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異形契約》探討生存還是毀滅?

2020-12-03 小派愛電影

答|百度派 @瞎南

《異形》系列是科幻恐怖片,它更是一部哲學片,它深刻的探討了人類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偉大篇章,生存還是毀滅?

這是上個世紀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哈姆雷特》中的哲學問題,沙翁在上個世紀就提出了,一個多世紀來,無數的作品為此做出驗證,而這部片子進而繼續探討。

《異形》系列三股力量爭奪造物者的控制權:「工程師」創造了人類;人類創造了仿生者;而在此片裡仿生者創造了異形,「仿生者」想成為下一位「工程師」。

法鯊一人飾兩角,兩個仿生者,沃爾特忠誠而遵守規則,大衛聰明而富有創作性。前者是後者的進化級,後者也漸漸生出來思想,正如二人的一場對手戲。

沃爾特對大衛說:「你讓人類感到害怕,所以他們對後來的仿生者進行改造。」沃爾特的話也是細思極恐,這也是對《普羅米修斯》中肖博士問題的填坑。肖在影片結尾說到:我要去「工程師」的星球,問問他們為什麼創造了人類,卻要毀滅人類。是人類的發展漸漸脫離了工程師的控制,進而使得他們要「毀滅」?還是他們想要對人類進行新的改造?如果說異形的出生是兩條路:進化或是毀滅。人類和和仿生者又何嘗不是?

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狂熱的用科技手段幫自己進化,這種想當造物主的行為,不遵守進化規則打破了自然法則,所以毀滅來臨了。由此可以推及工程師的毀滅之路是否相似?若仿生者成功變成造物者,等待他的是否亦是如此?這或許就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因為貪婪,這個過程不會終結。

人類貪婪的想要永生,工程師貪婪的想要得到某種結果,而仿生者大衛也在進化中學會了人類的貪婪。

所以大衛把艦長引到自己的造物計劃中去時,艦長問:你的信仰是什麼?大衛:造物。正是因為學會了貪婪所以他把「病毒」撒向「工程師」,他口中的愛人肖博士。

人類既是深情的也是自私的。在失去愛人時撕心裂肺,為了拯救同類奮不顧身,但在面對生死關頭時,也是自私果斷。文明是建立在毀滅的基礎上的,如果出現更高級的文明,我們還有不被毀滅的選擇嗎?進步還是慢死的矛盾…在思考過後結尾也是更深的絕望,大衛殺死沃爾特之後冒充大衛登上的飛船,他的目的是將人類作為異形的培殖體。

人類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於異形激烈廝殺之後,後有很大的絕望等著。所有人進入休眠期,丹尼爾絲才發現眼前的是想要成為造物者的「仿生者」,但是下一秒她被迫休眠,影片的結尾是大衛將病毒放入人類胚胎庫,導演也是成功的釣起了觀眾們的胃口。

