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2020年高考地理熱點押題卷-河流問題

2020-12-05 老胡旅遊

高中地理複習和新課的全部課件在這裡,請使用!

衝刺2020年高考熱點押題卷

熱點押題卷09(河流問題)

地理

(本卷共15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50分鐘)

一、選擇題:本題共11小題,每小題4分,共4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20年廣東省東莞市高考一模地理試題)河流故道是指河流在遷徙改道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廢棄河道。長江幹流下荊江段為典型的婉延型河段,在地貌演化過程中河道擺動劇烈,發育了大量長江故道。讀「長江幹流下荊江段部分河道示意圖」,完成下面1~3小題。

1.不屬於該段河道向南擺動的原因是

A.氣候類型B.河流流向C.河岸巖性D.沿岸地貌

2.下列自然形成的河流故道中,形成的先後順序可能是

A.①②④B.②①④C.④②①D.④①②

3.③處經人工裁彎取直後,對其下遊附近河段的影響是

A.流速減慢B.流量增加C.含沙量增大D.淤積加快

黃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黃河下遊由於大量泥沙淤積,河道逐年抬升,河床高出地面,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懸河」。下圖是黃河下遊1萬年以來的泥沙年平均沉積速率統計示意圖。據此完成4-5小題。

4.影響黃河下遊泥沙年平均沉積速率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年降水量B.地形地勢C.年平均氣溫D.植被覆蓋率

5.距今5000年左右,黃河下遊泥沙年平均沉積速率發生了突變,顯示

A.氣候從暖溼向冷幹轉變B.大規模農田的開墾

C.地殼上升河流侵蝕加強D.草原南界向北移動

伏爾加河位於俄羅斯的西南部,是世界最長的內流河,向南注入裏海。下圖示意伏爾加河三角洲位置變化及裏海水平面變化。讀圖完成6-8小題。

6.1900-1978年伏爾加河三角洲變化的特點有

①面積不斷增大②坡度逐漸減緩③增速先慢後快④春季增長最快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7.2000年該三角洲的前緣位置可能位於

A.甲處B.乙處C.丙處D.丁處

8.根據材料,可推測1900-1978年甲處砂體顆粒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點大致為

A.中間粗、兩端細B.上端粗、下端細

C.下端粗、上端細D.兩端粗、中間細

(廣東省雲浮市雲安區雲安中學5月周測)奴河位於加拿大北部,由南向北注入大奴湖,在入湖口附近形成了廣闊的奴河三角洲,三角洲上湖泊星羅棋布。有學者將該區域的湖泊分為三種類型:蒸髮型(湖泊幾乎不受河流影響)、洪水型(湖泊在河流洪水期間接受其補給)、交換型(湖泊與河流的水體交換密切)。隨著奴河三角洲持續發育,這些湖泊的水量平衡關係也隨之演變。下圖為奴河三角洲不同類型的湖泊分布示意圖,據材料回答9-11題。

9. 奴河三角洲湖泊眾多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A.泥沙在三角洲上堆積均勻,多低洼地

B.雨水、冰雪融水、外洩洪水在低洼地匯集

C.地形比較崎嶇,排水不夠順暢

D.蒸發弱,永久凍土廣布,阻礙下滲

10.蒸髮型湖泊基本不受奴河影響的原因是

A.距離奴河較遠B.降水少,蒸發強

C.多地下凍土阻隔D.洪水期奴河流量小

11.推測交換型湖泊未來的演化趨勢

A.不可能演化為洪水型湖泊B.不可能演化為蒸髮型湖泊

C.河湖通道可能因泥沙淤積受阻D.交換型湖泊數量大幅增加

二、非選擇題:共56分。第12—13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14—15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46分。

1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22分)。

密西西比河年均輸沙量4.95億噸,在河口處堆積成面積達2.6萬平方千米的巨大鳥足狀三角洲,且以平均每年96米的速度繼續向墨西哥灣延伸。M市是僅次於紐約的美國第二大港口城市,但時常面臨地面沉降問題,且該市在颶風來臨時,時常遭遇洪水威脅,當颶風眼位於M市東側時尤其嚴重。下圖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示意圖。

(1)從河口地區的流水作用角度簡述鳥足狀三角洲的形成過程。(6分)

