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小區域——裏海

2021-01-09 地理興說

典型例題一:(2016·黑龍江高三)裏海經過伏爾加河-頓河運河可以到達亞速海、黑海、地中海和其他大洋,石油和天然氣是這一地區最重要的資源,航運業及重化工業發達。讀下圖「裏海及周邊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當地有某著名的湖濱浴場,是當地欣賞「海上日出」的最佳地點之一。試判斷該湖濱浴場位於圖中ABC三處當中的哪一處並說明判斷理由。

(2)裏海北部海域和南部海域相比,北部鹽度遠低於南部海域,請分析原因。

(3)說明甲地地貌名稱及其形成過程。

(4)據圖和所學分析裏海地區航運業較發達的原因。

參考答案:

(1)A處(2分),A處位於湖泊西岸,日出東方,西岸可觀「海上日出」(2分),湖濱地區坡度緩,適合做浴場(2分)。

(2)北部有河水注入(2分),北部緯度高氣溫低,蒸發量小於南部(2分)

(3)三角洲(2分)河流攜帶泥沙,下遊至入湖平原處地形平坦(2分),流速減慢,大量泥沙在此沉積(2分),另湖水頂託,在入湖口附近形成三角洲(2分)。

(4)裏海面積廣大,周圍鄰國多(2分);有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注入可河海聯運(2分),兩河間有運河溝通周圍陸域和海域(2分),或周圍有石油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其產品或原料屬於大宗貨物適合水運(2分)。

典型例題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裏海東部有世界上最大的瀉湖——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其與裏海主體通過一條長約7千米的水道溝通,裏海的水大量流入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為遏制裏海水位下降,1980年蘇聯修築一座水壩切斷了裏海與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的聯繫。水壩建成後,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大幅萎縮。1992年,這座水壩被拆除,之后里海水位仍在上升。21世紀初,裏海水位再次出現下降趨勢。下圖示意裏海及卡拉博加茲戈爾灣。

(1)簡述建壩前表層水流從裏海快速流向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的原因。

(2)說明水壩建設前後卡拉博加茲戈爾灣水量收支的變化。

(3)指出受裏海水位漲落影響較大的產業。

參考答案:

(1)卡拉博加茲戈爾灣蒸發旺盛,鹽度高,水面低於裏海;裏海東岸水流方向自南向北,與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的開口走向一致;開口為一狹窄水道,狹管效應強,吸引裏海水流快速流入。

(2)水壩建設前,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的補給主要依靠裏海湖水流入和降水,支出主要為大量的水面蒸發;水壩建成後,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失去裏海湖水流入,水量收入僅靠較少的降水,水面大幅萎縮,實際蒸發量減少(直至與降水量平衡)。

(3)石油開採、精煉加工;鈾礦開採與原子能產業;鹽礦開採、加工;捕撈業與水產養殖業;港務(水上運輸);旅遊度假產業等。(任答4點)

典型例題三: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隨著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北移,地中海不斷萎縮,裏海從地中海分離。有學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氣候轉暖,裏海一度為淡水湖。當氣候進一步轉暖,裏海北方的大陸冰川大幅消退後,其補給類型發生變化,裏海演化為鹹水湖,但目前湖水鹽度遠小於地中海的鹽度。圖6示意裏海所在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

(1)板塊運動導致的山脈隆起改變了區域的地貌、水文和氣候特徵,分析這些特徵的變化對裏海的影響。

(2)末次冰期晚期裏海一度為淡水湖,對此作出合理解釋。

(3)分析補給類型發生變化后里海演化為鹹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來演化為湖泊的必要條件。

參考答案:

(1)山脈隆起,裏海與海洋分離,形成湖泊(湖盆)。山脈隆起,導致裏海匯水面積縮小,湖泊來水量減少,湖泊面積縮小。山脈隆起,阻擋溼潤氣流,導致乾旱,推動湖泊向內陸湖演化。

