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讓農民討厭的野草,連豬都不吃,卻不知是「八仙草」能抗癌

2020-12-03 農見記

在農村有多種多樣的物種,生活在農村的人可謂是與這些花花草草朝夕相處,有的備受農民喜歡,有的備受農民討厭。每種野草的作用也都不一樣,對農民作用大的給農民生活添加了不少色彩,對農民沒用的或者是有害的,給農民帶來了不少煩惱。在千萬種野草中,有一種野草讓農民十分討厭,連豬都不喜歡吃,可謂是農民個個討厭它了,但卻不知它是能抗癌的「八仙草」。

這種野草被稱之為「八仙草」,名字非常優美,也有人稱它為「活血草」,具體都是根據其功效來命名的。這種「八仙草」實名叫做豬殃殃,是一種生命力非常強盛,農民很難清除的噁心雜草。在田間生長的話很容易影響作物收成,或者造成作物死亡的結果。農民一般在田間遇到它就會立刻剷除,為了防止其再生,用心的農民甚至會放一把火直接給其燒掉。有人可能會說,豬不是吃草嗎?咋地就不能拿去餵豬,難道是有毒嗎?這豬殃殃的名字聽起來就讓人不敢餵豬了,豬殃殃肯定是農民嘗試過餵豬之後,豬都病懨懨了才會給它取名豬殃殃,以告誡其他農民不要拿它餵豬。那麼拿它餵豬到底有什麼後果呢?最明顯的就是豬吃了它會生病,長不好。

這種豬殃殃通常生長在河邊、田地、草地上,在農村可謂到處都有,而且一長就是一大片,非常難以趕盡殺絕。對於豬殃殃這野草,農民只有討厭它,卻完全不知道它有啥用,更不知道它是能抗癌的「八仙草」。這豬殃殃被稱作是「八仙草」,其藥用價值就是被人們發現能夠抗癌,是新一屆抗癌新星。除了抗癌之外,豬殃殃還是一種能夠活血的草藥,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對外傷也有一定的消炎止血作用。

隨著人們對這豬殃殃的認識加深,這原本讓農民痛恨不已,連豬都不吃的雜草,如今都成了搶手貨,一斤13元儼然成了稀罕貨,比普通蔬菜都來貴呢。不過這東西講究純野生的,農田或者路邊的肯定沒人要了。

