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件逝物,12段我們險些失去的記憶

2020-12-06 騰訊網

「只要有記憶,在和不在的差別或許就不那麼重要。」德國作家、藝術家尤迪特·沙朗斯基如是說。

通過書寫,沙朗斯基試圖讓某些事物活下去。在新作《逝物錄》中,她用12個華麗的故事保存了12件我們早已忘記甚或從不知道的事物。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她的作品就像洶湧波濤上方的燈塔,照亮了一切我們輕易失去的東西。

本期,我們將《逝物錄》中的12種逝物一一呈現。這些物品,橫跨藝術、動物、建築、宗教、文學、電影,貫穿古今;這些圖片,來自奧地利維也納阿爾貝蒂娜博物館、德國聯邦檔案館等權威機構。願這些陌異的逝物,讓過往的前現、遺忘的還魂、喑啞的說話、被錯過的得到悼念。

關於《逝物錄》的作者

尤迪特·沙朗斯基(Judith Schalansky),德國作家、藝術家。作品包括《島嶼書》《長頸鹿的脖子》《逝物錄》。其中《島嶼書》憑其出色的文字和設計,於2010年德國萊比錫書展獲得「世界最美圖書獎」金獎。

圖阿那基

*該環礁坐落在拉羅湯加島以南約200海裡,曼加伊亞島西南約100海裡。圖阿納基島可能在1842/1843年換年前後的一次海震中沉沒,因為1843年6月傳教士們就再也無法定位該島。1875年此環礁才從所有地圖上抹去。

世界只為已知者哀悼,

卻不知曉,隨那座微型小島失去了什麼,

雖然這塵世球體把那塊消逝的斑點

稱為它的肚臍,

縱使連接它們的不是貿易和戰爭的結實

船纜,

而是無比精美的夢之紗。

裏海虎

*不到一萬年前,西伯利亞虎和裏海虎因生存空間隔離而分裂為兩個亞種。直接獵捕、棲地消失、最重要的獵物減少,是裏海虎滅絕的原因。1954年,最後一頭樣本被射殺於土庫曼斯坦與伊朗交界處科佩特山區的蘇姆巴河附近。

真相向來無法否認:

自然不可戰勝,野性永不馴服。

巨獸的每一次呼吸都讓人想起古老的恐懼

和危機四伏的禍患——

她的速死也就刻不容緩,

就像戰爭獲捷後要立刻獻祭謝神。

居裡克的獨角獸

*主要因真空實驗舉世聞名的物理學家奧託·馮·居裡克,首次從一批出土孤品中復原出一具動物骨架。1672年,在他的《新馬格德堡實驗》中,居裡克提到1663年於奎德林堡附近澤威肯山中出土的「獨角獸骨骼」,可事實上,他既沒有發現那些骨骼,更不可能復原過它們。那批可疑的骨骼曾被保存於奎德林堡庵堡內,直至人們將其一塊塊交入欲購者手中。

物種談不上森羅萬象

現實的自然比虛構更多了幾分古怪。

所有怪物出沒的故事無非證明著

陰魂不散的敘事模式和母題的堅韌不拔。

薩切蒂別墅

*受朱利奧和馬爾切洛·薩切蒂兄弟委託、建造於1628-1648年間的薩切蒂別墅是建築大師皮埃羅特·達·科爾託納最重要的早期作品。17世紀末,宮宅已現頹勢。18世紀中期,兩座翼樓坍塌;建築廢墟最終於1861年被拆。

他們崇拜廢墟,就像崇拜聖髑,祈盼其

復活,

迷醉於消逝的、不知饜足的輝煌。

眼睛看見,大腦補充:

殘垣斷壁變成建築,死者的功業栩栩如生,

比當年所為更雄壯、更完美。

藍衣男孩

*弗裡德裡希·威廉·茂瑙的電影處女作拍攝於1919年2月,故事最重要的道具是一幅畫,它模仿了託馬斯·庚斯博羅的《藍衣男孩》。這部無聲電影的首映至今無法證實。因為當時的評論家無人提過它,很可能它從未被當作正片播放。人們認為它下落不明。該片35個片段的硝酸膠片被染成五種不同顏色,現存於柏林的德國電影資料館。

所有還在的輪廓,

都會模糊掉,

漸漸消失。

薩福的愛之詩

*薩福的詩誕生於希臘古風時期,約公元前600年,在愛琴海東部的萊斯博斯島上以某種可演奏的形式被記錄下來,然而,音樂和曲譜已淡然無存。

省略符在歌聲消逝、詞語闕如、

莎草卷破碎朽爛處出場,

先伶仃散現,後成雙成對,

很快成為一種隱隱約約的三節拍模式——

寂靜之聲的樂譜。

馮·貝爾宮

*古老的馮·貝爾家族因其紋章形態亦被稱作「天鵝頸之家」,該家族的古茨科系自14世紀起就在波莫瑞的格賴夫斯瓦爾德附近擁有布斯多夫的大部分土地。1945年5月8日,主宅失火。當地居民利用燒毀建築的磚瓦建造了新農舍。

