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能不能刪除我們大腦中痛苦的記憶?

2020-11-24 騰訊網

聊起「催眠」,很多人會有一種衝動——既然催眠這麼神奇,那它應該能刪除我那些痛苦的記憶吧?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在這之前,我們先思考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記憶對我們人生具有什麼樣的價值和意義?

從人生的發展心理學來講,過去的所有記憶(無論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記憶),它們都是我們今後(以及當下)怎樣去很好生活的一個重要的資源。過去那些痛苦的記憶可以讓我們在未來(包括當下)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過去那些快樂的記憶,同樣給我們提供一個「今後怎麼讓自己同樣快樂或者更快樂」的一個支持和保障。所以,所有的記憶,其實對於我們而言都是有用的。但是很多人,包括部分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子),希望將過去的那段痛苦的記憶遺忘掉,於是就要尋找催眠的幹預。那麼,催眠,是否能夠刪除我們過去痛苦的記憶?

催眠從技術上是可以做到隱藏記憶,就好比你在電腦上刪除了文件,那些計算機高手還是可以幫你恢復的,表面上的刪除,屬於隱藏技術,不是徹底的刪除。對於普通人來講,也能起到刪除的效果。也就是說,這種隱藏處理方式,你會在某個時間或者某事件的刺激下,還會被激活一些記憶。所以,做催眠不是讓你忘記一段記憶,而是把這段記憶放入到更深的思維中,不經過特殊的辦法是沒法回憶起來的。從效果上來講,可以達到你說的讓人「完全」的忘記;從原理上講,還不是。

記憶的原理

通俗地來講,人的記憶其實是一種過濾器,用來過濾我們每天接觸的大量信息。因此只有那些被重複使用或者有意義的信息,才會有更大的可能性被大腦保存下來,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容易遺忘那些反覆學習的東西。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人的記憶,尤其是長期記憶,不是僅存儲在大腦的某一個部分中,而是以神經元組的形式存儲在整個大腦中,並且記憶的每個組成部分都存儲在啟動它的大腦區域中。比如,杏仁核中的神經元存儲相關的情感等。除此之外,記憶還會在皮質的各個部分進行了多次編碼,因此,雖然有時候可以抹掉一個字母,也就是記憶的一部分,但由於其他地方還會有重複、替代或相關聯的記憶,而通過這些途徑,還是會檢索到抹掉的記憶片段。因此刪除記憶從理論上來講是可操作的,但實際上操作起來很困難。

比如,當一件事情剛剛發生不久(時間過久以後會形成長期記憶,更難抹去),我們就可以人為地將記憶封鎖,不被存儲、不被調用,那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暫時的刪除記憶的現象。但是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樣,由於記憶的存儲是散布在整個大腦皮層的,人為地刪除記憶可能會遺漏掉一些內存,也就是記憶痕跡,因此當別人對你的記憶進行深度喚醒時,比如別人給你講述整件事情發生的經過時,你那部分被抹除的記憶還是會被喚醒。

因此,越是你在乎的、越是深刻的記憶,你越是會不由自主的去調用這段記憶影像,從而又加深了記憶,最好的辦法是你不在乎這件事情,這段記憶自然就被封存了。要想做到不在乎,可以分兩步做到:

第一步通過催眠療法(anewator.cn),可以刪除附著在記憶上的負面情緒,你回想這件事已經不痛苦了,沒什麼感覺了,自然就會很少去回憶這件事,很快這件事就被你淡忘了;

第二步,要通過長期的學習,提高自己解決某方面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很多創傷性的記憶,都是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做好某方面的事,卻又面臨著必須做好的局面,或者自己希望自己能夠做到,比如性格敏感的人,特別想要提高自己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在大的場面中揮灑自如的能力、和不同性格的人靈活相處的能力。那麼,一旦讓自己具備了這樣的能力,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事情上。

