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航局公布太陽2020年完整記錄!我們的太陽正從沉睡中醒來

2021-01-18 網易

2021-01-09 14:06:02 來源: 三體迷

舉報

  2020,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人類度過了無比魔幻的一年。你可能不知道,在這一年裡,那個遠在1.5億公裡外的大火球,為我們提供光明與能量的太陽,也悄然經歷著重大變化——進入新一輪太陽活動周期,太陽活動開始由弱轉強。是的,我們的太陽正從沉睡中醒來!

  

  實際上,太陽活動周期是人類根據長期觀測總結出的規律性現象。天文學家發現,太陽活動大約以11年為周期不斷變化,從低迷的極小期到活躍的極大期再到低迷的極小期,如此往復變化。當太陽處於極大期時,磁場活動變得強烈,黑子和耀斑頻發,反之亦然。

  在天文學上,1755年到1766年被定為的太陽活動第1周期。觀測表明,2019年12月,太陽度過了第24周期的極小期。所以,2020年正是新一輪太陽活動周期,即第25周期的開始,本輪周期預計2025年7月達到極大期。

  普通吃瓜群眾難以感知太陽活動的變化,但太陽觀測衛星能夠幫助我們很好地捕捉太陽甦醒的跡象。

  近日,歐洲航天局(ESA)公布了太陽2020全年照,用366張照片完整記錄了2020年每一天太陽的狀況。這些照片由歐航局的Proba-2衛星拍攝,該衛星正在持續不斷地監測太陽活動變化。

  

  從Proba-2衛星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發現,2020年初時太陽活動水平還很低,但到了年底,明顯出現復甦跡象,11月和12月可以在太陽表面看到多個活躍區域。這些區域的太陽磁場活動強烈,會催生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等劇烈空間天氣事件。

  比如,太陽動力學天文臺(SDO)、太陽與日光層天文臺(SOHO)就曾在2020年11月29日捕捉到太陽爆發強大耀斑,且伴隨日冕物質拋射。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6月21日和12月14日的兩張照片,還向我們展示了Proba-2衛星視角下的日食。

