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腦波頻率,真的會受到身邊的人互相影響嗎?

2021-02-15 樂懷心語

糊裡糊塗買了一大堆東西,事後自我解嘲的說法是因為自己「腦波弱」,所以受不了店員的鼓吹遊說。

我們的腦波頻率,真的會受到身邊的人互相影響嗎?從紐約大學的一項研究來看,這個說法並不是完全不靠譜。

常聽人說,A會跟B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頻率相同」。這個說法,乍聽有點抽象,有點文謅謅,甚至有點玄,因為興趣可以相同、價值觀可以接近,但「頻率」怎麼可能是看得到、感受得出來的東西呢?

但最近刊登在《今日生物學》上的一篇研究,卻真真確確觀察到了人腦裡的波形頻率,而且證實了:當一群人專注於同一件事物,而且想法相近時,他們的腦波也會趨近一致。

這項研究是由紐約大學的Suzanne Dikker所發起,研究人員在一名老師帶領12名學生的高中課堂上,事先讓學生戴上輕便型腦電圖監測器,接著在上課過程中,實時並且全程記錄所有學生腦波的變化。實驗期間持續一整個學期,總共紀錄11堂課的上課過程,每堂課50分鐘。

學生們在課堂上,有時候聽老師講課,有時候看教學錄像帶,就像平常一樣與老師和其他同學進行課堂上的互動。他們的腦波紀錄下來後,經由研究人員進行比對分析,觀察每個人的腦波之間彼此「同步化」,也就是波形類似的程度。

「我們發現當學生越是專注於講課時,他們的腦波就會越同步,」Suzanne Dikker表示:「此外,腦波同步的程度,也受到學生喜不喜歡這位老師,以及同學間友好程度的影響。」

例如,當老師在課堂上生動講課,抓住學生注意力時,眾人的腦波就呈現出高度同步;反之,如果老師只是播放教學錄像帶,腦波類似程度就比較低。

研究人員認為,學生腦波之所以會呈現同步,是由於一種稱做「神經誘導」的現象所導致。人類的腦波會「騎載」在外界的感官刺激上,象是聲音和光線,而且越是專注於這些訊號,腦波越容易隨之起伏;而若是一群人同時都專注於同一組訊號,那麼這些人的腦波就會呈現出高度類似。

另外,腦波的變化,也與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人際互動有著微妙關係。例如眼神交流暗示了彼此的意念相同,可以替群體意識打下基礎。象是四目交會這種個體間的互動,會帶起整個團體的共同參與感,進而促使眾人腦波趨向同步。

這項研究,除了證實了人與人之間,真的有「頻率相同」這檔事,最大的意義,其實是開啟了從神經科學角度來研究社交互動的新方向。過去由於操作上的不易,有關大腦在人際互動中如何變化的研究,都僅限於實驗室以內,很少在自然的生活環境下,象是在課堂上,實地進行觀察。

資料來源:Quartz, Science Daily

您想到什麼呢?有沒有相關的故事分享呢?在文章底部留言告訴大家吧,留言上牆前三名,贈送樂懷荔枝微課免費門票哦!

歡迎大家在文章最底部閱讀原文旁邊點讚、點擊右上角轉發朋友圈,讓更多小夥伴們受益!如果您有什麼收穫、心得,也可以在留言區跟大家交流分享!

