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異形:契約》,這篇影評我是服的

2021-01-21 桃桃淘電影

今天,雷德利·斯科特的新片《異形:契約》就要上映了,這也是今年我非常期待的一部好萊塢電影,就是因為,這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的好萊塢商業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探討的問題也更深、更宏大了。


尤其是《普羅米修斯》之後,《異形》系列的故事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包括對人類、造物等等的探討。


提到異形,可能今天我請來的作者顯然更有發言權,那就是範克裡夫大尉,也就是徐辰,電影及電子遊戲文化研究者。現為讀庫設定集叢書主編,也是《異形全書》主編。作為《異形全書》的主編,由他來聊異形,自然再恰當不過了。


而且,在通讀本文之後,確實受益匪淺。感覺對這部電影,又有了新的理解。無論是看之前還是之後,讀一下今天這片,都應該對你深入了解這個系列,有相當大的幫助。




「父親,你創造了我,但又是誰創造了你?」


雷德利·斯科特回來了。

 

這位鬼才導演攜《異形:契約》,以異形的創生為主軸,借仿生人之口,重提古往今來人類形而上卻又無法避免的終極一問:誰是我的造物主?

 

乍看之下,這似乎是一個從仿生人角度探討人類探究造物主真相的故事。不過,這無疑也是雷公埋下的一顆暗雷。因為問這個問題的人,和影片中的人一樣,往往混淆造物主和造物者的概念。

 

造物主是什麼?造物主是只有三大天啟宗教才有的獨一之神,祂獨力創造,不借外力,自存永存,自有永有。而造物者,本身不過是造物主的作品,但擁有對造物之舉的模仿能力,即「次創造」的掌握者。


H.R. 吉格爾為《異形》(1979)繪製的Mala』kak金字塔概念畫。這個設計後來與他為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設計的哈肯尼建築畫稿結合,成為《普羅米修斯》中工程師前哨站建築的原型


克裡斯·弗思為《異形》(1979)繪製的Mala』kak金字塔內部概念畫,展示了凱恩從塔頂懸吊進來的情景,中央的高臺上便是異形蛋孵化場。


「Mala』kak」文明——工程師,也就是首作中的「太空騎師」,即是典型的造物者。血肉凡軀,本身也是被造之物。關於他們的設定在《異形》首作的劇本中便已出現,卻由於經費不足且過於冗長而遭割愛。雷公在構思《普羅米修斯》時邁出大膽一步,將這個先進文明和人類起源掛鈎,一舉拓展《異形》系列的思辨深度。

 

人類是不是工程師的造物?影片仍未給出正面答覆,但在上月連線訪問雷公時,他希望我們看到片中人類的驕傲與自負,其代表就是維蘭德先生。對「工程師為什麼創造人類,又要毀滅人類」這個問題,他如此答道:

 

    我和維蘭德一樣是不可知論者,在這個人物身上投射了自己的影子。我認為人類的出現絕不可能是什麼演化中的巧合,在我看來,人是被造的,卻又不像天啟宗教中那樣,是被一個絕對超越的存在所造。我們很可能是更高智慧種族的技術造物。那麼大家要問了,為什麼《普羅米修斯》裡的造物者又要用黑水武器滅絕人類?問得好。但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可能只是創造的副產品,或許他們更關心地球上的植物呢?你去莊稼地裡除草,考慮過那些雜草的感受麼?我們的想法在造物者看來並不重要,我們只是蒼穹微塵。


記得LV-426嗎?這是《異形2》中為異形寄居的小行星確定的編號。

 

這個編號源自《聖經》舊約《利未記》4章26節的內容:「所有的脂油,祭司都要燒在壇上,正如平安祭的脂油一樣。至於他的罪,祭司要為他贖了,他必蒙赦免。」

 

利未是以色列先祖雅各(他後來就叫以色列)和正室利亞所生的第三個兒子,名字的意思是「聯合」,意味著利亞希望不愛自己的丈夫能因孩子而關注自己。他的支派沒有得到土地,世代擔任祭司或宗教服侍職務,因此要由其他支派供養。這顆小行星的編號,預示著《異形》中的諾斯託羅莫號船員和後來的殖民者,都是獻祭之犧牲。

 

