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記憶之謎 科學家成功向海兔移植記憶

2021-01-19 中華網

移植記憶通常是科幻作品才有的橋段。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在不同海兔之間移植記憶成功,為人類探索記憶之謎揭示新方向。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用加州海兔做實驗,對其中部分海兔的尾部施以10秒左右的微弱電擊。幾輪電擊後,這些海兔建立了防禦性屈肌反射,哪怕只被輕輕觸碰也會收縮尾部躲避傷害,時間長達50秒左右。沒有接受電擊的海兔只會縮起尾部1秒鐘時間。

研究人員接下來從受電擊海兔的神經系統中提取核糖核酸(RNA),將其注入從未接受過電擊的海兔體內。結果,後者表現得好像曾被電擊一樣,哪怕被輕微觸碰也會出現長達40秒的防禦性屈肌反射。

研究參與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整合生物學教授戴維·格蘭茨曼說,上述結果顯示,研究人員好像「移植了記憶」。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結果或可用於減緩阿爾茨海默病和創傷後應激障礙。

海兔的中樞神經系統有大約2萬個神經元,而人類有大約1000億個神經元。研究人員說,儘管數目相差巨大,海兔與人類神經細胞和分子過程相似。相關結果發表於美國《神經科學學報》電子版。

這項研究勢必影響關於記憶儲存位置的相關研究。20世紀40年代以來,科學家傾向認為,長期記憶儲存於神經元突觸,每個神經元有數千個突觸。「如果記憶儲存在神經元突觸中,我們的實驗不可能成功,」格蘭茨曼說。他認為,記憶存在於原子核中。不過,他並不確信同樣實驗是否適用於移植生活經歷積累的記憶。

科學家詹姆士·麥康奈爾上世紀60年代嘗試向扁形蟲移植記憶成功。他通過實驗讓扁形蟲建立起電擊和光線的聯繫,並用接受電擊的扁形蟲餵養同類。結果,那些未接受電擊的扁形蟲只要看見光就縮起身體,好像曾被電擊過。接下來幾十年間,研究人員試圖用蜜蜂或章魚複製麥康奈爾的研究結果,但均未成功。(袁原)【新華社微特稿】

