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題一:(2019·河南高二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海水鹽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受極地冷空氣影響盛行偏北大風,夏季較乾燥。西部有狹長的沙嘴(從陸地凸入海中的狹長沙灘)與錫瓦什灣相隔(如圖)。錫瓦什灣海水鹽度很高,大部分水體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間,海底有厚達5米的淤泥,由於微生物的作用,常散發出腐敗的氣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蘇俄紅軍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裡米亞半島的白軍自恃為「天險」的錫瓦什灣,打響了解放克裡米亞半島的戰役。
(1)推斷塔甘羅格灣和錫瓦什灣哪一個魚類資源更為豐富,並分析其原因。
(2)簡析圖中狹長沙嘴的成因。
(3)分析錫瓦什灣「夏季尤臭」的自然原因。
(4)推斷當時白軍自恃錫瓦什灣為「天險」的原因。
參考答案:
(1)塔甘羅格灣 塔甘羅格灣面積大,有多條河流注入,帶來大量營養物質;海底地形平坦,海水較淺,光照強,水溫較高,有利於浮遊生物的光合作用,浮遊生物繁盛,魚類餌料充足;地處溫帶淺海,水溫變化明顯,有利於海水上泛將海底營養物質帶至表層;海水鹽度低,適合多種魚類生存;有河流注入,南接黑海,有利於洄遊魚類生存。
(2)眾多河流攜帶大量泥沙進入亞速海;常年存在海流呈逆時針方向將泥沙搬運到錫瓦什灣東部;錫瓦什灣島嶼眾多,海底地形平坦,水深淺,海流運動速度減緩;海流攜帶泥沙易沉積形成狹長沙嘴。
(3)灣底分布黏重深厚的淤泥;夏季氣溫高,微生物生長活躍;夏季蒸發量大,降水少,灣內水位更淺;沙嘴阻擋了灣內外海水的交換,夏季風力較弱,稀釋作用弱,產生的臭味濃度大,難以擴散。
(4)灣內淤泥黏重深厚,不利於步兵行進;冬季風強勁且寒冷,水體溫度低;灣面寬闊,涉水強渡難度大;水位淺,不利於運兵船通行;氣味腐臭,不利於人員長時間逗留。
典型例題二:(2018·湖南高三)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米,最深處僅14米,海水鹽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大幅封凍。西北部海區常洶濤巨浪,景象十分壯觀,該風猶如從山坡上滾下來的石頭越滾越快,使到達海岸的風速驟然增大,該風還曾吹翻火車,凍死不耐寒的亞熱帶植物,破壞建築物等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東北部為塔甘羅格灣,為該區域的最大海灣,且幾乎是淡水,魚類資源非常豐富。西部有狹長的沙嘴(從陸地凸入海中的狹長沙灘)與錫瓦什灣相隔(如圖),錫瓦什灣海水鹽度很高,大部分水體深度在0.5~1米,海底有厚達5米的淤泥,由於微生物的作用,常散發出腐敗的氣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蘇俄紅軍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裡米亞半島的白軍自恃為「天險」的錫瓦什灣,打響了解放克裡米亞半島的戰役。
(1)分析亞速海常出現洶濤巨浪景觀的原因。
(2)分析塔甘羅格灣魚類資源極為豐富的原因。
(3)分析夏季錫瓦什灣「尤臭」的自然原因。
(4)推測當時白軍自恃錫瓦什灣為「天險」的原因。
參考答案:
(1)因為亞速海冬季大幅封凍,所以該地主要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盛行強大的偏北風;寒冷的北部與南部的溫暖海域形成較大氣壓差,加之地勢起伏較大,北部較高,沿海地勢低,冷而重的空氣會像瀑布樣直瀉山麓和沿海,所以形成洶濤巨浪景觀(評分細則:必須要提到氣候特徵、氣壓差和地形特徵對加強風力的影響)