而《普羅米修斯》的主要劇情發生在工程師的前哨站,位於LV-223星球。有趣的是,這顆星球的編號又暗合維蘭德的下場。和LV-426一樣,LV-223同樣來自《利未記》,這部經卷22章3節的內容是:「你要對他們說,你們世世代代的後裔,凡身上有汙穢,親近以色列人所分別為聖,歸耶和華聖物的,那人必在我面前剪除。我是耶和華。」

 

維蘭德覺得自己有資格被分別為聖,覲見造物主,為此還讓大衛給自己沐浴擦身洗腳。但他見錯了對象,工程師並不是造物主,只是造物者,一個凡人。所以,他也只能死。正如《銀翼殺手》中的複製人,就算找到自己的造物者,收穫的也只是無奈與虛空,造物者不是全能的。


工程師手撕大衛,擊殺維蘭德

 

但維蘭德的造物——仿生人大衛的故事還沒有完。可以說,《異形:契約》正是一臺仿生人的大戲。

 

《異形:契約》片名中的「契約」一詞英文為「Covenant」,這一般指天啟宗教中,神與人訂立的契約,也就是「聖約」。以《聖經》為例,至少有十二個約。比較知名的有神與人(亞當)立約(神造人,與人親近)、洪水退去後與挪亞立約(不再毀滅活物,彩虹為記)、與亞伯蘭(亞伯拉罕)立約(應許之地與無盡的後代,割禮為記)、在西奈山與以色列民立約(十戒,石板與獻祭為記)、與亞倫立約(利未人服侍神,亞倫的後代可被選作祭司)、新約(基督與福音)等。

 

但在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世界,事情就起了變化。想想看,在一個沒有神的世界,人要和誰立約?還不是自認全能?於是,聖約成了空談,成了人類自大、驕傲的象徵,大衛對人類的評價切中這個世界的靈性觀——


    「人類……已經出局了」。


「他們為什麼要進行太空殖民?因為人類是一個衰敗的種族,他們已經出局了!」

 

片頭,仿生人大衛注視著米開朗琪羅雕制的大衛像,這也是導演傳達的一個信息。歷史上的大衛王是人類這個客體的濃縮,這尊塑像展現了他擊殺巨人歌利亞時的風採,也是人們對大衛的普遍印象:勇猛、虔誠、睿智,是令掃羅無法與之相比的賢王。

 

然而大衛既是一個了不起的偉人,也是一個唯神能恕的罪人,他光鮮的外表下,是令人咋舌的好色、無恥與驕傲:他什麼都有,卻還要搶佔忠臣的妻子,甚至不惜殺害賢良,那忠誠的丈夫還是個外邦人;他又自大狂妄,數算以色列民的人數,招致大禍。他因自己的義得到一切;又因自己的罪失去一切:一個兒子被神擊殺,一個兒子強姦親妹妹,另一個兒子反叛,最了不起的兒子到頭來也淪為叛逆昏君。報應不止,王國分裂,終於滅亡,子民遭擄。

 

客自海外歸,曾見沙漠古國

有石像半毀,唯餘巨腿

蹲立沙礫間。像頭旁落,

半遭沙埋,但人面依然可畏,

那冷笑,那發號施令的高傲,

足見雕匠看透了主人的心,

才把那石頭刻得神情唯肖,

而刻像的手和像主的心

早成灰燼。像座上大字在目:

「吾乃萬王之王是也,

蓋世功業,敢叫天公折服!」

此外無一物,但見廢墟周圍,

寂寞平沙空莽莽,

伸向荒涼的四方。(王佐良先生譯本)



片中的另一個重要信息,就是雪萊的這首十四行詩《奧西曼德斯》(萬王之王,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希臘語稱號),道盡法老的傲慢、凡人的不自量力、生命的無謂與虛妄。它直接點出想創造完美的仿生人大衛本身的不完美——自以為萬無一失的他,居然連詩的作者都記錯。進而,矛頭直指自己的執導作品《異形》中艾許對異形的評價「完美生命」,甚至可以說是大大顛覆了這個命題,因為不完美的造物者是不可能創作出完美造物的。



雷公很可能還會拍一部講述《普羅米修斯》之後、《契約》之前劇情的影片,交代大衛和肖博士在離開LV-223星球後的十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更有意思的是,儘管沒有正面說明,但我們在1979年系列首作中看到的異形,很可能是大衛將伊莉莎白·肖博士和黑水產生的變異生物結合孕育而成的。異形,最終還是源自我們自己嗎?難道伊莉莎白才是異形之母,原初女皇?但這也沒錯,因為在《異形》系列的世界,人類可能原本就是外來者的創造,我們又何嘗不是「Alien」呢。

 

如前所述,《異形:契約》中的兩位仿生人——大衛與沃爾特是劇情關鍵,但雷公在這裡又調皮了一下,為異形迷們留了一個彩蛋。在片方公布《契約》中仿生人的名字後,我就隱約感到哪裡不對,大衛和沃爾特,會不會是來自從《異形》之初就一直擔任劇本改寫和製片人的大衛·蓋勒和沃爾特·希爾?

