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首次入軌太空任務圓滿成功!國星宇航研製高性能AI衛星系統「直播地球號」順利升空

2021-01-19 國星宇航

北京時間2019年7月25日13時00分,智能衛星網絡公司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與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研發的第三代AI衛星系統「直播地球號」(星時代-6)成功搭載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雙曲線一號」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火箭末子級按飛行時序準確進入預定300公裡LEO軌道,國星宇航圓滿參與了中國民營商業航天的首次入軌太空任務。


「直播地球號」在完成多項地面測試與太空環境模擬測試後裝載至雙曲線一號運載火箭末子級,「直播地球號」成功完成太空環境驗證。第三代衛星系統較第二代能力提高了數倍,是目前同量級全球最強性能衛星系統,未來將大幅提高星時代星座的運行效率。

國星宇航負責人表示,本次發射是國星宇航成立以來執行的第四次太空任務,很榮幸成為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首次入軌太空任務這一歷史時刻的參與者與見證者。「直播地球號」命名源自公司面向C端同名移動App「直播地球」,該產品旨在將高大上的航天技術平民化,以推動公司願景「直播地球,開啟大眾太空時代」的實現。

在國家軍民融合和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國星宇航將聯合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以「記錄歷史,直播地球」為使命,持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探索產學研合作新模式,為國家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作出積極貢獻,助力新時代的中國航天夢。