(2)氣溫仍較低,湖面蒸發弱;受冰雪融水補給;補給大於蒸發。

(3)有河流匯入,帶來鹽分;無出水口,鹽分無法排出;地處內陸,蒸發強烈,導致鹽度升高。

(4)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繼續)北移(或板塊運動趨勢不變)。

典型例題四: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朗位於亞洲西部,中北部緊臨裏海,南部瀕臨波斯灣、荷姆茲海峽和阿曼灣,東部緊鄰印度半島。伊朗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四周被山地包圍;中部為乾燥的盆地,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餘米;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衝積平原。裏海沿岸是伊朗最平坦的土地,裏海沿岸平原往南10~50千米是3000~5000米的高大山體,山頂常年積雪,這裡是伊朗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裏海的面積變化對伊朗北部地區的地理環境產生了較大影響。下圖為伊朗地形和降水分布圖。

(1)簡述伊朗地形特徵的成因。

(2)簡述伊朗地形與其氣候的關係。

(3)分析伊朗裏海沿岸地區水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

(4)簡述若裏海乾涸將會對伊朗北部沿湖地區地理環境產生的影響。

參考答案:

(1)伊朗位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板塊相互擠壓,地表隆起,形成大面積的褶皺山脈與高原;沿海、沿湖地區由於河流或海洋的沉積作用形成小面積的衝積平原。(其他合理可酌情給分)

(2)伊朗四周多山地,地形雨頻繁,降水多;受四周山地阻擋,中部地區降水稀少;整體海拔較高,氣溫較周邊地區低。(其他合理可酌情給分)

(3)伊朗裏海沿岸地區冬季盛行偏北風,來自北方的乾冷氣流在經過狹長的裏海時增溫增溼,形成暖溼氣流;該地多為高大山脈,暖溼的偏北氣流被地形抬升,形成較豐富的降水;山地海拔高,夏季冰雪融水量大,為裏海沿岸提供水源。(其他合理可酌情給分)

(4)降水減少,植被退化;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出現沙化現象;風力作用增強,風蝕、風積地貌增多。(其他合理可酌情給分)

典型例題五: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卡拉博加茲戈爾灣,位於裏海東部,被沙石洲與裏海主體分隔開,沙洲中部有一開口,也稱卡拉博加茲戈爾澙湖。海灣內的含鹽量高達35%,是裏海的近30倍,周圍盛產芒硝(Na2SO4·H2O),可提煉硫酸鹽。1929年起,裏海水位持續下降,為減少裏海水量損失,蘇聯政府決定興建堤壩,把海灣和裏海隔開。工程於1980年開建,幾周之內完工。但是在堤壩建成之後的幾年間,裏海鹽度上升,卡拉博加茲戈爾灣水面銳減,並在1984年徹底乾涸。迫於各方壓力,蘇聯政府不得以在大壩上開鑿水道,裏海水注入卡拉博加茲戈爾灣,人類試圖幹預裏海水位變化的努力宣告失敗。

材料二:裏海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產區之一,與生態學家對裏海水位下降憂心不已完全相反,各大石油公司對於裏海出露的海床垂涎不已,這意味著石油開採的成本將會大幅下降。然而好景不長,經過30年的蓬勃發展之後,裏海水位在1979年出現小幅上漲,並且在之後的十多年裡一直持續上升,甚至超過1929年的水位,給周邊地區帶來嚴重威脅。

(1)分析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硫酸鹽礦形成的過程。

(2)分析裏海和卡拉博加茲戈爾灣之間的堤壩建成之後的幾年間裡海鹽度上升的原因。

(3)推測1929年到1979年間,裏海水位下降的原因。

(4)分析20世紀80~90年代之間裡海水位上升給周邊帶來的嚴重威脅。

參考答案:

(1)裏海流域的硫酸鹽隨河流進入裏海;裏海海平面較高,水不斷流進卡拉博加茲戈爾灣;海灣位於沙漠,氣候乾旱,蒸發旺盛,硫酸鹽不斷富集成礦。

(2)裏海海平面高於卡拉博加茲戈爾灣;裏海的水經通道流入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甲湖),裏海鹽分流失;水道被人工封閉,裏海失去了鹽分排洩的通道,蒸發旺盛,鹽分富集而鹽度升高。

