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契約》:生而為人,我好羞恥!

2021-01-15 獨立魚電影

說起今年最受期待的驚悚科幻片,絕對是《異形:契約》。


從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導演的第一部《異形》開始,連續四部,儘管導演不同,但都被奉為經典



作為《異形》前傳的第二部,異形粉終於可以大飽眼福了。


異形:契約

Alien:Covenant



豆瓣7.5分。



距離上一部《普羅米修斯》已經過去五年了。


魚叔先為大家回憶下之前第一部的劇情。


在未來,人類的科技水平高度發達,創造了與人類相似的生化人


既然人造人都已經實現了,那麼人類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科學家們一直研究著人類起源的真相



科學家伊莉莎白·肖和查理·赫洛維發現,人類可能是外星人(也稱工程師)創造的。


他們和生化人大衛乘坐宇宙飛船普羅米修斯號,前往未知星球。 

結果,還真被他們猜中了。



好奇害死貓,他們發現人類起源之謎的同時,也發現了外星人想要毀滅人類的計劃。


外星人的秘密武器就是黑水,結局卻自食惡果。


最後,女主與大衛飛往真正的外星人星球。


這次《異形:契約》的故事,發生在上一部《普羅米修斯》故事的年之後。



電影從法鯊飾演的生化人大衛,與他的創造者(人類)的對話開始。


大衛是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生化人。



他說,你們人類會死,我們不會


你創造了我,那麼誰又創造了你呢。


言語之間充滿了「我比你更高級」的自豪感,懟得人類一句話說不出來。


看來大衛一出生,他就註定了反叛。



太空中,飛船載著一撥新的船員和殖民者,將要去新的星球執行殖民任務


這時意外發生。


飛船外部打開的能量板受到耀斑影響,吸收過大能量而受損。


飛船的運作受到嚴重影響。


正在休眠的船員們被迫甦醒,船長卻沒有醒過來,開場就犧牲了。


因此,其他船員心情都無比複雜。



在太空外修復能量板的時候,他們發現通訊信號受到幹擾。


分析之後,他們居然從中聽出了一段熟悉的音樂旋律:


take me home,country road...



再分析,這段音頻信號居然來自一個不遠的星球


而且居然是個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


到底是去新發現的星球探索,還是按原計劃前往殖民星球。


已經死了一個船長,人心惶惶,沒人想再重新躺回休眠艙。


因此,二號船長決定前往新星球。


作死小分隊,成功著陸新星球。



一開始,大家還大喜過望。


這個星球有山有水有樹林,不錯啊,跟我們地球差不多啊。


非常適合展開新生活。



但是。


就在一行人前往音頻信號發出地的路上,有兩人踩到異物,裡面的黑色孢子被釋放,進入兩人體內。



最開始還沒人在意,可是沒過多久,兩人就開始吐血。


其中一個被感染的豬隊友,返回飛船的醫療艙中,破背而出孵化了一個異形出來。



不同於之前的異形品類,這次的異形是白色皮膚。


搏鬥過程中,火力失控直接把船給炸了。


一群人現在是回不去了,就開始四處逃竄。


就當他們要被異形團滅的時候,生化人大衛出場。


他把大家帶到一個大型墓地,躲避異形。



大衛聲稱,當年他和伊莉莎白降臨到這個星球上,攜帶的病毒孢子洩露,殺死了原住民。


伊莉莎白也死於飛船炸毀。


但其實,病原體就是他故意釋放的


他並不服從於造物者(人類)的指揮,想要自己成為造物者,成為神



因此,在這個星球上,他一直在做實驗。


使異形不斷進化,改良他們的DNA。


當一行人逐漸發現大衛的居心,已經晚了,他們被一個接著一個幹掉。


最後究竟如何,魚叔就不具體說了。


不過這一部劇情上的確是承上啟下,把一切都串起來了



從最開始1979年的《異形》中,就有人類、異形、生化人三種。


異形的生成,以人類為母體。


生化人是人造人,服務於人類。


但當生化人擁有極強的自我意識,就會思考「我是誰」,與人類的關係也會變得危險而微妙



在前傳系列中,生化人大衛是絕對的主角。


一切都圍繞他的自我覺醒,發展,崛起,反抗


所以,不用吐槽人類船員小分隊的種種愚蠢表現,因為他們並不重要。


因此從《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這兩部作品來看,生化人吊打人類是必然的結果



而斯科特老爺子在這個看似黑暗的外殼下,其實探討的是深刻的哲學主題


工程師(神)創造了人類,但可能看到人類發展不受控制之後,又想毀滅人類;


