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大師》移植記憶

2020-12-04 月下電影

對於挑戰「人腦意識」這一電影題材,陳正道早已輕車熟路,畢竟在2014年他就曾攜手徐崢為觀眾帶來過票房口碑皆有不俗表現的電影《催眠大師》。

而《催眠大師》也讓不少中國觀眾驚呼:如果真的用心拍攝,仔細打磨劇本的話,中國的類型電影也可以呈現出不輸好萊塢的良好品質。基於此,陳正道帶著他的「大師」系列又回歸了。

大腦的秘密

毋廟置疑,在人體裡,大腦佔據著絕對重要的地位,它是控制運動,產生感覺及實現思維行動的中樞,科學研究發現,人腦由140億個腦細胞組成,每個腦細胞可生長出2萬個樹枝狀的樹突用來計算信息,人腦計算機」的潛力遠遠超過世界上最強大的計算機;人腦可以儲存50億本書的信息;處於激活狀態下的人腦。每天可以記住四本書的全部內容。

形象地說大腦更像是人體的中央處理器,此外,大腦一定程度上而言還是個小宇宙,而宇宙是個超級大腦。

不用詫異,2012年,《自然》雜誌在「科學報告」專欄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證明宇宙的成長過程和結構與大腦細胞的生成過程和結構幾乎一模一樣。當然,這只是科學中的一項發現。但無論如何.大腦在人體中的重要地位早已是不爭的事實,迄今為止,人類對大腦的研究一直在繼續,關於這一題材的電影也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在大銀幕上。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句話是不是聽著有點耳熟?沒錯,這是個暴露年齡的問題,在十多年前的某次高考中,一位高考出題老師曾這樣命名當年的作文題目。

而這樣的故事早已被好萊塢電影演繹了無數遍,從硬科幻到軟科幻。即使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還有《超腦48小時)和《幻體:續命遊戲》這樣兩部題材撞車的電影接連上映,不能不說.隨著科學技術的超高速發展,此類英雄所見略同的故事設置已經成為電影工業流水化生產中的特定產物。

試想下.如果未來真有一日,人類終能實現對記憶的自由操作,把記憶當成磁碟數據一樣任意操作:寫入、刪除、複製和轉讓,那麼這也許將是人類社會自誕生以來最重大的一次顛覆.比如說:作家江豐與妻子感情破裂,江豐為減輕痛苦。刪除了他們十年婚姻的愛情片段。可是當妻子要求他取回記憶的時候,卻發現,重新載入腦海的竟然是一個連環殺人犯的記憶……而這個細思極恐的故事就是陳正道執導的新片《記憶大師)的內核。

黃渤上演「腦內追兇」遊戲和《催眠大師》相比,《記憶大師》的導演還是陳正道,只是在主演上,黃渤和徐靜蓄代替了徐睜和莫文蔚。雖然演員做了替換,但根據黃渤和徐靜蕾兩人在之前電影作品上的表現來看,兩人依然可以作為《記憶大師》品質的重要保證之一,何況這一次還加上了總會給觀眾帶來驚喜的段奕宏。

在《記憶大師》中,黃渤飾演的男主角江豐由於手術失誤被植入錯誤記憶,莫名其妙地成了「殺人兇手」,嚴重影響到江豐本身的性格,出現了「人性本惡」的一面.此外,兩段兇殺案件將江豐的現實生活與其錯誤記憶中的碎片線索碰撞在一起,隨後更是開啟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腦內追兇戰。