(3)氣候變化,降水減少,蒸發加劇,烏拉爾河、伏爾加河等主要支流用水量增大,裏海水量收入小於支出,水位下降。

(4)水位下降的期間,在出露的海床上新建大量的(油井、鹽場等)工業設施,城市、交通線、居民點等也向裏海擴張;海水上漲可能淹沒新建的油井、工廠、居民點等;水位上漲可能使得北部河口地區耕地被淹沒;水位上升,可能引起局部地區土地鹽鹼化。

典型例題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是裏海的主要水量來源,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春季平均徑流量佔年徑流量的比重均超過50%。裏海的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圖中甲湖)是裏海東部的一個潟湖,它被一條長約100 km、最窄不到1 km的沙石洲與裏海主體分隔開,沙洲中部有一狹窄水道與裏海相通。灣內的水量隨裏海的季節性變化而變化,含鹽量高達35%,是普通海水的10倍,是裏海的近30倍。這裡一直是蘇聯食用鹽的重要來源。為減緩裏海水位下降,1980年蘇聯政府修建堤壩將海灣和裏海隔開,引發一系列問題,該堤壩現已被拆毀,裏海湖水重新注入卡拉博加茲戈爾灣。

(1)說明伏爾加河春季徑流量佔年徑流量的比重高的原因。

(2)從水循環的角度,分析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含鹽量高的自然原因。

(3)簡述修建堤壩將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和裏海隔開引發的問題。

參考答案:

(1)伏爾加河流域大部分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水源補給主要為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流域冬季氣溫低,積雪量大,春季氣溫回升,積雪融化,徑流量豐富。

(2)裏海為鹹水湖,裏海是卡拉博加茲戈爾灣最主要的補給來源(裏海南部含鹽量較高的湖水通過沙洲中部的狹窄水道補給卡拉博加茲戈爾灣);該地區氣候乾旱,降水稀少,夏半年氣溫高,全年風力強勁,蒸發旺盛;海灣較封閉,與裏海水體交換緩慢;沿岸無河流注入,鹽度得不到稀釋。(答出三點)

(3)裏海水位上升;裏海周邊地區的沿海低地被淹沒;卡拉博加茲戈爾灣面積迅速萎縮;卡拉博加茲戈爾灣鹽產量減少;湖床大面積裸露,引發沙塵暴(鹽塵暴)等。(答出兩點)

典型例題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裏海位於遼闊平坦的中亞西部和歐洲東南端,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等130多條河流注入,其中伏爾加河入湖徑流量佔裏海入湖總徑流黃的85%。20世紀50-60年代,伏爾加河下遊相繼建成一系列大型水庫。裏海海平面在不同年份之間和同一年份的不同季節之間發生了一定的升降,這是由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共同造成的。下圖示意1900-2000年裡海海平面變化情況。

(l)描述1900-2000年裡海海平面的變化特點。

(2)試推測1930-1977年裡海海平面發生變化的原因。

(3)裏海海平面具有春夏稍高、秋冬略低的特點,請分析其原因。

參考答案:

(1)前期(1900-1929年)緩慢下降;中期(1930-1977年)快速下降;後期(1978-2000年)快速上升。

(2)氣候變化:伏爾加河流域內氣候變下,降水減少,蒸發加劇,使注入裏海的徑流量減少。

人類活動:伏爾加河下遊修建大型水庫,流域內工農業生產周水增加,使注入裏海的徑流量減少。

(3)注入裏海的徑流主要來自伏爾加河,伏爾加河以積雪融水補給為主,春夏季注入裏海的徑流量大,兇而春夏季海平面較高;秋冬季入湖徑流量有一定減少,且裏海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十旱,降水量小,因而到秋冬季海平面會有所降低。

典型例題八:根據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 下圖為裏海及周邊區域略圖及甲河流域氣候資料(甲河為注入裏海的最大河流)。一般認為,石油和天然氣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儲存在有空隙的巖石中,埋藏深度一般為1000米至幾千米不等。裏海地區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

(1)分析裏海礦物質濃度(鹽度)的時空變化特徵。

(2)說明巴庫附近油氣資源形成的地質過程。

(3)根據所學知識,分別從三大產業的角度說出裏海沿岸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

參考答案:

(1)北部低,南部較高;北部有大量河流注入(或南部河流注入較少)。春季最低,春季河流流域大氣降水和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河流,流量最大;冬季最高,河流注入少,且有結冰現象