  未來幾年,太陽活動還將不斷變強,太陽黑子、太陽耀斑以及日冕物質拋射會變得越發常見。當強大的日冕物質拋射恰好朝向地球時,可能對人類的通訊和電力設施造成破壞,值得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NASA發現太陽爆發三年來最強耀斑,太陽要從「沉睡」中醒來?
    太陽誕生至今已46億年,每時每刻兢兢業業地向宇宙輸出能量。和宇宙裡的其他恆星相比,太陽看起來是比較安靜的一顆恆星。雖然在大多數時間,太陽都在經歷劇烈物質噴發,但它偶爾也需要降溫一下。據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官網稱,太陽動力學天文臺(SDO)在上個月底觀測到了自2017年10月以來太陽噴發的最強耀斑,有可能是進入新太陽周期的跡象。難道太陽要從『沉睡』中醒來?
  • 太陽耀斑與宇宙輻射間有何種聯繫?歐航局也將發射太陽探測器
    ,它在2018年拍攝了第一張太陽大氣層內的照片,並在2019年拍攝了太陽風在太陽第二軌道上的視頻。國外專家團隊從這個任務獲得最早的一些觀測太陽的日冕物質拋射,太陽等離子體和能量釋放後建立粒子釋放太陽耀斑事件。由於高能粒子在太陽附近加速,通過飛得更近、看得更清楚,我們能夠觀察到能量轉化過程的開始,看到它們實際上開始堆積,就像掃雪機前堆積的雪一樣。不是一臺真正的掃雪機,而是太陽釋放出的日冕物質拋射導致了這種物質在太空中的積累。
  • 科學家們現在可以預測:我們的太陽何時醒來,並開始生氣!
    我們的太陽已經睡著了,但它可能正在醒來 -一個新的「太陽鍾」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會發生。 為什麼我們需要知道?太陽風暴及其對我們技術主導的世界的影響。我們的明星有一個11年的周期中看到它從一個周期的移動太陽活動極小期活動- 現在-to其太陽能最大,這是圍繞著2020年代中期的預期。 隨著太陽從現在的沉睡中醒來,太陽活動將增加。因此迫在眉睫的「太空天氣」風險迫在眉睫。
  • 帕克太陽探測器即將公布飛越太陽的完整細節!
    總的來說,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將在6.4年時間裡24次近距離飛掠太陽。現在距離這個目標已經完成了八分之一!那麼帕克號飛掠太陽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驚人的成果呢?答案是有的,據消息稱,來自美國宇航局帕克太陽探測器首次關於太陽的細節即將公布。這些成果是由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在前兩次近距離飛越太陽時收集的。
  • 太陽表面罕見劇烈爆發!沉睡的太陽,要醒了?這幾天可能有這些影響…
    太陽睡醒了?太陽是地球生命之源,太陽向地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量,從而孕育了生命。但是,這些年我們並沒有感受到太陽有什麼變化,為什麼太陽會沉睡,還要甦醒了呢?這是因為,對我們人類活動有直接影響的,其實只是太陽輻射中的可見光和紅外光。可見光主要用來照亮大地,而紅外光讓地球不那麼冷。
  • 教你記錄太陽的軌跡
    我們一生中會看到無數次的太陽東升西落,看起來好像千篇一律,沒什麼稀奇,早已經司空見慣了。但你有沒有仔細的觀察過太陽運動和軌跡變化的細節呢?你知道 每天的日出點、日落點、正午太陽高度 ,以及一天中太陽完整的運動軌跡及變化規律嗎?在一年中,每周一次或者兩次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記錄太陽在天空中的實際位置,就能製作出太陽的「8」字形日行軌跡圖,對於地面上的觀測者來說,太陽只是高度產生了變化,其相對於星空的軌跡還是不變的。
  • 太陽開始第25周期:太陽即將醒來
    首先,巨大的日冕物質拋射(CME)從太陽爆發,以大約每秒1200公裡的速度將大量恆星物質拋出太陽系。緊隨其後的是幾個更小、更慢的日冕物質拋射,估計它們的移動速度為每秒200-400公裡。最終的CME在視頻的末尾爆發,但這一次它是針對地球的。太陽已經進入第25個太陽周期,即將醒來。
  • 太陽開始第25周期:太陽即將醒來
    太陽已經進入第25個太陽周期,即將醒來。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的恆星一直很昏昏欲睡,幾乎沒有太陽黑子、明亮的耀斑或大量磁化等離子體從它的表面發射出來。這段平靜的時期被稱為太陽活動的最小時期,但情況又開始升溫。
  • 科學家重修太陽黑子記錄
    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天文臺天文學家Frédéric Clette表示:「我們發現並沒有這樣的黑子極大期。太陽活動的水平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Clette在8月7日於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召開的一次國際天文聯合會會議上公布了這一研究結果。  黑子是太陽表面磁性的爆發,它反映了恆星內部的活動。
  • 沉睡中的太陽金字塔
    這個名字的太陽金字塔來自阿茲臺克人,誰走訪了本市特奧蒂瓦坎世紀被放棄後,特奧蒂瓦卡諾斯給金字塔的名字不詳。它分為兩個階段。公元100年左右的第一個建造階段使金字塔達到了如今的規模。[ 需要引用]人們認為金字塔在特奧蒂瓦坎社會中崇敬了一位神靈。但是,幾乎沒有證據支持這一假設。迄今為止,在對該遺址進行考古研究之前,蓄意和自然力量摧毀了金字塔頂部的廟宇,至今仍無法識別出具有任何特定神靈的金字塔。
