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RNA,海兔之間記憶成功轉移

2020-12-01 人民網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14日在美國神經科學學會在線期刊《eNeuro》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利用RNA(核糖核酸),成功將一隻海兔的記憶轉移到另一隻海兔身上。研究人員稱,這一新研究將有助於開發恢復人類記憶的新療法。

海兔,又稱海蛞蝓,是螺類的一種。海兔的中樞神經系統有大約2萬個神經元,雖然遠無法與人類的1000億個神經元相提並論,但其細胞和分子運行過程與人類神經元非常相似,因此被認為是研究人類大腦和記憶的極佳模型。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對海兔進行輕微電擊來增強其防禦性收縮反射——一種用來保護自己免受潛在傷害的收縮反應。經受電擊「訓練」後,海兔會在受到觸碰時長時間收縮起來,持續時間會長達50秒,而正常海兔的收縮反應持續時間只有1秒鐘。

隨後,研究人員分別從「受訓」海兔和正常海兔的神經系統中提取RNA,將其分別注射到未曾受過任何電擊的海兔體內。他們發現,注射了「受訓」海兔RNA的海兔在被碰觸時,會表現出長達40秒的防禦性收縮反應,而那些注射未受電擊海兔RNA的海兔則沒有這樣的表現。這表明,通過RNA注射,「受訓」海兔的電擊記憶轉移給了新受體。

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的研究對開發恢復人類記憶的新療法具有重要價值。研究報告資深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神經生物學教授大衛·格蘭茲曼稱,在不久的將來,科學家們或許能利用RNA來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或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影響,恢復這些患者休眠的記憶。(記者 劉海英)

(責編:於昕君(實習生)、熊旭)

推薦閱讀

世界首臺!我國量子計算機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這是歷史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基於單光子的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潘建偉說。【詳細】

從「氣象特警」到「隨身空調」 航天技術來到你身邊航天技術民用化已經不是新鮮事。寶寶使用的尿不溼、方便麵裡的蔬菜包等,這些產品最初都是由航天技術轉化而來,而我國現如今在航天技術轉化民用方面,更是已經覆蓋汽車、電子通信、醫療儀器等多個民用領域。【詳細】

