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小區域——克拉地峽

2021-01-18 地理興說

典型例題一:(201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 2014年3月13日,由中國企業牽頭籌建的克拉運河開鑿工程已經開始運作。克拉運河位於泰國中南半島的克拉地峽,根據工程計劃,這條100公裡的人工運河貫通印度洋和泰國灣,成為亞洲最大的一條人工運河。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東協部分國家區域圖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這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貿易區,也是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自由貿易區。

材料二:克拉地峽北連中南半島,最窄處50多公裡,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裡地段均為泰國領土。

材料三:泰國曼谷氣候資料(位於13.7°N,100.6°E,泰國灣沿岸平原,海拔20米)

(1)結合上表,簡述曼谷的氣候特點及其形成原因。

(2)泰國香米以其優良的品質享譽全球,目前泰國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個國家,試分析該國發展水稻種植業的優勢社會經濟條件。

(3)開鑿克拉運河,將會給當地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契機,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在引進工業企業與開發區建設中應防止出現哪些問題?

參考答案:

(1)曼谷屬熱帶季風氣候,地處熱帶,全年高溫,年均氣溫在25~30℃之間,溫差不大;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約有1550毫米,旱雨季分明,降水主要集中於6-10月;旱季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雨季受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影響。

(2)①國際市場廣闊;②海運條件便利;③種植經驗豐富;④勞動力充足⑤國家政策扶持

(3)①嚴格工業企業準入,防止傳統工業企業的過度引進;

②合理布局工業企業,防止土地資源浪費;

③嚴格控制工業「三廢」排放,防止生態破壞與環境汙染;

④促進工業結構多元化,防止惡性競爭。

典型例題二:(2018·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地峽是連接兩塊較大陸地或較大陸地與半島間的狹窄地帶。地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溝通大陸和大陸、大陸和半島的中間橋梁,也是交通的咽喉要道。地峽比較狹窄,兩側鄰海洋,是開鑿運河的良好地段。下圖是近些年備受世人關注的某地峽(K)地理位置及擬定運河路線分布圖。

(1)據提供信息,描述K地峽的地理位置。

(2)在該地峽開鑿運河的眾多方案中Ⅰ、Ⅱ最具代表性。請確定你支持的方案,並說明理由及施工前應重點考慮的自然條件。

(3)若在K地峽開鑿了運河,列舉可受益的主要國家,並簡述其原因。

參考答案:

(1)處於北緯7°至12°之間的地段(泰國境內),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東經98°至101°之間,西側為印度洋(安達曼海),東側為太平洋(暹羅灣)。

(2)支持方案Ⅰ。處於地峽最窄處,工程量小,成本低;地質構造(災害)、氣象條件等。

支持方案Ⅱ。處於地峽南部有湖泊分布的地帶,工程量較小,成本較低;地質構造(災害)、氣象條件等。

(3)泰國;帶動與拉動經濟的發展,擴大就業機會,增加收入,加大與多國的貿易往來。

中國(日本等東亞國家);以運輸石油為主的海上貿易航程縮短,節省運費,運輸安全性得到提高。

典型例題三:(2014·山東高三) (18分)下圖為中國與東南亞高速鐵路規劃示意圖,另有專家建議中泰兩國合作在克拉地峽開鑿運河,如圖所示。

(1)評價圖示區域高鐵建設的區位條件。(12分)

(2)說明克拉地峽運河的開鑿對我國的重大意義。(6分)

參考答案:

(1)有利條件:中國與東南亞社會經濟發展快,經濟貿易聯繫密切;沿線人口眾多,城市密集;中國擁有較強的高鐵建設技術;中國擁有豐富的高鐵運營、管理經驗。

不利條件: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起伏大,施工難度大;喀斯特地貌地區,地質條件複雜,施工難度大;降水量大,多暴雨,影響施工;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熱帶叢林地區,施工條件差;河流眾多。(每要點2分,任答其中6個要點即可得12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得分)

(2)新增加了一條我國與南亞、中亞、西亞、非洲、歐洲等區域聯繫的海上通道;有利於我國資源(尤其是能源)的進口,改善了我國的能源安全;縮短了我國與南亞、中亞、西亞、非洲、歐洲之間航線的距離,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和時間。(每點3分,任答2點即可得6分)