(2)推測M市時常面臨地面沉降問題的自然原因。(4分)

(3)評價M市築港的自然條件。(6分)

(4)分析颶風眼位於M市東側時,M市洪水危害尤其嚴重的原因。(6分)

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巴拉圭河是南美洲第五大河流,是巴拉那河的主要支流。科倫巴以上為中、上遊,以下到與巴拉那河交匯處為下遊。巴拉圭河上遊位於起伏的巴西高原,中下遊均位於低洼的巴拉圭平原,流域內地表多為黏重的土壤。巴拉圭河除上遊及部分支流僅擬建3個水電站外,巴拉圭河中下遊幹流河段很少規劃建設水電站。巴拉圭河流量季節變化較大,科倫巴以上河段汛期一般為每年1~3月份,科倫巴以下河段汛期一般為每年6~8月份。巴拉圭河是南美洲第二長可通航河流,除上遊個別河段外,幾乎全河段均可常年通航。下圖為巴拉那—巴拉圭河流域圖。

(1)說明科倫巴以上河段與科倫巴以下河段汛期處於不同時期的主要原因。(4分)

(2)分析巴拉圭河中上遊沿岸沼澤地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3)巴拉圭河中下遊幹流河段很少規劃建設水電站,請說明理由。(6分)

(4)簡述巴拉圭河沿岸沼澤地對該河流航運的有利影響。(6分)

(二)選考題:共10分。請考生從2道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

14.[選修3——旅遊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傳統的攀巖運動是指攀巖者主要依靠手腳和身體的平衡在野外攀爬天然生成的巖壁,富有很強的技巧性和冒險性,有「巖壁芭蕾」、「峭壁上的藝術體操」等美稱(下圖)。廣西桂林陽朔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山形獨特、奇峰競秀,多是一個個獨立的山峰拔地而起,每一座獨峰都擁有陡峭的巖壁。這些巖壁雖然風化嚴重,但巖壁上的風化物及時被雨水衝走,留下的巖石裂縫、凸點和坑洞既堅固又乾淨。

分析廣西桂林陽朔成為國內最聚人氣攀巖福地的原因。

15.[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2020年吉林省梅河口五中高考模擬)基西米河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中南部,1962—1971年間被渠化為一條長90千米、深9米、寬僅100米的幾段近似直線的人工河道組成的運河,河長縮短了38%,並沿河修建了6級水壩,形成系列河道型水庫。但1976年開始了基西米河渠道化河道的恢復工程,現在幾乎恢復了河道的自然面貌。下圖為基西米河區域示意圖。

分析基西米河曾經渠道化的目的及現在恢復自然面貌的生態作用。

【答案】1.A 2.D 3.C

【解析】1.該河段整體為自西北向東南流動,受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影響,右岸侵蝕較左岸嚴重,圖中南岸為侵蝕岸,在長期的流水作用下河流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所以整體向南擺動,B正確。該地地勢低平,河流蜿蜒曲折,泥沙堆積較多,河流兩岸大多為砂質巖層,易被流水衝刷侵蝕進而發生河岸崩塌,從而改道,C正確。沿岸地貌為衝積平原,在長期的流水沉積作用下河床抬升,易形成地上河,一旦來水增多,河水極易衝毀大堤形成決口而改道,D正確。該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乾燥,該氣候特徵與河道擺動無關。A錯誤。

2.我們可以根據河流故道形態的完整度來判斷其形成的先後順序。河流在河灣處衝出原有河道形成自然的裁彎取直後,被遺留下來的廢棄河道往往成彎月形,也被成為牛軛湖。在長期的水源補給較少的情況下會逐漸萎縮,面積變小。圖中④面積最小且離現有河道最遠應是最先形成的。①消失了一半的形態,故其形成時間晚於④。②仍保留了大部分的彎曲形態,故應是最新形成的。因此D正確。

3.人工裁彎取直會使河道彎曲度降低,流水通過速度加快,A錯誤。河流流量由河水水量決定,裁彎取直不會增加水量,故流量不變,B錯誤。流速加快會使河流的搬運能力加強,導致下遊河段含沙量增加,C正確。流速加快會使下遊河段侵蝕加劇,泥沙不易沉積,D錯誤。故選擇C。

