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腦時代來臨「人類記憶移植」

2020-08-27 TOM叭叭啦

尋覓記憶的痕跡

1904年,德國的生物學家理察·西蒙提出了個關於記憶的新詞彙他叫做「記憶印跡」「記憶痕跡」。其原理是基於在大腦細胞結合在一起時會形成記憶痕跡。他給這樣假想的物理電路印跡起了名字就是上面首次提出關於記憶痕跡的詞彙。

1953年。這一年27歲的美國人亨利·莫萊森接受了一份計劃已久的切除手術以治療自身頻發的癲癇。手術是成功的但令他的外科醫生意想不到的是這次手術破壞了他的大腦使他的大腦無法創造出記憶,只能保留過去的記憶。沒錯他切除的就是我們中學生物課本裡所學習的大腦用於存儲記憶的部位「海馬體」

這次意外的實驗揭示了海馬體產生記憶的新功能。記憶不是一直存儲在海馬體中。隨著時間推移它們被轉移到了大腦皮層。當人的外部腦皮層收到刺激時,就會回憶起特定記憶。

研究人員解開了神經元之間通過大量生物電信號傳遞的奧秘,並揭示了記憶與神經元之間連接或突觸增強之間的聯繫。這是幾十年前西蒙就提出的想法。然而還是無人能夠將大腦中特定神經元集合與特定記憶想匹配。

1999年,諾貝爾獎得主弗朗西斯·克裡克提出了可以用光脈衝來激活生物體大腦中的單個神經元。6年後在2005年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在光遺傳領域利用綠藻光敏感通道蛋白質用作光敏開關完成了克裡克理論。

這張圖你可能不熟悉但下一張圖你一定會驚呼原來是他。

沒錯他曾經出現在我們高中生物課本上,提出了DNA是一種雙鏈螺旋結構的理論。隨後和沃森在實驗室中聯手搭建DNA雙螺旋模型的人就是他。

2012年,美國麻省理工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使用「光鑷子」首次發現了理察·西蒙在1904年關於記憶痕跡的猜想,證明了記憶痕跡的存在。而且研究揭示了記憶痕跡在大腦海馬體部分形成,然後上傳存儲到最外層的大腦皮層。

錯誤記憶的生長

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感覺自己曾經來過這個地方」或「這個地方曾經在夢裡出現過」。還有你有時可能一瞬間產生對某一動作或場景的熟悉感。

其實這並不是時間錯亂也不是上天給你的安排而是你產生了錯誤記憶。錯誤記憶是對過去經驗和事件的錯誤認知。

人們的記憶在一生中呈現倒U型發展趨勢,不管正確記憶還是錯誤記憶,人類記憶在13歲左右達到巔峰也就是初中階段。到30歲開始下降。

記憶可以遺傳嗎

剛孵化的海龜會無需指引自己爬向大海,成年後在回到出生地繁殖下一代。杜鵑鳥會把自己的孩子產在其他鳥類的巢穴中而出生的杜鵑本能的將原住鳥類擠出巢外。袋鼠出生後主動爬到媽媽的育兒袋裡……

這些都體現出動物的本能或者說它們將記憶帶到了下一代。其實它們是通過基因把記憶遺傳給了下一代。

進化心理學中有些觀點與基因記憶遺傳很相近比如它其中提出為什么女性喜歡包?原因是在原始社會中女性擔任著採摘的工作時常挎著籃子去採摘蘑菇之類的植物所以過渡到現代社會女性就喜歡包。

還有為什麼男性比女性方向感好?在原始社會男性需要時常外出打獵那些方向感差的都由於自然選擇和優勝劣汰回不來了。

這些猜想看起來很合理但也無從證明對錯令人驚訝的是些觀點從基因遺傳方向也說得通。

人類邁入拓腦時代

在基礎心理學中關於記憶的定義是「人腦對過去經驗的保持和提取」。

記憶移植的實驗可追述到1978年當時德國的生物學家馬田就開始嘗試為蜜蜂進行換腦實驗。

1999年2月美國拉巴馬大學心理科技研究中心進行了一項記憶移植手術,目的是為車禍後失去平衡能力的中學生凱利植入運動員西尼爾的動作記憶。結果凱利的動作協調程度比車禍前還要穩定。

人類記憶移植是個長遠的課題。一個記憶力超強的人,能把論語背下來以需要很大功夫。但如果「記憶硬碟」直接連接我們的大腦我們就可以以拷貝的形式形成記憶。到時我們在乎的只是硬碟的存量,對人類來說這就是人類到來的「拓腦時代」。

但記憶移植後你還會是你嗎?

