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百度派 @瞎南
《異形》系列是科幻恐怖片,它更是一部哲學片,它深刻的探討了人類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偉大篇章,生存還是毀滅?
這是上個世紀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哈姆雷特》中的哲學問題,沙翁在上個世紀就提出了,一個多世紀來,無數的作品為此做出驗證,而這部片子進而繼續探討。
《異形》系列三股力量爭奪造物者的控制權:「工程師」創造了人類;人類創造了仿生者;而在此片裡仿生者創造了異形,「仿生者」想成為下一位「工程師」。
法鯊一人飾兩角,兩個仿生者,沃爾特忠誠而遵守規則,大衛聰明而富有創作性。前者是後者的進化級,後者也漸漸生出來思想,正如二人的一場對手戲。
沃爾特對大衛說:「你讓人類感到害怕,所以他們對後來的仿生者進行改造。」沃爾特的話也是細思極恐,這也是對《普羅米修斯》中肖博士問題的填坑。肖在影片結尾說到:我要去「工程師」的星球,問問他們為什麼創造了人類,卻要毀滅人類。是人類的發展漸漸脫離了工程師的控制,進而使得他們要「毀滅」?還是他們想要對人類進行新的改造?如果說異形的出生是兩條路:進化或是毀滅。人類和和仿生者又何嘗不是?
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狂熱的用科技手段幫自己進化,這種想當造物主的行為,不遵守進化規則打破了自然法則,所以毀滅來臨了。由此可以推及工程師的毀滅之路是否相似?若仿生者成功變成造物者,等待他的是否亦是如此?這或許就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因為貪婪,這個過程不會終結。
人類貪婪的想要永生,工程師貪婪的想要得到某種結果,而仿生者大衛也在進化中學會了人類的貪婪。
所以大衛把艦長引到自己的造物計劃中去時,艦長問:你的信仰是什麼?大衛:造物。正是因為學會了貪婪所以他把「病毒」撒向「工程師」,他口中的愛人肖博士。
人類既是深情的也是自私的。在失去愛人時撕心裂肺,為了拯救同類奮不顧身,但在面對生死關頭時,也是自私果斷。文明是建立在毀滅的基礎上的,如果出現更高級的文明,我們還有不被毀滅的選擇嗎?進步還是慢死的矛盾…在思考過後結尾也是更深的絕望,大衛殺死沃爾特之後冒充大衛登上的飛船,他的目的是將人類作為異形的培殖體。
人類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於異形激烈廝殺之後,後有很大的絕望等著。所有人進入休眠期,丹尼爾絲才發現眼前的是想要成為造物者的「仿生者」,但是下一秒她被迫休眠,影片的結尾是大衛將病毒放入人類胚胎庫,導演也是成功的釣起了觀眾們的胃口。
以上內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