我們沒有古物,沒有遺產。

只有我們住的老房子,

每晚都聽得見屋架上的鼬。

摩尼七經

*關於摩尼教的沒落鮮有記載,古代及中世紀的所有文獻均已被毀,各地的信仰活動和信徒均遭受打壓或迫害。直至1902年,才在中亞綠洲吐魯番出土了保存不佳的摩尼原稿殘片。1929年在埃及綠洲法雍附近發現的科普特語摩尼教藏書,大部分進入了柏林的博物館。部分手稿,包括一卷摩尼書簡,在「二戰」後運往蘇聯的過程中再次散失。

宇宙在生長、擴張,

把星系彼此推開,就好像

在種種理論試圖抓住它之前,

就逃之夭夭。

格賴夫斯瓦爾德港

*1810至1820間,卡斯帕·大衛·弗裡德裡希畫過他出生的城市格賴夫斯瓦爾德,帆檣林立的港口擠滿小貨船、雙桅船、快艇等帆船。自1909年起,這幅94釐米高、74釐米寬的油畫歸漢堡藝術館所有。1931年,它被展出於慕尼黑玻璃宮,6月6日玻璃宮失火,3000多幅畫作被毀,包括特展的全部展品。

因為發生在另一岸,

一切都顯得那麼遠。

人群也是,

儘管我們只被一條溝隔開。

林中的百科全書

*50歲時,伯爾尼的瑞士聯邦經濟事務部貿易部秘書阿曼德·舒爾特斯,決定在提挈諾州開始人生的全新階段。此後,他的生活中心變成了一片逐漸被改造為百科全書的慄樹叢,他把上千塊寫有人類知識的牌子按主題置入林中。1972年9月2日夜,他在花園中摔倒,因衰竭和凍傷死去。1973年7月,繼承者找人清理了這棟每個角落都堆滿書籍、紙張和家具的房子,房內所有物品幾乎都被燒掉或當作垃圾運走。只有寥寥幾塊知識牌與九部自製書倖存。

人們來此閱讀字碑,

可他們讀得不對,

因為他們閱讀,

只為刺激精神、刺激感覺。

共和國宮

*這座在海因茨·格拉馮德爾的領導下、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建築學院集體設計的代表性建築,被修造在所謂的「馬克思—恩格斯廣場」上,所在地為炸毀於1950年的柏林城市宮舊址 。在32個月的修造期後,1976年4月23日,共和國宮作為「人民大樓」 落成。2006年6月,建築終於被夷為平地 。基本結構所用的瑞典鋼材被融化,出售給杜拜建造哈利法塔以及在汽車工業中繼續 用於發動機製造。

誰曾像我這樣經歷過歷史的斷裂,

經歷過勝利者的偶像破壞、紀念碑拆除,

就不難辨認出,未來的景象無異於未來的

過去。

基瑙的月面學

*蘇爾的牧師和業餘天文學者戈特弗裡德·阿道夫·基瑙把生命裡的三十多年獻給了月面學。他的地形圖因謹慎詳細而在同時代的月亮研究者中廣受讚譽。關於基瑙的觀測,只有少量文獻存世。他的月面學文章只有兩篇發表於大眾天文學雜誌《天狼星》,「二戰」期間它們可能在雜誌的圖片庫中被燒毀。

月亮好似依然疼痛的幻肢,

提醒我們想起的無非只是

曾失卻的完美、

是出世那無法測度的創傷。

無物永恆,卻總有一些更久長。教堂和廟宇勝過宮殿,文字則能跨越最久遠的時空。沙朗斯基說,「人們可以憑書寫和閱讀挑選祖先,相對於常規的生物傳承確立第二條精神上的遺傳線」。書籍作為儲存與傳遞記憶的古老載體,在一切皆可「雲存儲」的今日,反而更顯珍貴和雋永。

如果不是沙朗斯基在《逝物錄》中的記錄,或許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這12件事物曾經在地球上存在過。通過文字與圖像的迷人編織,沙朗斯基在書中建構起虛實之間的詩意,聆聽「逝物」留下的回聲,重新審視人類文明的得與失。

關於《逝物錄》,你或許還想了解:

因為記得,所以活著 | 德國最受矚目女作家尤迪特·沙朗斯基新作《逝物錄》中文版問世

《逝物錄》

[德]尤迪特·沙朗斯基 著 陳早 譯

中信出版·大方

2020年4月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會失去孩童時期的記憶?
    為什麼我們失去了自己作為嬰兒時的記憶為什麼連一個當時三歲的孩子都能銘記在心的事,在若干年後的今天,我們再也無法準確回憶起來?很久以來,諸如此類的疑問一直困擾著人們,這就是「嬰兒期失憶(Infantile Amnesia)」。發表在《科學》雜誌的一篇論文也許能夠解釋這種奇特的記憶現象。
  • 格萊普尼爾:修一失去的記憶揭曉,事件起因是因為一個女人
    四月新番《格萊普尼爾》目前更新到第11集,而關於第12集先行圖也已經出來了,在接下來的第12集會有一段回憶畫面,主要給我們講述第11集結尾登場的海人和穗香與大家的關係,比如他們和江麗奈/修一是什麼關係等,當看完這一集基本也都明白修一失去的記憶是什麼了。
  • 隱形眼鏡取不下來 南京一大學生險些失去眼球
    原標題:隱形眼鏡取不下來 南京一大學生險些失去眼球   19歲的小林(化姓)是南京一所大學的大一學生,平時一直佩戴隱形眼鏡。5月25日晚上,小林遇上了麻煩事:晚上回宿舍取隱形眼鏡時,右眼的居然取不下來了,隱形眼鏡像塗了膠水一樣粘在了眼睛上,小林險些失去了眼球。
  • 記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
    關於記憶力,大家最熟知的應該是魚的記憶的那個故事,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7秒之後它就不會記得曾經的事情了,所有的一切又都會變成嶄新的開始。這讓我立即聯想到了一個討論,如果人類的記憶只有7天,那文明會發展到什麼程度?能達到蒸汽時代嗎?
  • 美太空衣頭盔「漏水」 險些「淹死」太空人
    航天局在聲明中說,結束太空行走、回到氣閥重新加壓過程中,馬斯特拉基奧的太空衣出現故障,這件太空衣可能下次無法進行太空作業。  這並非美制太空衣今年首次出現問題。7月16日,義大利籍太空人帕爾米塔諾進行太空行走期間,他的頭盔「漏水」,險些被「淹死」。按美國航天局的說法,事故原因可能是裝有生命支持系統的太空衣背包出現問題。
  • 12月2日|新早讀!李佳琦店鋪被罰了,事關這件商品……
    「這種滑輪應該是以前修船時使用的,從我1965年進廠工作以來沒有見過這件物品,應該是老物件!」王廠長說。具體情況新區文保所將會繼續進行考證。同日,大沽關帝廟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了部分條石基址,分別位於西耳房的東簷牆和南山牆、山門東山牆下位置,初步推斷為建築舊基礎。
  • 用戶吐槽iPhone 12失去了所有的信號條
    打開APP 用戶吐槽iPhone 12失去了所有的信號條 cnBeta.COM 發表於 2020-12-04 15:43:36
  • 5·12地震十年·記憶|淡忘該淡忘的,記住該記住的
    幾天前,我們發起了「汶川記憶地圖」項目,想打撈十年來的民間記憶。很快,我們徵集到近兩千封留言,他們是遍布在這張世界地圖上各個角落的坐標點,在英國、德國、俄羅斯,在加拿大、美國,在中國的西北、東北、西南、東南、港澳臺……每個坐標點背後都是一顆跳動的心,一段難忘的記憶。
  • 【海之戀原創地帶510】青島記憶(12)
    青島記憶(12)觀象山【悅讀】青島觀象山是青島市「十大山頭公園」之一,也是中國現代天文事業的發祥地之一
  • 12年前,那位汶川地震背兒遺體,走25公裡帶兒回家的父親,今如何
    今天所說的這對主人公便是地震中的父與子,12年過去了,是否還會有人記得那個曾經背著兒子遺體行走25公裡帶兒回家的父親?一路艱辛、一路道歉,這個遠比父親個頭還高的兒子在地震中早已遇難,悲痛欲絕的父親拼盡所有要背兒子回家,當時眾人為父愛鼓掌、為男子鼓氣,如今,12年的時光匆匆而逝,這位父親怎樣了?他的家庭又怎樣了?
  • 我們對嗅覺的記憶
    我們對嗅覺的記憶其實嗅覺的記憶是非常特殊的,而且在人生當中非常重要。氣味,時記憶的要塞。馬塞爾·普魯斯特的這段文字,總結了嗅覺記憶的許多特徵。正如這些聯繫所展現的,我們在記憶的同時刺激了所有的感覺和感情的背景,多個腦區域參與了嗅覺信息的處理——丘腦、淋巴系統等——烙下了氣味的感情價值,聚集了各種感覺信息,因此這些記憶從來不是純粹嗅覺的記憶。
  • 12年,謝耳朵教會我的那些事
    這部陪伴了全世界無數人走過12年的經典喜劇,將在今天正式謝幕。正如從懵懂學生時代走向成人世界的我們一樣,在各自的方寸世界裡掙紮成長。在轉瞬即逝那些年的煲劇時光裡,謝耳朵教會我們了許多人生道理:不管平日裡有多毒舌,朋友遇到困難時他告訴我們:「拜託不要傷害我的朋友」