(2)含有大量有機質的沉積物在湖泊或海洋中沉積;地殼運動使得該地區地殼下沉;上層和含油氣地層的成巖作用,油氣封閉在地層內。

(3)第一產業:發展漁業(水產捕撈、養殖業);第二產業:發展水產品加工業、油氣採掘業、石化工業;第三產業:發展航運業、旅遊業。

典型例題九: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裏海(下圖)面積約38萬平方千米,相當於世界湖泊總面積的l4%,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等一百多條河流注入。裏海湖水深度南北差距頗大,北部僅有4-6米,而南部最深可達1025米。

材料二 裏海有著世界上公認品質最佳的鱘魚。鱘魚為洄遊魚類,喜半鹹水生活,每年春、秋兩季沿伏爾加河上溯產卵,春季洄遊裡程通常距河口200千米以內,秋季洄遊距離至八海口2000千米以上。裏海南部伊朗小鎮巴博勒出產的魚子醬,因全部採用年齡超過60歲的成熟大白鱘魚子為原料,成為同類產品中的珍品。

(1)試分析裏海鱘魚春季洄遊距離遠小於秋季的原因。

(2)分析裏海南部伊朗小鎮巴博勒魚子醬最為名貴的主要因素。

(3)近年來,伊朗政府計劃擴大沿裏海地區魚子醬生產,以賺取高額外匯。請提出你的看法, 並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春季水溫低;有機制含量少,食物少;大量冰雪融水注入河流,影響洄遊。

(2)鹽度適宜;水域廣,湖水較深,適宜大型魚類生長;生態環境受人類幹擾少,水質優良;選用60歲以上年齡鱘魚為原料,較為稀有,品質上乘。

(3)同意:原料品質優,產品價格高,經濟效益好;可增加就業;提高當地居民收入等。不同意:原料稀有;破壞生態環境;加工能力有限等。

典型例題十: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裏海是世界面積最大的鹹水湖,湖區縱跨幾個不同的氣候區,周邊氣候有明顯差異,入湖河流有130條,其中伏爾加河從其西北注入,徑流量為256km3,佔裏海總徑流量的85%,其餘河流從西、北、南三個方向注入裏海。裏海海流受大氣環流等因素的影響,流速具有顯著的季節變化。卡拉博加茲灣原是裏海的海灣,現在被一條長約100公裡、最窄不到1公裡的沙石洲與裏海主體分隔開,沙洲中部有一長約7公裡水道與裏海相連,成為地球上面積最大的潟湖(潟湖是指被沙嘴、沙壩或珊瑚分割而與外海相分離的局部海水水域)。受自然環境影響,卡拉博加茲灣含鹽量達35%,是普通海水的10倍,比死海還要鹹。

(1)說明裏海西海岸海流方向的成因,推測其流速最大的季節和成因。

(2)說明卡拉博加茲灣形成潟湖的過程。

(3)卡拉博加茲灣一直是蘇聯食用鹽的重要來源,1980年蘇聯修了個大堤把它和裏海完全分開,結果竟導致其無鹽可採。試分析其原因。

參考答案:

(1)因為伏爾加河大量河水從裏海西北方向注入,從而導致海流在西海岸由北向南流。冬季冬季北風強勁,與西海岸海流方向一致,風助水勢,海流速度增大。

(2)湖底泥沙在海水向岸運動時,平行沉積於湖岸;並且受海流的影響,形成南北狹長的砂石洲壩,壩體將湖水分割,內(東)側便形成潟湖—卡拉博加茲灣。

(3)裏海是鹹水湖,湖水單向流入卡拉博加茲灣,經蒸髮結晶形成豐富鹽礦,成為蘇聯食用鹽的重要來源;堤壩建成後,卡拉博加茲灣失去了裏海湖水的補給,加之蒸發旺盛,湖泊急劇萎縮,鹽礦越來越少,最終導致無鹽可採。

典型例題十一:根據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左圖為裏海及周邊區域略圖。一般認為,石油和天然氣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 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儲存在有空隙的巖石中,埋藏深度一般為 1000 米至幾千米不等。裏海地 區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

