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題一:(2020·江西高三)回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剛果盆地形成於斷裂下陷作用,盆地周邊峽谷幽深,盆地中部沼澤廣布。下圖為剛果盆地(局部)等高線略圖。
(1)評價剛果盆地中部發展內河航運的自然條件。
(2)剛果盆地中部沼澤廣布,說明該地植被對沼澤形成的促進作用。
(3)甲地沒有形成沼澤,分析甲地沼澤形成的不利條件。
(4)推測剛果盆地周邊峽谷幽深的自然原因。
參考答案:
(1)有利條件:流量大,通航能力強(水溫高,無結冰期);水流平緩,航行安全。不利條件:沼澤廣布,不利於沿岸築港。
(2)熱帶雨林,植被茂盛;大量涵養水源,提高地表溼度;林下光照弱(空氣潮溼),蒸發量小。
(3)遠離河流,地表水來源不足;地形相對凸起,地表水容易散失。
(4)氣候溼潤,河流流量大;(坡面)水土流失弱,河流含沙量小;斷裂下陷,導致地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對河床)侵蝕作用強。
典型例題二:(201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 結合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剛果盆地,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位於中部非洲國家剛果(金)境內。剛果(金)國土54%被森林覆蓋。熱帶雨林的面積僅次於南美洲亞馬孫平原,有「地球第二肺」之稱。過度砍伐導致森林覆蓋率不斷下降。聯合國糧農組織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該地區森林採伐速度已經超出森林再生能力的極限。
材料二 剛果盆地邊緣礦產資源豐富,金剛石、銅、鍺、鈷、錫、鈾、錳、鉭的儲量都居世界前列,有「中非寶石」之稱。盆地為該國重要農業區,產油棕、咖啡、橡膠、菸葉等。
(1)從地質作用的角度分析剛果盆地的形成過程。
(2)剛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蓄積量大,但是伐木業並不發達,分析其原因。
(3)結合材料,試分析該國過度砍伐森林的種種誘因。
(4)試分析該流域過度砍伐森林對剛果河中下遊水文方面帶來的影響。
參考答案:
(1)斷裂陷落而形成低地;熱帶雨林氣候多雨使窪地積水成湖,湖水逐漸侵蝕邊緣,致湖水外洩;湖盆出露形成盆地。
(2)四周地形崎嶇(或盆地四周多山地),陸地交通不便利;河流下遊流速快(或海岸線平直),沿海無大型港口,水運交通不便;本地經濟落後,市場狹窄(或木材需求量小)。
(3)為出口木材、增加收入而砍伐森林;為增加糧食產量而開墾土地,使森林遭破壞;因大肆開採金剛石、銅等礦產破壞了地表植被。
(4)河流流量變化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
典型例題三:(2019·江西南昌二中高二月考) 結合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剛果盆地,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位於中部非洲國家剛果(金)境內。剛果(金)國土54%被森林覆蓋。熱帶雨林的面積僅次於南美洲亞馬孫平原,有「地球第二肺」之稱。過度砍伐導致森林覆蓋率不斷下降。聯合國糧農組織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該地區森林採伐速度已經超出森林再生能力的極限。
材料二 剛果盆地邊緣礦產資源豐富,金剛石、銅、鍺、鈷、錫、鈾、錳、鉭的儲量都居世界前列,有「中非寶石」之稱。盆地為該國重要農業區,產油棕、咖啡、橡膠、菸葉等。
(1)結合材料,試推測該國過度砍伐森林的種種誘因。
(2)試分析該流域過度砍伐森林對剛果河中下遊水文方面帶來的影響。
(3)指出圖示區域的主要的兩種氣候類型_____________,M以下河段的流向___________。
(4)G河流為世界第三大河流,試說明G河水量豐富的原因。
參考答案:
(1)為出口木材增加收入而砍伐森林;為增加糧食產量而開墾土地,使森林遭破壞;因大肆開採金剛石、銅等礦產破壞了地表植被。
(2)森林減少導致其涵養水源的能力下降;河流流量變化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河水變淺。
(3)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自東北向西南流
(4)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豐富;支流多或河網密集;流域面積較大,大部分為盆地,集(匯)水區面積廣。
典型例題四:(2020·北京高三)剛果河是世界著名河流,結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剛果河位於非洲赤道地區的剛果盆地,全長4640千米,是世界流量第二大的河流。由於流經赤道兩側,下遊一年有兩次洪峰,第一次在6月;第二次在12月,且第二次洪水量大於第一次洪水量。