典型例題四:(2015·湖北高二月考)根據材料和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瀾滄江一湄公河是亞洲一條著名的國際河流,該河有「東方的多瑙河」之稱。中國和東協有關國家一致決定在未來10年內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並將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合作開發確定為雙方在新世紀開展合作的五大領域之一。

材料二:中南半島和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圖

材料三:克拉地峽是泰國南部的一段狹長地帶,近年來,泰國希望利用其東臨太平洋、西接印度洋的獨特地理優勢,開鑿克拉地峽運河為本地區石油貿易提供更加快捷、便利和安全的運輸路線。設想中的克拉地峽運河將橫貫泰南 ,初步測算需耗時10年,耗資280億美元。

(1)湄公河發源於中國的唐古拉山,流出中國後經過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 ________ ,注入 ________海。

(2)A地區附近的河道橫剖面和下面哪一幅圖相似( )

(3)A地區附近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________,簡述該地發展該農業的有利條件(答出4點即可)

(4)中南半島北部山高谷深,交通運輸線多分布在地勢相對和緩的盆地及河谷地區,公路多,鐵路少。回答山區公路建設與鐵路建設有什麼差異?原因是什麼?

(5)針對開鑿克拉地峽運河的設想,日本積極支持、新加坡堅決反對、泰國搖擺觀望。說明三國持三種不同態度的理由。

參考答案:

(1) 越南 南

(2) ②

(3)季風水田農業 水熱條件充足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精耕細作的傳統經驗

(4)公路多沿等高線修築,施工相對容易,投資相對較小(2分)。鐵路常開鑿隧道、架設橋梁,施工難度大,單位距離內的投資巨大(2分)。鐵路建設對路基、坡度、轉彎半徑的要求比較嚴格(2分),而公路沿等高線修建盤山公路可以儘可能降低地面坡度,避免陡坡危險(2分)。

(5)日本:開鑿後可以使日本對歐洲、非洲貿易航程縮短,經濟效益提高(1分)。新加坡:一旦開鑿成功,將會影響馬六甲海峽國際運輸地位,進而影響新加坡經濟(1分)。泰國:開鑿後,一方面可以為國際貿易提供快捷、安全的海運路線,帶動泰國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投入太大,與經濟收益不成比例,並且國土被分割,南部管理風險加大(2分)

典型例題五:(2015·浙江高三)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8分)

材料一:農業是泰國經濟的支柱,以生大米和多種熱帶經濟作物為主。是世界第一大大米出口國、世界第一大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

材料二:近年來,泰國開鑿克拉地峽運河的呼聲甚高,一旦運河開通,相比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路程可縮短1200多公裡,航行時間可縮短2天。

材料三:局部東南亞地圖,泰國地形圖、人口分布圖,以及曼谷氣候特徵圖。

(1)說出泰國人口的分布特徵。(4分)

(2)簡述泰國水稻種植集中分布在湄公河下遊的區位。(10分)

(3)選擇在克拉地峽出開鑿運河的有哪些有利區位?(6分)試分析運河開鑿後對泰國會帶來哪些有利影響?(8分)

參考答案:

(1)沿河谷分布;主要集中在湄公河下遊平原。(4分)

(2)全年高溫,降水豐富,水熱條件好;河流下遊、河網密布,水源充足;湄公河下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多,勞動力豐富;水稻種植歷史悠久,農業經驗豐富。(10分)

(3)有利區位:地形狹小、工程量小;東亞各國和地區與西亞、歐洲的海上貿易量大;可縮短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航程和時間,節省運輸費用。(6分)有利影響:開鑿運河能夠創造泰國的就業機會;運河投入運營後,能為泰國帶來可觀的通行費收入;帶動運河周邊的經濟發展,形成多個以交通條件、煉油業、旅遊業等發展起來的城市;泰國因此成為海運樞紐,會加大對外國投資家的吸引力,帶動整個國家經濟。(8分)

典型例題六:(2016·黑龍江高三)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克拉地峽位於泰國境內,最窄處僅50千米。若在次處開鑿一條運河,從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船舶,比經過馬六甲海峽航程至少縮短1200千米,每趟航程可節省30萬美元。