材料二 甲河為注入裏海的最大河流,右圖 為該河流域的氣候資料。

(1)分析裏海礦物質濃度(鹽度)的時空變化特徵

(2)說明巴庫附近油氣資源形成的地質過程。

(3)根據所學知識,分別從三大產業的角度說出裏海沿岸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

(4)若此日北京(116°E,40°N)的日出時間是北京時間 6:16,在下圖中繪出巴庫(50°E, 41°N)該日太陽高度日變化曲線。

參考答案:

(1)北部低,南部較高;北部有大量河流注入(或南部河流注入較少)。春季最低,春季河流流域大氣降水和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河流,流量最大;冬季最高,河流注入少,且有結冰現象

(2)含有大量有機質的沉積物在湖泊或海洋中沉積;地殼運動使得該地區地殼下沉;上層和含油氣地層的成巖作用,油氣封閉在地層內

(3)第一產業:發展漁業(水產捕撈、養殖業);第二產業:發展水產品加工業、油氣採掘業、石 化加工業;第三產業:發展航運業、旅遊業

(4)繪圖要求:日出時間 10:40,正午太陽高度角 49°,日落時間:22:40

典型例題十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西亞簡圖」和「伊朗西北部烏爾米耶湖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據俄羅斯衛星網3月26日報導,伊朗可能考慮修建裏海-波斯灣大運河。預計這一「伊朗版蘇伊士運河」將於2020年-2030年完工。

材料三:烏爾米耶湖(上圖)位於亞洲西部的伊朗西北部亞塞拜然地區巨大的中央低地的底部,海拔1275米,含鹽分約為海水六倍,不適合魚類生存,只有一種浮遊生物——豐年蝦資源豐富,豐年蝦廣泛分布於陸地上的鹽田或鹽湖中,以藻類為食,營養價值極高。豐年蝦對溫度、鹽度及溶氧的要求極強,最佳生長鹽度為30‰~50‰,溶氧則以接近飽和溶氧為佳。主要棲於淺水區,喜砂泥底。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豐年蝦產業規模不斷縮小。

(1)簡要說明「裏海-波斯灣大運河」稱之為「伊朗版蘇伊士運河」的理由。

(2)試簡析「裏海-波斯灣大運河」的修建對伊朗當地區域發展的有利影響。

(3)簡析烏爾米耶湖豐年蝦西多東少的原因。

(4)針對烏爾米耶湖豐年蝦的生存現狀,請給出豐年蝦捕撈業可持續發展的合理化建議。

參考答案:

(1)溝通了裏海和波斯灣;縮短了印度洋與歐洲、中亞地區的航海曆程;加強了各地區之間的區域聯繫。

(2)改善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工農業發展;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就業機會;完善交通網絡體系,加強區域聯繫,促進該國經濟發展。

(3)西岸入湖河流較多,河流帶來的營養鹽類多,豐年蝦餌料更豐富;河口附近水的流動性較強,水中溶解氧更多;河口附近由於流水沉積作用,湖水較淺,且湖底泥沙多;西部河流較多,對水有稀釋作用,鹽度適中。所以豐年蝦更豐富。

