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認為屬於未來科技 但卻已被發明出來的12件事物

2020-12-03 集集屋

人類對於未來的構想總是非常多樣和誇張。例如未來會出現自動疊好被子的床,一秒鐘內發生變色的鞋子。未來似乎很遙遠,以至於我們可以幻想許許多多當前我們所認為難以實現的東西。然而,就現階段而言,有一些曾經被認為應該在遙遠的未來被發明出來的東西,卻真的成為了現實。而今天,安迪就將為你介紹,曾被認為屬於未來科技,但卻已被發明出來的12件事物。

1、一種在疾病中變色的醫學紋身

德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醫療紋身。它可以代替普通的墨水,將染料引入皮膚下,該染料根據酸性水平以及血液中葡萄糖和白蛋白的含量而改變了顏色。有了這種紋身的存在,可以及時診斷出糖尿病和肝腎疾病,並監測患有這些疾病的患者的狀況。

2、智能床

初創公司Smartduvet 創造了一種具有氣候控制功能的電子毯,該毯子可用於兩種用途:對於那些喜歡涼爽的人而言,它可以帶來冷卻效果,而對於那些喜歡睡在更為溫暖的地方的人,它可以進行加熱。最重要的是,這種床每天早上都會自己鋪好。

3、改善記憶力的大腦植入物

南加州大學的生物工程師董鬆開發了一種可以改善記憶的設備。「記憶假體」將被植入大腦,特殊的電極會刺激大腦活動。在研究的過程中,對20名植入了植入物治療癲癇的志願者進行的測試表明,該設備可將長期記憶力提高25%,將短期記憶力提高15%。

4、一種從空氣中取水並且無需電力和燃料即可工作的裝置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創造了一種即使在沙漠中也能從空氣中提取水的設備。該裝置僅重幾公斤,每天每1公斤重可冷凝約1升水。水是絕對乾淨的,可立即飲用。該設備在太陽能電池板上運行,電池可以使它全天候收集水。研究人員保證,將來該設備的重量將會得到減輕,並且每天將能夠收集7至10升水,這足以滿足一個家庭的需求。將來,可能會出現功能更強大的設備,這些設備可以滿足小型定居點的需求,而且無需使用傳統供水。

5、讓你在黑暗中看到的眼藥水

紅外光幾乎來自所有物體,但肉眼無法看到。麻薩諸塞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具有納米粒子的藥物,該納米粒子可以捕獲紅外線,並已在小鼠上成功進行了測試。獲取到眼睛滴的形式,納米顆粒通過滴入眼睛,可以看到大約10周的紅外輻射。科學家聲稱這種療法具有巨大的潛力:從色盲的治療到夜視儀的替代品。

6、一艘不加燃料的船舶

豐田在6年的航行中運行了一艘不需要燃料的船。它利用太陽、風和海浪的能量來移動。這艘船將訪問50個國家,該項目將幫助世界轉向清潔能源,並解決空氣汙染和氣候變化問題。

7、人工軟骨

從運動員到老年人,關節疾病和受傷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場災難,直到最近,還沒有完全取代受損的軟骨組織的方法。但是現在,密西根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以凱夫拉爾為基礎的水凝膠,其行為就像天然的軟骨:它可以吸收靜止時的水分,變得非常結實,可以抵抗外部影響,還可以像橡膠一樣釋放水分並變得有彈性。

8、一種可以讓你隨時更改商品顏色並為其施加其他圖案的塗料

麻省理工學院的員工創造了一種變色龍塗料,它含有多種色素,會根據輻射而被激活。塗料被放置在噴霧器或刷子上,然後放在散熱器對面的平臺上。繪製過程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染料通過用紫外線照射物體來激活。之後,發射器會以不同長度的波照射物體的不同部分,並且它們會根據輻射的強度和時間獲得某種顏色。如果需要重新粉刷該物品,則重新進行整個過程。

9、與虛擬物體互動的手套

虛擬實境看起來可能是超現實的,但直到最近,還沒有人能夠「觸摸」它。不過,現在有了這樣的機會:瑞士工程師設計了一種輕薄的手套,可以讓你「觸摸」虛擬物體。它們的每個手指上都有特殊的板,當你在遊戲中拿起一個物體時,它們會停止手指的運動,從而模擬觸摸。手套如今已經由志願者成功測試過了。

10、移動式摺疊房

Ten Fold Engineering正在開發一個房屋項目,該房屋項目摺疊後可放入一個貨櫃中,並在10分鐘內自行安裝,無需特殊設備和建造者。組成房屋的模塊可以按不同方式組合,從而根據自己的喜好創建布局。該設計已經包含了生活所需的一切,包括管道。該初創公司已經創建了此類房屋的多個原型,並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將其投入生產。有了它,人們甚至可以在旅行中隨身攜帶這樣的房屋或與他一起搬家。