相關焦點

  • 記憶可以移植了?
    他們相信,上述海兔的反應等同於「記憶移植」。1999年,全國高考作文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引發了大討論。這個在當時被視為頗具科幻色彩的話題似乎正在變為現實。  記憶移植的願景重燃了治癒阿爾茨海默病的希望。根據《2015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全世界平均每3秒鐘就有1例新發患者,預計2050年全球患者將突破1.3億人。我國目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經超過800萬。
  • 記憶可以移植?沒那麼簡單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5月14日在美國神經科學學會在線期刊《eNeuro》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利用RNA(核糖核酸),成功將一隻海兔的記憶轉移到另一隻海兔身上。研究人員稱,這一新研究將有助於開發恢復人類記憶的新療法。
  • 藉助RNA,海兔之間記憶成功轉移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14日在美國神經科學學會在線期刊《eNeuro》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利用RNA(核糖核酸),成功將一隻海兔的記憶轉移到另一隻海兔身上。研究人員稱,這一新研究將有助於開發恢復人類記憶的新療法。 海兔,又稱海蛞蝓,是螺類的一種。
  • 童年、愛情與海兔,記憶大師坎德爾的「封神」之路
    撰文 | 顧凡及(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猶太裔美國神經科學家坎德爾(Eric Richard Kandel)(下圖)將於今年十一月迎來九十華誕,他一生致力於探索記憶之謎,對記憶研究的卓越貢獻使他獲得了200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還記得高考作文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嗎?這個科幻話題似乎要成真了
    記憶移植實現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夢影被電線指著頭,加利福尼亞海兔沒有遲疑,蜷縮著躲避。它不懂電是什麼,不會對此天然具有防禦行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戴維·格蘭茲曼認為,這種行為可能來自一段記憶,這段記憶屬於另一隻海兔——它領教過電擊的厲害。
  • 美科學家實現動物間記憶轉移,將改寫大腦記憶儲存模式?
    然而本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神經科學家發表了一篇顛覆性的論文:他們通過注射RNA,成功將一隻海兔的記憶傳給了另一隻海兔。如果該試驗正確,這意味著記憶的存儲方式將被改寫。然而,論文一經披露,便遭到大量同行的質疑。這項研究,究竟是諾獎級的突破,還是會成為後人的笑柄?記憶通過神經元間突觸的強度變化得到存儲,這一根深蒂固的觀點已經得到無數證據的支持。
  • 揭開記憶之謎,人腦存在「特殊」的記憶區域嗎?
    這就是說,人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學習過的知識經驗,卻會在某些特別的操作任務上表現出記憶效果。但是,內隱記憶的存在並不能證明沒有遺忘現象,而且內隱記憶的機制尚在探索之中,目前已成為心理學中學習與記憶研究的前沿領域。 人腦存在特殊的「記憶區」嗎?
  • Science:記憶真的可以移植,人類通過記憶移植教會鳥兒歌唱
    但許多與聲音學習有關的問題至今仍然是謎。嬰兒的大腦是如何對模仿父母講話所需的記憶進行編碼的?當這個過程出錯時,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幹預嗎?最近,在一項針對鳴禽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開始揭開問題的答案。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向大腦中移植記憶,就可以讓鳥類在無需父輩的教導情況下學會發聲。
  • 人類記憶可以轉移重載?科學家表示未來可以複製,你認同嗎?
    《記憶大師》黃渤因為與妻子徐靜蕾傷心離婚,在記憶大師醫療中心接受記憶提出的手術,後因妻子的要求去記憶重載的時候發生食物,錯誤的拿走一位殺人犯的記憶,利用錯誤的記憶破解一樁變態的殺人案,最後將殺人犯段奕宏繩之於法。電影的創意,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 科學網—記憶移植,為時尚早
    記憶移植恐怕是人類對於記憶探尋的最高目標,夢想著有一天,記憶也可以向移動存儲器一樣,點擊「複製」、「粘貼」,就能從這一頭移動到那一頭。那麼,人類將不需要再花任何時間去學習知識和技能。 早在上個世紀末,美國國防部軍事生理研究中心,就利用「晶片移植術」,在小白鼠身上完成了一項「運動記憶移植」實驗。
  • 記憶可以移植嗎
    人類所有的思想活動,幾乎都與記憶有關。關於記憶移植的想法,自古以來就有了,很多人還曾為此付諸實踐。1978年,德國的一位生物學家曾將兩隻經過訓練的蜜蜂的神經物質注入兩隻完全沒有經過訓練的蜜蜂體內,結果後兩者獲得了前兩者的記憶。
  • 通過記憶移植教會鳥兒歌唱
    但許多與聲音學習有關的問題至今仍然是謎。嬰兒的大腦是如何對模仿父母講話所需的記憶進行編碼的?當這個過程出錯時,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幹預嗎? 最近,在一項針對鳴禽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開始揭開問題的答案。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向大腦中移植記憶,就可以讓鳥類在無需父輩的教導情況下學會發聲。
  • 方舟子:記憶移植沒有科學依據(圖)
    方舟子快評  如果記憶能夠移植,豈不意味著將來被移植了豬心臟的人也有了豬的記憶,會出現豬一樣的行為?  在接受新的心臟、肺或肝的同時,接受者是否可能也接受了捐獻者的喜好、憎惡、記憶、情感特徵和性傾向呢?
  • 人類移植自己的記憶進行備份,「永生」或將實現?
    在目前的科學領域範圍之內,科學家預言人類記憶是可以實現移植的。這不是信口雌黃,在科學理論的基礎研究之上我們應該相信奇蹟。一旦記憶移植在技術上實現,那麼人類在某種意義上便實現了永生。把移植的記憶備份處理,然後植入通過細胞和組織構成的個體進而實現人類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你對此充滿嚮往麼?
  • 從換頭到記憶移植,人類快要永生了嗎?
    想要換頭的俄羅斯計算機科學家斯皮裡多諾夫    中國科學家正在積極的解決這些難題,而一旦解決,就意味著為斯皮裡多諾夫準備的手術將要到來了,可能未來一兩年就要進行這一手術。這種換頭術一旦成功,無疑將給人類帶來一場軒然大波。畢竟,我們以前只在科幻電影上看過類似情節。它將給人類帶來一些新問題。
  • 美國成功給小白鼠大腦植入虛假記憶 證實記憶可編造移植
    美國成功給小白鼠大腦植入虛假記憶 證實記憶可編造移植 2013年07月26日 16:38:37 | 來源:國際在線
  • 猜想木乃伊之謎,DNA記憶存儲,複製人是否有本體記憶?
    大家好 我是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的達哥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木乃伊之謎說到木乃伊大家都會想到法老 金字塔 古埃及是吧~其實目前圍繞著木乃伊有兩個研究重點一個是木乃伊是怎麼製成的被稱為死神 審判之神 防腐之神。在木乃伊製作過程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當阿努比斯把奧西裡斯做成木乃伊後奧西裡斯的老婆也就是伊西斯釋放了魔法復活了奧西裡斯。但不是在人間復活,而是在冥間復活的奧西裡斯。
  • 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的奧秘
    上述的研究成果只是科學家們的推測,對於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在人腦中到底是怎樣產生的這個問題,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研究人員沒有辦法證實。「記憶之謎」被解開?即如果記憶同喜悅、恐懼或激動這些感覺結合起來,就會特別深刻。除了大腦,人體的其它器官有記憶嗎?我們都知道,大腦是記憶的器官。那麼,人體的其它器官有記憶嗎?64歲的楊孟勇曾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成功接受了一次心臟移植手術,成為了我國醫學史上年齡最大的換心人。
  • 將人類的記憶提取轉移,愛因斯坦的智慧,會不會留存下來?
    將人類的記憶提取轉移,愛因斯坦的智慧,會不會留存下來?《記憶提取》這部電影應該很多人都看過吧,一名科學家為了找出殺人兇手,發明了一種可以提取他人記憶的技術,在近幾年的時間內,類似題材的電影數不勝數,因為人類已經走上了開始研究記憶移植的道路。
  • 在斬首和化蛹為蝶中被移植的記憶
    當然,如果真像本文中格蘭茲曼假設的那樣,神經突觸的細胞核或許將成為超人類主義者以及科幻作家的大愛:畢竟,即便未來實現了肉身複製,可之前稱為「我」的人格主體/長期記憶怎麼移植到新的肉身上,仍是一個很大的謎團。有關記憶的研究一直是前沿科學課題中令人陌生的偏遠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