人類又創造了生化人,生化人不受控制也想毀滅人類;


但他首先毀滅了人類的造物者,工程師。


這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一種弒父情結的變異。


生化人培育異形,想要成為新的造物者


片中,大衛也直言自己的信仰就是兩個字,創造



工程師對待人類的態度、人類對待生化人的態度、生化人對待異形的態度,並沒有二致。


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工程師、人類、生化人都渴望成為造物主,但是反而因自己創造的產物毀滅



工程師、生化人、異形,三個物種其實都是在模擬人類世界


他們都是人類的不同樣子。


每一環,都處於被創造和造物的雙重地位。


《異形》前傳突出於表現生化人的覺醒和反叛,其實,是在用生化人的發展暗喻人類。


比如,生化人內部也不盡相同。


具有獨立意識的大衛,他在滿足自己的欲望,追求自由和創造,從而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而在大衛之後,人類設計生化人的技術經過改良。


因此另一個生化人沃特(同為麥可·法斯賓德 飾)並沒有獨立的自我意識,忠心地服務於人類。



大衛和沃特交鋒時,大衛闡釋自己的夢境,沃特卻說我從來不做夢。


是否做夢,就說明了兩者的區別。



不同於《普羅米修斯》,本片中異形的出場率要高很多。


有人會覺得異形噁心,覺得生化人大衛變態,覺得人類船員愚蠢。


但其實,他們就是人類自身的不同縮影


工程師、人類、生化人、異形,一切都像是一個環。


他們的關係和發展,宿命式地不斷循環,從頭再來。



《異形》自誕生以來,就不止是怪獸片的單純屬性。


而到《異形:契約》,已經鋪就成了一部創世神話。


斯科特老爺子40歲出頭拍了第一部《異形》,過了40年,又拍了這一部《異形:契約》,就像電影思辨中的一個循環,也像完成了40年前的一份契約。


感謝斯科特老爺子。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相關焦點

  • 關於《異形:契約》,這篇影評我是服的
    這位鬼才導演攜《異形:契約》,以異形的創生為主軸,借仿生人之口,重提古往今來人類形而上卻又無法避免的終極一問:誰是我的造物主? 乍看之下,這似乎是一個從仿生人角度探討人類探究造物主真相的故事。不過,這無疑也是雷公埋下的一顆暗雷。因為問這個問題的人,和影片中的人一樣,往往混淆造物主和造物者的概念。
  • 從《異形:契約》回顧整個異形系列
    在此異形的幾種生命軌跡也很清晰了:1液體直接感染生物(包括人))產生畸形異形;2粉塵感染人類生出白色怪物;3人與異形混血生出八爪魚抱臉蟲→找到宿主後產出混血異形(《普》裡最後那隻藍色的異形與傳統異形不一樣,混血的牙齒是人類牙、頭部是尖的;傳統的則尖牙圓頭);4石蛋找到人類後抱臉蟲進去體內→破胸出現異形→成熟的異形女王能產下異形蛋,生命得以延續。大衛的研究最終就是要得到能自己繁衍生命的異形。
  • 《異形:契約》/普羅米修斯2,揭秘異形的誕生!
    觀影提示觀看《異形:契約》特別注意,
  • 《異形.契約》契約到底是什麼意思?事實證明,翻譯是麻煩的根源
    《異形》是在美國在1979發布的科幻恐怖電影,其影響不亞於《星球大戰》。第一次在第一次的明珠列中看到了這部電影,那是上世紀代末,當時我覺得拍這樣一部電影太血腥太震撼了。坦率地說,那時候和《異形》覺得這是為了製造恐怖,沒有什麼深意,後來聽說是為了宣傳女權,因為裡面的主角總是很堅強的女人。就我而言,我覺得有點難以懷疑,這是普通的商業電影。
