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大衝撞會發生嗎?

2020-12-03 騰訊網

在20世紀末的幾年,人們接連看到許多這樣的「大片」,編導者淋漓盡致地描繪災難:龍捲風、天地大衝撞、天崩地裂……人們稱此為「末世的恐慌」.

1998年3月12日,美國天文學家報告:在未來三十年,將有一顆彗星與地球相撞。雖然科學家經過反覆計算否定了這一可能,但這個消息仍然震驚了世界。

「天地大衝撞」早已是個全球性的熱門話題。在我國,幾年前諾查丹瑪斯預言、五島勉預言、天體大十字等散布「世界末日」的圖書就已遍布了大街小巷的書攤。

回想1999年,小行星將要撞擊地球的傳聞從年初起就鬧得沸沸揚揚,特別是在中小學生中影響頗大。據一些學校的老師反映,學生們因議論和相信「99大劫難」,甚至出現不想學習的現象。

1999年8月11日的日全食之前,法國竟然發生大批居民逃離巴黎的荒唐之舉。中科院北京天文臺研究員李競教授告訴我們:「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總喜歡用天文話題來宣揚『世界末日',什麼流星雨、小行星、』恐怖大十字『……其實,在以上列舉的那些現象中,只有小天體撞擊地球才真正是人類應該防範的潛在威脅。」

據專家介紹,太陽系中任何星球都有遭遇小天體撞擊的可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正是在磕磕碰碰中形成的。沒有天地大衝撞,就沒有今天的宇宙星球。

有一種影響相當廣泛的假說:地球形成之初曾遭到猛烈的撞擊,撞擊使地球表面大量物質飛出天外,竟然鬼斧神工地形成了月球。科學家說,遍布月球的環行山就是碰撞出來的,而地球上的環形山則由於版塊運動、造山運動和陸海變遷幾乎被磨平。

今天,在墨西哥尤卡坦地區還能見到一個直徑200千米左右的隕石坑,那是6500萬年前天體撞擊的結果。那次撞擊帶來了極大的生態災難,包括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物種滅絕了。

美國亞利桑那州富萊格斯塔夫附近也有一個隕石坑,那是一顆穿越大氣層的小行星落地的結果。這個小行星是鐵質的,非常堅硬沉重,在地面上砸出了一個直徑幾乎有1.2公裡、深60米的隕石坑。

最近一次是1908年,一個大約有幾幢房子那麼大的物體闖入地球大氣,在俄羅斯西伯利亞通古斯的上空爆炸。雖然這個神秘物體沒有撞到地面,但卻把兩千多平方公裡的松樹林夷為平地,其能量相當於1000萬到1500萬噸TNT炸藥。

有人形容地球圍繞太陽運動就像在宇宙的射擊場中前進,隨時可能被擊中。這些小行星的直徑一般在10米或者更大。彗星是行走速度最快的天體,從地球到月球,阿波羅飛船大約要花兩天半到三天的時間,而一顆彗星只要一個半到三個小時。可以想像,對於彗星來說,距離地球幾百萬公裡並不算遠。

雖然大氣可以作為地球的天然屏障,但是如果有一個直徑1000米大小的彗星或小行星向我們飛來,穿越地球大氣對於它們如同用拳頭穿過蜘蛛網。而假如撞擊地球的物體超過了15公裡,災難將是毀滅性的,也許會危及地球上大部分生命。