相關焦點

  • 《超腦48小時》碾壓《記憶大師》,記憶移植新玩法
    今天想和大家聊的是關於記憶移植的電影《超腦48小時》,本片放映於2016年,算得上是一部經典的老電影啦!電影的劇情讓人看了簡直燒腦!那麼,這部影片怎麼樣呢?小君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相比較於《記憶大師》,同樣是關於記憶的移植,也同樣是記憶和破案有關,這部影片不僅燒腦,而且劇情緊湊,讓人看起來有一種懸疑片的緊迫感。作為老演員凱文·科斯特納,自己曾在《刺殺甘迺迪》獲得第49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提名,在這部劇中表現得也是十分出色,憑藉著自己的力量以及後來的類似於超能力的能力,就是一個充滿力量的壯漢。
  • 記憶可以移植嗎
    人類所有的思想活動,幾乎都與記憶有關。關於記憶移植的想法,自古以來就有了,很多人還曾為此付諸實踐。1978年,德國的一位生物學家曾將兩隻經過訓練的蜜蜂的神經物質注入兩隻完全沒有經過訓練的蜜蜂體內,結果後兩者獲得了前兩者的記憶。
  • 記憶可以移植了?
    1999年,全國高考作文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引發了大討論。這個在當時被視為頗具科幻色彩的話題似乎正在變為現實。他們相信,上述海兔的反應等同於「記憶移植」。1999年,全國高考作文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引發了大討論。這個在當時被視為頗具科幻色彩的話題似乎正在變為現實。  記憶移植的願景重燃了治癒阿爾茨海默病的希望。根據《2015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全世界平均每3秒鐘就有1例新發患者,預計2050年全球患者將突破1.3億人。我國目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經超過800萬。
  • 科學網—記憶移植,為時尚早
    記憶移植恐怕是人類對於記憶探尋的最高目標,夢想著有一天,記憶也可以向移動存儲器一樣,點擊「複製」、「粘貼」,就能從這一頭移動到那一頭。那麼,人類將不需要再花任何時間去學習知識和技能。 早在上個世紀末,美國國防部軍事生理研究中心,就利用「晶片移植術」,在小白鼠身上完成了一項「運動記憶移植」實驗。
  • 探索記憶之謎 科學家成功向海兔移植記憶
    移植記憶通常是科幻作品才有的橋段。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在不同海兔之間移植記憶成功,為人類探索記憶之謎揭示新方向。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用加州海兔做實驗,對其中部分海兔的尾部施以10秒左右的微弱電擊。
  • 記憶可以移植?沒那麼簡單
    理論上說,這種電子晶片就像U盤一樣,只要插入大腦中,就可以將記憶一併植入人腦了。  但也有人對「記憶儲存於突觸」假說提出挑戰。美國亞裡桑那州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蓋裡·希瓦茲對器官移植者進行20多年研究調查後發現,他們中至少十分之一的人都性格大變。  美國前芭蕾舞蹈家克萊爾·西爾維亞1988年接受了心臟和肺臟移植手術。
  • 方舟子:記憶移植沒有科學依據(圖)
    方舟子快評  如果記憶能夠移植,豈不意味著將來被移植了豬心臟的人也有了豬的記憶,會出現豬一樣的行為?  在接受新的心臟、肺或肝的同時,接受者是否可能也接受了捐獻者的喜好、憎惡、記憶、情感特徵和性傾向呢?
  • 拓腦時代來臨「人類記憶移植」
    尋覓記憶的痕跡1904年,德國的生物學家理察·西蒙提出了個關於記憶的新詞彙他叫做「記憶印跡」或「記憶痕跡」。其原理是基於在大腦細胞結合在一起時會形成記憶痕跡。他給這樣假想的物理電路印跡起了名字就是上面首次提出關於記憶痕跡的詞彙。
  • 從手機晶片到「記憶移植」,我們離未來還有多遠?
    「隨著人體器官移植獲得越來越多的成功,科學家又開始對記憶移植進行研究。國外有科學家在小動物身上移植記憶已獲得成功他們的研究表明:進入大腦的信息經過編碼貯存在一種化學物質裡,轉移這種化學物質,記憶便也隨之轉移。當然,人的記憶移植要比動物複雜得多,也許永遠不會成功,但也有科學家相信,將來是能夠做到的。假如人的記憶可以移植的話,它將引發你想些什麼呢?」
  • 世界記憶大師周強:記憶的方法與秘訣都有哪些?
    世界記憶大師周強:記憶的方法與秘訣都有哪些?8年前,周強用1小時按順序記憶了1000多位無序數字, 用1小時記憶了15.5副亂序撲克牌的順序,而記憶一副亂序的撲克牌,他只用了45秒鐘。這就是「世界記憶大師」周強的實力。