如果只有催眠療法,沒有做第二步,那麼你本來消失的那些負面情緒,很有可能在面臨下一次受挫事件中再次被喚醒,很有可能會更加焦慮自卑。

相關焦點

  • 最新科學突破有望刪除人類大腦痛苦回憶內容
    美國科學家近日聲稱,他們在大腦記憶研究中取得突破,發現了一種叫做PKM的蛋白質與令人煩惱事件回憶之間的聯繫,進而可以通過抑制PKM活性清除記憶創傷。不過,科學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真的刪除了一個人的痛苦回憶,會產生什麼後果呢?如果有一天這種技術成真了,你願意抹去自己曾經的回憶嗎?即使它是痛苦的。
  • 痛苦的記憶能永久刪除嗎?
    我們總是努力在忘卻痛苦,呼喚誰能「給我一杯忘情水」。是否科學能夠如我們所願,永久的刪除那些痛苦的記憶?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神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北京神經科學學會理事長)於常海教授和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神經生物學系副主任王韻教授。  記憶的就是關注的?
  • 如何遺忘痛苦記憶? 研究稱氙氣未來或幫人刪除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痛苦的記憶,那些痛苦反反覆覆的糾纏著我們,越想忘就越忘不掉。許多人都希望,這些不幸的回憶可以選擇性的被徹底遺忘,只留下美好的記憶,那該有多好。  研究人員表示,氙氣能夠減少大腦中痛苦事件的記憶,在未來可以用來應用到創傷後緊張性精神障礙症治療中。  在實驗過程中,小白鼠經過訓練後會對一些特殊環境線索產生恐懼反應,但它們觸及到氙氣體後它們會置於相似的具體環境並用線索觸發。
  • 大腦如何「刪除」不快的記憶 科學家告訴你
    原標題:大腦如何「刪除」不快的記憶 科學家發現大腦中的一種迴路可以幫助我們遺忘恐懼和焦慮。 嘈雜的聲音、有毒的氣味、正在靠近的捕食者:這些因素都會對我們的感覺神經元發出電刺激,激活我們大腦中的恐懼迴路,有時候我們會反擊,有時候則逃跑。大腦也擅長鑑別哪些乍看之下的威脅或者驚嚇其實是無害的,或者是可以被解決的。但是,如果該系統失靈,一些不愉快的聯想就會縈繞不去,這種機能失常被認為是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以及其他焦慮症的根源。
  • 人類為什麼能被催眠?專家:是生理也是心理現象
    那麼催眠的機理究竟是什麼?它具有哪些特性?它的價值體現在哪裡?請專家為我們講解。  加拿大和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一些化學物質能夠幫助海豹維持大腦半睡半醒。這種大腦一邊休眠,一邊又保持清醒與警覺狀態,與人類大腦被催眠的狀態類似。這項研究將有助於人類揭開大腦會被催眠的謎團。生活中每當我們聽到催眠這個詞,心中常伴隨著一絲好奇、幾分神秘。那麼究竟應該如何認識人類的催眠狀態呢?
  • 《記憶大師》移植記憶
    但無論如何.大腦在人體中的重要地位早已是不爭的事實,迄今為止,人類對大腦的研究一直在繼續,關於這一題材的電影也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在大銀幕上。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句話是不是聽著有點耳熟?沒錯,這是個暴露年齡的問題,在十多年前的某次高考中,一位高考出題老師曾這樣命名當年的作文題目。
  • 讓大腦忘卻痛苦
    美國電影《暖暖內含光》中,有一家「忘情診所」,來到這裡的人可通過儀器消除痛苦記憶。現實中,真有這樣的診所為飽受痛苦記憶折磨的人們開出一味「孟婆湯」嗎?如今,希望來了。據美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通過抑制海蝸牛體內和記憶相關的PKM蛋白,可抹除其長期記憶。
  • 前世記憶真的存在嗎?催眠能喚醒前世記憶?聽聽科學家的說法
    傳聞當我們這一世終結,踏上奈何橋,痛飲孟婆湯,我們就會忘卻了前世那些人,那些事,但有時明明第一次見到她(他),腦海中卻總能浮現出以前經歷過的點點滴滴的錯覺,並且80%的人都有過類似的體驗,人們把這種夢幻的體驗叫做「幻覺記憶」,也有人把它親切的稱之為前世!
  • 「催眠心理治療」2.催眠療法中的「回溯技術」是真的嗎?
    精神分析學開山大師弗洛伊德認為,在我們但潛意識裡,埋藏著許多創傷,正是這些創傷,引起了我們的心理痛苦。為了迴避痛苦,我們的潛意識會保護我們,讓我們遺忘掉這些創傷。久而久之,我們就只留下心理症狀,比如焦慮、抑鬱、不安、憤怒等,而想不起來引起這些症狀的具體原因,進而形成了心理問題。在心理諮詢和治療中,找到問題發生的心理根源,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有一部分來訪者,可以意識到自己問題的根源。
  • 疫後經濟學|如何刪除人腦中的不快記憶
    因為難忘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人是有記憶的,包括群體記憶。有位偉人曾說: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但當下的先進技術已經可以做到精準刪除群體的任何特定記憶。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再痛苦的事老鼠最多記半年;而人的記憶卻拿得起放不下,總是耿耿於懷……現在好了。中國科學家已經可以把人腦中不好的記憶定點刪除,並可以在群體中應用,刪掉負面記憶,只剩歲月靜好。