相關焦點

  • 它和拉拉藤是同類,豬吃了會生病,農民稱為害草,卻不知可抗癌
    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那感覺特別的煩躁,見到它恨不得直接拉斷它,可是手又不敢去碰。今天咱們來說一種和它是一類的植物,農民稱為害草,要是豬吃了會生病,卻不知還可以抗癌。這植物就豬殃殃,茜草科拉拉藤屬植物。蔓生或者攀援狀的草本植物。
  • 農村一形似竹子的野草,人稱「麥仙翁」,農民討厭它,卻能止血
    在農村裡最常見的東西,就是野草了,不論是房前屋後、農田、路邊、菜園子還是山林裡,隨處都可以見到,對於大多數農民朋友而言,這些野草其實都是不錯的,至少有不少野草可以當做野菜來吃,可以當做草藥來治病,或者沒用的就拿去餵豬餵雞等家畜家禽。
  • 這野草酷似竹子,人稱木賊草,農民非常討厭,卻是治筋骨痛良藥
    竹子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可長得跟竹子很像的植物卻很少人知曉,而且也特別多,要叫出名字來可能都成了困難。不過有一種野草,農民不用叫出名字都能認得,甚至誇張一點的農民會說化成灰都認得,因為田裡實在太多了,長得比作物還多呢。這種野草酷似竹子,農民非常討厭它,甚至把它稱為「木賊草」。
  • 農村這種常見的植物,農民都不喜歡,原來可以治療毒蛇咬傷
    之前給大家介紹過不少有價值的野草,它們很多都是受到了農民朋友們喜歡的,而且還有人專門來種植它們。那麼今天呢,我們主要來介紹一種不同的,它們就是令農民朋友們感到非常惱火的,而且大家只要看到這種野草就趕緊會連根拔掉,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介紹一下它們,看看這種東西到底是什麼。
  • 這種野草人稱「黑地雷」,過去農民用它餵豬,但根卻是養生良方
    不過野草雖然常見,但是除了像蒲公英、馬齒莧、薺菜、馬蘭頭等一些常見常吃的野草之外,很多野草人們都不熟悉,以至於它們有什麼價值也不知道,所以很多野草也就常被當作雜草處理了。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農村裡一種野草,這野草人稱「黑地雷」, 過去農民用它餵豬,但根卻是養生良方。
  • 這種野草農民們很討厭,其蒴果是農村娃的玩具,殊不知價值珍貴
    導讀:這種野草農民們很討厭,其蒴果是農村娃的玩具,殊不知價值珍貴!農村風景秀麗,民風淳樸,如童話裡的世界,令無數城裡人嚮往。城裡的孩子們每天與手機、電視、電腦為伴,而鄉下娃娃們每天都融合於大自然中,欣賞著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還能去野外山坡挖野菜,摘野果子吃,其樂無窮。
  • 農村這草叫「螞蟻草」農民們見了很討厭,殊不知藥用價值極高
    農村這草叫「螞蟻草」農民們見了很討厭,殊不知藥用價值極高農村裡最常見的就是各種野花野草,對於城裡朋友來說,野花野草見到的機會還是比較少的。但是從小在農村裡長大的朋友肯定就很熟悉了,不過,在農村裡還是有些野花野草是農民們見了之後就很討厭的。
  • 農村這野草,人稱鬼燈籠,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曾是農民所厭!
    農村一野草,人稱鬼燈籠,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曾為農民所厭!倒地鈴,亦稱心豆藤或白心籽,種子黑色,有心形的白斑。多年生的蔓藤可長達3公尺,但倒地鈴通常是作為一年生植物由種子繁育而成。由於其果實形似燈籠,且形狀特異,因此也被稱作「鬼燈籠」。
  • 酷似金銀花,卻一身是毒,農民常用來餵豬,民間俗稱「豬人參」
    除了這類野生植物以外,還有一類野生植物十分有用,那就是具有藥用價值的野生植物,比如蒲公英、車前草、夏枯草、益母草等,在市面上也十分受喜愛。不過有一類野生植物卻讓農民朋友又愛又恨,那就是那些價值十分不錯,但身上長滿了刺,或者是有毒,亦或是有刺又有毒的植物。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這麼一種野草,它酷似金銀花,卻一身是毒,農民常用來餵豬,民間俗稱「豬人參」。
  • 農村常見的「毒草」,連豬都不吃,其藥用價值值得期待!
    農村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存在著許多奇奇怪怪的植物,就算是生活在農村很久的人都不一定認得全。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它是被農村人厭惡的「毒草」,連豬都不敢吃它,但經過中醫研究發現,只要處理方法得當,它就能變成「癌症剋星」!