  •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太陽,我們來了!
    太陽,是與我們關係最密切的一顆恆星,也是唯一一顆可以詳細研究的恆星。它為我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但同時也會對地球產生重大影響。我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將於2022年發射升空,揭示太陽磁場、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一磁兩暴)的形成及相互關係。
  • 太陽耀斑可怕嗎?看看NASA怎麼說的
    5月29號觀測的太陽耀斑圖片-看左上角太陽耀斑可能會從其11年的周期性沉睡中醒來,它剛剛從我們的太陽噴發,並於5月29日被NASA的太陽動力學天文臺捕捉到了。這是自2017年10月以來首次觀測到的M級耀斑,科學家認為這可能預示著活動增加和黑子出現新時期,預示著第24太陽周期的最後喘息和第25太陽周期的開始,我們把它交給時間去證明。利用金色調波長,即171埃(埃是長度單位,1埃=10^-10米)進行了觀測,看到從太陽光球左上半部伸出的耀眼氣泡。太陽黑子是太陽磁幹擾所致,是太陽光圈中溫度較低,較暗的區域。
  • 歐美「太陽軌道探測器」順利升空,將首次近距離拍攝太陽兩極圖像
    美國東部時間2月9日深夜,歐洲宇航局(ESA)和美國宇航局(NASA)聯合打造的「太陽軌道探測器」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基地成功發射升空,展開前所未有的太陽極地探測之旅。
  • 太陽,我們終於來了!
    太陽主要由氫組成,它之所以能夠在幾十億年中一直穩定地發光發熱,是因為其內部一直在持續進行氫聚變成氦的熱核反應。我們可以把這太陽內部的聚變反應想像成不斷的有氫彈在持續爆炸。每一秒,太陽核心就有6億噸氫元素聚變成氦元素,將近400萬噸的物質轉化成能量。
  • ...最近公布的美國宇航局的太陽觀測衛星——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
    最近公布的美國宇航局的太陽觀測衛星——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SOHO)拍攝的照片,已經成為網上瀏覽的熱點。它顯示,一個在太陽附近飛行的奇怪物體看起來很像我們熟悉的好萊塢巨製中的巨型、金屬「母船」。
  • 太陽黑子周期與2020年投資思路
    自然科學研究發現,太陽黑子活動周期是11至12年,目前已經臨近不活躍年,最近一個不活躍年在2019年至2020年。那麼什麼是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活動周期變化會對我們產生哪些影響呢?其周期為兩個極小值之間的時間,長的約為14a,短的約為8.5a,平均長度為11.1a.開始4a中,黑子不斷產生,活動加劇,以後7a中,大黑子群逐漸減弱、消失.德國人施瓦布(Schwabe,S.H.)堅持17a對太陽黑子的觀測,於1843年發現太陽黑子的消長有約10a的平均周期.到了1848年,瑞士天文學家沃爾夫(Wolf,J.R.)整理了1609年天文望遠鏡發明以來的200多年太陽黑子記錄,證實了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的存在
  • NASA帕克太陽探測器繞太陽飛行破紀錄 太陽磁場或在翻轉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12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NASA2018年8月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實現了距太陽最近的一次飛越,距離太陽僅1500萬英裡(約合2400萬公裡),並利用尖端科學儀器收集了大量數據,無意間創下了人造物體有史以來距太陽最近的飛行記錄
  • 我們的太陽處於9000年的衰弱期嗎?
    我第一次看到太陽的日冕,是在2012年澳大利亞一次日全食的短暫全食期間,它的外層大氣是熱的,白色的。從恆星中溢出日冕規模非常大。然而,在去年智利的日全食期間,日冕很小,很微妙。這是因為太陽有11年的周期;2012年,它處於太陽活動的最大值(明亮的太陽耀斑、大日冕和大量的太陽黑子);2019年,處於太陽活動的最小值(看不到耀斑或太陽黑子和日冕)。
  • 太陽正迎來「休眠期」2020年後太陽黑子或將消失數年
    科學家稱太陽正在迎來一次罕見的「休眠期」,到2020年之後太陽黑子將持續消失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6月15日報導,科學家稱太陽正在迎來一次罕見的「休眠期」,到2020年之後太陽黑子將持續消失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而這有可能使地球出現一次迷你冰川期。
  • 來自太陽的消息!帕克探測器「觸摸」太陽,創造人類歷史記錄!
    來自太陽的消息!帕克探測器「觸摸」太陽,創造人類歷史記錄!太陽每天散播驚人的能量到太空,這使得地球得意生機盎然。但對於這顆天體,人類還一直在探索的路上。帕克探測器公布「觸摸」太陽首批研究成果,距離僅2400萬公裡,刷新了人造物體接近太陽最新紀錄。「帕克號」進入近日點附近的「科學階段」,打開儀器,近距離觀察太陽。美國宇航局最初任務的「科學階段」約為11.6天。後期,隨著近日點逐漸縮短,時間逐漸縮短至9.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