【答案】4.D 5.A

【解析】4.黃河下遊的泥沙主要來自中遊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黃土高原位於諸多自然要素的過渡地帶,地表黃土堆積物土質疏鬆,在缺乏植被保護或天然植被遭到破壞的情況下,抵抗流水侵蝕的能力很弱,所以影響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因素是植被覆蓋率,也是影響黃河下遊泥沙年平均沉積速率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故選D。

5.結合上題分析,影響黃河下遊泥沙年平均沉積速率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植被覆蓋率,讀圖可知,距今5000年之前,沉積速率小,且增速極慢;距今5000年左右,黃河下遊泥沙年平均沉積速率發生了突變,明顯加快,最可能的原因是氣候從暖溼向冷幹轉變。距今5000年之前,氣候暖溼,流域內植被覆蓋率高,水土流失微弱;距今5000年之後,流域內氣候變冷幹,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加劇,同時河流徑流減少,黃河搬運能力減弱,從而使泥沙大量在下遊沉積,A正確。此時黃河流域人口極少,並沒有大規模的農田開墾,距今2300左右的再次突變應該是由於人口增多,大規模農田開墾破壞植被導致的,B錯誤;地殼抬升會造成河流落差增大,流速加快,不利於下遊泥沙沉積,C錯誤;草原南界向北移動說明黃河流域氣候趨於暖溼,流域內水土流失會減輕,D錯誤。故選A。

【答案】6.D 7.B 8.B

【解析】6.讀伏爾加河三角洲位置變化及裏海海平面變化圖,根據不同年代三角洲變化的變化可以判斷,三角洲面積不斷增大,①對。增速先快後慢,③錯。後期增長速度較慢,三角洲坡度逐漸變陡,②錯。伏爾加河要冬季積雪融水補給為主,春季水量最大,三角洲春季增長最快,④對。故選D。

7.讀右圖可知,2000年裡海的深度位於1920年和1940年之間,說明裏海面積介於1920年和1940年之間,2000年該三角洲的前緣位置可能位於1920年和1940年之間,讀左圖可知,乙位置符合,B正確,ACD錯誤。故選B。

8.讀圖分析可知,伏爾加河三角洲是由伏爾加河的流水堆積作用形成的,越向下沉積越早,多為顆粒較細的沉積物,越向上為後沉積的物質,顆粒較大,因此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點為下端細上端粗,故B對。故選B。

【答案】9.B 10.A 11.C

【解析】(1)奴河挾帶的泥沙在三角洲上堆積不均,造成三角洲多低洼地,A錯;雨水、冰雪融水、洪水期外洩的河水在低洼地聚集,B對;該地處於奴河中下遊,為三角洲,地勢低平,排水不暢,C錯;蒸發弱,有凍土分布,但因緯度不是太高,應多為季節性凍土,不利於地表水下滲,D錯。

(2)蒸髮型湖泊距離河流較遠,沒有河道與奴河相連,在洪水期難以被河流外洩的洪水淹沒,因此湖水幾乎不受河流影響,A正確。BCD錯誤。

(3)交換型湖泊有河道與河流相連,隨著奴河幹支流泥沙的不斷淤積,交換型湖泊與奴河幹流之間水流不暢,逐漸演變成洪水型湖泊或蒸髮型湖泊。C正確,ABD錯誤。

12.【答案】(1)河口地區地勢平坦,海水侵蝕作用弱,河流分岔入海;各岔流的泥沙堆積量超過波浪的侵蝕量,泥沙沿各岔道堆積延伸形成長條形大沙咀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鳥足狀;由於岔道穩定,兩側常發育天然堤,天然堤起著約束水流作用,使岔流能繼續向海伸延;岔道天然岸堤被洪水衝垮,又產生新的岔流。

(2)位於河口,地勢低洼;多沼澤分布,地層鬆軟。

(3)有利條件:位於亞熱帶氣候區,受墨西哥灣暖流影響,且位於海灣內,風浪小。

不利條件:泥沙淤積嚴重,水域淺。

(4)M市位於北半球,根據地轉偏向力,颶風呈逆時針方向旋轉;當颶風眼位於M市東側時,颶風把該市北側湖區的水吹向南邊的海岸,受海岸阻擋,水位抬升,導致洪水災害嚴重。