相關焦點

  • 從衛星研發到應用,「國星宇航」如何探索民營商業航天「軌道」?
    2014年,國務院出臺的60號文件為商業航天的發展提供了明晰的機遇導向。文件提出,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航天領域,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服務,鼓勵民間資本研製、發射、運營商業遙感衛星等。2018年9月5日,「天府軍融一號」與「成都高新一號」兩顆AI試驗星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全國首次由民營商業航天企業完成「一箭雙星」的發射任務。這次發射完成協同式衛星系統結構設計驗證,也驗證了星箭一體化AI處理的關鍵技術。
  • 國星宇航首星成功升空 一箭雙星實現多項創新
    2018年9月5日,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星宇航)研發的「天府軍融一號」(下稱TFJR-1)與「成都高新一號」(下稱CDGX-1)兩顆型號為virgo-1的AI立方星試驗載荷(下稱AI試驗星)搭載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的雙曲線1Z火箭順利升空,火箭進入亞軌道後,成功實現星箭分離,隨後,星箭一體化AI處理系統成功完成相關數據回傳及技術驗證
  • 成都創新「高度」 發射全球首顆AI衛星 這家公司為你「直播地球」
    截至2019年12月,國星宇航已順利完成6次太空任務,成功研製並發射了9顆AI衛星。「我們的目標是,做中國的谷歌。」公司的主要產品是衛星全直播網際網路平臺——直播地球APP ,以及衛星地圖網際網路服務SaaS平臺——ADACLOUD。路演現場,陸川通過「直播地球」為現場和線上的嘉賓進行了直觀演繹,經衛星定位,能夠實時觀察到南非一家動物公園的現場。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研發方之一的國星宇航最快明年登陸...
    這標誌著,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升空,中國航天正式進入6G探索時代。另據央視新聞報導,此次任務中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可謂「一箭十三星」,除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還搭載發射了NewSat9-18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研發方之一的國星宇航最快明年登陸資本市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揚生教授表示,此次研製發射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是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首次技術驗證,標誌著我國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
  • 四川成都國星宇航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雙核AI商業衛星
    四川成都國星宇航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雙核AI商業衛星 原標題: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7日電(記者 段正陽)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星宇航)設計研製的「鬥魚-666號」(TFSTAR)、「新疆交通-01號」(TY3-01)等三顆衛星於當日12時12分搭載長徵二號丁型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並實現星箭分離
  • 民營火箭首次成功入軌 外媒:中國航天業正在實現跨越式發展
    「第一次」: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運載火箭首次成功發射並高精度入軌、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首次一箭多星發射入軌。近年來,中國航空航天事業飛速崛起,每一步發展都全球矚目,這一次也不例外。在「雙曲線一號」成功問鼎蒼穹後,英國路透社第一時間進行了報導,稱在兩次嘗試失敗後,中國民營運載火箭企業首獲成功。報導指出,2018年10月,由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藍箭空間」)研製的中國首枚民營火箭「朱雀一號」在酒泉發射,但所搭載衛星未能入軌。
  • 當太空遇上直播,鬥魚直播冠名衛星 「鬥魚666號」
    12月7日,鬥魚第一顆獨家冠名的衛星「鬥魚666號」(TFSTAR),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按照計劃,這顆衛星搭載長徵二號丁火箭升空後,將運行於軌道高度約547km 的太陽同步軌道。這是全直播平臺首次冠名商業航天衛星,鬥魚直播直播團隊還邀請了航天專家、衛星工程師為大家帶來了生動的科普節目與鬥魚主播及水友互動。直播+太空的想像空間為什麼一家直播平臺要進入太空領域?
  • 專注AI衛星賽道,「國星宇航」要讓衛星有「大腦」 | 星際賽
    採訪公司: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國星宇航」) 採訪對象:CEO 王磊 2014年,國務院出臺的60號文件為商業航天的發展提供了明晰的機遇導向。文件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民間資本研製、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衛星導航地面應用系統建設。」 政策的放開,資本的認可,讓民營企業迅速崛起,空天信息產業發展迎來機遇。 就在這「黃金時代」,2018年,國星宇航成立,定位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為用戶提供空天地一體化數據信息服務。
  • 民營商業衛星網際網路科技服務提供商「國星宇航」完成1.5億元A+輪...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7月6日報導 獵雲網近日獲悉,據億歐報導,在成都市委市政府主辦的「2020年成都市新經濟『雙百工程』企業創新發展交流大會」上,民營商業衛星網際網路科技服務提供商
  • 國星宇航發起設立國內首個AI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
    (曾勇校長為徐揚生院士、陸川博士、閻鏡予博士頒發聘書)  作為國內唯一一個在高校設立實體研究院的民營商業衛星公司,國星宇航將攜手電子科技大學深度開展產學研合作,國星宇航將共享電子科技大學最新科研成果  與此同時,國星宇航與研究院將聯合合作單位承接更多的國家科研任務,共同推進我國未來太空產業重大工程「星河工程」,星河工程將構建一個由低軌AI衛星組成的天基網絡系統,提供實時覆蓋全球的任意人、物的通信和高速網絡接入服務、釐米級的位置和導航增強服務、高時空解析度的對地觀測和影像服務。
  • 國星宇航宣布天使輪融資完成,獲創投媒體36氪頭版報導
    導語:隨著國家政策的日益開放,社會資本開始踴躍進入,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衛星的研製、發射、運營、數據服務等環節,行業應用必將出現井噴之勢。民營商業衛星公司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星宇航)官方宣布,已完成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獲得深創投、星河產業集團、電子科技大學旗下基金的投資,成功融資數千萬元人民幣。
  • 航天科技季報 嫦娥五號榮耀歸來、長光衛星融資24.64億元、長十一...
    長光衛星完成Pre-IPO輪融資》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又邁出一大步。中國衛通作為唯一隨隊傳輸服務商,提供了高速便捷的Ka高通量衛星高清視頻傳輸服務,發揮了Ka衛星網絡的大帶寬和高穩定性優勢,保證了直播畫質清晰、畫面流暢、回傳穩定,保障了央視、新華社等媒體平臺圓滿完成直播任務及素材回傳,為全國人民共同見證觀看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旅貢獻了航天力量。
  • 國星宇航陸川:10年內要發射1萬顆衛星
    在6月8日舉行的2020中國數字經濟投融資「雲路演」上,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川在現場介紹,公司由原衛星及應用領域高校、科研院所、行業應用及部隊領軍人才創辦,已成功研製發射全球首顆AI衛星。截至2019年12月,國星宇航已順利完成6次太空任務,成功研製並發射了9顆AI衛星。
  • 除了國家隊外,重慶武漢成都長沙北京等衛星火箭航天商業企業多牛
    也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國際宇航聯合會(IAF)會員。公司主要研製的火箭以液氧甲烷為燃料,提供商業發射任務。藍箭航天是我國第一家取得全部準入資格的民營運載火箭企業,在2018年10月藍箭航天公司進行了我國第一次民營運載火箭發射,這是民間航天科技公司的先驅企業。
  • 數字經濟雲路演|國星宇航:16個月成功研製發射9顆AI衛星 創下「國...
    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川路演現場。新華網曹鵬攝  【公司簡介】  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領先的衛星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在國家雙創政策的支持下,2018年5月,由原衛星及應用領域高校、科研院所、行業應用等領軍人才創辦。截至2019年12月,國星宇航已順利完成6次太空任務,成功研製並發射了9顆AI衛星。
  • 「成都造」衛星明年量產 一期衛星工廠預計年產200顆衛星
    本報記者 張青青 攝成立兩年,成功研製並發射9顆AI(人工智慧)衛星;疫情期間完成1.5億元A+輪融資,目前估值近10億元;上榜中國航天企業30強;連續兩年進入成都新經濟企業「雙百」榜單……走進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國星宇航),展廳裡的一串數字折射出這家民營商業衛星公司的「火箭速度」。
  • 長徵六號一箭13星成功,中學生參與研製科普衛星同步搭載發射
    ,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10顆衛星技術狀態一致,均搭載多光譜載荷、高光譜載荷,單星重約41千克,設計壽命3年。它們發射入軌後,將與7顆在軌的NewSat衛星組網運行,主要用於提供商業遙感服務。
  • 國星宇航「科幻世界號」衛星成功發射 劉慈欣等科幻作家現場見證
    北京時間12月20日11時22分,在劉慈欣、何夕、謝雲寧、寶樹、楊晚晴等中國著名科幻作家的共同見證下,全球首顆以科幻機構命名的衛星——「科幻世界號」 AI衛星(星時代-8)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中國民營火箭新戰績!「穀神星一號」成功入軌5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
    圖 | 「穀神星一號」 運載火箭首發(來源:DeepTech)2020 年 11 月 7 日 15 點 12 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公布,由中國民營航天公司北京星河動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星河動力)自主研製的 「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 運載火箭首發成功,順利將國電高科天啟星座十一星精確送入預定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