下了遺憾;當然華仔也有很多結局皆大歡喜的作品,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感動。
  • CF2020年10.1如何獲得永久源毀滅 永久源毀滅獲得方式一覽
    CF2020年10.1如何獲得永久源毀滅 永久源毀滅獲得方式一覽 發布時間:2020-09-29 11:26 來源:官方掌火
  • 期望在更高次元再次與你相遇
    我當時還專門為了這件怪事跑到了市裡最好的醫院,期望好醫生見多識廣給我個解釋。但到了醫院,我連給醫生演示一遍這件事怎麼發生的都做不到,因為我根本無法掌握這些未知顆粒冒出來的時間。即便出現了,醫生也說可能是灰塵,讓我拍拍灰,回家洗洗睡吧。。這個現象持續發生了大概一個星期就消失了,我在網上瘋狂搜索也找不到任何解釋,只能讓它去吧。。這種事情,如果不是自己親身經歷,可能會當成天方夜譚。
  • 人均期望壽命到底怎麼算出來的
    「十三五」衛生計生規劃,提出5年後北京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4歲。 但是,也有很多人發現身邊有人年紀輕輕就去世了,拉低了平均值,人均期望壽命有那麼高嗎?人均期望壽命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市衛計委公共衛生信息中心副主任謝學勤。人均期望壽命怎麼算人均期望壽命是國際通用的評價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標之一。
  • 65億公裡之外的一次回眸,照片傳回地球,給天文學家帶來挫敗感
    當天文學家看到地球的照片都沉默了,因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在照片中看起來太小了,僅僅0.12個像素點。這張被稱為「黯淡藍點」的照片太過于震撼了,給天文學家帶來深深的挫敗感。當然,除了挫敗感之外,這個「黯淡藍點」也向我們展示了宇宙無邊無際,人類文明的未來道阻且長,千萬要好好地保護地球環境,這裡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是我們唯一賴以生存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