【解析】(1)該題明確要求從流水作用角度回答三角洲的形成過程,考生從流水侵蝕、流水沉積角度回答即可。從圖中可以看出,鳥足狀三角位於河口地區,河口地區地勢平坦,海水侵蝕作用弱,河流分岔入海;密西西比河年均輸沙量4.95億噸,在河口處堆積,各岔流的泥沙堆積量超過波浪的侵蝕量,以平均每年96米的速度繼續向墨西哥灣延伸,泥沙沿各岔道堆積延伸形成長條形大沙咀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鳥足狀;由於岔道穩定,兩側常發育天然堤,天然堤起著約束水流作用,使岔流能繼續向海伸延;岔道天然岸堤延伸較長,被洪水衝垮,又產生新的岔流。

(2)自然原因可從地形地勢、地質地貌等角度回答。M市是僅次於紐約的美國第二大港口城市,位於河口,地勢低洼;水流不暢,多沼澤分布,地層鬆軟。

(3)評價築港的自然條件一般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回答。M市位於位於墨西哥灣沿巖,為亞熱帶氣候區,受墨西哥灣暖流影響,從圖中位置可以看出,M市位於海灣內,風浪小。但M市位於河口泥沙淤積嚴重,水域淺。

(4)M市位於位於墨西哥灣沿巖,位於北半球,根據地轉偏向力,颶風呈逆時針方向旋轉;當颶風眼位於M市東側時,受颶風影響吹偏北風,颶風把該市北側湖區的水吹向南邊的海岸,受海岸阻擋,水位抬升,導致洪水災害嚴重。

13.【答案】(1)科倫巴以上河段主要位於熱帶草原氣候區,夏季(1~3月)降水量大,為雨季,河流流量大,汛期為每年1~3月份;(2分)沿岸沼澤面積大,對河流流量的調節作用明顯,科倫巴以下河段汛期推後(滯後)時間較長,為每年6~8月份。(2分)

(2)地勢低平,排水不暢;(上遊主要流經熱帶草原氣候,)降水量大且季節變化大,河水易泛濫;支流眾多,河流流量大;流域內土壤黏重,地表水下滲量小等。(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

(3)巴拉圭河中下遊幹流河段地處低洼的平原地帶,河流落差小;(2分)多沼澤地,地質不穩,不適宜建壩;(2分)地勢平坦開闊,修建大壩導致水位上升,淹沒面積大,移民搬遷量大等。(2分)

(4)雨季時(或汛期時),沼澤可滯納洪水,適當降低水位,減輕了洪水對航運威脅;(2分)旱季時(或枯水期時),沼澤調蓄河流流量,適當抬高下遊水位,延長了河道航行裡程;(2分)沼澤地穩定了河流水位和流量,延長了通航時間。(2分)

【解析】(1)科倫巴以上河段與科倫巴以下河段汛期處於不同時期的主要原因主要從降水時間、沼澤調節作用兩方面說明。

(2)巴拉圭河中上遊沿岸沼澤地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從地形、氣候、支流、下滲量等角度分析。

(3)巴拉圭河中下遊幹流河段很少規劃建設水電站的理由主要落差大小、建壩地質條件、移民搬遷難度等角度說明。

(4)巴拉圭河沿岸沼澤溼地對河流航運的有利影響可從減輕通航威脅、延長通航裡程和通航時間等方面說明。

14.【答案】喀斯特地貌多巖壁,巖壁角度多變和造型豐富;巖石上風化而成的凸點、坑洞、裂隙特別多而且表面堅硬、乾淨,(可以支撐發力的手腳點特別多)適合攀爬;「勝甲天下」的山水可以使攀巖者以異於常人的位置和角度欣賞美景;攀巖愛妤者的集聚促進了攀巖經驗和技術的交流(開闢出新線路,並帶來更新的攀巖技術);景區知名度高,交通便利,旅遊配套設施好。(10分)

【解析】廣西桂林陽朔地貌屬於喀斯特地貌區,該地區很多山峰都擁有陡峭的巖壁,各個巖壁角度多變和造型豐富,適合進行攀巖活動;該地區巖壁上鬆散的巖石被風化或者雨水衝蝕,留下的巖石裂縫、凸點和坑洞,既堅固又乾淨,為攀巖者攀爬提供支撐;桂林陽朔以「桂林山水甲天下」而出名,攀巖者在攀巖過程中從異於常人的角度和位置觀看陽朔山水,別有一番滋味;陽朔攀巖活動可以吸引國內外攀巖愛好者聚集在此,交流攀巖活動的技術和經驗,同時可以探索新的攀巖線路,豐富攀巖活動;桂林陽朔景區開發早,知名度高,基礎設施齊全,交通條件便利,方便攀巖愛好者的出行。