(4)合理捕撈,嚴防「過捕」;發展水產品加工,提高經濟附加值;發展水產品人工養殖業。

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理小區域——亞速海
    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沿岸有常年逆時針方向流動的海流存在。西部錫瓦什灣鹽度較高,有沙嘴(從陸地凸入海中的狹長沙灘)與亞速海相隔(下圖)。亞速海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材料:俄羅斯鱘屬於江海洄遊性魚類,主要棲息地為亞速海—黑海和裏海水系,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8~25℃,適應性很強,在淡水和半鹹水中都可生長,尤其適宜在半鹹水中生長。在亞速海生長快,在裏海和黑海生長較慢。在裏海,俄羅斯鱘每年兩次洄遊到伏爾加河淡水區產卵,春季洄遊距離通常離河口僅100~300公裡,而秋季洄遊距離河口則達數千公裡。近年來,由於伏爾加河流域開發,裏海的俄羅斯鱘魚數量急劇減少。
  • 世界地理小區域——大高加索山脈
    大高加索山脈位於黑海、裏海之間,全長1100千米,山勢陡峻,4800米以上的山峰有15座,山上多積雪冰川。西高加索山從山麓到山頂森林茂密。如圖為大高加索山脈示意圖。(1)說出大高加索山脈南北坡雪線的差異及原因。(2)簡析區域中部河流眾多且短小的原因。(3)說明大高加索山脈對區域內河流水系特徵的影響。
  • 每天一問:高考地理大題精選16——伏爾加河和裏海
    引言:位於俄羅斯的西南部,全長3692千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長的內流河,自北向南注入裏海。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裏海也是世界上接壤最多國家的湖,一共與5個國家接壤,石油資源豐富。
  • 裏海和青海湖都是鹹水湖,為何裏海被稱為海,青海湖卻叫做湖?
    湖和海是兩個不同的地理概念,湖的字面意思是指陸地上聚積的大水。《周禮》有言,凡大澤蓄水,方名曰湖。可見湖的面積,必須要足夠大,水域面積太小,可以稱為池或塘,絕不能稱為湖。而在地理上,意思還要更明確一點,把四面都有陸地包圍的水域稱為湖,這句解釋主要是為了和海做一個區分。
  • 世界地理小區域——索科特拉島
    典型例題三:(2015·浙江高三期末)索科特拉島位於印度洋西北部,1800萬年前從非洲大陸分離,島上氣候乾旱,多大風,植被低矮稀少多可作珍貴藥材,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下圖示意索科特拉島的地理位置及島上的典型植被。完成(1)~(3)題。(28分)(1)簡述索科特拉島地理位置的主要特點。
  • 裏海是「湖」還是「海」?兩個字的差異竟是天差地別!
    首先我們先看看「海」這個詞的理解:按照1994年生效的《海洋法公約》的定義,不論各國的地理位置如何,海都是為了整個人類的利益而存在的。在200海裡專屬經濟區之外的區域被稱為公海,為整個人類所共有。各國都可以享有相應的權利。 假設我們將裏海定義為海,那就會出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除了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外,裏海的其他地區就是人類所共有了。
  • 世界上最大的海跡湖「裏海」沿岸有哪些國家?哪些河流注入裏海?
    裏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湖泊,地處亞洲和歐洲的交界處,總面積約為38.6萬平方千米,和我國雲南省的面積相當。裏海是曾經是海洋的一部分,是「古地中海」的組成部分,大約在1.1萬年前,裏海和海洋分離後,成為了一個湖泊,所以裏海是一個「海跡湖」,當然也是一個鹹水湖。
  • 世界地理小區域——賴索托
    賴索托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下,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中國政府與賴索托政府籤訂協定,把菌草技術列為中國政府援助項目。經過多年推廣,該項目在賴索托取得良好的綜合效益。下圖示意賴索托位置。(1)描述賴索托降水的主要特徵。(2)簡析賴索托發展菌草業的有利條件。(3)說明菌草業對賴索托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 世界地理小區域——尼羅河
    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主要支流有白尼羅河、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1)白尼羅河源於東非高原。東非高原與同緯度地區的自然帶不同,分析其成因。(2)簡述青尼羅河的流量特徵。(3)分析尼羅河上遊流量大但下遊流量較小的原因。(4)近年來尼羅河泥沙不斷減少,簡述泥沙減少對尼羅河入海口自然環境的影響。
  • 裏海是海還是湖?裏海之爭,實際也是圍繞能源的利益之爭
    這是因為,裏海雖被稱為海,但實際上,在全球主流意識中,還是認為裏海屬於湖泊,並且還是全球最大的鹹水湖,它的面積約38.64萬平方公裡,甚至比全球大部分的國家還要大。那麼既然算作湖泊,為何它又會被賦予裏海這個名稱呢? 這或許與它的歷史成因有關。據說,在數萬年前,裏海還與黑海、鹹海、地中海和亞速海為一體,組成了古地中海。