相關焦點

  • 取決於你的腦波頻率!
    ,就可得知你腦波頻率喔!近幾年,科學家已經證實宇宙的振動本質,所有萬物都有一種特定的振動頻率,只要頻率相近的人、事、物,就會互相吸引。有此一說,在1940年,納粹決定將音樂的頻率都調至440Hz,因為能夠透過這種方式使人們的思想與感情專一化,成為一種特定意識的奴隸。
  • 腦波音樂是什麼東東?真的能讓你變學霸嗎
    腦波音樂是什麼東東?真的能讓你變學霸嗎近來,一大波腦波音樂衝擊著腦波,據說這種音樂可以提高記憶力、專注力、睡眠質量、情商、食慾,還可緩解壓力,你聽了,還可以變學霸。那麼,腦波音樂到底是什麼東東?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 腦波音樂受到科學界關注
    本報訊(記者史博臻)昨天下午,嶽陽路上的中科院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一場別樣的「腦波音樂鑑賞沙龍」在「交響樂」中拉開帷幕。  現場,坐在電腦前的男生頭部被電極帽包裹得很嚴實。帽簷處垂下一組電線連在一塊電路板上,再與電腦相連。
  • 你的腦波是偏向440Hz還是432Hz的人呢?
    近幾年,科學家已經證實宇宙的振動本質,所有萬物都有一種特定的振動頻率,只要頻率相近的人、事、物,就會互相吸引。有此一說,在1940年,納粹決定將音樂的頻率都調至440Hz,因為能夠透過這種方式使人們的思想與感情專一化,成為一種特定意識的奴隸。而1953年之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便統一將全球的音樂都調為440HZ。
  • 認識阿爾法腦波音樂
    首先需要確立一個觀點,我們平時在網上搜索到的阿爾法腦波音樂是真正的阿爾法腦波音樂嗎?這個恐怕很不容易,頻率在30HZ以下的電波人耳根本聽不到,單靠這個頻率是無法形成音樂的。再者大多數網上聽到的音樂都被壓縮成MP3格式了,而MP3在壓縮時會屏蔽掉人耳所不能聽到的聲波,因此,MP3格式的音樂就不會具有腦波波段的共振效果。
  • 相持不下的爭論:腦波,有用嗎?
    來源:原理、 編譯:糖獸在大腦中,存在著我們看不見的 腦電活動 。這些 腦波 是由在大腦周圍大量存在神經細胞的協調發射而產生的,他們可以從大腦的前部傳到後部,從大腦深處傳到頭皮。這種腦電活動被稱為 神經元振蕩 。有意思的是,科學家發現這些信號的出現會伴隨著著特定的心理狀態。
  • 你知道大腦的腦波嗎?了解大腦的四種腦波,讓你的學習更有效率。
    我們都知道人的身體的發動機是心臟。心臟跳動,泵出血液,給全身帶來營養和能量。我們還有另外一個發動機,就是我們的大腦。我們是高級動物,會思考。因為我們會運用我們的大腦。我們大腦的這一臺發動機是如何運作的呢?我們今天都來講一講這個話題。第一,大腦的腦波。
  • 人死後有靈魂嗎?此生的記憶是否還在?專家:人死後不會真的消失
    導讀:東漢思想家王充曾說人死如燈滅,好似湯潑雪,若要還魂轉,海底撈明月,意思是人去世了就像油燈滅掉了,一切都消失了,而起死回生更像是從海底去撈月亮,虛無縹緲.雖說起死回生是不可能的,但是人死之後真的就一切化為歸虛無了嗎?
  • 這個音樂真的能開發右腦嗎?
    佛道儒三家極其重視自我修煉,自宋明之後,佛教的定功、道家的丹功、儒家的氣功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交錯、互相融合,形成了傳承數千年的傳統文化。根本上,佛家的大慈大悲、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仁恕誠孝,就是現代的和諧、生態、感恩理念。在修煉過程之中,佛道儒三家都運用了法器和音樂,例如木魚和佛教音樂,曲調悠揚,意境幽遠,對中國音樂產生著深遠影響。
  • 支付寶紅包隨機分配是真的嗎?其實可能還會受到這兩個因素的影響
    支付寶紅包隨機分配是真的嗎?其實可能還會受到這兩個因素的影響每次到了年底都是非常的熱鬧,很多的支付軟體都是會推出一些福利活動,就比如說支付寶或者微信,每次活動都是有不少的用戶在積極的參與,比如說支付寶經常做的就是一個發紅包的活動,這個活動有多麼火爆呢?
  • 腦波音樂受到科學界關注 聽大腦「唱歌」助臨床診療
