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稱,在1998年上映的科幻電影《天地大衝撞》中,太空人們最終成功阻止了彗星直接撞擊地球,從而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人類。儘管最初試驗了多種改變彗星路徑的方法,但最終還是以犧牲一艘宇宙飛船和太空人的方式使彗星偏離了原來的軌道,阻止了災難的發生。這部影片聲名大噪後使得不少人都抱有這樣的疑問:影片中的方式究竟只適用於虛構情節,還是的確可以避免潛在的空間撞擊的發生?現在,我們將可以拭目以待。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5月8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在2021年夏天進行類似嘗試,利用一個飛行器直接撞擊距離地球1100萬公裡雙小行星系統「雙子星」。當然,執行這項任務的不會是載人飛行器。這項名為「雙小行星變軌測試」(DART)的計劃是NASA設計的首個為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改變其軌道的技術驗證項目。
報導稱,雙子星系統由「雙子星A」及其衛星「雙子星B」組成,前者直徑大約780米,後者直徑大約160米並且環繞前者飛行。它們對地球並不構成威脅,並且是測試較小小行星圍繞較大小行星飛行軌道變化的理想對象。DART探測器計劃於2021年6月升空,預計將於2022年9月撞上「雙子星B」。
據悉,探測器將藉助安裝在其上的一個攝像頭和一個先進的自主導航軟體以6公裡/秒的速度故意撞向「雙子星B」。這樣的碰撞將使得小衛星在圍繞主天體運行軌道上的速度改變約1%,足以用地球上的望遠鏡對其進行測量。
▲DART任務圖解。(NASA)
報導稱,科學家從2015年就開始對「雙子星」系統進行地面觀測,目前一個國際項目正在利用世界各地功能強大的望遠鏡對其進行密切觀測,以在DART任務執行前充分了解這個雙小行星系統的狀態。科學家們已經得到了許多用以了解該系統的數據和信息,但對於DART任務的主要對象「雙子星B」的了解仍不充分。
事實上,目前尚不清楚DART探測器將撞擊的是一顆由固體巖石、鬆散碎片還是「更軟」更像沙子的東西組成的小行星。如果是最後一個選項,那麼較軟的表面將吸收撞擊產生的大部分力量,從而不會像一顆由更堅硬成分構成的小行星那樣大幅度地被推動,這樣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目前科學家正在進行廣泛的建模和模擬測試,以幫助預測撞擊產生的影響。
特別推薦
緊急通知!這些人端午節不能放假!
崔永元發布致歉聲明
「善心匯」傳銷案二審判決下來了!
小心!這些「邪術」專門針對女性
推薦訂閱
來源:參考消息
編輯:徐驍驍
正在看的您,點這裡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