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位於俄羅斯的西南部,全長3692千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長的內流河,自北向南注入裏海。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裏海也是世界上接壤最多國家的湖,一共與5個國家接壤,石油資源豐富。
題目:
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是裏海的主要水量來源,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春季平均徑流量佔年徑流量的比重均超過50%。裏海的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圖中甲湖)是裏海東部的一個潟湖。它被一條長約100 km、最窄不到1 km的沙石洲與裏海主體分隔開,沙洲中部有一狹窄水道與裏海相通。灣內的水量隨裏海的季節性變化而變化,含鹽量高達35%,是普通海水的10倍,是裏海的近30倍。這裡一直是蘇聯食用鹽的重要來源。
為減緩裏海水位下降,1980年蘇聯政府修建堤壩將海灣和裏海隔開.引發一系列問題。該堤壩現已被拆殷,裏海湖水重新注入卡拉博加茲戈爾灣。
(1)說明伏爾加河春季徑流量佔年徑流量的比重高的原因。(4分)
(2)說出卡拉博加茲戈爾灣水位的季節變化特點。(4分)
(3)從水循環的角度,分析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含鹽量高的自然原因。(6分)
(4)簡述修建堤壩將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和裏海隔開引發的問題。(8分)
考點:
河流的水文特徵(徑流量及補給)、水循環、鹽度、水利工程的影響評價。
解析:
本題以裏海和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為背景,考查河湖水文特徵、影響湖泊鹽度的自然原因以及人為活動對湖泊及周邊環境的影響,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及調動、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第(1)問,伏爾加河春季徑流量佔年徑流量的比重高的原因主要從流域氣候特徵和河流補給水源兩方面進行作答。
第(2)問,由材料可知,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的水源來自裏海,裏海的水位主要來自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春季徑流量最大,裏海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故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的水位春季快速上升,夏季水位高,秋季水位回落,至冬季水位最低。
第(3)問,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含鹽量高的自然原因可從裏海性質、區域氣候特徵、海灣封閉程度和沿岸河流等方面進行作答。第(4)問,堤壩將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和裏海隔開後,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無水源補給,導致海灣面積萎縮、鹽產量減少、出現荒漠化;裏海出現水位上升、含鹽量升高、沿海低地被淹沒等問題。
答案:
(1)伏爾加河流域大部分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水源補給主要為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流域冬季氣溫低,積雪量大,春季氣溫回升,積雪融化,徑流量豐富。(4分)
(2)水位季節變化大;春季水位快速上升,夏季水位高;秋季水位降低,冬季水位低。(答出兩點,4分)
(3)裏海為鹹水湖,裏海是卡拉博加茲戈爾灣最主要的補給來源(裏海南部含鹽量較高的湖水通過沙洲中部的狹窄水道補給卡拉博加茲戈爾灣);該地區氣候乾旱,降水稀少;該地區夏半年氣溫高,全年風力強勁,蒸發旺盛;海灣較封閉,與裏海水體交換緩慢;沿岸無河流注入,鹽度得不到稀釋。(答出三點,6分)
(4)裏海水位上升;裏海含鹽量升高;裏海周邊地區的沿海低地被淹沒;卡拉博加茲戈爾灣面積迅速萎縮;卡拉博加茲戈爾灣鹽產量減少;湖床大面積裸露,引發沙塵暴(鹽塵暴)。(答出四點,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