以上內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異形:契約》人工智慧的哲學思辨
    生存與鬥爭,光明與黑暗,創造與毀滅,永遠都是文學作品以及電影作品所愛探討的經久不衰的主題之一。而《異形:契約》這部電影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除了為觀眾解釋了《異形》系列電影中「異形到底怎麼來」的問題,更是將對生命、智慧、存在、人工智慧的探討提升到了哲學思辨的高度,也進一步豐富了異形世界的深度與內涵。果然,雷德利·斯科特老爺子從來不讓人失望。
  • 《異形:契約》是本世紀最好的一部好萊塢商業電影
    這其中既包括了奴役、掌控和徵服外在世界的欲望,也包括了以愛恨情仇的名義所進行毀滅的欲望、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創造的欲望。斯科特藉助《普羅米修斯》和《異形:契約》構築了一個以「創造和毀滅」為內在邏輯的奇異鏈條:工程師族創造了人類隨後又意圖毀滅人類,人類創造了生化人但以奴役驅使後者為其服務為終極目的,生化人則培養了異形並幻想著自己能成為造物主,而處在鏈條最底端的異形卻最兇狠殘暴,可以回過頭來毫不猶豫地毀滅造物主和人類。
  • 《異形契約》原定結尾是兩異形大戰,《異形5》應用更多道具模型
    關於異形系列的何去何從現在還是無法預測,但是畢竟是史上最經典怪物題材之一,總不至於到《異形契約》就真的完結了。今年是異形誕生40周年,應該會有一些關於異形的新的影視劇項目曝光。今天要說的則是近段時間外網曝光的一些關於《異形契約》原劇本和《異形5》項目的一些內容。
  • 異形:契約 | 你真的看懂了麼?
    異形系列的魅力本來就不僅僅只是因為它的恐怖和驚悚,《普羅米修斯》和《異形:契約》更是把這個系列抬升到了哲學思辨的高度,將整個《異形》系列的世界觀、宇宙觀無限延伸,為其重新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而該系列電影的美工藝術設計等又特別「精美別致」。如果拋開它恐怖驚悚的電影類型分類的話,拿去劇情和畫面這個外表,《普羅米修斯》和《契約》甚至其實可以當做是一部藝術片。
  • 法鯊扮生化人 《異形:契約》揭示人工智慧將毀滅人類
    國內知名影評人、科幻片《拓星者》導演張小北說:「至今仍沒有比異形更出色的太空驚悚電影。」中戲電影電視系教師尹珊珊在貓眼上評分表示:「暢快淋漓,今年唯一眼巴巴等著的電影,沒有讓我失望。」自媒體電影縱橫線撰寫長影評稱「《阿凡達》導演都拍不出《異形》的精髓,只有他做到了。」
  • 即使刪減 《異形:契約》也仍是本世紀最好的一部好萊塢商業電影
    在上映的首周末以1.99億人民幣的成績拿下了內地周票房亞軍,即便《異形:契約》的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公映版刪減了6分鐘,卻絲毫不妨礙它成為今年最好的商業大片,甚至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的好萊塢商業電影。這一次,抱臉、穿喉、破背、刺胸……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無處不在,但異形不是金剛、大白鯊、哥斯拉這類單純的「怪獸」,在「嚇一跳」的背後是對科技至上、人是萬物之主的諷刺;內心的恐懼是一面最好的鏡子,提醒人類反思。
  • 外媒評《異形:契約》:異形2之後最棒的異形電影
    《好萊塢報導》:通過多種不同的元素,雷德利·斯科特和編劇們在《異形:契約》中實現了完美的平衡,這部電影提供了主流觀眾所想要的所有緊張感和動作戲,以及更多優秀的元素,自從《異形2》(Aliens)以來,《異形:契約》還是《異形》系列電影中最棒的。
  • 電影《異形:契約》普羅米修斯續傳,膽小勿看
    今天給大家介紹影片《異形:契約》,一群新的太空人乘坐著「契約號」飛船前往遙遠的星系尋找殖民地,在一處星球見到了「普羅米修斯」號唯一的倖存者--生化人大衛,一場毀滅性的巨大災難即將到來... ...影片評價由福克斯公司出品的R級限制片《異形:契約》成本9700萬美元,用122分鐘講述一群太空人乘坐「契約號」飛船駛向銀河系遠端一顆未被探索的星球,本欲發現美好天堂結果陷入黑暗地獄的危險之旅
  • 《異形》誕生40周年,聯談《普羅米修斯》與《異形:契約》
    今年,是這部電影上映40周年。對,《異形》,無數人靈魂深處的恐怖,就這麼被翻上了銀幕。而今,《異形》已不僅僅只是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密閉空間恐怖片,正傳四部、前傳兩部,外加許多衍生劇、動畫和遊戲,儼然一個電影宇宙,已在安瓿瓶中雛形顯現。
  • 《異形:契約》:生而為人,我好羞恥!