我之所以是我是因為我的經歷和記憶。

相關焦點

  • 從換頭到記憶移植,人類快要永生了嗎?
    目前還只能從ps中達到換頭的效果    而換頭成功後的未來,可能就是記憶移植了,將人類的記憶移植到某種晶片或某種物體上,這樣,人類在理論上就可以實現永生。記憶移植的初期實際上就是換頭,已經有很多國家的科學家做過類似試驗了,不過都是在動物身上。
  • 人類移植自己的記憶進行備份,「永生」或將實現?
    在目前的科學領域範圍之內,科學家預言人類記憶是可以實現移植的。這不是信口雌黃,在科學理論的基礎研究之上我們應該相信奇蹟。一旦記憶移植在技術上實現,那麼人類在某種意義上便實現了永生。把移植的記憶備份處理,然後植入通過細胞和組織構成的個體進而實現人類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你對此充滿嚮往麼?
  • 日媒:豬給人類提供移植臟器的時代或將來臨
    中新網6月16日電 據日媒報導,作為緩解臟器不足的手段,將豬等動物的細胞和組織移植到人類身上的「異種移植」備受關注。  此前因受防止傳染病的指導方針限制,日本事實上無法實施異體移植,不過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組此前放寬了異種移植的指導方針。
  • 記憶可以移植嗎
    人類所有的思想活動,幾乎都與記憶有關。關於記憶移植的想法,自古以來就有了,很多人還曾為此付諸實踐。1978年,德國的一位生物學家曾將兩隻經過訓練的蜜蜂的神經物質注入兩隻完全沒有經過訓練的蜜蜂體內,結果後兩者獲得了前兩者的記憶。
  • 記憶可以移植了?
    1999年,全國高考作文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引發了大討論。這個在當時被視為頗具科幻色彩的話題似乎正在變為現實。他們相信,上述海兔的反應等同於「記憶移植」。1999年,全國高考作文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引發了大討論。這個在當時被視為頗具科幻色彩的話題似乎正在變為現實。  記憶移植的願景重燃了治癒阿爾茨海默病的希望。根據《2015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全世界平均每3秒鐘就有1例新發患者,預計2050年全球患者將突破1.3億人。我國目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經超過800萬。
  • 《記憶大師》移植記憶
    但無論如何.大腦在人體中的重要地位早已是不爭的事實,迄今為止,人類對大腦的研究一直在繼續,關於這一題材的電影也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在大銀幕上。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句話是不是聽著有點耳熟?沒錯,這是個暴露年齡的問題,在十多年前的某次高考中,一位高考出題老師曾這樣命名當年的作文題目。
  • 科學網—記憶移植,為時尚早
    記憶移植恐怕是人類對於記憶探尋的最高目標,夢想著有一天,記憶也可以向移動存儲器一樣,點擊「複製」、「粘貼」,就能從這一頭移動到那一頭。那麼,人類將不需要再花任何時間去學習知識和技能。 早在上個世紀末,美國國防部軍事生理研究中心,就利用「晶片移植術」,在小白鼠身上完成了一項「運動記憶移植」實驗。
  • Science:記憶真的可以移植,人類通過記憶移植教會鳥兒歌唱
    1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人類父母會一個個音節的教導嬰兒如何發聲和說話。這種說話能力是後天習得的,它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步驟。但許多與聲音學習有關的問題至今仍然是謎。嬰兒的大腦是如何對模仿父母講話所需的記憶進行編碼的?當這個過程出錯時,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幹預嗎?
  • 記憶可以移植?沒那麼簡單
    海兔的中樞神經系統有大約2萬個神經元,雖然遠無法與人類的1000億個神經元相提並論,但其細胞和分子運行過程與人類神經元非常相似,因此被認為是研究人類大腦和記憶的極佳模型。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對海兔進行輕微電擊來增強其防禦性收縮反射——一種用來保護自己免受潛在傷害的收縮反應。
  • 人類胚胎幹細胞移植恢復小鼠記憶能力 —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 通訊員孫國根)近日,復旦大學張素春團隊首次將人類胚胎幹細胞成功轉化成特定的神經細胞,並將轉化後的中間細胞注入到小鼠大腦中