(1)說明剛果河一年兩次洪水,且第二次洪水量大於第一次的原因。
(2)剛果盆地中部河段,多沙洲和島嶼,河道呈辮狀。說明理由。
英加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當地政府擬在河口附近建設煉鋁中心,依託非洲西北部儲量居世界首位的鋁土礦資源,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3)分析其煉鋁中心選址的合理性。
參考答案:
(1)赤道低壓帶隨季節南北移動;剛果河流經赤道兩側;6月赤道低壓帶北移,赤道以北流域降水量大;12月份赤道低壓帶南移,赤道以南流域降水量大,故一年兩次洪水;南半球流域面積大、支流多,故12月洪水量大於6月洪水量。
(2)剛果盆地中部,地勢平坦,水流緩慢,泥沙淤積。
(3)煉鋁業電力消耗量大,英加水電站可提供巨大電能;非洲西北部儲量居世界首位的鋁土礦資源,接近原料地,原料豐富;位於沿海,海運便利;政策支持。
典型例題五:(2018·陝西省渭南中學高二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剛果地處赤道兩側,氣候條件優越,土地資源豐富,是熱帶經濟作物油棕的起源地之一,但耕地資源開發利用率僅佔20%左右,且農業生產相當落後。布拉柴維爾一黑角鐵路是該國重要的出海通道。左圖為剛果地理位置示意圖。
(1)分析選擇鐵路出海而不選擇水運出海的原因。
(2)分析在布拉柴維爾建油棕加工廠有哪些優勢條件。
(3)分析剛果盆地沼澤廣布的原因。
參考答案:
(1)原因:①剛果河下遊河段落差大,水流急,多瀑布,不利航運;②需要跨越國界,涉及他國(或第三國);③鐵路運輸速度更快捷;④鐵路運輸受天氣變化影響較小,連續性好。
(2)優勢條件:①該國盛產油棕,原料豐富;②布拉柴維爾是該國首都,基礎設施完善,工業協作條件優越;③人口較多,勞動力充足;④有鐵路直通海港,產品出口方便。
(3)原因:①剛果位於赤道兩側,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全年高溫多雨。②由於降水豐富,河網稠密,水系發達,河流易泛濫產。③該地位於剛果盆地底部,地勢較低,排水不暢。
典型例題六:(2017·湖南高三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馬塔迪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最大港口,下剛果省首府。在剛果河下遊,離河口約135千米,萬噸海輪可通達。下圖為馬塔迪位置簡圖。
材料二 剛果民主共和國通過馬塔迪輸出銅、棕油、木材、棉花、橡膠等。馬塔迪有全國最大的麵粉廠,多榨油廠、鋸木廠,還有紡織廠等工廠。由於地位重要,被譽為「剛果之肺」。
(1)判斷港口馬塔迪位於圖中甲地還是乙地,請從地理角度說明理由。
(2)剛果河河口沒有形成三角洲,卻在丙處形成水下沙洲。據圖說明丙處水下沙洲的形態及沙洲的形成原因。
(3)馬塔迪港口條件優良,但經濟結構較單一,請為馬塔迪的經濟發展提出建議。
參考答案:
(1)甲地。剛果河自東向西流,河口處位於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南岸被侵蝕,泥沙不易在此淤積,故河水較深,適合建港。
(2)呈東西向的條帶狀。剛果河(切穿剛果盆地邊緣的山地丘陵,)入海口處落差大,流速快;無風帶靠近赤道,風浪小,近岸洋流流速慢,泥沙深入海洋,形成東西向的條帶狀水下沙洲。
(3)改善基礎設施;引進技術;對農礦產品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提供政策支持;修建鐵路以加強與內地的聯繫等。
典型例題七:(2018·廣東高三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考察隊員坐直升機從金夏沙出發,沿剛果河逆流觀察,金夏沙附近河道起初較窄,兩岸之間不超過0.8-1.6千米,但很快寬闊起來,最寬處增至13千米。之後則有許多島嶼。再由此向前,除了極少數的狹窄部分外,剛果河分成幾個通道,中隔成串的小島……
下圖示意剛果河金夏沙附近河段。
(1)概述圖示區域的水系特徵。
(2)分析串狀小島形成的原因。
(3)金夏沙與其他省會城市的聯繫,飛機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試對此現象做出合理解釋。
參考答案:
(1)河流幹流從東北流向西南;河道寬窄變化大;支流多,從周邊流向中心,呈向心狀。
(2)河流上遊來水量大,支流多,攜帶泥沙量大;河面寬闊,地形平坦,流速減慢,下遊金夏沙附近河道變窄,流量減少,河水滯留時間長泥沙大量沉積;幹支流交匯,水流相互頂託,泥沙大量沉積。
(3)飛機速度快,效率高;熱帶雨林氣候區,人口少,城市間距離遠;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量大,植被茂密,多河流、沼澤,陸上交通不便(投資);河流徑流量大,河道變化大,水上交通速度慢、直達性差。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