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語叫做「比天高,比海深。」海洋在人們的印象中都是深不可測的,但有的海則完全沒有這種神秘感,最深處也不過14米。這樣的深底,不要說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了(已知最深處約1620米),我國的青海湖最深處都有將近33米。
哪片海這麼沒有「尊嚴」呢?就是亞速海。亞速海的名氣不算很大,但要說到俄羅斯與烏克蘭恩怨不斷的克裡米亞,大家都不陌生吧,克裡米亞所在的克裡木半島東海岸就是亞速海。
亞速海位於烏克蘭東南部與俄羅斯西南部之間,以西是俄羅斯實際控制的克裡米亞,烏克蘭的赫爾松州、扎波羅熱州、頓涅茨克州位於亞速海的北海岸,俄羅斯的羅斯託夫州、克拉斯諾達爾州位於亞速海的東海岸。
亞速海的面積不是很大,3.7萬多平方公裡,我國渤海的面積約是亞速海的兩倍多。亞速海有一項世界紀錄,世界上的海洋比深度,亞速海是第一,當然是倒數第一。14米的最深底,讓人很難想像這是大海。還有更誇張的,亞速海東北部有個塔甘羅格灣,位於烏克蘭頓涅茨克州與俄羅斯羅斯託夫州之間,深度竟然只有一米。要知道很多遊泳池的深度都不止一米。開個玩笑說,如果有人不慎掉進了塔甘羅格灣,不用救生圈,只要別踩著爛泥,他可以輕鬆上岸。
別看亞速海「這碗水淺得很」,卻流入了一條非常著名的河流——頓河。全長約1870公裡的頓河之所以出名,主要原因就是蘇聯作家肖洛霍夫那部不朽的名著《靜靜的頓河》。頓河在俄羅斯境內肆意奔流,最終在俄羅斯西南重鎮羅斯託夫附近注入比遊泳池還淺的塔甘羅格灣。
亞速海是一個相對封閉的海洋,它與黑海之間的聯繫,只有一條狹窄的刻赤海峽。烏克蘭與俄羅斯曾嚴重對峙並引發兩國之間人質危機的刻赤海峽,就是這裡。刻赤海峽長約41公裡,寬度從4公裡到約45公裡不等。
在2014年之前,刻赤海峽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地理分界線之一,海峽以東是俄羅斯,海峽以西是烏克蘭。2014年,烏克蘭爆發了世人皆知的事件,以俄族人為主的克裡米亞不願留在倒向西方的烏克蘭,以投票的方式併入俄羅斯。西方一直不承認克裡米亞屬於俄羅斯,所以西方的地圖依然把刻赤海峽當成俄、烏兩國的分界線。但烏克蘭連克裡木半島都失去了控制,又談何控制刻赤海峽。可要命的,烏克蘭在亞速海西北岸還有海岸線,這些沿海地區要出亞速海,必須經過由俄羅斯實際控制的刻赤海峽,兩國因刻赤海峽的使用,不斷產生矛盾。
俄羅斯與烏克蘭關於刻赤海峽的矛盾,早在蘇聯解體後就產生了。由於烏克蘭實力不如俄羅斯,烏克蘭主張以中間線劃分刻赤海峽(包括亞速海),寫下白紙黑字,以免俄羅斯將來欺負烏克蘭。烏克蘭獨立後,就有向北約靠攏的打算。烏克蘭要劃分刻赤海峽,就是為了將來北約的軍艦能順利進入亞速海,以幫助烏克蘭對付俄羅斯。俄羅斯則堅持反對烏克蘭的建議,原因大約有兩點。首先,俄羅斯覺得自己強於烏克蘭,不想劃分刻赤海峽的水域分配,這樣不利於自己在刻赤海峽的活動。其次,俄羅斯不希望北約軍艦進入亞速海,即使是九十年代初期,俄羅斯曾打算加入北約。
俄羅斯只同意劃分刻赤海峽的海底,海面不用劃分。兩國的分配方法都是從本國利益立場出發的,兩國誰也說服不了誰,局面一直僵持。直到2014年,俄羅斯完全控制了刻赤海峽,給烏克蘭東南沿海的進出黑海造成了極大不便。
更讓烏克蘭憤怒的是,2014年年底,俄羅斯就開始修建跨刻赤海峽的大橋,意在加強俄羅斯本土與克裡米亞的聯繫。俄羅斯此舉,這幾乎等於堵死了烏克蘭東南沿海的出海之路。2018年5月16日,跨刻赤海峽的大橋建成通車,俄羅斯人興高採烈,烏克蘭人義憤填膺。
2018年11月25日,俄羅斯扣押了「強闖」刻赤海峽的三艘烏克蘭軍艦,導致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降至谷底。烏克蘭堅決不承認俄羅斯對刻赤海峽的控制,俄羅斯則認為烏克蘭是在侵犯俄羅斯的地盤。不過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俄羅斯是很難把克裡米亞還給烏克蘭的。
圖-烏克蘭人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會加強對刻赤海峽的控制。至於烏克蘭人的憤怒,在弱肉強食的世界,又有誰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