(2)塔甘羅格灣面積大,生物容量大;海灣有多條河流注入,帶來大量營養物質;海底地形平坦,泥沙大量沉積,海水較淺;海水溫暖且鹽度低,適合多種魚類生存,所以魚類資源非常豐富。(任答三點即可)(評分細則;區域面積、河流與營養物質、水域的溫度和鹽度對於生物種類和數量的影響)
(3)灣底分布黏重深厚的淤泥;夏季氣溫高,微生物生長活躍;夏季蒸發量大,降水少,灣內水位更淺;沙嘴阻擋了灣內外海水的交換,夏季風力較弱,稀釋作用弱,產生的臭味濃度大。(任答三點得6分)(評分細則:黏重深厚的淤泥、夏季生物活動強度、水體淨化作用弱) (4)灣內淤泥黏重深厚,不利於步兵行進;冬季風強勁且寒冷,水體溫度低;灣面寬闊,涉水強渡難度大;水位淺,不利於運兵船通行;氣味腐臭,不利於人員長時間逗留。(任答三點即可)(評分細則:分別從淤泥、冬季風海灣面積、水深、氣味等來作答)
典型例題三:(2019·遼寧高三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沿岸有常年逆時針方向流動的海流存在。西部錫瓦什灣鹽度較高,有沙嘴(從陸地凸入海中的狹長沙灘)與亞速海相隔(下圖)。亞速海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
(1)簡述錫瓦什灣鹽度較高的原因。
(2)指出沙嘴發育較快的季節,並分析其原因。
(3)亞速海冬季風力強勁,說明其原因。
參考答案:
(1)錫瓦什灣沒有河流注入;海域較封閉,與亞速海海水交換慢。
(2)季節:夏季。原因:沙嘴是海流攜帶的泥沙沉積形成;夏季盛行偏南風,海流流速趨緩,泥沙沉積較多,沙嘴發育較快。
(3)亞速海北部地勢較高,沿岸地勢較低,產生較強偏北風,風速較快;冬季北部陸地與南部海域溫差大,氣壓梯度力大;海平面摩擦力小,對風的阻力小。
典型例題四:(2018·新疆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高二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俄羅斯鱘屬於江海洄遊性魚類,主要棲息地為亞速海—黑海和裏海水系,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8~25℃,適應性很強,在淡水和半鹹水中都可生長,尤其適宜在半鹹水中生長。在亞速海生長快,在裏海和黑海生長較慢。在裏海,俄羅斯鱘每年兩次洄遊到伏爾加河淡水區產卵,春季洄遊距離通常離河口僅100~300公裡,而秋季洄遊距離河口則達數千公裡。近年來,由於伏爾加河流域開發,裏海的俄羅斯鱘魚數量急劇減少。亞速海水溫夏季20-30℃,冬季低於零度,可通航。下圖為亞速海—黑海和裏海水系示意圖。
(1)分析俄羅斯鱘在亞速海生長快的原因。
(2)分析俄羅斯鱘魚春季洄遊距離較秋季短的原因。
(3)分析近年來裏海中俄羅斯鱘魚數量急劇減少的具體原因。
參考答案:
(1)亞速海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水溫適宜;河流帶來大量的營養物質,因而海洋生物豐富,餌料豐富;水淺,光照充足,有利於浮遊生物的繁殖;由於大量河水匯入,海水處於半鹹狀態,特別適合俄羅斯鱘生長。
(2)春季河流自南向北緩慢解凍,阻礙洄遊;春季高緯度地區河水水溫低;冬春俄羅斯鱘進食較少,春季體能較差。
(3)河流上遊修建水利樞紐,阻礙了魚類洄遊;流域內工農業發展排放汙水,汙染河流,影響了魚類產卵;裏海水位下降,鹽度升高,生存環境惡化;過度捕撈破壞了鱘魚正常繁殖。
典型例題五:(2020·哈爾濱市第一中學校高三)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海水鹽度低,沿岸常年有海流,冬季封凍面積大。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受極地冷空氣影響盛行偏北大風,夏季較乾燥。西部有狹長的沙嘴(從陸地凸入海中的狹長沙灘)與錫瓦什灣相隔(如圖)。