  • 費斯汀格法則:永遠不要對自己做這12件事
    所以,費斯汀格法則就是為了告訴我們:當你做錯了1件事後,需要用9件事來彌補,但這9件事必須慎重選擇,否則你會追著錯誤,越跑越遠。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及時止損。不想被「90%事件」牽著鼻子走,那麼這12件事一定不要去做:1.糾爛事,纏爛人周國平說,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生活中有不少爛人爛事,輕易就能挑起你的情緒,把你拖入汙濁的泥淖。最後不僅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還把自己弄的滿身戾氣。
  • 最強大腦比拼 世界記憶錦標賽12月在渝舉行
    最強大腦比拼 世界記憶錦標賽12月在渝舉行 2020-11-26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條情感感悟:有些人是腦海裡永恆的記憶,完整了我們的生命!
    我們的遇見,只是一場無歸期的遇見。人生,沒有隻若初見的開始,亦沒有隻若初見的美麗。4.情感感悟:不愛我,就別感動我。世界上最可怕的詞不是分離,而是距離。一個人害怕孤獨,兩個人害怕辜負。曾經海枯石爛,抵不過好聚好散。我們始終都在練習微笑,終於變成不敢哭的人。
  • 失去記憶,意味著對人失去了恨,因為記憶裡的不良記錄消失了
    自從他失去記憶以後,他的生活好像一塊石膏板搭成的拼圖,一點都不能變動,有一點點微小的變動,石膏拼圖就似散架了,他完全沒有安全感。每天睡覺前要將鞋子放得整整齊齊的,桌上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個位子,不能有一絲偏差。多了一樣少了一樣,對他都是無法承受的打擊。現在電視不能看了,這日子還怎麼過,晚上8點到10點這兩個小時怎樣才能打發?
  • 12月1號後,放下念想,帶走記憶,3星座不念舊情,大步走開
    12月1號後,放下思念的天秤,不再追憶過去,當記憶開始消散,天秤將走向新的生活,未來需要繼續,能夠不念舊情,才能讓自己迅速走出陰影,離開彼此,走向更美好的生活。獅子座獅子做事雖然不謹慎,但由於愛情是一件非常謹慎的事,所以獅子在愛情上一般不會開玩笑,如果說到分手,就是真的分手,不喜歡拿感情開玩笑的人,對這段感情也會很謹慎。12月1號後,獅子座既然選擇分開,就不再追憶往昔,在放下念想之後,過去的一切都煙消雲散,帶走了記憶的獅子座,不再懷念,大步離去。
  • 催眠,能不能刪除我們大腦中痛苦的記憶?
    從人生的發展心理學來講,過去的所有記憶(無論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記憶),它們都是我們今後(以及當下)怎樣去很好生活的一個重要的資源。過去那些痛苦的記憶可以讓我們在未來(包括當下)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過去那些快樂的記憶,同樣給我們提供一個「今後怎麼讓自己同樣快樂或者更快樂」的一個支持和保障。所以,所有的記憶,其實對於我們而言都是有用的。
  • 渦蟲切成279段能再生,並且記憶共享,人類斷肢重生的終極目標
    來源:磁石防禦塔導讀:蚯蚓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生活在土壤中,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一種小動物。因此蚯蚓也被我們打上了很多標籤:益蟲、魚餌、能再生等等。其中最神奇莫過於蚯蚓的再生能力了,大部分蚯蚓能分成好幾段而不死。
  • 美好的記憶值得永久珍藏 華碩菱飛DVD
    美好的記憶值得永久珍藏 華碩菱飛DVD 2015年07月02日 23:50作者:廠商投稿編輯:王紅霞1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珍貴的假期記憶一閃即逝,不少同學都習慣將這些「記憶」保存在電腦設備中。而對於存儲方式來說,光存儲顯然是當下最為安全且長久的解決方案之一,並且也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由於電腦設備問題造成的誤刪情況發生。今天筆者就為即將迎來暑期的同學們推薦一款方便的外置光存儲產品——華碩「菱飛」 SDRW-08D2S-U超薄外置DVD刻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