相關焦點

  • 天地大衝撞
    《天地大衝撞》(英語:Deep Impact)是一部美國科幻災難電影。由派拉蒙電影公司和夢工場於1998年5月8日發行。由米米·利達(Mimi Leder)執導,羅伯特·杜瓦爾和蒂雅·李歐妮主演。電視主持人珍妮·萊納(Jenny Lerner)在報導導致財政部長下臺的性醜聞時,無意中發現了天地大衝撞的消息。總統要求珍妮將此秘密保守兩天。兩天後,總統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布將派一支經過特殊訓練的太空人,到太空去炸毀撞向地球的彗星。前著名太空人坦納(Capt.
  • 隕石坑——天地大衝撞的印記
    隕石坑——天地大衝撞的印記在地球近46億年的歷史中,類似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並不鮮見。
  • 《天地大衝撞》災難經典,人性溫情
    天地大衝撞◆  ◆  ◆電影裡,美國人通過抽籤,可以有100多萬活下來。可是如果真的是2年不見天日,我很懷疑這100萬人是否能倖存。畢竟恐龍都全部滅絕了。災難片,總是讓人恐懼的。當然,會有軍隊,會有暴力機器,來保證這100萬人活著,其他人無法進去。因為那裡戒備森嚴。都有鋼絲網和外界隔開了。
  • 天地大衝撞遇見《幻想Web》中的你
    相遇辦法:星期五「天地大衝撞」活動,需每周在《Web幻想》遊戲界面中的任務版下報名即可。打開任務菜單,選擇戰鬥選項中的「戰場競技---天地大衝撞」對應的10個地圖任意一個。相遇報名時間:周二凌晨開始到周五凌晨截止。相遇資格:不需費用,等級500以上。
  • 感受天地大衝撞——從玉樹火流星划過憶起巴林傑隕石坑
    看到美國國旗和太空人了嗎?阿波羅號登月前,在此訓練。2019攝 感受天地大衝撞雨停了,風正狂。我們抵達巴林傑隕石坑停車場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情景。 烏雲之下,巴林傑隕石坑就在眼前!這小小的孩子,以後會記得在巴林傑隕石坑看到的這一幕嗎? 我還記得十七八年前,我看夢工廠和派拉蒙影業合拍的電影《天地大衝撞》時的情景。
  • 科學幻想電影:天地大衝撞
    《天地大衝撞》(Deep Impact)是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和夢工廠出品的科幻災難電影
  • 現實版「天地大衝撞」?
    西媒稱,在1998年上映的科幻電影《天地大衝撞》中,太空人們最終成功阻止了彗星直接撞擊地球,從而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人類
  • 電影 | 《天地大衝撞》:災難經典,人性溫情
    《天地大衝撞》(Deep Impact)是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和夢工場出品的科幻災難電影,由咪咪·萊德執導,羅伯特·杜瓦爾、摩根·弗裡曼等主演。該片講述了一顆彗星將要撞擊地球,災難無法避免時,政府實行了最後的「方舟」計劃,拯救地球的故事。
  • 天地大衝撞,如果地球只有明天……
    除了人為的破壞,地球也會遭遇意外,比如天地大衝撞裡描述的彗星撞地球!作為災難電影,它也許不如2012那麼出名,也難免情節上的漏洞,但是有一些點也確實是現實社會的反應!人類的愛和犧牲,才是真的令人動容!看這個影片,我最先想到的是,既然人類已經提前一年知道彗星撞擊地球會帶來的後果,那麼除了建造末日避難所之外,還能做什麼?災難過後,那些爬上山頂獲救的人……如果真的爬上山頂可以獲救,政府是不是本可以做得更多!末日避難所,只能容納那100萬人,必需是特定的人,你符合條件嗎?
  • 「災難經典,人性溫情」|《天地大衝撞》
    《天地大衝撞》(Deep Impact)是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和夢工場出品的科幻災難電影,由咪咪·萊德執導,羅伯特·杜瓦爾、摩根·弗裡曼等主演。而跟隨其後的大彗星給地球帶來的毀滅程度,將遠遠超乎人們想像,力挽狂瀾的人類進入了倒數時刻。該片不僅僅是一部科幻災難片,它遠遠超出了人類所想像的科幻片的範疇,它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以人類共同情感——親情、友情、愛情為主題的影片。它講述了在地球末日即將來臨時,每個人面對死亡的不同心態。
  • 現實版「天地大衝撞」?西媒:2022年夏天或將實現
    參考消息網5月10日報導 西媒稱,在1998年上映的科幻電影《天地大衝撞》中,太空人們最終成功阻止了彗星直接撞擊地球,從而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人類。儘管最初試驗了多種改變彗星路徑的方法,但最終還是以犧牲一艘宇宙飛船和太空人的方式使彗星偏離了原來的軌道,阻止了災難的發生。