15.【答案】目的:河道變直縮短,河水滯留時間短,洩洪能力提高;修建梯級攔河壩,形成河道型水庫,提升通航能力。(4分)

生態作用:擴展河道寬度,延長河道長度,河流溼地面積增加;恢復河流自然生態系統,增加生物多樣性;增強河流的自然生產力和對汙染的淨化能力。(6分)

【解析】基西米河曾經渠道化的目的是將河道裁彎取直,河道裁彎取直主要是為了河道變直,河水滯留時間縮短,便於洩洪。從題幹中可以看出修建梯級攔河壩,形成河道型水庫,提升通航能力。

河流恢復自然面貌,進行生態修復的作用:一是改善水文條件,二是改善河流地貌的特徵,三是恢復瀕危或特殊物種等,河流的彎曲度增加可以增加河流的長度、增加河道分汊可以增加河流的河網密度,進而增加水面面積和溼地的面積,恢復生物的生存環境,增加生物的多樣性;通過彎曲度的增加和分汊的增多,能夠降低水流速度,增加水流的淨化能力,進而恢復其自然生態功能。

相關焦點

  • 【歸納加強】高考地理有關中國河流熱點問題匯總,影響河流含沙量的...
    強烈推薦地理考生關注!關注後立即贈送565個高考地理專題設計,歡迎每天打卡!  ④氣溫較高地區:冬季氣溫高於0℃以上,河流沒有結冰期。  熱點問題3:地下水的問題與保護?  ①不合理灌溉—導致—土壤鹽漬化——科學管理。  ②過量開採——導致地下漏鬥區,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質變壞。——及時人工回灌。  ③保護自流水補給區的自然環境。  熱點問題4:黃河斷流的原因?
  • 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口罩和產業鏈
    高考時政地理熱點系列文章第六篇,第一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巴西暴雨第二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印尼火山噴發,疫情糧食安全 第三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旗雲和凌汛 第四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華北平原春種 第五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暖冬和開花季節 希望對各位老師的授課有所幫助
  • 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華北平原春種
    高考時政地理熱點系列文章第四篇,第一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巴西暴雨第二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印尼火山噴發,疫情糧食安全 第三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旗雲和凌汛 希望對各位老師的授課有所幫助,有需要的老師可以關注我的百家號,獲取更多教育資料。
  • 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埃及降水和溫帶氣旋
    高考時政地理熱點系列文章第八篇, 第三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華北平原春種 第五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暖冬和開花季節 第六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口罩和產業鏈 第七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北鬥系統衛星發射 希望對各位老師的授課有所幫助。
  • 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暖冬和開花季節
    高考時政地理熱點系列文章第五篇,第一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巴西暴雨第二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印尼火山噴發,疫情糧食安全 第三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旗雲和凌汛 第四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華北平原春種 希望對各位老師的授課有所幫助,有需要的老師可以關注我的百家號,獲取更多教育資料。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特徵
    (2)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河流沒有結冰期(且水溫較高);年降水量豐富,河流的流量豐富;降水的季節和年際變化大,河流水位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流量的季節和年際變化大)能說出季節變化大即可。(3)主要來自周邊的南亞、東南亞,距離本國近;主要來自歐洲,經濟發達,人們精神消費需求高;或歐洲與斯裡蘭卡旅遊資源的差異大,對歐洲人的吸引明顯。
  • 2020年高考文綜出題熱點大匯總(政治、歷史、地理)三科全
    今年文綜高考題最有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出題:政治:緊跟時事熱點,重點突出取得的突出成就和重大突破歷史:基礎知識考察為主,以古代+現代的雙代知識點雙集合為主地理:地理硬性基礎知識為主,基本概念和定義要準確掌握具體文綜三科的出題點為以下3點,同學們好好研讀,做到心中有數,儘量多的積累素材知識點。
  • 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北鬥系統衛星發射