材料二 2013年印尼總人口為2.48億人,其中有超過一半居住在該國的第四大島——爪哇島,該島為熱帶雨林氣候,氣候溼熱。下圖為爪窪島地圖。

(1)描述爪哇島的地形特徵

(2)分析爪哇島人口稠密的原因。

(3)克拉地峽修建運河的條件極佳,但是新加坡與泰國都有反對的聲音,請分別分析它們反對的原因。

(4)印度尼西亞政府計劃在蘇門答臘島靠近馬六甲海峽一側建設與新加坡一樣的城市。此計劃是否可行?請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以山地和平原為主;中部為山地,南北部沿海為平原;地勢起伏大,中部高南北低。

(2)歷史上的火山爆發噴出的火山灰風化後成為肥沃的土壤,地處熱帶,雨水又非常豐沛,有利於農業生產;自然環境和交通條件相對較好,適宜於發展旅遊業及相關產業;國家首都在該島,基礎設施建設較好;國家政策支持;開發的歷史比較悠久;

(3)泰國:破壞生態環境,增加運河南北交通的難度,不利於運河南北的管理。

新加坡:往返印度洋與我國南海的船隻改道經過克拉地峽,不再經過馬六甲海峽,新加坡交通地位下降,商品的集散地作用降低,影響其經濟發展。

(4)可行。理由:蘇門答臘島沿馬六甲海峽海岸線長,對馬六甲海峽的控制能力更強,交通地位重要;地勢平坦,港口陸域用地面積廣,地價低,建設成本低;海岸線曲折,可以通過清淤、加固海岸等措施建設港口。

不可行。理由:蘇門答臘島靠近馬六甲海峽一側多沼澤,建設港口易破壞生態環境;河流眾多,泥沙淤積,海水較淺,不利於建港;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基礎設施落後等。

典型例題七:(2020·調兵山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二月考)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下圖為世界某區域示意圖。

材料二 克拉運河計劃是指從泰國克拉地峽區域挖掘一條溝通太平洋的泰國灣與印度洋的安達曼海的運河。但由於多方原因,目前尚未規劃實施。

(1)圖中①處是其所在國的棉紡織工業中心,其優勢條件之一是接近棉花主產區。分析該國西北部盛產棉花的自然原因。

(2)歐洲一些品牌服裝企業到②地建服裝加工廠,產品貼牌銷往歐洲及世界各地。試從地理角度(除原料和交通條件外)說明歐洲服裝企業選址②地的理由。

(3)若克拉運河通航,分析其可能產生的直接影響。

參考答案:

(1)該國地處南亞,為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降水充沛;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棉花生長後期多晴朗天氣,有利於棉花的生長和收穫。

(2)該地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且廉價;土地租金低;政府政策支持;周邊國家和地區人口多,市場廣闊;世界品牌優勢與該區域低生產成本優勢相結合,形成區域競爭優勢。(答出三點即可)

(3)克拉地峽開鑿運河會形成聯繫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新的便捷通道;國際海運航程縮短,運費降低;馬六甲海峽的交通地位可能下降。(答案合理即可)

典型例題八:(2016·吉林高三)根據下列材料及圖示,完成下列問題。

由中資企業承建開發的尼加拉瓜跨洋運河於當地時間2014年12月正式開工,工程全長276千米,項目總投資500億美元,預計2019年完工。近年來,有「東方巴拿馬運河」之稱的泰國克拉地峽運河(全長約50千米)開發也成了中資企業重點關注的項目。

⑴ 簡要說明圖示兩區域中共同的內力作用並簡述判斷依據。

⑵ 比較圖中①、②地1月份氣流運動的差異,並說明原因。

⑶ 尼加拉瓜運河和克拉運河的開通,哪一個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更大?從地理區位、經濟聯繫、能源安全的角度加以說明。

參考答案:

(1)巖漿活動 兩地區都有大量火山分布,有大量有色金屬礦產分布

(2)①地盛行東北風,風力較大;②地位於赤道低壓帶,風力小,上升氣流為主(或垂直運動為主)。①地為熱帶草原氣候,1月受東北信風控制;②地為熱帶雨林氣候,1月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氣流輻合上升。

(3)克拉運河 原因:克拉運河直接溝通了南海海域與印度洋,與我國的地緣關係更為密切;克拉運河位於我國正在打造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其戰略意義更加重要;中東(西亞)石油是我國的主要供應地,克拉運河開通後,其運輸距離大大縮短,有利於提升我國能源供應的安全性。