 

當年丹·歐班農委託朋友將《異形》劇本以一千美元價格賣給布蘭迪萬製片廠時,這兩位正是後者的合夥創始人。大衛·蓋勒的良好口碑來自他為《暗殺十三招》和《賊公賊婆做世界》撰寫的劇本;沃爾特·希爾對大眾流行口味非常敏感,後來執導了票房頗佳的《虎口拔牙》一片。如果沒有他們後來修改八稿,《異形》劇本絕對無法吸引雷德利·斯科特前來指導。而且他們也都深度參與了《異形》系列經典四部曲,以及《普羅米修斯》。

 

連線採訪雷公時,我直接提了這個問題,他先是很驚訝,隨後回答說:

 

對,這是我有意為之的。大衛和沃爾特是《異形》系列無可爭議的功臣。這二位爺都很有個性,在《異形》、《普羅米修斯》和《異形:契約》片場老是互相懟,但我就在那兒看著我就啥也不說,因為我知道兩個天才製作人的碰撞,必定會讓我這個導演受益。而且事實的確如此。



然而《異形:契約》無疑也是整個系列中最黑暗的一部,因為雷公終於實現了當年《異形》被斃掉的「真實結尾」。在那個結尾中,異形擰掉了芮普莉的腦袋,並模仿她的聲音向地球發出返航通告,駕駛飛船航向地球。不過,那時由於片方反對而不得不進行修改。這一次,雷公夙願得償。

 

當年,在《異形》首作拍攝劇本那綠色的封皮上,題寫著波蘭裔英國小說家約瑟夫·康拉德著作《黑暗之心》中馬洛的一句話:

 

「我們在生活中也和在夢中一樣孤獨。」

 

一語道出了《異形》系列中恐懼的本質:在空虛、冰冷的宇宙中,人類本身的意義不復存在。我們衣冠整齊,卻不知該去往何處;我們想要天堂樂園,卻不知早已身處地獄;我們窮盡一生想要抓住很多東西,生命、希望、夢想……最後卻只能得到一堆塵土。

 