(1)冬季,亞速海西北部海區常掀起洶濤巨浪,分析其產生原因。
(2)分析圖中狹長沙嘴的形成過程。
(3)推測沙嘴對錫瓦什灣的不利影響。
(4)分析亞速海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
參考答案:
(1)冬季盛行偏北風;東北部海域大致呈東北西南向與偏北風風向一致;海面摩擦力小,風力大;強冷空氣還沿山口、隘道、河谷急速下瀉,狹管效應,形成強風;海水淺易起浪。
(2)克裡木半島河流不斷攜泥沙入海沉積;常年存在的海流將泥沙搬運到旬錫瓦什灣東部;錫瓦什灣海底平、海水淺,海流挾帶泥沙易沉積;堆積的泥沙不斷隨海流遷移,冬季的偏北風與海流方向大體一致,起到推動作用,慢慢形成狹長的沙嘴。
(3)沙嘴阻擋了灣內外海水的交換,海水減少,水位下降;灣底淤泥增厚,不利於船舶停泊和航行;灣內自淨能力變弱,汙染更加嚴重;冬季風強勁寒冷,水體降溫快,結冰期延長。
(4)多條河流入海,帶來大量營養物質;海水淺,混合狀態極佳;海水溫暖。
典型例題六:(2020·廣西南寧三中高二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刻赤海峽是連接黑海和亞速海的唯一通道,海峽長41千米,最窄處僅4千米,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航運十分繁忙。連接海峽兩岸的大橋經歷建成、損毀,於2018年5月重建。有關專家曾提出修建海底隧道方案,但因資金不足而擱淺。
材料二:亞速海地區年降水量600~ 800毫米,平均深度只有8米,是世界.上最淺的海,其東北部的塔甘羅格灣處幾乎是淡水。亞速海冬季盛行偏北大風,凜冽的極地冷空氣不斷襲來,掀起洶濤巨浪,景象壯觀。
材料三:塞瓦斯託波 爾港地處黑海北岸,港域分布在9個海灣內,周圍群山環抱,目前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駐地,該港距黑海沿岸各國港口最遠不超過700千米,戰略地位重要。
材料四:刻赤海峽及周邊區域示意圖(下圖)。
(1)簡析刻赤海峽多暴風的原因。
(2)簡析亞速海東北部塔甘羅格灣幾乎是淡水的原因。
(3)說明塞瓦斯託波爾成為軍港的區位條件。
(4)對於在刻赤海峽修海底隧道,你是否贊成,請表明態度並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黑海冬季盛行偏北大風,亞速海面寬闊,風速大;海峽與北風通道方向一致;狹管效應,風力強勁。
(2)亞速海地區年降水量600-800毫米,降水較多;緯度較高,蒸發弱;深度淺,周邊有大量河流注入淡水,稀釋作用明顯。
(3)南出土耳其海峽可通地中海,北上刻赤海峽可抵亞速海;到黑海各沿岸國家港口的距離都較近,戰略地位重要;港域分布在9個海灣內,周圍群山環抱,地形隱蔽,避風條件優越,為天然良港。
(4)贊成:刻赤海峽最窄處僅4公裡,修海底隧道,工程量較小,工期較短;海底隧道不受海面浮冰及海上惡劣天氣影響,暢通無阻;建造隧道期間,海峽正常航行不受影響。不贊成:修建隧道技術難度大;隧道平時的維護成本高;該地局勢不穩定,易發生衝突,危及隧道運營安全;修橋梁易於控制刻赤海峽。
典型例題七:(2019·廣東高三)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羅斯鱘屬於江海洄遊性魚類,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8~25℃,適應性很強,在淡水和半鹹水中都可生長,尤其適宜在半鹹水中生長。在裏海,俄羅斯鱘每年兩次洄遊到伏爾加河淡水區產卵,春季洄遊距離通常離河口僅100~300千米,而秋季洄遊距離河口則達數千千米。