  • 《異形:契約》:性與宗教
    當年透胸蟲亮相,演員無一例外被驚得三魂出竅《異形:契約》一如雷德利·斯科特以往的電影,鋪墊的過程相對較長。第一部《異形》首次給福克斯官方過目時,高層的反應是:片子前面的30多分鐘,怎麼什麼都沒發生?在《異形:契約》裡雷德利依然故我,影片進行到大概40幾分鐘的時候,才開始真正有了懸疑的細節。《異形:契約》的片名其實翻譯成《異形:聖約》更為契合。
  • 《異形》誕生40周年,聯談《普羅米修斯》與《異形:契約》
    要知道,真正賦予《異形》系列哲學高度和科幻內核的,是以《普羅米修斯》為首的「異形前傳」。出於對雷德利老爺子的尊敬,以及對「米老鼠」的不信任,我想趁著「異形4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梳理下現有的兩部前傳作品,畢竟是否絕唱,實難妄測。
  • 異形:契約 | 你真的看懂了麼?
    相比較10年前威蘭德公司老總給自己建造的救命飛船本艦「普羅米修斯號(Prometheus)」來說,執行宇宙殖民任務的"契約號(Covenant)"民用飛船的確簡陋寒酸了許多,不管是飛船內飾還是登陸人員裝備,而且契約好飛船要在飛行7年間需要8次路途充電才能到達目的地,而打開太陽光帆充電後遇上恆星中子風這種事故也是情理之中的無法預估,當下剛好收到莫名其妙的人類文明的傳播信號
  • 異形系列大盤點(含異形契約資源)
    兩個字「異形」,三個字「好恐怖,五個字「嚇死寶寶啦」。哈哈,今天趁著「天晴了,雨停了,我又覺得我行了」,為大家來盤點下這最火系列科幻恐怖片之一(好想把之一去掉啊)《異形》,它共6部,現在剛上映的是《異形前傳2:異形契約Alien: Convenant》,接下來按照發布的時間順利來一一介紹。
  • 《異形:契約》續集可能不會拍了
    《異形:契約》片場照  時光網訊 計劃趕不上變化,雖然雷德利·斯科特已計劃好了《異形:覺醒》作為《異形:契約》的續集,甚至要開拓異形宇宙,但影片投資9700萬美元,全球票房僅2.32億美元,外媒《好萊塢報導者》透露:出品方福斯正在重新考慮要不要繼續投拍續集
  • 我給你們一波《異形:契約》6分鐘刪減片段!
    《異形契約》    當然,昨天開始,朋友圈裡聲音出現了很多。【太恐怖了啊直接把隔壁座的姑娘嚇哭了啊。】、【不行不行,受不了受不了。】、【哎呀媽,太特麼刺激了。】、【激棍或了】。而,還有一部分是質疑被刪減後,還值不值得看。    【這可能是近期院線電影裡尺度最大的電影了】確實很R級,未成年人,傳奇君還是建議家長陪同!所以,我說,值得!
  • 異形契約異形來歷最全匯總 異形契約講了什麼
    ­  異形契約講了什麼?預告片在線觀看:­  異形契約的故事發生在普羅米修斯十年後,一群新的太空人乘坐著「契約號」飛船前往遙遠的星系尋找殖民地,成員發現了一個世人都未曾知道的「天堂世界」,但其實這裡是一個陰暗且險象環生的地獄。
  • 《異形:契約》法鯊所飾生化人契合霍金預言
    生化人大衛意識覺醒反抗人類 造物者生殺大權被剝奪柯潔輸給了阿爾法狗,一點不遺憾。AI這才只是下贏了幾盤小圍棋,還有一盤更大的棋局尚在醞釀。當我們還在為「手機依賴」而懊惱時,AI的時代已經悄無聲息的臨近。
  • 《異形:契約》續集可能不會拍了!"異形宇宙"前途堪憂
    計劃趕不上變化,雖然雷德利·斯科特已計劃好了《異形:覺醒》作為《異形:契約》的續集,甚至要開拓異形宇宙,但影片投資9700萬美元,全球票房僅2.32億美元,外媒《好萊塢報導者》透露:出品方福克斯正在重新考慮要不要繼續投拍續集。
  • 雷德利斯科特作品《異形:契約》異形系列前傳
