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遇到颱風繞著走 潛艇遇到颱風是不是藏到水下就萬事大吉了

2020-12-05 123觀察室

颱風雖然有著很動聽的名字,但是破壞力那絕對是驚人的。別看航母是海上的霸主,似乎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是當它面對颱風時也顯出了十足的無力感。二戰期間由於對颱風預警解讀有誤,美國航母編隊遇上了「眼鏡蛇」颱風,3艘驅逐艦直接沉沒,800多名官兵死亡,航母的艦艏都被拍扁了,146架艦載機報廢。為此現在美軍研製出了一套專業的天氣預報體系,可以避免艦船遇上強颱風天氣。

那如果潛艇在航行中突然遇到了颱風,是不是藏到水底下就萬事大吉了呢?

海面上波浪主要以橫波形式向外傳遞能量,波浪向下傳遞的能量和波浪的長度有關。距離來說如果海上起了巨浪,兩個浪頭之間的距離為50米,在水下也就是水面上1/9的長度,大約是5-6米的深度波浪的威力已經是水面上波浪的一半了,如果到了水下25米,那基本上就感受不到波浪的存在了,繼續往下走,達到50米的地方簡直就是風平浪靜,受不到半點的影響。

所以說,在大海中航行的潛艇,如果遇到了海面上刮颱風,是可以藏到水下的。而且現在潛艇下潛深度都達到了300米左右,躲起來是很方便的。

那是不是躲在水下就萬事大吉了,當然躲在水下就不怕海面上的波浪,但海洋內的危險也是無處不在的。由於各種海底洋流、暗流導致了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就算是在同一海洋截面上,也會出現上方和下方海水密度不同的情況。

如果是上方海水密度小於下方海水密度,潛艇就像碰到鐵板一樣無法下潛,但這並不危險;但是如果上方海水密度大於下方海水密度,這就是水下斷崖,屬於很兇險了,潛艇很有可能直接就被吸到大海深處了,而且一旦下降的深度超過了潛艇最大的下潛深度,很有可能導致潛艇被海水的壓力壓扁。

