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芯妮同學:乞拉朋齊的年降水量豐富,被稱為世界的「雨極」;你的地理知識豐富,被稱為班上的「地理學霸」。
宋星言同學: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在海洋上;學習地理時,你的心思幾乎全部在課堂上。
馬俊傑同學: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老師與學生共聚一堂,傳授知識時,你的思維比較活躍,在了解-記憶-理解-記憶。
牟婧悅同學: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_____,不是巴拿馬運河,許多人會想到這個答案;因為記錯了,就好像老師偶爾叫錯你的名字,但也因為這樣,老師對你印象更深刻,學習知識亦是如此,以後就不會再錯了,因為錯的印象更深刻。
趙德承同學:地球在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老師在上課時,你是全神貫注的,而且你的眼睛朝向老師保持不變。
曾凡珂同學:夏至日時,北半球晝達到最長,夜達到最短;期末時,你收穫的知識達到最多,努力之後達到更好的目標。
覃先睿同學:造成海陸變遷的原因有許多,例如: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老師喜歡你的原因有許多,例如:你的乖巧懂事和你學習地理時的樣子。
……
將地理知識與新年寄語結合,這樣的「定製寄語」你心動嗎?1月17日,成都彭州中學實驗學校地理老師胡正萍為自己即將放假的學生,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新年即將來臨,她用地理知識為153個學生送上獨特的寄語,由一句地理知識點開頭,按照排比的結構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送祝福,末尾還有創意小漫畫,共送出153封獨一無二的新年寄語。
「一開始是有個別同學在問快放假了,能不能給他們寫寄語,我當時就想給一個同學寫太單調,那就給全班同學一起寫,但怎樣才能寫得特別一點?就想到將地理知識和她們的個性特點、學習情況相結合。」胡正萍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自己教的是初一共三個班級,總共是153個學生,相應的每個學生的寄語都不同,「有的學生上課認真,有的學生開學到期末進步很大,每個學生的寄語都是他們自己的特點與知識點相融合。」一共寫了153封,再折成信封,差不多花了三周的時間。
自從想到用這樣的方法為學生送驚喜,胡正萍每天抽空餘時間來寫,但寫的過程並不是那麼順暢,對於自己所教的初一學生來說,地理學科一周有三節課,上課時間相對於語數外來說算少,胡正萍對一百多個學生的了解有限,「還是挺難的,既寫知識又寫特點,關鍵得符合學生性格,會想到一部分同學有這樣最直觀的感覺,如果說對於每個學生都了如指掌就有點誇張,畢竟教的學生數量有點多。」因為不是每天都能和學生碰面接觸,胡正萍對學生的了解僅憑課上課下的交流,再加上學生們也很喜歡到辦公室問問題,交流相對增多,也增加了對學生的了解。
去年12月,為了提高同學們學習地理的興趣,胡正萍想到用改編流行歌曲的方式,將枯燥的地理知識融入歌曲之中,改編地理版野狼Disco,也獲得了同學們的喜愛。胡正萍表示,不管是改編歌曲,還是定製版地理寄語,都希望提高同學們學習地理的興趣,能在枯燥的地理知識中感受到不一樣的樂趣。(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馬天帥 劉成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