  • 探索記憶之謎 科學家成功向海兔移植記憶
    移植記憶通常是科幻作品才有的橋段。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在不同海兔之間移植記憶成功,為人類探索記憶之謎揭示新方向。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用加州海兔做實驗,對其中部分海兔的尾部施以10秒左右的微弱電擊。
  • 方舟子:記憶移植沒有科學依據(圖)
    方舟子快評  如果記憶能夠移植,豈不意味著將來被移植了豬心臟的人也有了豬的記憶,會出現豬一樣的行為?  在接受新的心臟、肺或肝的同時,接受者是否可能也接受了捐獻者的喜好、憎惡、記憶、情感特徵和性傾向呢?
  • 異種器官移植:人面「獸」心時代來臨
    異種移植,是將某一種屬個體的器官或組織移植到另一種屬個體的某一部位。眾所周知,人類來源的器官供應處於嚴重的「供不應求」狀態,因傳統觀念影響,我國器官捐獻率在主要大國中更是出了名的低,使得移植器官短缺的問題雪上加霜,並進一步導致了器官黑市買賣等各種社會問題。但是,目前,器官移植依然是很多惡性疾病的最終解決方案。
  • 從手機晶片到「記憶移植」,我們離未來還有多遠?
    「隨著人體器官移植獲得越來越多的成功,科學家又開始對記憶移植進行研究。國外有科學家在小動物身上移植記憶已獲得成功他們的研究表明:進入大腦的信息經過編碼貯存在一種化學物質裡,轉移這種化學物質,記憶便也隨之轉移。當然,人的記憶移植要比動物複雜得多,也許永遠不會成功,但也有科學家相信,將來是能夠做到的。假如人的記憶可以移植的話,它將引發你想些什麼呢?」
  • Mintegral:大IP時代來臨,哪一份是你童年的記憶?
    《火影忍者OL-忍者新時代》繼頁遊版《火影忍者ONLINE》之後,魔方工作室攜手萬代南夢宮將《火影忍者ONLINE》完美移植到了手機。玩家在《火影OL》中可以扮演風、雷、水、土、火五種屬性的原創主角,同漫畫中的頂尖忍者組隊,在大世界的背景下進行高自由的回合制策略RPG遊戲,可玩性極強。《聖鬥士星矢》「燃燒!我的小宇宙!
  • 人面「獸」心時代即將來臨?細談異種器官移植
    好,咱們一個一個掰開說,先來看看比較容易理解的「異種器官移植」。什麼是異種器官移植?異種移植,是將某一種屬個體的器官或組織移植到另一種屬個體的某一部位。眾所周知,人類來源的器官供應處於嚴重的「供不應求」狀態,因傳統觀念影響,我國器官捐獻率在主要大國中更是出了名的低,使得移植器官短缺的問題雪上加霜,並進一步導致了器官黑市買賣等各種社會問題。
  • 《超腦48小時》:神奇的記憶移植術
    《超腦48小時》:神奇的記憶移植術電影《超腦48小時》講述了一位CIA探員意外身亡,神經學家將他記憶與技能移植到一位囚犯身上,使囚犯從一個混蛋變身為一位優秀卓越的CIA特工的故事。首先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演員吧。
  • 後人類視野中的記憶體系(定位與擴展)
    對人類而言,記憶在自然意義上指大腦對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在社會意義上指主體通過交往形成共同經驗,在心理意義上指意識通過積澱豐富人格
  • 記憶是可以轉移的嗎,如果把你爸的記憶轉給你,那你是誰
    大腦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大腦皮層,雖然它只有1.3毫米到4.5毫米那麼厚,但是把它全部展開,總面積可以達到7200平方釐米、它是人類最重要的心理活動器官、其功能和結構非常複雜。 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移植記憶的情節,把一個人的記憶用某種神奇的儀器移植進另一個人的頭腦中,這個人就擁有了前者的全部記憶,在電影中、除了移植普通的記憶,還能移植知識和技能。
  • 通過記憶移植教會鳥兒歌唱
    1 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人類父母會一個個音節的教導嬰兒如何發聲和說話。這種說話能力是後天習得的,它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步驟。但許多與聲音學習有關的問題至今仍然是謎。嬰兒的大腦是如何對模仿父母講話所需的記憶進行編碼的?當這個過程出錯時,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幹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