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號稱「矽谷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又完成了一項創舉——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將人類太空人送上國際空間站的民營企業家。
據外媒報導,美東部時間5月30日下午,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搭載載人龍飛船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將兩名美國太空人鮑勃·貝恩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爾利( Doug Hurley)從美國本土送入太空。
但這僅僅是開始。接下來是長達19個小時的前往國際空間站之旅,如果一切順利,飛船將與以7.8公裡/秒速度環繞地球運行的空間站進行會合和對接。對接如果不成功,龍飛船會和國際空間站相撞——而空間站上目前有兩名俄羅斯太空人和一名美國太空人,這樣會發生嚴重危險。
美國太空人鮑勃·貝恩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爾利( Doug Hurley)登船前
載人龍飛船被設計成自動完成對接。但如果出了什麼差錯,太空人可以進行手動控制。為了測試飛船性能並鍛鍊太空人能力,在飛船距離空間站不到150米時,貝恩肯和赫爾利將對飛船進行短暫的手動控制,隨後飛船將繼續進行對接。貝恩肯和赫爾利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優秀的兩名太空人,為此次任務已經訓練了五年。
當宇宙飛船靠近空間站時,會放慢相對速度,經過一系列深思熟慮的流程,以確保整個過程中所有的系統都在正常安全運行。
在發射之前,貝恩肯說他們已經準備好使用飛船上的觸控螢幕進行控制。
貝恩肯說:「對接任務要靠近空間站近距離飛行,然後慢慢接觸,可能與操控太空梭或戰鬥機有所不同。」
無論任何時候,只要地面上的控制人員感覺異常,他們可以命令飛船保持位置,甚至後退。
美國總統川普到發射現場觀看
美國的航天能力強是有目共睹的,早在1969年就完成了人類的首次登月,踏上了月球的表面。阿波羅期間,總共完成了7次載人登月發射,其中6次成功把12名太空人送到月球。唯一的阿波羅13號雖然沒有成功,但3名太空人毫髮無損返回地球。後來美國又建造了5架太空梭,為建設國際空間站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後來,挑戰者號太空梭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分別在發射和返回時發生了事故,導致總共14名太空人死亡。因為安全問題,美國不得不停飛了所有的太空梭,美國自己的載人航天就告一段落了。
沒有了太空梭,怎麼去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呢?美國只得求助於老對手俄羅斯。俄羅斯答應了運送美國太空人去太空的要求,當然是要交費的。剛開始的費用是每位太空人2000多萬美元,後來購買的2020年秋天發射的一個座位,價格已經暴漲到了9000多萬美元。據統計,自從太空梭停飛以來,NASA已向俄羅斯累計支付超過35億美元。價格如此昂貴,NASA迫切想要美國本土有能力發射載人飛船,這樣可以省下一大筆資金。如今,space x終於讓美國又有了自己運送太空人的能力。
已經非常有名的SpaceX雖然是第一次發射載人航空器,但是在載貨方面經驗已經非常多了。自2012年以來,該公司已經派出20多艘貨運飛船,為空間站運送物資和實驗設備。在這些任務中,龍飛船會停在空間站旁邊,然後被機械手臂抓住,從而停泊到空間站。
據分析,飛船大約在美國東部時間周日早上自動停靠到空間站。
在去年進行的測試中,載人龍飛船在沒有搭載太空人的情況下,完美地完成了對接任務,這讓NASA和SpaceX有信心完成載人航天任務。
據了解,貝恩肯和赫爾利預計將在空間站停留大約一到四個月的時間,具體時間尚未確定。
除了對美國國家的意義外,還有比這個更加遠大的意義:space X是第一家完成載人航天飛行的私營公司,開創了商業宇航的先河。這件事情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因為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商業競爭對手進入商業宇航這個領域,未來人類就會邁進太空時代。
商業宇航現在還非常的昂貴,還是富豪們的主戰場。除了space x,還有波音公司的「星際航班」(Starliner)項目、世界首富貝佐斯的「藍色起源」、維珍公司的「維珍太空船聯合體」等等。
目前世界上的民營航空公司非常多,有研究火箭相關技術的、有研究太空艙技術的、有研究衛星技術等等等等,大部分規模都很小,缺少融資支持。如今space X成功的拿到了NASA的大訂單,並且真的能夠對接成功的話,資本市場會馬上關注商業航海的經濟價值,有技術的小型航空公司會更容易拿到融資並成長起來,將商業航空的整體價格不斷拉低......真到那個時候,也許經濟條件允許的普通人放假期間去太空旅旅遊真的可以變成現實了......
載人龍飛船2號
如果喜歡本文,歡迎點個關注、轉發、或收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