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2021高考地理綜合題分析
    高考地理綜合題一 分析朝鮮半島南北在地形、氣候、植被、經濟等方面的異同點? 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氣候: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北部——溫帶季風氣候。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總結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總結對於高考地理的提分方法來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能夠掌握一些高頻的地理知識點了,下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地理必備的知識考點。高考地理地圖方面重要知識點總結地圖專題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 地理大發現,地圖上那些半島中的半島
    在世界地圖上很容易找到一些大型半島,比如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但有一種情況,就是在一個半島上又有一小部分陸地伸出去,這就形成了半島中的半島的情況。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幾個典型的案例。馬來半島又稱為克拉半島,著名的克拉地峽就是這麼來的。其南的大部分屬於馬來西亞,北部是泰國,只有一小部分屬於緬甸。
  • 世界地理小區域——索科特拉島
    典型例題三:(2015·浙江高三期末)索科特拉島位於印度洋西北部,1800萬年前從非洲大陸分離,島上氣候乾旱,多大風,植被低矮稀少多可作珍貴藥材,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下圖示意索科特拉島的地理位置及島上的典型植被。完成(1)~(3)題。(28分)(1)簡述索科特拉島地理位置的主要特點。
  • 泰國為啥不運用地理優勢,在最窄的地方開鑿運河替代馬六甲海峽?
    加之當今世界總體和平,全球化趨勢明顯,各國間貿易往來日益頻繁,陸上運輸十分艱難,飛機運載能力畢竟有限,許多時候大宗貨物的運輸都要靠海運來完成。作為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最重要的海峽樞紐之一,馬六甲海峽也為其周邊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可以說新加坡正是藉此成為了一個發達的國家,而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就是彈丸之地。
  • 世界地理小區域——賴索托
    賴索托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下,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中國政府與賴索托政府籤訂協定,把菌草技術列為中國政府援助項目。經過多年推廣,該項目在賴索托取得良好的綜合效益。下圖示意賴索托位置。(1)描述賴索托降水的主要特徵。(2)簡析賴索托發展菌草業的有利條件。(3)說明菌草業對賴索托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 世界地理小區域——尼羅河
    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主要支流有白尼羅河、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1)白尼羅河源於東非高原。東非高原與同緯度地區的自然帶不同,分析其成因。(2)簡述青尼羅河的流量特徵。(3)分析尼羅河上遊流量大但下遊流量較小的原因。(4)近年來尼羅河泥沙不斷減少,簡述泥沙減少對尼羅河入海口自然環境的影響。
  • 世界地理小區域——大高加索山脈
    材料一:俄羅斯是世界向日葵生產量最大國家之一,大高加索山北部是向日葵生產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向日葵籽的含油率與氣候關係密切,含油率與光照強度、日照時數和氣溫日較差等因素呈正相關;與日均最低氣溫等因素呈負相關。材料二:大高加索山脈是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山脈南北兩側自然差異大,山峰高大,許多山峰的高度超過海拔5000米,山上氣候寒冷,終年積雪。該地森林茂密、河流廣布。
  • 世界地理小區域——克裡米亞半島
    向日葵是烏克蘭的國花,種植面積大,且該國寒冷地區的向日葵可生產出高質量的優質健康葵花籽油,產出的葵花籽油約80%供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國。材料二 烏克蘭境內地勢平坦,是世界上優質黑土分布區,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這裡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農業區和商品糧生產基地。但該區域表土流失嚴重,「黑風暴」頻發,加上氣象災害頻發,嚴重威脅農業生產。
  • 世界地理小區域——亞速海
    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海水鹽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受極地冷空氣影響盛行偏北大風,夏季較乾燥。西部有狹長的沙嘴(從陸地凸入海中的狹長沙灘)與錫瓦什灣相隔(如圖)。錫瓦什灣海水鹽度很高,大部分水體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間,海底有厚達5米的淤泥,由於微生物的作用,常散發出腐敗的氣味,夏季尤臭。