  • 這種野草傳播速度快,由日本人引入,人稱「破壞草」,勿忘它!
    秋天的時候,我們鄉下的路邊有一種野草,它的花被秋風吹的時候就會滿天飛,它的花也會隨風被人們和家畜吸入呼吸道,之後就經常會打噴嚏或是咳嗽不停很是苦惱,可人們對它也是無可奈何,今天筆者就來介紹這種野草,我們鄉下管它叫「破壞草」,它的中文學名是飛機草。
  • 農村裡一大害草,卻是民間治「鼻炎」良藥,人稱「鵝不食草」
    農村裡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最常見的莫過於生在路邊、田邊的那些野草,很多農民朋友對野草是又愛又恨,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些野草當中有些是喜歡生長在農作物田附近的,會危害農作物,但是卻又有著很好的價值,最讓農民朋友熟悉的就是馬齒莧了,它就是一種喜歡生長在農作物田的野草,但是它卻具有藥用和食用的價值。
  • 山坡上這種植物,人稱「蛇尾草」農民當野菜吃,卻不知它可藥用
    山坡上這種植物,人稱「蛇尾草」農民當野菜吃,卻不知它可藥用。在很多農村地區,除了蔬菜和水果等美食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的野味也是很受歡迎。在以前或許很多人沒有發現它們的價值,其實它們有極高的作用,尤其是野生植物,在現代生活中不僅僅是草這麼簡單,還能入藥來使用,價值極為珍貴。
  • 農村這種野草,被譽為「長命草」,價值珍貴,知道的人卻不多!
    在農村,我們看的最多的就是植物了,不管是在哪個地方,都會有野花野草的存在,而很多隨處可見的野草,有一些確實是野草,但有一些卻不僅僅是野草,而是非常有價值的野草,比如說小編今天介紹的這種野草,被譽為「長命草」,價值珍貴,可惜知道的人卻不多!
  • 農村常見的酸不溜草有抗癌的功效嗎?
    過去在農村常見的「酸不溜」草,現在猛然間發現已經不多見了,暫且不說它有沒有抗癌的功效,這種草也是上一代農村人美好的回憶。過去在農村,在田間勞動休息之餘,總會隨身拔起一棵酸不溜草放在嘴裡嚼一下,頓時就會有一股子酸味冒出來,孩子們通常會被酸得齜牙咧嘴。
  • 在農村的這種野草,生命力非常的頑強,讓農民很頭疼
    而有的野草卻是對生態有害,因為它們過於頑強的生命力,加上生長速度太快,而導致對其他的農作物,產生致命的危害。大多數的野草適應能力和生命力都非常的頑強,有時就算是農人打藥,也不一定會打死它。它們都具有非常強大的生態破壞能力,雖然看來無用的野草,但有的野草還是有它存在的價值的,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 農村這野草人稱「不死鳥」,讓農民非常痛恨,卻不知是治病良藥
    在農村逛一圈,最讓人覺得悽涼的就是小時候住的那些老房子,如今住戶都搬走了,只剩下空落落的房子大門緊閉,瓦片上長了同樣的一種雜草,葉子上掛著成千上萬的種植,風一吹又能長出一片來。一看到這種野草,農村人都感嘆,曾經它是讓農民非常痛恨,如今只能看到它在屋頂的瓦片上長著。
  • 這種「睡蓮葉」營養價值高,價格比豬肉貴!農民卻說吃起來不爽快
    其中一集講的「水八仙」這種特色美食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最讓小編我著迷的就是「素八仙」中的蓴菜了,因為我曾有幸吃過一次,那滋味至今難忘。蓴菜,是一種生長在南方池沼湖泊中的野生蔬菜,也叫做湖菜、馬蹄菜。它是多年水生宿根草本,喜溫暖生長水質清潔、土壤肥沃的水域中,以地下莖和留存的水中莖越冬。
  • 這種野草,能吸收地下黃金,人稱「黃金收割機」,農民卻痛恨它
    筆者發現,凡事能跟黃金扯上關係的都是好東西。在農村就有一種草,它好像就是專門為黃金而生的,只有在金礦豐富的地方才會有它的身影。這種野草非常不起眼,但體內可以積累黃金,可吸收地下的黃金,民間稱之為「黃金收割機」,照理說這種野草是人見人愛的,可現實中,農民卻痛恨它。
  • 這種野草長在河溝邊,是農村常見的「毒草」,它的用處卻不小
    前兩天正值元旦假期,筆者也借著這個機會回了一趟老家農村裡,帶著孩子出去野外玩耍,在農村裡過年過節除了走親訪友意外,還有不少農民朋友還會帶著孩子、孫子在野外玩耍,在2017年12月31日下午,筆者和孩子的奶奶帶著在野外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