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道家、儒家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分別擅業、修心、做事、做人的哲學和治心、治身、治世的學問,故而說: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佛道儒三家早已達到了「三教合一」的思想境界,共同關注精神層面的修養和智慧開發的磨練,從而在技術、技藝、技能諸多方面提升素質,具備經世救民的才能和創新發展的本領。
佛道儒三家極其重視自我修煉,自宋明之後,佛教的定功、道家的丹功、儒家的氣功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交錯、互相融合,形成了傳承數千年的傳統文化。根本上,佛家的大慈大悲、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仁恕誠孝,就是現代的和諧、生態、感恩理念。在修煉過程之中,佛道儒三家都運用了法器和音樂,例如木魚和佛教音樂,曲調悠揚,意境幽遠,對中國音樂產生著深遠影響。
《大阿含經》中形容中國佛道儒的「梵唄」有五種清淨:其音正直、其音和雅、其音清澈、其音深滿、周遍遠聞。具備了「悠、虛、淡、靜」的風格特徵。用現代語言來概括,中國佛教音樂就是正能量音樂。
自古以來,中國佛教音樂「悠、虛、淡、靜」的風格對人們發揮著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是歷朝歷代高僧、學者、專家一致贊同的事實。慧金通信科研團隊運用現代科學進行比較和研究發現:木魚的材質樸實,聲響低沉,發音短促,清脆洪亮。其聲波頻率在8-14赫茲之間,與人體α腦波的狀態基本相同,而誦經敲擊木魚的節拍在60-70之間,完全符合α腦波音樂的節奏。尤其是以木魚作為節奏樂器伴奏的佛教音樂,其「悠、虛、淡、靜」的風格特徵,與右腦開發音樂所需的意境高度契合:悠——輕鬆愉悅的意境;虛——若有若無的狀態;淡——消除疲勞的禪味;靜——安穩專注的妙趣。
腦波音樂是通過將腦波信號特徵參數轉換為音樂中的基本要素,製作而成的個性化生物樂曲。「木魚慧音」全腦智慧開發音樂機將傳統文化與現代音樂元素融於一體,運用木魚凝神斂心與佛教音樂啟智益性的特徵,切合阿爾法音樂原理,精心開發、編寫、錄製節拍在60-70、頻率在8-14赫茲範圍內的音樂系列,從而使聆聽者的大腦腦波保持在α波活動狀態,促使深埋右腦當中的潛在能力被源源之不斷的引發出來,腦內神經遞質吶腓肽增多,令人充滿旺盛的精力,處於高度專注狀態,思考力開闊、敏捷,記憶力靈巧強大,想像力和創造力顯著提升。同時,聆聽者全身放鬆,心態平和,腦波安穩,血液循環通暢,飲食習慣改變,消化系統改善,睡眠質量提高,消除因「疲勞殺手」引發的亞健康、三高症等現代疾病隱患。
人類進入21世紀,跨入了以信息化社會為主要標誌的智慧時代,超高的記憶力和深層次的想像能力與創新能力成為人們必需儲備的基礎技能。因此,基於右腦訓練的全腦智慧開發被人們日益關注與重視。「右腦不發達,社會難容納;右腦未開放,生活沒陽光。」未來是腦科學時代,也可稱之為右腦時代,而網際網路的載體電腦能夠替代左腦的功能,如:複製,粘貼,讀取、改寫以及各種邏輯思維最複雜的的任務計算機和人工智慧都可以圓滿完成;但策劃、創意、靈感、更新改選、創新發展等形象思維的工作計算機無法替代,這些都歸屬於人類右腦的功能。因此,未來需要的是「右腦人」,未來必定是「右腦族」的天下,右腦能力的強弱成為計算機資訊時代競爭致勝的關鍵。
現實生活中95%的人,僅使用了自己的左腦。科學家們指出:終其一生,大多數人只運用了大腦3%-4%,其餘的97%都蘊藏在右腦的潛意識中,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吃驚和遺憾的事實。
少年強,則中國強!右腦強,才是真的強。——讓少年兒童贏在起跑線路上。
疲勞病是如影隨形的隱形殺手,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和身心健康,禁錮著潛意識的能量。——木魚慧音成人版以佛養心,明道開悟,輔助有識之士一帆風順,心想事成,健康快樂。
音樂由右腦感知,智慧因禪樂迸發,夢想成真原來如此簡單,輕鬆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