  • 世界地理小區域——裏海
    在裏海東部有世界上最大的瀉湖——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其與裏海主體通過一條長約7千米的水道溝通,裏海的水大量流入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為遏制裏海水位下降,1980年蘇聯修築一座水壩切斷了裏海與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的聯繫。水壩建成後,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大幅萎縮。1992年,這座水壩被拆除,之后里海水位仍在上升。21世紀初,裏海水位再次出現下降趨勢。下圖示意裏海及卡拉博加茲戈爾灣。
  • 世界地理小區域——剛果盆地
    材料一 剛果盆地,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位於中部非洲國家剛果(金)境內。剛果(金)國土54%被森林覆蓋。熱帶雨林的面積僅次於南美洲亞馬孫平原,有「地球第二肺」之稱。過度砍伐導致森林覆蓋率不斷下降。聯合國糧農組織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該地區森林採伐速度已經超出森林再生能力的極限。
  • 世界地理小區域——恆河三角洲
    (1)恆河三角洲是世界最大的三角洲,試分析其形成條件。(2)每年7~9月,恆河三角洲經常發生洪水災害,請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3)孟加拉國號稱「黃麻之國」,請分析其發展黃麻種植特有的自然地理條件。參考答案:(1)河流帶來大量泥沙沉積;開闊而相對封閉的盂加拉灣提供了良好條件;地勢低平,流水沉積;海水頂託;形成歷史悠久。
  • 世界地理小區域——西奈半島
    適用對象:高二,高三全體學生,高中地理老師,地理旅遊愛好者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僅供大家學習探討之用,如涉及侵權,請留言處理。
  • 【地理視野】地理測試中經常出現的世界十大半島
    稻米、天然橡膠、油棕生產在世界佔重要地位。世界最大的錫礦開採區,鎢礦與石油也較豐富。瑞典的基律納是世界上地下開採的最大鐵礦。挪威沿海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漁場之一,捕魚量居世界前列。瑞典和挪威造船工業見長,所造船舶大部分供出口。林業、水力發電、鐵礦開採、漁業、造船業和航運業均為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國家富有傳統的經濟部門。
  • 世界地理小區域——土耳其海峽
    下面為馬爾馬拉海地理位置示意圖及裡亞斯型海岸形成示意圖。(1)指出馬爾馬拉海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分析馬爾馬拉海亞洲海岸分布著綿延不斷的小山的主要原因。(3)簡述馬爾馬拉海形成陡峭的裡亞斯型海岸的主要過程。(4)說明馬爾馬拉海冬、夏季利於船舶航行的主要條件。
  • 世界地理小區域——阿特拉斯山脈(摩洛哥)
    (4)近年來,為發展農業,甲國大力修建大壩蓄水等水利工程,試從自然地理環境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參考答案:(1)東北-西南走向(2分),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隆起形成(2分)。成為近年來世界上新湧現出的重要旅遊度假目的地之一,也使得該國旅遊產業發展迅猛。材料三:摩洛哥磷酸鹽豐富,約佔世界儲量的 75 %。磷酸鹽在生產生活各方面都有廣泛用途,如用於食品工業、化工工業和化肥製造等。磷酸鹽是摩洛哥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2004 年磷酸鹽生產 2537 萬噸,出口 1172 萬噸,出口收益 4.5 億美元。
  • 世界最大的鑽石礦,數萬億克拉儲存量,俄羅斯這次不低調了
    不過世界上哪有那麼多中頭獎的事情呢,只有運氣爆棚的人才會遇見這樣的事情,一般人還是;老老實實的工作掙錢吧。但還是有不少夢想發財的人跑到南非找鑽石,但是南非卻不是世界最多礦的地方哦,想知道哪裡比較多礦?不如我們來看看世界最大的鑽石礦,數萬億克拉儲存量,俄羅斯這次不低調了。
  • 世界地理小區域——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匯聚了發源於落基山東坡、阿巴拉契亞山西坡和北部冰區南側的共約250多條支流,在中下遊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之一—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3)分析人工設施對密西西比河三角洲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參考答案:(1)有利:地處熱帶、亞熱帶、熱量充足;受海洋影響大,雨水較充沛;衝積平原,土壤較肥沃;河流較多,有便利的灌溉水源。不利:多颶風風災;地勢低平易受洪水威脅,沿海容易發生土地鹽鹼化現象。
  • 中美地峽的中部地區,為什麼東西兩側沿海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
    在六個大陸中,北美大陸和南美大陸實際上是相連的,有時候也合稱為美洲大陸,而連接北美大陸和南美大陸的狹窄區域,我們稱之為「中美地峽」。中美地峽通常是指墨西哥以南,哥倫比亞以北的狹長陸地部分,地峽總體呈西北至東南走向,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的加勒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