相關焦點

  • 探索記憶之謎 科學家成功向海兔移植記憶
    移植記憶通常是科幻作品才有的橋段。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在不同海兔之間移植記憶成功,為人類探索記憶之謎揭示新方向。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用加州海兔做實驗,對其中部分海兔的尾部施以10秒左右的微弱電擊。
  • 人類記憶可以轉移重載?科學家表示未來可以複製,你認同嗎?
    現在醫學技術如此的發達,人類的記憶真的能夠提取、轉移、重載嗎?如果將一個人的記憶放在另一個人的大腦中,那是屬於生命的延續還是道德的迫害呢?從醫學家的角度來看,人的記憶可分為三類,分別是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和瞬間記憶。長期記憶,就是銘記在內心的,比如童年的幸福趣事;短期記憶,就是短時間需要記住,比如短期的工作計劃。瞬時記憶,就是需要瞬間技術加以利用比如常見的考試、課前提問等。
  • 美科學家實現動物間記憶轉移,將改寫大腦記憶儲存模式?
    然而本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神經科學家發表了一篇顛覆性的論文:他們通過注射RNA,成功將一隻海兔的記憶傳給了另一隻海兔。如果該試驗正確,這意味著記憶的存儲方式將被改寫。然而,論文一經披露,便遭到大量同行的質疑。這項研究,究竟是諾獎級的突破,還是會成為後人的笑柄?記憶通過神經元間突觸的強度變化得到存儲,這一根深蒂固的觀點已經得到無數證據的支持。
  • 記憶存在於人類大腦中,能否將其轉移?科學家給出答案
    記憶研究一直是科學界的一個熱門項目,同時也是一個神秘又複雜的命題。經過了很多年,科學界對記憶研究也有很多不菲的研究成果和發展,那麼人類關心的仍然是人類記憶能否被有效利用?能否將其轉移呢?海兔;他的團隊以此對其實驗進行進一步的發展和研究。
  • 將人類的記憶提取轉移,愛因斯坦的智慧,會不會留存下來?
    將人類的記憶提取轉移,愛因斯坦的智慧,會不會留存下來?《記憶提取》這部電影應該很多人都看過吧,一名科學家為了找出殺人兇手,發明了一種可以提取他人記憶的技術,在近幾年的時間內,類似題材的電影數不勝數,因為人類已經走上了開始研究記憶移植的道路。
  • 童年、愛情與海兔,記憶大師坎德爾的「封神」之路
    雖然海馬深藏在大腦的內部,要把電極插到錐體細胞內並非易事,但他們還是成功了。看到一連串的動作電位時,坎德爾高興得想在實驗室裡跳舞。他們確實也發現了海馬錐體細胞和脊髓運動神經元的某些不同之處,例如:它能夠自發放電,而且動作電位可以來源於其樹突。儘管這些工作很重要,並且廣受歡迎和讚揚,但是這些都和如何解釋它們的記憶功能無關。坎德爾發現,如果繼續沿這條路走下去,就會違背他研究記憶機制的初衷。
  • 記憶可以移植?沒那麼簡單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5月14日在美國神經科學學會在線期刊《eNeuro》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利用RNA(核糖核酸),成功將一隻海兔的記憶轉移到另一隻海兔身上。研究人員稱,這一新研究將有助於開發恢復人類記憶的新療法。
  • 記憶可以移植了?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戴維·格蘭茲曼認為,這種行為可能來自一段記憶,這段記憶屬於另一隻海兔——它領教過電擊的厲害。格蘭茲曼團隊相信,RNA能催發某種遺傳性變化,而長期記憶就儲藏在RNA之中。  他們認為,這個實驗等同於將一群海兔的經驗移植到另一群海兔體內。RNA則是運載工具。  這個科幻小說一般的成功在學術圈內立即引發了爭議。  設計實驗的邏輯鏈條遭到質疑。一位伯克利大學的神經科學學者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海兔防禦大概是某種自然反應,受基因裡的「開關」控制。
  • 海兔很萌?海兔很美?海兔吃海兔!!
  • 還記得高考作文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嗎?這個科幻話題似乎要成真了
    記憶移植實現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夢影被電線指著頭,加利福尼亞海兔沒有遲疑,蜷縮著躲避。它不懂電是什麼,不會對此天然具有防禦行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戴維·格蘭茲曼認為,這種行為可能來自一段記憶,這段記憶屬於另一隻海兔——它領教過電擊的厲害。
  • 大腦把記憶存在哪
    普萘洛爾可以阻礙一些蛋白的合成,而這些蛋白對於形成長期記憶必不可少,因此這種藥被認為可以阻止新記憶形成。可惜,人們很快就發現這不能解決問題——除非痛苦的事件發生後立即服用 該藥物,否則人依然會有不愉快的回憶。
  • 海底生物大探索--海兔
    海兔是一種海洋腹足綱軟體動物,是海兔屬中體型巨大的種類。
  • 科學家揭示記憶裡的平行宇宙
    這使得海兔成為了研究學習記憶的一個低門檻的好工具(3)。 海兔的縮鰓反應的敏化作用可以作為一個研究學習記憶的好方式,它能模擬短期記憶(單個電擊所致的敏化作用持續時間較短)和長期記憶(多個電擊所致的敏化作用持續時間長)。
  • 深圳本土海兔,其實深圳海裡生物有無限可能
    以前曾經以為海兔僅在東南亞有,深圳不可能有的,因為中國沒有任何資料說深圳海域有海兔的存在。但當我在深圳拍攝到第一隻海兔後,後幾年潛水中慢慢尋找,竟然發現深圳的海兔還真不少。海兔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為何生物,我簡單介紹一下吧。其實可理解為沒有殼的海螺。
  • 科學家發現記憶並不僅僅是儲存在大腦中的,而且記憶可以進行轉移
    有一種觀點認為,每個人之所以是獨特的,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擁有著不同的記憶,可以說一個人的行為處事與他所保有的記憶是密切相關的,不同的記憶會造就不同的人格。而這些珍貴的記憶都是保存在我們的大腦之中的。即使是一些認為意識與大腦獨立存在的科學家也毫無疑問的承認記憶是存在與大腦之中的,如果意識,也就是所謂的靈魂和大腦相脫離,那麼也會瞬間喪失所有的記憶。雖然人類的大腦構造極為複雜,而人類對於大腦的研究也極為有限,但是迄今為止我們還是知道記憶儲存在大腦的什麼地方。當然,人類存儲記憶並不只是為了存儲,而是為了使用,所以記憶會在大腦的神經突觸之間進行傳遞。也只能在神經突觸之間進行傳遞。
  • 水族世界話海兔
    海兔,因其頭頂長有兩個小耳朵,貌似兔子的耳朵,故被命名。海兔外觀可愛,極具觀賞性,但其並不被人們所熟知,導致目前海兔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處於待開發狀態。海兔外觀可愛,極具觀賞性,但其並不被人們所熟知,導致目前海兔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處於待開發狀態。海兔種類有3000多種,遍及全球各個海域。我國海域內海兔已定名的有21種。海兔生活於熱帶海域,在中國沿海尤其東南沿海有分布,熱帶海底的珊瑚礁是海兔最理想的庇護所。
  • 海洋中的變色龍——海兔!
    海兔不是兔,而是貝類,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它學名叫做海蛞蝓(hai kuo yu),日本人稱它為「雨虎」。因其頭上的兩對觸角,形似兔耳朵,靜臥不動時很像兔子,才被叫做海兔。海兔體長10釐米左右,是雌雄同體的生物。
  • 小海兔的故事
    年青人只得也跟著跳入水中,馬上變成了一隻小海兔。商人來到城裡,展出了這隻小動物。許多人都圍上來看希奇,最後公主也來了,對這小傢伙愛不釋手,於是買下了它,給了商人一大筆錢。商人在把小海兔交給公主前,對小海兔說:「等公主走到窗前時,趕快爬到她辮子下。」現在輪到公主來找他了。她走到窗前,一扇挨著一扇,從第一扇到第十一扇窗口查看,可她竟都看不見他。既使是到第十二扇窗口也沒有瞧見,這下她變得惶恐不安了。
  • 淺談海兔、海象、海獅、海狗、海豹這五種動物的區別
    我們從海兔先開始海兔並不是兔子,如果非要與一種陸地動物有牽扯的話,應該就是蝸牛了,因為生物學意義上的蝸牛是所有陸生的腹足綱動物(包括蛞蝓),而海兔就屬於腹足綱動物,不過它生活在海洋中而已,而且由於海兔並沒有堅硬的外殼,長相與蛞蝓有有些相似,所有它又被稱為海蛞蝓。
  • 記憶是可以轉移的嗎,如果把你爸的記憶轉給你,那你是誰
    什麼是記憶?傳統心理學家認為,記憶就是人們在過去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和知識在大腦中的反映。還有一種關於記憶的說法來自認知心理學, 記憶就是信息的輸入、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那麼。到底是大腦的哪個部位負責儲存記憶的信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