  • 「裏海」是世界上沿岸國家最多的湖泊,共有五個國家位於裏海沿岸
    世界上沿岸國家最多的湖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湖泊是位於亞歐大陸內的「裏海」,裏海總面積約為38.64萬平方千米,和我國雲南省的面積差不多。裏海是一個海跡湖,曾經是「古地中海」的組成部分,大約在1.1萬年前,由於板塊運動裏海和黑海分離,成為一個內陸湖泊。裏海面積如此巨大,雖然是一個湖泊,但是確實是有大海的氣魄。裏海也是世界上接壤國家最多的湖泊,總共和五個國家接壤,分別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亞塞拜然和俄羅斯。
  • 裏海距離鹹海那麼近,鹹海快消失了,從裏海調水可以嗎
    首先我們先看看裏海與鹹海的地理位置,它們之間的距離有多麼近。 裏海,不是海,是一座湖泊,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裏海也是世界上接壤最多國家的湖
  • 世界地理小區域——克拉地峽
    地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溝通大陸和大陸、大陸和半島的中間橋梁,也是交通的咽喉要道。地峽比較狹窄,兩側鄰海洋,是開鑿運河的良好地段。下圖是近些年備受世人關注的某地峽(K)地理位置及擬定運河路線分布圖。(1)據提供信息,描述K地峽的地理位置。(2)在該地峽開鑿運河的眾多方案中Ⅰ、Ⅱ最具代表性。請確定你支持的方案,並說明理由及施工前應重點考慮的自然條件。
  • 世界地理小區域——克裡米亞半島
    向日葵是烏克蘭的國花,種植面積大,且該國寒冷地區的向日葵可生產出高質量的優質健康葵花籽油,產出的葵花籽油約80%供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國。材料二 烏克蘭境內地勢平坦,是世界上優質黑土分布區,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這裡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農業區和商品糧生產基地。但該區域表土流失嚴重,「黑風暴」頻發,加上氣象災害頻發,嚴重威脅農業生產。
  • 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
    一,亞速海——最深處15.3米,是世界上最淺的海。亞速海,是一個陸間海:西面有克裡米亞半島,北面為烏克蘭而東面為俄羅斯。只有刻赤海峽與黑海相連。亞速海海流以逆時針方向運動,潮水高度不定,但最高可達5米。冬季大幅封凍。
  • 世界地理小區域——剛果盆地
    材料一 剛果盆地,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位於中部非洲國家剛果(金)境內。剛果(金)國土54%被森林覆蓋。熱帶雨林的面積僅次於南美洲亞馬孫平原,有「地球第二肺」之稱。過度砍伐導致森林覆蓋率不斷下降。聯合國糧農組織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該地區森林採伐速度已經超出森林再生能力的極限。
  • 裏海還是裡湖?
    如果這麼說的話,那裡海就是世界最大湖泊。130多條河流匯入其中,面積達37.18萬平方公裡,和日本差不多大。一岸之隔的鹹海或許會對鄰居心生羨慕:人家煙波浩淼,我卻氣息奄奄,朝不慮夕,真是慚愧慚愧。所以一直以來說黑海是海,因為和地中海聯通著,而裏海就是一個內陸湖!既然是內陸湖就理應由這5家共有,但實際上自蘇聯解體後這5家爭來爭去一直也沒個定論;再者裏海體量實在太大,你非說是你們幾家的,恐怕世界上的國家也不會信服這下好啦,在這個問題上,終於達成一致了!
  • 裏海只是一個湖,可從古至今,為何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單獨佔領它?
    提起中亞的裏海,很少有人會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它只是一個湖,可從古至今,為何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單獨佔領它?即便是逆天的蒙古帝國(分裂後的蒙古帝國不算,那時被伊利汗國和金帳汗國分別佔領),和巨無霸俄羅斯帝國,都只能把勢力輻射至整個裡海,而不能將其完整的變成自己的領土,單獨佔領它。
  • 世界地理小區域——恆河三角洲
    (1)恆河三角洲是世界最大的三角洲,試分析其形成條件。(2)每年7~9月,恆河三角洲經常發生洪水災害,請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3)孟加拉國號稱「黃麻之國」,請分析其發展黃麻種植特有的自然地理條件。參考答案:(1)河流帶來大量泥沙沉積;開闊而相對封閉的盂加拉灣提供了良好條件;地勢低平,流水沉積;海水頂託;形成歷史悠久。
  • 世界地理小區域——西奈半島
    適用對象:高二,高三全體學生,高中地理老師,地理旅遊愛好者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僅供大家學習探討之用,如涉及侵權,請留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