相關焦點

  • 潛艇如果遇到颱風,躲在水下安全嗎?只要不上浮就沒事
    人類對於大海的徵服,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目前人類不但有水面上的萬噸巨艦,在水面下也有潛艇在悄悄遊弋。我們知道,颱風天氣對於水面船隻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面對颱風,就算是排水量超過10萬噸的航母,都無法全身而退,也要提前到港口躲避。
  • 四萬噸颱風級核潛艇:魔改成水下航母,帶戰鬥機的腦洞太大
    【話說軍世】前蘇聯建造的颱風級核潛艇,其水下最大排水量可以達到4.6萬噸,這個噸位已經比大多數兩棲攻擊艦要大,接近了中型航空母艦,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滿載也不過4.25萬噸,近日,有將颱風級魔改成水下航母的模型,引起不小熱議。
  • 當軍艦遇到颱風:對抗OR服軟?This Is A Question
    此時颱風「眼鏡蛇」正在靠近,哈爾西海軍上將收到了來自珍珠港的氣象信息,但卻和自己氣象員給出的相互矛盾,因為提供給哈爾西的颱風位置和方向的信息不準確,哈爾西並沒有下令第38特遣艦隊起航避開颱風,而是選擇多待一天。於是在12月17日這天,他在不知不覺中將第38特遣艦隊帶入了颱風中心。
  • 美國將軍拿航母對抗颱風,結果如何?
    正在形成的颱風眼還好最終這個有點瘋狂的項目被阻止了。不然我們或許真能見識到結局到底會如何的有趣?不過美國人沒能將颱風給核爆了,卻幹了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開著一整個航母艦隊,硬懟颱風。你沒看錯,美國人還真就開過航母艦隊,去往颱風的中心撞,試圖以人力對抗自然之力。幹出這事是美國海軍上將——威廉·哈爾西,哈爾西將軍還因此收穫了一個叫「暴風之子」的外號。
  • 人類史上最大潛艇,排水量和航母相當,殺傷力相當於6枚原子彈
    上世紀50年代,美國的鸚鵡螺號核潛艇首次試航,這是全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核潛艇一問世便驚豔全球,各國都紛紛研製,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人類史上最大的潛艇,當然也是最大的核潛艇,它就是941型,也就是鼎鼎大名的「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 中國航母被美日監視 央視:總會碰到壞孩子
    從本月的22日開始美國兩個航母戰鬥群部署到了南海地區,與遼寧艦同一時間出現在南海,是不是顯得有些巧合呢?這讓外界格外的關注。那遼寧艦的一舉一動正在成為世界注目的興趣點,該如何來解讀遼寧艦首次赴南海訓練的真正的內涵,那接下來我們還是要請演播室的兩位專家為我們進行點評和分析,在之前我們先來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相關的背景。
  • 海上船舶遇到颱風如何逃生?
    中國天氣網訊 今年第8號超強颱風「瑪莉亞」強悍來襲,強度強,移速快,受其影響,10日至11日華東沿海出現明顯風雨,浙江、福建等沿海大量船舶需回港避風。那麼在海上船舶遇到颱風該怎麼辦?如何預防颱風?颱風來臨前後 海上船舶怎麼辦1、颱風來臨前,船舶應聽從指揮,立即到避風場所避風。2、萬一躲避不及或遇上颱風時,應及時與岸上有關部門聯繫,爭取救援。
  • 這才是海底戰略力量的代表,體型可比航母,可毀滅一個半球!
    核潛艇問世以來一直都是海洋中非常神秘的武器存在,它和航空母艦互為對手,又相輔相成,不過核潛艇比航母的隱蔽性要更好,畢竟是在水下潛航的武器。再後來有了潛射型洲際飛彈之後,核潛艇也隨之成為了各個軍事強國的戰略核力量,其實潛艇也是國之重器,先進的核潛艇在現代海戰中的作用非常明顯,再加上海面上有航母的存在,幾乎能夠掌控整個戰場的局勢。
  • 遇到超強颱風,風眼位置最安全?颱風為什麼被除名?
    #颱風形成於熱帶海面,那裡溫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了空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從中心向外依次為:颱風眼區、雲牆區、螺旋雨帶區一般來說,颱風風眼位置相對颱風周圍是相對安全的地方,但是颱風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颱風風眼位置其實也是在一直變化的,風眼在一個地方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一般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所以,遇到颱風時, 遠離颱風侵襲範圍和經過的路徑才是最安全的。
  • 美國將軍拿航母對抗颱風,結果如何