11、幾乎完全由屏幕組成的手機

這裡我們要提到的就是國產手機小米在近期發布的Mix Alpha智慧型手機。這款手機科技感十足,屏幕「包裹」至外殼上。後面板上可以顯示各種信息,例如天氣預報或導航器,並且觸摸按鈕,電池指示器等位於側面。該智慧型手機將於今年開始銷售,它的售價高達19999 元。這款手機外表非常的酷炫,但依然有人懷疑它的實用性,以及高得嚇人的價格。

12、屏幕可以摺疊的手機

可以摺疊起來的手機,或許是多年以前出現在科幻電影裡的設備,它看起來總是太過於遙遠了。然而,隨著華為在今年發布了mate X,人們才發現,科技的進步是如此的巨大,原本讓我們感到遙不可及的產品如今已經真的成為了現實,而另一款與此類似的摺疊手機,則是來自三星的Galaxy Fold。但就當前而言,摺疊屏手機的技術似乎還不夠完善,無論是華為還是三星,似乎都難以做到真正的量產和超低故障率。

你認為,還有哪些技術看似遙不可及,但卻又將要或已經出現在這世上?

相關焦點

  • 我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亮出150餘件小發明
    10月16日,由我市教育局、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舉辦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發明比賽在該市吳寧一校舉行。比賽現場,150餘件參賽科技小發明作品構思巧妙,吸引了眾人眼球。  「我的科技小發明是「輪船側傾報警定位裝置」。不久前長江重大沉船事故,事故造成上百人死亡。我的小發明啟發來源於這一事故。當我的船側傾時馬上會發出報警聲,並向有關部門發出位置信息。」
  • 《科技想要什麼》改變了我對生活、宇宙和其他一切事物的看法
    同時,他還會告訴你科技將給我們帶來什麼?科技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所以,一本叫做《科技想要什麼》的書就出現了。  KK(凱文.凱利)對它的評價——「這本書改變了我對生活、宇宙和其他一切事物的看法。」  書中,所體現出來的凱文·凱利的思想精髓在於:  用生命特有的眼光,注視那些外在於個體的一切事物,不把它們看成是「死寂」的、無生命的,而是按照生命特有的脈動,與這個世界一同呼吸,積極投身於這個世界無窮的博弈中,擁抱生命,感受生命。
  • 人類的科技,是不是已接近極限?
    >顯然,大多數人都抱有樂觀態度,認為人類未來科技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人們之所以認為科技發展還沒有達到極限,主要是因為當前的主流觀點還是任何事物都處在發展變化中,目前人類已經掌握的奧秘都還只是地球的一部分。隨著對宇宙探索的不斷深入,人類的科技水平還會繼續提升是沒有爭議的事情。
  • 安徽青少年科技發明大賽舉行 100件作品現場展示角逐
    「可攜式太陽能蒸煮器」「新型多用途頭盔」「智能溫控教室風扇」「基於實時通訊的可攜式水質監測設備」……5月23日,第六屆「皖新教育杯」安徽青少年科技發明大賽決賽在合肥現代科技館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100件青少年科技發明作品,現場展示角逐。
  • 科學發現和科技發明的區別
    科學發現是指科學活動中對未知事物或規律的揭示,主要包括事實的認知和理論的提出「發明」的字面意思是創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科技發明是指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發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製作的新工藝、新方法。機器設備、儀表裝備和各種消費用品以及有關製造工藝、生產流程和檢測控制方法的創新和改造,均屬於發明。
  • 「時光機」早就被發明出來了,卻因某種原因不能面世?
    相信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對這樣的「時光機」趨之若鶩,那麼這樣一個可以穿梭於過去和未來的機器到底有沒有可能被發明出來呢傳說有一位名叫貝樂哥裡諾.恩裡科的神父兼物理學家就曾經發明過一部「時光機」。而咱們之所以用「傳說」這個詞,是因為至今為止,關於樂哥裡諾.恩裡科是否發明了「時光機」這件事已經無從考證了。至於刪除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或許這個故事本身就不是真的,又或許是像「時光機」這樣的裝置是絕不會在世間露面的,所以才被雪藏。
  • 已經被發明出來的11種未來物品
    你是否想像過,未來的生活是什麼樣?會自己疊被子的床,可以在幾秒內變色的鞋子,或者是可以隨身攜帶的房子,讓你隨時都能出門旅行,不管是哪一種,我們的未來都是多姿多彩,那麼我們離未來還有多遠?今天我們就來帶領大家看看,已經被發明出來的11種未來物品。
  • 14個提前帶你進入未來的科技發明!
    還記得小時候看的很多科幻電影、圖片、文章書籍當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現各種形形色色未來感十足的科技發明,例如:《霹靂貝貝》中的外星人和會「放電」的貝貝;《七龍珠》、《哆啦A夢》中出現的各種腦洞科技發明;《回到未來》系列電影中出現的懸浮滑板;《邋遢大王》的縮小藥;期刊《奧秘》等等難以計數……當每每被這些畫面所震撼到久久難以忘懷時,對於兒童時期的我來說,這些「發明」不知道是否會在未來某一天