    東方網3月13日消息:昨天下午,嶽陽路上的中科院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一場別樣的「腦波音樂鑑賞沙龍」在「交響樂」中拉開帷幕。   現場,坐在電腦前的男生頭部被電極帽包裹得很嚴實。帽簷處垂下一組電線連在一塊電路板上,再與電腦相連。
  • 關於440與432Hz聲音頻率
    喜歡的音樂頻率,與你的腦波頻率,有相對應的關係。近幾年,科學家已經證實宇宙的振動本質,所有萬物都有一種特定的振動頻率,只要頻率相近的人、事、物,就會互相吸引。有此一說,在1940年,納粹決定將音樂的頻率都調至440Hz,因為能夠透過這種方式使人們的思想與感情專一化,成為一種特定意識的奴隸。
  • 讓人產生迷幻,並上癮的音頻毒品(I-Doser)真的存在嗎?
    1893年德國物理學家海因裡希·威廉·多費發現兩耳同時聽到頻率稍微不同的音波時,會讓聆聽者感覺自己聽到的不是一種單一的連續的音調,而是一種跳動的音拍,他將此現象稱為「雙聲節拍」。雙耳節拍的特性是能夠使大腦產生一種新的頻率,其大小為兩耳聽到的音頻的差值。很多研究證明 ,「雙聲節拍」確實會使人放鬆,改善睡眠和緩解焦慮,或是專注,活躍思考力,甚至還能幫助聆聽者進入冥想狀態。
  • 腦波韻律與頻率的對應關係
    腦波韻律音樂治療,透過聲音共振腦波,進而將腦波調整至一個穩定的頻率裡,你的情緒與感受,即刻就會被改變。
  • 你所不知道的腦波:δ波、θ波、α波、β波、γ波
    但現代生活的緊張使太多人忘記了使自己的大腦處於α腦波狀態,成為焦慮所導致的疾病的犧牲品,因為緊張和焦慮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而大腦有相對較多的α腦波的人,相對會較少有焦慮和緊張感,免疫能力也相對較高。因此,α腦波對每一個人都有益處。
  • 楊永利博士研發的腦波康復耳機能有效防止老人痴呆?
    楊永利博士研發的腦波康復耳機能有效防止老人痴呆?還有穿衣也很困難,或把褲子當衣服穿;不認識朋友或親人的面貌,也記不起他們的名字,不能和別人交談,儘管有時會自言自語。 第三階段稱極度痴呆期,病人進入全面衰退狀態,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飯、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顧,便尿失禁。
  • 萬物的本質都是能量,能量的本質是頻率,金錢的頻率是什麼?
    作者:子軒不管是有形的物質,還是無形的電磁信號,本質都是能量,都是頻率,都是波。人的思維意識、意念、念頭、情緒也是能量、頻率、波(腦波)。萬物呈現各種形態是因頻率不同,就像碳原子不同的排列順序形成的是「煤」或「鑽石」一樣。那麼財富、金錢也是能量,也是頻率,他們的頻率是什麼?同頻相吸,我們如何調整自己的頻率與其相同,吸引財富到我們身邊來?
  • 睡眠撲滿-頻率科技,影響未來20年的黑科技
    深耕頻率科技十數年的張凌升教授說明,從生物晶片、物質訊息波、低頻磁場等技術能應用於人類生活環境之中,以物理性共振機制導引腦波,技術應用層面相當廣,從睡眠質量優化、協助學習專注力提升、穩定寵物情緒或其他主題應用,目前都有研究成效協助產業生產製作,更有企業及醫療院所提出合作研發項目,頻率科技的時代正逐步擴展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 男人刮鬍子的頻率,會影響壽命嗎?研究結果已出,了解下
    最近生活中有這樣的一種說法,那就是男性刮鬍子的頻率,影響男性的壽命,這一說法得到一些人的贊同,有人覺得那些鬍子長得快的人,往往刮鬍子也比較輕快,所以這些人活得也比較久一些,壽命也就更長。而那些刮鬍子頻率比較少的人群往往是壽命就會短一些,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神奇的阿爾法腦波音樂
    從腦科學來講,不是所有的古典音樂都能激發美好的α腦波,甚至在同一首曲子中,也不是所有的樂章都能使人身心放鬆、精力充沛,所以就存在選擇的問題。只有節拍在60—70,頻率在8—14HZ範圍內的音樂才是真正的α腦波音樂。阿爾法腦波是四種基本腦波之一。在大腦中有時出現,有時消失,它並不總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