    正在形成的颱風眼還好最終這個有點瘋狂的項目被阻止了!不然我們或許還真能見識到結局到底會如何的有趣?不過美國人沒能將颱風給核爆了,卻幹了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開著一整個航母艦隊,硬懟颱風!你沒看錯,美國人還真就開過航母艦隊,去往颱風的中心撞,試圖以人力對抗自然之力。幹出這事是美國海軍上將——威廉·哈爾西(William Halsey),哈爾西將軍還因此收穫了一個叫「暴風之子」的外號。
  • 美軍上將拿航母硬抗颱風,結果如何
    不然我們或許還真能見識到結局到底會如何的有趣? 不過美國人沒能將颱風給核爆了,卻幹了另外一件大事! 那就是開著一整個航母艦隊,硬懟颱風! 你沒看錯,美國人還真就開過航母艦隊,去往颱風的中心撞,試圖以人力對抗自然之力。
  • 1944年,美國海軍氣象預報失誤,十幾艘航母闖入16級颱風眼
    1935年,日本海軍組織軍事演習,為進一步侵略做準備,結果第四艦隊在演習途中也遇到颱風,整個艦隊遭到毀滅性重創,沉沒、報廢、損壞的戰艦不計其數,龍驤鳳祥兩艘航母兩艘航母的甲板幾乎被撕成兩半。當時日本專家曾經做過研究,得出一個結論:日本航母甲板製造工藝太差造成了這次損失。
  • 中國潛艇和美航母較量,中國潛艇兩次迫近美小鷹號航母
    何況,中國海軍潛艇部隊由於噪聲相當大等特點,在跟美海軍航母戰鬥群對峙中處在弱勢地步,而且在1994年朝鮮啟動石墨反應堆事件,美軍出動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進行軍事威懾,再碰到中國漢級403號核潛艇,美軍鷹號航母戰鬥群竟然死死纏住403號核潛艇,並且對403號核潛艇進行精確定位,連續進行7次模擬攻擊,這場對峙72小時的中國核潛艇和美國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遭遇事件,最終以中國核潛艇落敗結束。
  • 噸位最大下潛最深:世界潛艇記錄盤點
    ,但是由於當時技術的限制,一般作戰深度只有100米到200米。941型戰略核潛艇,也就是著名的颱風級(北約代號),其最大水下排水量達到4萬6000噸(印度目前唯一的現役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排水量也不過4萬5000噸),1981年第一艘颱風級服役,共計建造了6艘,目前還有一艘在俄羅斯海軍服役,主要用於飛彈發射實驗。
  • 颱風蘇馬倫走了,颱風飛燕來了,下一次颱風的名字你知道嗎?
    颱風衛星雲圖今年的第21號颱風「飛燕」來了,這次颱風名字別看叫「飛燕」,可是級別十分強大,已經從颱風升級為強颱風,隨後升級為超強颱風級。此次颱風飛燕的北上路線圖大家有沒有發現每一次颱風都有一個名字。今年第20號颱風叫做蘇馬倫,這次的颱風叫做飛燕。每年的颱風這麼多,它們的名字是根據什麼規則命名的呢?颱風名字的命名是隨便命名的嗎?顯然不是。颱風的名字是有規定的。
  • 颱風雲雀登陸: 別的颱風走心 這個颱風走腎
    這個叫「雲雀」的颱風啊,真是不走尋常路。別的颱風走心,這個颱風……走腎!在日本以南的洋面上生成,不僅沒有向東走,反而橫掃日本之後繞了一個圈,這不是……這不是個腰子嘛!「腰者,腎之府」,祖國傳統醫學理論上說,腎為先天之本,「主納水,主納氣」。
  • 比「颱風」級還大幾倍!俄羅斯想造巨型核潛艇只為運石油
    [俄羅斯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潛艇]總部位於聖彼得堡的孔雀石設計局公布了一種巨型潛艇的設計,該潛艇一次可裝載17萬至18萬噸。這種1,180英尺長和230英尺寬的水下油輪會使颱風級核潛艇相形見絀。颱風級的長度是574英尺,約為它的一半,而寬度是75英尺,約為它的三分之一。因此就體積而言,它將超過颱風級核潛艇的六倍。為了移動這一難以置信的體積,它將由不少於三個核反應堆提供動力,每個反應堆可產生30兆瓦的功率。它可能會以17節的速度前進,這僅比常規油輪慢了幾節。
  • 波斯灣的水下狼群,伊朗海軍潛艇部隊,連美航母戰鬥群都忌憚三分
    877EKM型柴電潛艇就是北約所稱的基洛級潛艇,是蘇聯海軍時代研製的最成功的的常規潛艇。伊朗當時買了3艘,分別叫"塔裡克"號、""努爾"號和""尤尼斯"號,距今已經有近30年的服役時間,這3艘潛艇共同構成了伊朗海軍潛艇部隊的基礎。877EKM型柴電潛艇的優勢是火力大和噪音小,主要在近海淺水區域進行反艦和反潛,水下排水量為3040噸,航速可達17節,潛水最大深度為300米,自持力為45晝夜。
  • 雙颱風效應
    雙颱風效應(又稱藤原效應)是指兩個颱風靠近時,它們將繞著相連的軸線成環狀,且互相作反時針方向旋轉,旋轉中心與位置依兩個颱風相對質量及颱風環流之強度來決定
  • 航空母艦在海上能抵禦多大的風浪為什麼竟然可以硬抗12級颱風
    航母是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體現,也基本上是已有科技的結晶,航母的各個部分工藝都是千錘百鍊,頂尖的材料製造,不過航母既然在海上行駛,那就是一艘比較大的船,其他船隻要注意的事情航母也要加倍注意,畢竟航母如果因為被敵方擊沉或者遇到風浪沉沒,那麼損失可就大了。那麼航母在海上能抵禦多大的風浪不會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