  • 催眠音樂能喚起前世記憶?
    隨後,記者根據張女士提供的網址,看到了一個名為「來探索一下自己的前世今生」的帖子,發帖者說,自己最近失眠比較嚴重,就上網找到一段催眠音樂,一來希望在期中考試前的一段時間裡晚上能快速入眠;二來他「號召」大家都聽一下,看看是否真能通過收聽音樂來了解自己神秘的前世。  這個神秘的帖子,很快吸引了吧內200餘名學生參與討論。
  • 我們的記憶,儲存在大腦中的這個位置
    你有沒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們人類會有記憶?為什麼我們會記住最近發生的事,但對於一些過去很久的事就容易記憶模糊?在我們的大腦中,究竟是什麼在掌管著我們的記憶信息?它是如何「工作」的?來聽老嶽講:海馬體,又名海馬回、海馬區、大腦海馬,是大腦皮質的一個內褶區,因為形似海馬而得名。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海馬體是大腦的「內存卡」,因為它的機能是主管人類的近期主要記憶,有點像是計算機的內存,將幾周內或幾個月內的記憶鮮明暫留,以便快速存取。
  • 催眠師每小時要價6000元 幫人刪除記憶是禁忌
    因此,我能經常面對各種各樣的心靈——不被人知的貪婪、刻意壓制的傲慢、自我鞭撻的譴責、痛苦不堪的夢魘、無法宣洩的狂暴……我的工作,就是挖掘出那些埋藏於內心深處的東西,並且用我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來解決掉某些問題……僅此而已。——摘自《催眠師手記》短短幾分鐘就可以進入別人夢境,窺探對方的隱私,並植入新的記憶——這是好萊塢電影《盜夢空間》的情節。
  • 記憶是否可以在我們大腦中永久存在?
    近代醫學的普遍結論是,記憶存在於人的大腦皮層中,基於人的腦容量來講,儲存一個人一生的記憶其實並沒有任何難度。那麼記憶是否永久存在於我們的大腦中呢?記憶是永久的,但是不一定能調取出來如果將人的大腦比喻為一臺電腦,如果這臺電腦存儲了海量的信息,如果沒有有效的調用手段,那麼我們是無法查看我們想要的信息的,這就像人體讀取記憶一樣,如果你不能調取出來,那麼縱然它一直存在於你的大腦中,你其實也是不知道的!
  • 催眠中左右腦的功能
    艾瑞克森許多非語言的、手勢的和間接的催眠誘導方式,顯然是把意識從左腦這種分工明確的語言功能中移開的手段。正如我們已經發現的,許多艾瑞克森習慣的語言表達方式,實際上旨在堵塞或弱化被試常用左腦認知模式的有序、理性、抽象和指導功能。他對震驚、驚奇、解離、改變參考框架、混亂、悖論和雙重製約的運用,都是旨在弱化左腦功能。
  • 心理學:有2種方法可以幫你,從記憶中徹底刪除一個男人
    「刪掉他的微信,刪掉他的照片,扔掉和他有關的所有東西,然而最後發現仍舊沒有刪除和他有關的記憶。」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愛上一個人既想要得到他,同時也害怕失去他,越是在乎,失去時就越是感到痛苦。在這9年的時間裡,雖然鍾離和王東輝沒有真正地進入一段親密關係中,但是她卻不知不覺的投入了自己很多精力和時間。愛上一個人也許只要一瞬間,但是忘掉一個人卻需要很久很久。對於鍾離來說,只有忘掉他,在記憶裡永遠刪除他,才可以真正的進入新的生活。
  • 記憶並非大腦的專利,肚皮也能儲存記憶?
    記憶,是人腦最為重要的功能之一,影響著一個人的理性決定。當我們說「記性不好」時,主要是指大腦的神經記憶不好。首先讓我們從大腦的神經記憶說起。神經記憶分為短期和長期兩種。短期記憶只在大腦裡保留數分鐘,比如當我們聽到一個新電話號碼後,可以短期記住,直到把它寫在紙上。不過,這種記憶極其有限,而且非常不牢靠。要使短期記憶轉為長期記憶,就要依靠位於大腦顳葉深部的海馬體。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記憶都存儲在海馬體中,如果在短時間內一個記憶片段被重複提及的話,海馬體就會將其存入大腦皮層,成為長期記憶。
  • 電擊療法可以消除痛苦的記憶
    強迫失憶法成為無數的小說作品中焦點——過去這種方法我在現實中並不存在,並且無跡可尋。現在科學家宣稱衝擊療法或可能成為消除不必要的記憶的實際應用,尤其是它作為一種修復創傷後遺症(PTSD)和抑鬱症所帶來的創傷的手段。  目前關於記憶形成的理論認為,人們實際上形成的記憶和稍後存儲供回憶用得記憶之間有一層薄薄時間的窗口。
  • 人的記憶能否被複製或刪除?
    電影裡的醫生還說過一句話,「國外有人正在研究,將一個人某段時間的記憶刪除」。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人的大腦皮層由140億個神經元細胞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信息庫,用來儲存記憶信息。學習到的「知識」通過多種感覺器官傳到中間神經元再進入到大腦記憶系統。儘管記憶信息本身是否為物質,在科學界尚無定論,但信息的傳遞和存儲的神經元等都是物質,可以說信息的載體都是物質。
  • 科學家運用數學編碼來破解我們人類大腦的記憶
    我們人類大腦的記憶就像是一臺錄音機一樣,總是能夠盡職盡責地記錄著我們所看到以及聽到的所有信息,而且還能夠回放這些信息,並且我們研究發現人類大腦的記憶趨勢是可塑的,無論是我們自己的經歷還是他人的意思,相關的記憶都是可以被寫入和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