亞速海水溫夏季20-30℃,冬季低於零度。平均深度8米,可通航,其東北部水深不過1米,是世界上最淺的海。由於海水淺,鹹、淡水混合狀態極佳且溫暖,河流還帶來大量營養物質,因而海洋生物豐富。近幾十年來海水逐漸變成,漁業資源迅速衰退。
下圖為亞速海—黑海和裏海水系示意圖。
(1)俄羅斯鱘在亞速海生長快,試分析其原因。
(2)從水溫的角度分析俄羅斯鱘魚春季洄遊距離較秋季短的原因。
(3)簡析亞速海出現海水鹹化的原因。
參考答案:
(1)亞速海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水溫適宜;河流帶來大量的營養物質,因而海洋生物豐富,餌料豐富;水淺,光照充足,有利於浮遊生物的繁殖;由於大量河水匯人,海水處於半鹹狀態,特別適合俄羅斯鱘生長(答對3點即可)
(2)俄羅斯鱘的產卵需要一定的溫度條件,春季大量積雪融水人河,河水的溫度比秋季低,伏爾加河白較高緯流向較低緯,越往上遊水溫越低,所以春季洄遊距離通常離河口較近,僅100-300千米;秋季河流水溫較高,洄遊距離河口達數千千米,可以到達較高緯度的河段 (3)①全球氣候變暖,蒸發加劇;②流域內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用水量增加,導致入海河流流量減小;③亞速海水位下降,較鹹的黑海海水倒灌進入
典型例題七:(2019·河南高二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海水鹽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受極地冷空氣影響盛行偏北大風,夏季較乾燥。西部有狹長的沙嘴(從陸地凸入海中的狹長沙灘)與錫瓦什灣相隔(如圖)。錫瓦什灣海水鹽度很高,大部分水體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間,海底有厚達5米的淤泥,由於微生物的作用,常散發出腐敗的氣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蘇俄紅軍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裡米亞半島的白軍自恃為「天險」的錫瓦什灣,打響了解放克裡米亞半島的戰役。
(1)推斷塔甘羅格灣和錫瓦什灣哪一個魚類資源更為豐富,並分析其原因。
(2)簡析圖中狹長沙嘴的成因。
(3)分析錫瓦什灣「夏季尤臭」的自然原因。
(4)推斷當時白軍自恃錫瓦什灣為「天險」的原因。
參考答案:
(1)塔甘羅格灣 塔甘羅格灣面積大,有多條河流注入,帶來大量營養物質;海底地形平坦,海水較淺,光照強,水溫較高,有利於浮遊生物的光合作用,浮遊生物繁盛,魚類餌料充足;地處溫帶淺海,水溫變化明顯,有利於海水上泛將海底營養物質帶至表層;海水鹽度低,適合多種魚類生存;有河流注入,南接黑海,有利於洄遊魚類生存。
(2)眾多河流攜帶大量泥沙進入亞速海;常年存在海流呈逆時針方向將泥沙搬運到錫瓦什灣東部;錫瓦什灣島嶼眾多,海底地形平坦,水深淺,海流運動速度減緩;海流攜帶泥沙易沉積形成狹長沙嘴。
(3)灣底分布黏重深厚的淤泥;夏季氣溫高,微生物生長活躍;夏季蒸發量大,降水少,灣內水位更淺;沙嘴阻擋了灣內外海水的交換,夏季風力較弱,稀釋作用弱,產生的臭味濃度大,難以擴散。
(4)灣內淤泥黏重深厚,不利於步兵行進;冬季風強勁且寒冷,水體溫度低;灣面寬闊,涉水強渡難度大;水位淺,不利於運兵船通行;氣味腐臭,不利於人員長時間逗留。
溫馨提示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掃一掃上面二維碼加入學習吧。
適用對象:高二,高三全體學生,高中地理老師,地理旅遊愛好者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僅供大家學習探討之用,如涉及侵權,請留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