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力不可能對抗自然的力量,但美國人好像就偏偏不信邪。
上世紀五十年代,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與美國海軍合作,打算讓轟炸機攜帶一顆大當量的核彈飛進西北太平洋一個颱風的中心,以試圖通過核爆的方式打散颱風的結構,達到阻止颱風形成的目的。
正在形成的颱風眼
還好最終這個有點瘋狂的項目被阻止了。不然我們或許真能見識到結局到底會如何的有趣?
不過美國人沒能將颱風給核爆了,卻幹了另外一件大事。
那就是開著一整個航母艦隊,硬懟颱風。
你沒看錯,美國人還真就開過航母艦隊,去往颱風的中心撞,試圖以人力對抗自然之力。
幹出這事是美國海軍上將——威廉·哈爾西,哈爾西將軍還因此收穫了一個叫「暴風之子」的外號。
威廉·哈爾西,美國海軍上將
1944年12月18日,哈爾西將軍正帶著旗下的第三艦隊在菲律賓附近海域騷擾日軍軍艦。
這時的夏威夷天氣預警中心給哈爾西將軍發出了警告:將會有一場巨型颱風向第三艦隊的方向行進,預警中心給哈爾西的建議是讓艦隊避開颱風。
但哈爾西將軍無視了預警中心的建議。
畢竟當時的美國第三艦隊可以說是兵強馬壯,20艘主力航母、8艘戰列艦以及隨行的大小戰艦超過了一百艘,給了哈爾西將軍極大的自信心。
颱風,它能抵幾條航母?
而且有著「蠻牛」稱號的哈爾西將軍剛在太平洋上打贏了幾場對日本的海戰,自信心也極大的膨脹了起來。
美國第三艦隊,拍攝於二戰時期
也是因為如此,哈爾西將軍拒絕了來自預警中心的建議,下令讓第三艦隊保持編隊,繼續向颱風眼中心前進。
被颱風肆虐後的本寧頓號航母
但哈爾西將軍低估了颱風的風速,也高估了人類軍艦對颱風的抵禦力。
當第三艦隊行駛到颱風的中心區域時,此時的風速已經達到了169km/h,颱風捲起的浪花也超過了二十米高。
嚴重傾斜的CVL-27蘭利號
最終,美軍第三艦隊在和颱風的第一場對抗中,失去了3艘驅逐艦以及146架艦載機,除此外還有9艘戰艦嚴重損傷,790名美國軍人喪生……
在經過了「眼鏡蛇」颱風事件後,此前戰功赫赫的哈爾西將軍並沒有遭到太大的處罰,只是暫時失去了第三艦隊的指揮權罷了。
被颱風肆虐後的艦載機
但如果只是這次的失利,哈爾西將軍也還沒有那個資格拿到「暴風之子」的稱呼。
和颱風緣分未盡的哈爾西,很快就和颱風交上了第二次朋友。
1945年6月,在衝繩島戰役接近結尾時期,在尼米茲將軍的力保下,哈爾西將軍破例在停職四個月後重新拿到了第三艦隊指揮權。
有意思的是,剛拿回指揮權的哈爾西將軍,又再一次的遇到了颱風老朋友。
這次哈爾西遇到的颱風叫做「康妮」。
而哈爾西將軍依舊選擇了硬剛颱風,賭氣似的想要讓颱風老朋友見識一下美國軍艦的厲害。
但哈爾西再次失望了,剛被颱風肆虐沒滿一年的第三艦隊,再次損失了75架飛機,同時也有70多架飛機受損嚴重,數名美國海軍落水死亡。
兩次與颱風的激戰,讓哈爾西將軍收穫了「暴風之子」的稱號。
但哈爾西將軍的兩次在颱風上遇到的失敗並沒能掩蓋他的優秀戰績,當哈爾西將軍帶著勝利回到美國後,他被美國軍部授予了五星上將的軍銜。
而有意思的是,美國在颱風中損失的軍艦比和日本聯合艦隊的作戰中損失的還要多。
從某個角度來說,對抗美國海軍的主力並不是日本,或許是颱風才對。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