  • 未來就在這裡!可能改變世界的五項科技發明
    創造發明是每個民族強盛的所在。歷史已經證明,沒有發明創造就將被動挨打。 我們必須尊重歷史,但是更應該著眼未來。這意味著未來屬於能夠持續不斷供電的電池,這種電池將保證任何區域的設備都能夠正常通信和工作。
  • 有趣的科學難題:你認為最柔軟的事物是什麼?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世界上有很多柔軟的事物:貓的毛髮、嬰兒皮膚、專業洗滌後的毛衣。如果有一種萬能的柔軟度指南,將宇宙中任何事物按照柔軟度進行排序,以上3種事物肯定會在前列。
  • 1911年,愛迪生曾發表科技改變世界的「預言」,可是有三個卻錯了
    在愛迪生偉大的一生中,不僅發明了許許多多的先進設備,同時也根據自己的見識,說出了很多的預言,並且這些預言有一大部分都已經實現,無不體現了愛迪生「科技改變世界」的高瞻遠矚。1911年時,愛迪生曾表示,對於未來機器的發展,他一直都沒有懷疑過,因為機器具有很大的潛力,它會參與許多事務,從而令人們忙碌的雙手徹底解放。
  • 深圳5海歸回國創新科技 5年內發明近3000件專利
    5年過去,光啟已從一支海歸創新團隊發展成一個全球性的顛覆式創新高科技企業集團,各種科技成果引人矚目,其臨近空間飛行器「旅行者」號、高空平臺「雲端號」成功試飛,讓人變身「鋼鐵俠」的馬丁飛行噴射包已接受預訂,一個顛覆式空間服務全產品鏈和全球顛覆性空間技術聯盟初步成形。
  • 鈦媒體烏鎮咖薈 平衡前沿科技與倫理的同時,我們也要給新生事物...
    (原標題:鈦媒體烏鎮咖薈 平衡前沿科技與倫理的同時,我們也要給新生事物更多的生存空間)
  • ...丨平衡前沿科技與倫理的同時,我們也要給新生事物更多的生存空間
    目前我們已成功籤下兩位數的量產定點車型。」  本次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徵程2也榮譽入選了「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並且入圍了前15。今年,地平線已推出新一代高效能車載AI晶片徵程3,餘凱透露,明年將發布更強算力、面向高等級自動駕駛的徵程 5,打造車載中央計算平臺。
  • 照相機是怎樣發明出來的?
    太陽一出來,你就可以在對面的牆上看到一幅美妙的圖畫了。」這個人聽畫匠說得那麼有板有眼,只好半信半疑地照畫匠說的去做。果然,房子蓋好,並照畫匠說的那樣安上木板後,在房子的牆上出現各式各樣的景致。不過所有圖像都是倒著的。這難道是真的嗎?這確實是有科學道理的。房子外的景象可以通過小孔反映在對面的牆上。這在物理學上叫「小孔成像」。照相機就是根據這一原理研製的。
  • 12件逝物,12段我們險些失去的記憶
    通過書寫,沙朗斯基試圖讓某些事物活下去。在新作《逝物錄》中,她用12個華麗的故事保存了12件我們早已忘記甚或從不知道的事物。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她的作品就像洶湧波濤上方的燈塔,照亮了一切我們輕易失去的東西。 本期,我們將《逝物錄》中的12種逝物一一呈現。
  • 兩項至今危害人類的發明,發明家死於自己發明下,下場悽慘
    在現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我們的生活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以說,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一味的只有好處,科技也不例外,一位天才發明家的兩項發明雖然也帶來了好處,但到現在也一直危害著我們人類,而這位發明家也因自己的發明而悽慘去世。
  • 直擊烏鎮咖薈|平衡前沿科技與倫理的同時,我們也要給新生事物更多...
    目前我們已成功籤下兩位數的量產定點車型。」本次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徵程2也榮譽入選了「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並且入圍了前15。今年,地平線已推出新一代高效能車載AI晶片徵程3,餘凱透露,明年將發布更強算力、面向高等級自動駕駛的徵程 5,打造車載中央計算平臺。
  • 12歲小學生發明晾衣神器
    5月13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盧結軻的科技指導教師陸俊達處了解到,盧結軻進入科技組4年來,發明製作了「腳踏翻頁器」「汽車指紋手剎」「智能晴雨篷」等多個作品,還在2018年被評為了南寧市的特長生。  小學生發明晾衣神器  「我手上拿的是一張沾了水的紙,把這張紙放到雨滴感應器上,雨篷就會伸出來,晾衣架就會收回去,避免衣物被雨水淋溼。
  • 未來已來:足以改變世界的20大發明
    但這不應妨礙我們以更好地了解技術的未來為目標:隨著未來到來,通過計劃獲得的知識對於選擇適當的行動至關重要。我們不知道答案,但至少可以提出有用的問題並促進對話。本文就將為大家介紹20項即將改變世界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