因為我們原本就是塵土。


相關焦點

  • 外媒評《異形:契約》:異形2之後最棒的異形電影
    :契約》(Alien: Covenant)要到5月19日才會在北美上映,不過多家外媒關於這部影片的先期影評已經出爐。作為2012年《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的續集,以及1979年《異形1》(Alien)前傳三部曲的第二部,《異形:契約》的影評雖然讓福斯高層稍感欣慰,但也沒有好到讓人驚掉下巴的程度。下面就是多家外媒對這部電影的影評:  《福布斯》雜誌:無論《異形:契約》是否比《普羅米修斯》要好,這部電影都通過高預算的怪物暴力,更好的將造物主和物種保存的道德融合在一起。
  • 《異形:契約》好看嗎?口碑豆瓣評價刪減劇情介紹
    雷德利說:「異形是1979年拍的,一共有三部,他們沒有問到底是誰創造了這個怪物呢?人是從哪裡出來的?我想到要用這樣一個方法即前傳的方式呈現出來。」  「所以《普羅米修斯》裡面就提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到底它是怎麼出來的?在《異形:契約》裡頭回答這個問題,下一步還有一部片子。」此次80歲高齡的他重回他所創造的《異形》系列,非常值得期待。
  • 《異形:契約》:生而為人,我好羞恥!
    異形:契約Alien:Covenant這次《異形:契約》的故事,發生在上一部《普羅米修斯》故事的十年之後。因此從《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這兩部作品來看,生化人吊打人類是必然的結果。斯科特老爺子40歲出頭拍了第一部《異形》,過了40年,又拍了這一部《異形:契約》,就像電影思辨中的一個循環,也像完成了40年前的一份契約。感謝斯科特老爺子。
  • 《異形:契約》將至,這個系列為啥這麼牛?
    》系列迎來了它的38周年——16日,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異形:契約》(Alien: Covenant),將在國內上映。 《異形》作為全球最著名的科幻超級IP之一,重新定義了科幻怪獸、太空驚悚這一類型影片,對後世的太空科幻片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一IP的魅力吸引了詹姆斯·卡梅隆、大衛·芬奇等眾多頂尖導演來執導。隨後時隔33年,雷德利·斯科特在2012年回歸他所創建的這一科幻王國,推出了「異形前傳」《普羅米修斯》,再次大獲成功。 在《異形》第一部中,這個怪獸很害羞。
  • 《異形:契約》導演與霍金蓋茨馬雲不謀而合
    很多觀眾二刷《異形:契約》,國內知名影評人、科幻片《拓星者》導演張小北說:「至今仍沒有比異形更出色的太空驚悚電影。」中戲電影電視系教師尹珊珊在貓眼上評分表示:「暢快淋漓,今年唯一眼巴巴等著的電影,沒有讓我失望。」自媒體電影縱橫線撰寫長影評稱「《阿凡達》導演都拍不出《異形》的精髓,只有他做到了。」
  • 《異形契約》原定結尾是兩異形大戰,《異形5》應用更多道具模型
    關於異形系列的何去何從現在還是無法預測,但是畢竟是史上最經典怪物題材之一,總不至於到《異形契約》就真的完結了。今年是異形誕生40周年,應該會有一些關於異形的新的影視劇項目曝光。今天要說的則是近段時間外網曝光的一些關於《異形契約》原劇本和《異形5》項目的一些內容。
  • 《異形:契約》續集可能不會拍了
    《異形:契約》片場照  時光網訊 計劃趕不上變化,雖然雷德利·斯科特已計劃好了《異形:覺醒》作為《異形:契約》的續集,甚至要開拓異形宇宙,但影片投資9700萬美元,全球票房僅2.32億美元,外媒《好萊塢報導者》透露:出品方福斯正在重新考慮要不要繼續投拍續集
  • 再談《異形:契約》,為什麼人類應該擁吻異形?
    提示:閱讀本影評需要複習異形1234和普羅米修斯五部電影本文作者:腦洞開到三千年後設想一下以下場景:場景一:時間線接續異形4,瑞普利回到地球後,因為整合了異形基因,壽命遠高於普通人類,在其之後的生活中,重新多次結婚,並分別生下多個男女後代。史稱後異形紀元。場景二:2a87年。
  • 《異形:契約》續集AI或成主角 異形弱化為背景
    而最近,《銀翼殺手》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在接受採訪時間也談到了關於AI的話題,他表示希望能在《異形:契約》的續集中將敘事重點放在AI上。雷德利·斯科特在《普羅米修斯》片場  「我認為異形自身的進化已經接近尾聲,不過我想超越這些轉移到另一個故事上去,一個關於AI的故事。
  • 《異形:契約》續集可能不會拍了!"異形宇宙"前途堪憂
    ,讓《異形:契約》得以成功開拍。分析一下這幾年外媒對於《異形:契約》的報導,可以大膽推測出一些事實  ◆《普羅米修斯》作為《異形》的前傳,只有片尾一隻初生異形現身銀幕,影片重心在人類起源和工程師的關係上,驚悚動作場面變少、有點純科幻片的意思。