  • 解說電影《天地大衝撞》,災難來臨,生命最後幾分鐘你會如何選擇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說一部災難片《天地大衝撞》。接著,她被帶到了總統面前,總統告訴珍妮關於艾麗他會在兩天後的白宮記者招待會長說明一切,並且給珍妮第一次提問的機會,現在請務必保守秘密。隨後,珍妮來到了與父親約定的餐廳,在看到瀟灑的父親又娶了個只比自己大兩歲的老婆後,珍妮完全爆發了,他告訴父親,母親在離婚後非常孤單寂寞,經常找珍妮傾訴。甚至借酒消愁,然後珍妮便憤怒的離開了。
  • 仙女座大星系(M31)將與銀河系正面衝撞
    但其實這些小衝突只是即將發生的重大事件前的熱身:銀河系將在約40多億年後與相同質量等級的仙女座大星系(梅西耶天體31號)發生正面衝撞。天文學家早就知道M31離我們相對較近,只有250萬光年,並且正以400,00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朝向我們移動。
  • 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衝撞,日本會滑入馬裡亞納海溝嗎?
    目前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相互衝撞,其中亞歐板塊向上俯衝,太平洋板塊沉入海底,在交界處形成長長的海溝、山脈和島嶼,日本正是處於這樣的島嶼之上,板塊交界處的地質活動非常頻繁,所以日本是一個火山地震頻發的國家。
  • 宇宙擴張現象,曾提出三種宇宙論,動態平衡狀態和大衝撞以及循環
    宇宙擴張現象,曾提出三種宇宙論,動態平衡狀態和大衝撞以及循環。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在「動態平衡狀態」假說中,星系彼此互相往後退,以非常高的速度運行著的星系越去越遠,它們的光線的波長,按照都卜勒效應就越變越長。總有一天,當星系運行得如此快速,以致超越它的所謂最終視平線時,它們就會脫離我們的有利觀察位置而消失。在不斷擴張的宇宙中,它們離得那麼遠,以致我們不再有機會從那裡獲得信息。
  • 俄羅斯天文學家預測2036年「天地大衝撞」
    針對如此恐怖的預言,美國方面表示,這顆身材較大的小行星確有可能與地球直接相撞,但此事發生的概率極小。科學家發現,「阿波菲斯」2029年靠近地球時,會穿越一片名為「重力鎖眼」的區域,也就是會受地球引力影響。如果受地球引力影響而偏離軌道,就有可能與地球相撞。但美、俄兩國對於「阿波菲斯」進入「重力鎖眼」區域的時間說法不一。在經過一系列計算後,美國方面將這顆小行星與地球「親密接觸」的可能時間是2029年。如今,俄羅斯又拋出來一個最新的「撞擊時間表」2036年。
  • 爐石傳說7.18黑石山大衝撞第二期玩法攻略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爐石傳說7.18黑石山大衝撞第二期玩法攻略,那麼這個亂鬥模式要怎麼玩?有什麼規則?又有什麼獎勵呢?這是火焰節的第二場亂鬥,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下大家想知道的問題,有興趣的小夥伴往下看看吧!
  • 粒之間互相摩擦或與周圍媒質發生衝撞,引起介質耗損而產生熱能
    3.高頻振蕩下超微結構的變化:近代研究,在電鏡觀察下,可見到細胞核中的染色質及線粒體在高頻振蕩電流作用下發生活動現象。脂肪細胞膜發生共振現象。有報導足量的微波作用神經細胞後使線粒體膜和細胞膜受損傷改變,這可能與細胞膜的滲透性增高有關。有人認為細胞膜具有磷脂鍵,在微波作用下,鍵上分子運動了生變動,從而改變膜的特性。
  • 天地大衝撞,43年前吉林隕石雨震撼全球
    我國吉林就發生這樣一件事情,而且不只是一顆而是一整片的隕石雨從天而降。一顆重量在4噸左右的隕石(一輛中型卡車的重量)以20KM/S的速度追上地球並進入地球大氣層。在與地球大氣摩擦的過程中,隕石衝擊空氣產生衝擊波壓縮作用,隕石在落地前在高空中發射了劇烈爆炸。
  • 專家:月球誕生於暴力大衝撞 系地球"親妹"
    (原標題:月球誕生於暴力大衝撞,是地球「親妹」)  這塊珍貴的月球隕石樣品由它和地球有「血緣」關係嗎?科學家對月球進行了長期的研究與探索。近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天體化學和行星科學實驗室傳來好消息: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合作,經過5年研究,從月球隕石中發現了新線索,有力證明了月球是地球和其他星體「暴力相撞」的產物,她是地球的「親姐妹」。月球,源於45億年前的一次碰撞月球是怎麼起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