    高考時政地理熱點系列文章第七篇,第一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巴西暴雨第二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印尼火山噴發,疫情糧食安全 第三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旗雲和凌汛 第四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華北平原春種 希望對各位老師的授課有所幫助。
  • 精品|衝刺2020高考地理之解題技巧專項突破|專題2.2 原因依據類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 衝刺2020高考地理之解題技巧專項突破 | 專題2.2 原因依據類命題特點【設問形式】「分析河流A—B處南北兩岸地貌特點及其成因」、「【舉一反三】(2015·山西高考模擬)下圖所示區域地處我國四川西部斷裂帶。2O14年夏秋季節,該區域出現多次降雨。圖中虛線所示範圍為降雨過後某種地質災害邊界範圍。分析圖示地質災害的成因並指出其對圖中河流的危害。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溯源侵蝕
    典型例題一: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遠古時代,長江流域絕大部分被古地中海所覆蓋,隨著地殼不斷運動,長江中遊南半部隆起成陸地,古長江自東向西流入古地中海。約1.4億年前,長江中遊巫山山脈形成,古長江在其西側流入四川盆地,在其東側流入江漢盆地。
  •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衝刺練習試題二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衝刺練習試題二11、 動物鬥毆的行為屬於(  )A. 幹擾競爭B. 利用競爭C. 共生D. 競爭排除12、 下列選項中,屬於水生植物對水環境適應特徵的是(  )A. 葉片角質層厚B.
  •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點《理化》模擬衝刺試題及答案一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點《理化》模擬衝刺試題及答案一1.在恆溫恆壓、非體積功為零的條件下,均相單組分封閉體系,達到平衡的判據是:(A) ∆S = 0; (B) ∆U = 0; (C) ∆A = 0; (D) ∆G = 0。
  • 2020年高考地理複習口訣
    地理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地理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地理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2011年高考地理大綱解讀及複習建議
    2011年高考地理大綱解讀及複習建議 2011-04-11 15:16 來源:高中學習網 作者:
  • 高考地理微專題19 河流流向的判定
    湖泊或水庫對河流徑流有調節作用,使得湖泊或水庫下遊的河流年徑流量比較平穩,所以水位變化曲線的起伏就較小。高考地理微專題18 河流水系特徵的描述方法及其影響因素高考地理微專題16 河流對其它地理要素的影響
  • 2020高考地理高頻考點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頻考點,供大家參考閱讀!「一基礎、兩功能、兩表現」  【重點解讀】地理環境整體性的應用角度分析  (1)分析地理環境要素與環境總體特徵協調一致的關係。
  • 高考最後衝刺,各科基礎很重要,盲目複習,孩子再怎麼努力也白搭
    時光荏苒,一轉眼時間已經來到了2020年4月21日,現在可能很多學校已經在準備今年4月的第一輪模擬考試了,對於高三學生們而言,這也意味著我們的高考複習已經進入了最後的層次階段。對於在座的各位學生家長來說,我想沒有誰會不希望孩子能夠通過接下來兩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好好複習衝刺一下,7月份的時候考個更加理想的大學。
  • 高考地理考綱解讀:時事熱點可能成為考題
    解讀教師:東北育才學校高中部地理高級教師紀繩香  【考綱解讀】  今年的地理考試內容與2006年相比,變化不大,考點保持了絕對的穩定。這主要是因為國內一些省份也將啟用新課程高考(高考新聞,高考說吧)大綱,現在處於舊考綱向新考綱過渡的階段,考綱沒有必要再做較大的調整。  細微的變化有:語言敘述變得簡潔。例如:2006年考綱中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四季的形成;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形成。2007年考綱改為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浪地貌
    典型例題一: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左圖為世界某區域略圖,2013年1月上旬甲島氣溫高達40℃,極端高溫助長了森林大火,該島經濟損失嚴重。右圖「十二使徒巖」形成於海浪的侵蝕作用,「十二使徒巖」如今只剩下8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醫學綜合》衝刺模擬試題及答案八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醫學綜合》衝刺模擬試題及答案八1.肺的下界在鎖骨中線處( C )A.與第6肋相交B.與第8肋相交C.與第10肋相交D.與第12肋相交E.以上都不對2.下列何部位受損,可引起雙眼視野顳側偏盲(A )A.視交叉中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