    說穿了,《異形:契約》其實劇情套路與調度基本上跟《異形》似曾相似,重複著類似發展的情節與元素,一行人來到黑暗陌生的異境、異形猛烈驚悚的降臨、隨行的生化機器人亦正亦邪難以捉摸、第三幕逃離危境的精彩戲碼、原以為脫離險境卻又爆發的第二場危機,看《異形:契約》還真像是重新溫習《異形》的劇情,包括異形孵卵
  • 《異形:契約》
    《異形:契約》,是一部由20世紀福克斯於2017年出品的美國科幻電影,是2012年電影《普羅米修斯》的續篇,《異形》系列前傳三部曲的第二部。 《異形:契約》於2017年5月19日在美國上映。2017年6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 《異形.契約》契約到底指什麼?原來又是翻譯惹的禍,很影響理解
    坦率的說,那時候看《異形》就是覺得是要製造恐怖,沒有什麼深意可言,後來才聽說是宣傳女權,因為裡面的主角一直都是很彪悍的女性。不過就我個人而言,覺得這有點硬拗的嫌疑,明明就是普通的商業片。不過這麼多年以後,《異形》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開始拍攝《異形》前傳三部曲,從第一部《普羅米修斯》到第二步《異形契約》都給了我很大的驚喜。《異形》的前傳明顯做了升華,不再是為了製造血腥恐怖,而是開始思考人性問題、宗教問題等等。
  • 外媒評《異形:契約》:異形2之後最棒的異形電影
    作為2012年《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的續集,以及1979年《異形1》(Alien)前傳三部曲的第二部,《異形:契約》的影評雖然讓福斯高層稍感欣慰,但也沒有好到讓人驚掉下巴的程度。下面就是多家外媒對這部電影的影評:  《福布斯》雜誌:無論《異形:契約》是否比《普羅米修斯》要好,這部電影都通過高預算的怪物暴力,更好的將造物主和物種保存的道德融合在一起。
  • 二刷完《異形:契約》,才發現他挖了個大坑!
    《異形:契約》上映後,口碑兩極化,喜歡的特別喜歡,不喜歡的花式吐槽。本期望它和暑期最火爆的大片《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來一場酣暢淋漓的互懟,結果《變5》上場第一天就輸了,連它的老朋友中國觀眾都不買帳了,豆瓣評分不過5。反而《異形:契約》穩定在7.4。
  • 《異形:契約》生化人引熱議 人工智慧能否終結人類
    《異形·契約》海報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太空科幻巨製《異形:契約》自6月16日上映起,頻頻刷新票房紀錄,截止到目前,國內累計票房突破2.6億。此外《異形:契約》依然維持強勁口碑,各方收穫盛讚。在對話的尾聲,大衛甚至對他的人類father總結陳詞說:「你們人類會死,而我不會。」被扎心的老鐵偉倫不想再繼續談話,讓大衛給他倒茶,偉倫想用這種方式告訴大衛,我有創造你的權力,同時也有毀滅你的力量。在《異形:契約》裡,逐一翻開的畫面,就是一副仿生人大衛的波瀾壯闊的野心圖。
  • 《異形:契約》導演與霍金蓋茨馬雲不謀而合
    很多觀眾二刷《異形:契約》,國內知名影評人、科幻片《拓星者》導演張小北說:「至今仍沒有比異形更出色的太空驚悚電影。」中戲電影電視系教師尹珊珊在貓眼上評分表示:「暢快淋漓,今年唯一眼巴巴等著的電影,沒有讓我失望。」自媒體電影縱橫線撰寫長影評稱「《阿凡達》導演都拍不出《異形》的精髓,只有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