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治療有那麼可怕嗎?今天我們為您正確解讀關於神經內科疾病激素治療期間的那點事!
糖皮質激素在臨床各科多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上有廣泛應用,在神經內科,它是許多神經科疾病,尤其是免疫相關神經系統疾病的一線治療藥物。
常用激素包括ACTH、潑尼松、甲潑尼龍、地塞米松。按給藥途徑不同分為口服、注射。
哪些神經科疾病需要激素?
癲癇:如嬰兒痙攣症、睡眠中癲癇性電持續狀態,可顯著抑制放電、改善神經功能。
重症肌無力:糖皮質激素為重症肌無力(MG)的常規藥物,適用於幾乎所有MG患者,對疾病本身和胸腺瘤的活性抑制均有幫助。
多發性硬化:作為一種免疫介導的中樞神經系統慢性炎性脫髓鞘性疾病,目前多發性硬化(MS)尚無特效療法。不過,糖皮質激素有助於急性發病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
視神經脊髓炎:視神經脊髓炎(NMO)患者的病情通常較重,需要儘快開始治療,糖皮質激素是治療急性NMO 的一線手段,其急性期治療與MS相似,但療效不如MS,並且同樣不能阻止疾病復發。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目前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DEM)尚缺乏標準化治療方案,糖皮質激素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有助於抑制炎性脫髓鞘過程,減輕腦和脊髓的充血水腫,保護血腦屏障。
周圍神經脫髓鞘性疾病:糖皮質激素是慢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CIDP)的首選治療藥物,進展型與復發性患者的治療效果相當。
特發性面神經麻痺:特發性面神經麻痺的治療原則是減輕面神經水腫,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防止併發症。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目前糖皮質激素能否治療本病尚有爭議,歐洲相關指南指出,在伴有顱內高壓和腦水腫的情況下,大劑量激素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化膿性腦膜炎:在採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的前提下,兒童患者和暴髮型的成人患者可使用糖皮質激素,有助於減輕中毒症狀及減少腦部粘連。
激素治療期間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避免感染,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家裡房間要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溫度適宜。
2.需長期服用激素患兒飲食要避免暴飲暴食;如出現食慾、體重增加明顯等趨勢時,應注意控制食量;避免出現滿月臉、水牛背等庫欣症候群。
3.糖皮質激素能阻礙創口、潰瘍的癒合,對胃腸道也有一定刺激,故宜飯後服。大劑量服用時應注意有無胃出血等的消化道症狀,觀察大便的情況。
4.飲食應低鹽飲食,減少水腫發生,預防血壓上升;增加富含鈣的食物攝取,如奶製品、蝦皮及海產品、豆製品等,必要時服用鈣片,維生素AD等藥物,防止骨疏鬆。長期服用激素會使鉀離子流失,所以應補充含鉀食物,如新鮮蔬菜、柑橘、香蕉、紅棗等,必要時根據醫囑服用含鉀製劑,預防因服用激素導致的低鉀血症。
5.要按時按量服用,不可以突然停藥、隨意增減藥量,要密切觀察及監測,如果突然擅自停藥,會引起急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症狀,如肌肉無力、低血糖、血壓下降等,突然停藥還有可能使原有疾病復發或加劇,故必須逐漸減量,緩慢停藥。
6.服用激素的患者會自覺潮熱且出汗較多,應注意多休息,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預防受涼。
7.由於激素如強的松、地塞米松等能促進糖原異生減慢葡萄糖的分解增加糖的來源,也能減少機體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從而導致血糖升高。因此服用激素要限制糖及含糖量多的食品如甘蔗、藕粉、西瓜、甘薯、山藥等。
結束語
神經科系統疾病,病程較長,服藥時間長,家長要多關心理解寶寶,保持平衡心態,樹立寶寶們對抗疾病的信心。
趙佳維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神經內科 主管護師
神經內科帶教老師,北京大學醫學部護理系臨床教學老師;靜脈治療專科護士;北京護理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高志傑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山西醫科大學碩士研究所,研究方向:癲癇、智力障礙、智力運動發育遲緩以及相關疾病的臨床與遺傳學研究。
文 | 趙佳維
審稿 | 高志傑
編輯 | 王勝升
原標題 首兒神內帶您了解神經內科疾病激素治療的那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