  • 《超腦48小時》:神奇的記憶移植術
    《超腦48小時》:神奇的記憶移植術電影《超腦48小時》講述了一位CIA探員意外身亡,神經學家將他記憶與技能移植到一位囚犯身上,使囚犯從一個混蛋變身為一位優秀卓越的CIA特工的故事。首先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演員吧。
  • 「記憶大師」袁文魁海南校園行 教授學習實用記憶方法
    中新網海南新聞10月16日電 (雷志)應海南鳳凰新華出版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的邀請,世界腦力錦標賽總冠軍教練、「世界記憶大師」袁文魁於10月14日至17日來瓊,為海南的師生帶來世界記憶大師的實用記憶方法。  袁文魁作為六十多位世界記憶大師的教練,結合十餘年的教學經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分享了記憶的方法。
  • 人類移植自己的記憶進行備份,「永生」或將實現?
    在目前的科學領域範圍之內,科學家預言人類記憶是可以實現移植的。這不是信口雌黃,在科學理論的基礎研究之上我們應該相信奇蹟。一旦記憶移植在技術上實現,那麼人類在某種意義上便實現了永生。把移植的記憶備份處理,然後植入通過細胞和組織構成的個體進而實現人類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你對此充滿嚮往麼?
  • 大二學生成為世界記憶大師,記憶方法到底多神奇?
    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大二學生羅俊華在剛剛結束的第27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上與來自30個國家的270位頂尖選手同臺競技,最後成功在一小時內記憶1240個無規律數字,以及一小時記憶14副撲克牌,斬獲世界記憶大師頭銜。
  • Science:記憶真的可以移植,人類通過記憶移植教會鳥兒歌唱
    嬰兒的大腦是如何對模仿父母講話所需的記憶進行編碼的?當這個過程出錯時,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幹預嗎?最近,在一項針對鳴禽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開始揭開問題的答案。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向大腦中移植記憶,就可以讓鳥類在無需父輩的教導情況下學會發聲。
  • 記憶技巧:世界記憶大師們,有什麼擺脫「機械記憶」的技巧?
    但苦於沒有更好的記憶方法,我們常常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發表在《學習與記憶》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當新知識與其它常見事實相似的時候,簡單重複反而削弱了人們學習它的能力。但這取決於你的記憶目標:如果目標是要在一天內記住一篇演講稿,比要將某事記住5年的時間間隔多一些。02 使用位置記憶法先進記憶方法的鼻祖是地點樁記憶法,這個方法就是在你建造的精神世界中(虛擬的)將物品有序地擺放。
  • 從換頭到記憶移植,人類快要永生了嗎?
    目前還只能從ps中達到換頭的效果    而換頭成功後的未來,可能就是記憶移植了,將人類的記憶移植到某種晶片或某種物體上,這樣,人類在理論上就可以實現永生。記憶移植的初期實際上就是換頭,已經有很多國家的科學家做過類似試驗了,不過都是在動物身上。
  • 最強大腦水哥王昱珩推薦古文記憶利器:記憶大師app
    近日,《最強大腦》第二季「腦王」劉健老師創立的記憶大師app正式上線,好哥們「水哥」王昱珩送上誠摯的祝福。在祝福視頻中,水哥在他如熱帶雨林一般的家中,坐著搖搖木馬,童趣十足,笑得像個大孩子,表達了希望記憶大師「馬到功成」的美好祝願。
  • 美國成功給小白鼠大腦植入虛假記憶 證實記憶可編造移植
    美國成功給小白鼠大腦植入虛假記憶 證實記憶可編造移植 2013年07月26日 16:38:37 | 來源:國際在線
  • 在斬首和化蛹為蝶中被移植的記憶
    如果一條無頭蠕蟲可以重生記憶,那麼記憶是儲存在何處?如果記憶可以再生,你會轉移記憶嗎?當然,如果真像本文中格蘭茲曼假設的那樣,神經突觸的細胞核或許將成為超人類主義者以及科幻作家的大愛:畢竟,即便未來實現了肉身複製,可之前稱為「我」的人格主體/長期記憶怎麼移植到新的肉身上,仍是一個很大的謎團。有關記憶的研究一直是前沿科學課題中令人陌生的偏遠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