  • 《異形:契約》再出江湖: 跟異形有了感情,忘了害怕怎麼辦?
    死忠異形粉大都經歷過如下心理過程:驚懼,好奇,靠近,迷戀,等待這不像對待一個恐怖片的態度對不對?但如果你有機會採訪影院裡那些看完《異形:契約》還坐著不肯走的人,大多都是這個心路。貓眼上《異形:契約》的專業評分高達8分,很多燥熱一時的電影都達不到這個分數。這就是異形系列作為經典的永恆魅力——抓心,耐回味,耐琢磨。有人統計過豆瓣關於異形系列的一組數據:《異形》4部+《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在豆瓣標記【看過】的高達45萬人,6部影片共被9300個(次)豆列收藏,撰寫長評超過1700篇,總計超過300萬字,短評9萬條。
  • 即使刪減 《異形:契約》也仍是本世紀最好的一部好萊塢商業電影
    1979年,《異形》橫空出世,在當時看來,異形這一怪物形象可謂開天闢地,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成為無數人的夢魘。影片精妙的標語「在太空,沒人能聽到你的尖叫」風靡至今。讓觀眾害怕,這是底線;而「異形」的上限不僅是把令人不安和害怕轉化為一種娛樂形式,更由恐懼與虛無引發形而上的思考。6月16日,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異形:契約》公映,38年之後,人們對這個經典IP的熱情不減。
  • 從《異形:契約》回顧整個異形系列
    找到星球後大衛沒有優先叫醒伊莉莎白,而是投下大量黑水殺死了整個星球上的工程師,而在《契約》中這一段被更加詳細地呈現了,可憐的工程師們還以為這是完成地球任務凱旋的同伴呢。在這我懷疑,當年普羅米修斯號和契約號上發出的「無人生還」警告之前並沒有成功傳達到地球,所以諾史莫號上全員都不知道抱臉蟲是什麼,導致他們沒有隔離的傷員直接孵化出了異形。
  • 《異形》誕生40周年,聯談《普羅米修斯》與《異形:契約》
    異形前傳的簡易進化線關於《普羅米修斯》和《異形:契約》,有許多洋洋灑灑的分析,從社會學、神學,一直講到生物學,無所不包,讓非粉絲覺得高山仰止、不可理喻;但黑水究竟怎樣變成了異形,卻很少有系統化的歸納,大神們或許不屑吧,那麼我來梳理梳理唄——有兩種黑水,史前地球上工程師喝下的一種,還有普羅米修斯號後來在行星
  • 異形:契約 | 你真的看懂了麼?
    在故事結尾反轉之後,大衛成功登上了契約號這艘殖民飛船,帶著他的異形胚胎和飛船上2000餘人類基因體。伴隨著「眾神步入哈瓦那」的背景音樂,開啟一個新的故事。相比較《普羅米修斯》來說,《異形:契約》更加驚悚和血腥,開膛破肚斷肢等兇殘犀利的血腥場面一個不少,因為《普羅米修斯》基本上已經將前序背景都說清楚了,所以《異形:契約》反而更能夠直接把重點集中在「契約號」飛船在外星球所遭遇的險境上,深入淺出地把《普羅米修斯》中關於生命起源的普世寓言給徹底說明白。
  • 我給你們一波《異形:契約》6分鐘刪減片段!
    《異形契約》    當然,昨天開始,朋友圈裡聲音出現了很多。【太恐怖了啊直接把隔壁座的姑娘嚇哭了啊。】、【不行不行,受不了受不了。】、【哎呀媽,太特麼刺激了。】、【激棍或了】。而,還有一部分是質疑被刪減後,還值不值得看。    【這可能是近期院線電影裡尺度最大的電影了】確實很R級,未成年人,傳奇君還是建議家長陪同!所以,我說,值得!
  • 《異形:契約》:性與宗教
    影片上映時,這種毫無修飾成分的驚嚇又同時發生在銀幕內外,因而成就了這經典的一幕。當年透胸蟲亮相,演員無一例外被驚得三魂出竅《異形:契約》一如雷德利·斯科特以往的電影,鋪墊的過程相對較長。第一部《異形》首次給福克斯官方過目時,高層的反應是:片子前面的30多分鐘,怎麼什麼都沒發生?在《異形:契約》裡雷德利依然故我,影片進行到大概40幾分鐘的時候,才開始真正有了懸疑的細節。
  • 雷德利斯科特作品《異形:契約》異形系列前傳
    說穿了,《異形:契約》其實劇情套路與調度基本上跟《異形》似曾相似,重複著類似發展的情節與元素,一行人來到黑暗陌生的異境、異形猛烈驚悚的降臨、隨行的生化機器人亦正亦邪難以捉摸、第三幕逃離危境的精彩戲碼、原以為脫離險境卻又爆發的第二場危機,看《異形:契約》還真像是重新溫習《異形》的劇情,包括異形孵卵
  • 《異形:契約》
    《異形:契約》,是一部由20世紀福克斯於2017年出品的美國科幻電影,是2012年電影《普羅米修斯》的續篇,《異形》系列前傳三部曲的第二部。 《異形:契約》於2017年5月19日在美國上映。2017年6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 異形契約異形來歷最全匯總 異形契約講了什麼
    ­  異形契約講了什麼?預告片在線觀看:­  異形契約的故事發生在普羅米修斯十年後,一群新的太空人乘坐著「契約號」飛船前往遙遠的星系尋找殖民地,成員發現了一個世人都未曾知道的「天堂世界」,但其實這裡是一個陰暗且險象環生的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