    異形:契約Alien:Covenant這次《異形:契約》的故事,發生在上一部《普羅米修斯》故事的十年之後。因此從《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這兩部作品來看,生化人吊打人類是必然的結果。工程師(神)創造了人類,但可能看到人類發展不受控制之後,又想毀滅人類;人類又創造了生化人,生化人不受控制也想毀滅人類;但他首先毀滅了人類的造物者,工程師。這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一種弒父情結的變異。
  • 《異形·契約》:異形大戰的不應該是鐵血戰士,應該是終結者T-1000
    如果你看過這部電影,也看看過《終結者》或許就很容易明白我在說什麼。《異形·契約》承接了上一部異形電影《普羅米修斯》的劇情。雖然這是一部關於異形的電影,但是其中的異形戲份已經大大減少,這部電影的重點是探討人與人造人之間的關係。
  • 《異形.契約》契約到底指什麼?原來又是翻譯惹的禍,很影響理解
    《異形》是1979年在美國上映的一部科幻恐怖片,當時造成的衝擊力不亞於《星球大戰》。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是在香港的明珠電視臺周末的《明珠930》的欄目裡,大概是80年代末的樣子,當時簡直覺得太血腥太震撼了,居然能拍出這樣的電影來。
  • 《異形:契約》續集名曝光 新片之後還有三部異形電影
    《異形:契約》還有2個月就要上映了,但是此刻粉絲們除了關注該片的上映之外,最想知道的便是《異形:契約》還會不會有續集。近日該片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異形:契約》之後還有一部片子,片名可能是《覺醒》。在《普羅米修斯》三部曲之後,還有三部異形電影的拍攝計劃!
  • 《異形:契約》導演與霍金蓋茨馬雲不謀而合
    很多觀眾二刷《異形:契約》,國內知名影評人、科幻片《拓星者》導演張小北說:「至今仍沒有比異形更出色的太空驚悚電影。」中戲電影電視系教師尹珊珊在貓眼上評分表示:「暢快淋漓,今年唯一眼巴巴等著的電影,沒有讓我失望。」自媒體電影縱橫線撰寫長影評稱「《阿凡達》導演都拍不出《異形》的精髓,只有他做到了。」
  • 從《異形:契約》回顧整個異形系列
    迂迴輾轉後,第一部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得以繼續異形前傳《異形:契約》和《普羅米修斯》,讓故事似乎又開始回到了正軌的議題上,探究「創造」、「生命含義」、「有機體等級論」等哲學色彩濃重的內容。在此,借著講述剛看完的《契約》也來順便回顧下整個系列。
  • 《異形:契約》:性與宗教
    當年透胸蟲亮相,演員無一例外被驚得三魂出竅《異形:契約》一如雷德利·斯科特以往的電影,鋪墊的過程相對較長。第一部《異形》首次給福克斯官方過目時,高層的反應是:片子前面的30多分鐘,怎麼什麼都沒發生?在《異形:契約》裡雷德利依然故我,影片進行到大概40幾分鐘的時候,才開始真正有了懸疑的細節。《異形:契約》的片名其實翻譯成《異形:聖約》更為契合。
  • 《異形:契約》續集必須做的10件事
    兩部前傳看下來,我們基本上還是不清楚第一部《異形》裡的太空騎師為何會遭受破胸的命運。雷德利·斯科特有意繼續保持這個懸念以打造一個長線系列,不過至少《異形:契約》和前集《普羅米修斯》已經在逐步縮短之間的距離,並進一步擴張了這個系列的宇宙,不過他在解答此前遺留問題的同時又給影迷留下更多的疑問。
  • 《異形.契約》契約到底是什麼意思?事實證明,翻譯是麻煩的根源
    《異形》是在美國在1979發布的科幻恐怖電影,其影響不亞於《星球大戰》。第一次在第一次的明珠列中看到了這部電影,那是上世紀代末,當時我覺得拍這樣一部電影太血腥太震撼了。坦率地說,那時候和《異形》覺得這是為了製造恐怖,沒有什麼深意,後來聽說是為了宣傳女權,因為裡面的主角總是很堅強的女人。就我而言,我覺得有點難以懷疑,這是普通的商業電影。
  • 關於《異形:契約》,這篇影評我是服的
    今天,雷德利·斯科特的新片《異形:契約》就要上映了,這也是今年我非常期待的一部好萊塢電影,就是因為,這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的好萊塢商業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
  • 一分鐘了解完《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
    《異形》是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1979年拍攝的科幻驚悚片,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又拍過三部續集,每一集都是大導演執導,其中包括《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搏擊俱樂部》的導演大衛·芬奇。後來有兩部《異形大戰鐵血戰士》並非異形正傳電影,而是外傳,或者說是山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