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稀有短尾鴉雀再現四明山

2020-11-26 寧波晚報

  白鷺起舞,攝於慈谿杭州灣溼地。

  開欄寄語

  無論是在小區,在街頭,在公園,還是在鄉村,在山裡,在溪邊,你可曾停下匆匆的腳步,看看天空是否蔚藍,大地是否蔥綠,河流是否清澈?你是否還在傾聽,身邊有多少種婉轉的鳥鳴?你是否在注意觀察,白天會有多少美麗的蝴蝶在振翅?傍晚哪裡還能見到螢火蟲的微光?

  今天,晚報生態版與大家見面了。今後,我們將在這裡向讀者介紹社會各界為保護甬城環境作出的努力,推薦具有原生態風味的鄉村,講解有寧波特色的或新發現的動植物,批評不善待環境的行為,我們也會不定期地組織讀者參與活動……總之,一切有利於促進保護寧波環境的事,我們都樂意全力去做!

  親愛的讀者,如果您對辦好晚報生態版有什麼意見與建議,請及時與我們溝通。電子郵件地址:zhh@cnnb.com.cn。

  剛過去的這個春節假期,對於喜歡上野生鳥類拍攝才一年的「餘餘小站」(網名)來說,註定是一個難忘的假期。因為,他在四明山腳的藤嶺村拍到了一種非常稀有而神秘的小鳥——短尾鴉雀,從而在省內的觀鳥圈子裡引起了強烈關注。

  餘餘小站說,大年初四那一天,陽光不錯,天氣溫暖,他拿著長焦鏡頭來到鄞州區橫街鎮藤嶺村,尋找鳥兒。這是他第一次來到藤嶺村,因為此前有朋友告訴他這個山村環境好,小鳥也很多。果然,他一到村裡,就見到幾乎所有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一條小溪蜿蜒著穿過整個村莊,大樹、竹林、水潭隨處可見,整個環境非常清幽。

  忽然,他看見一群棕紅色的小鳥嘰嘰喳喳地飛進了民居旁的竹林裡,它們的體型明顯比麻雀還小。起初,餘餘小站以為這是一群常見的棕頭鴉雀,但通過長焦鏡頭的「拉近」,他發現這些小鳥圓頭圓腦,具有與棕頭鴉雀類似的厚厚短嘴,但尾巴很短,根本沒有棕頭鴉雀那種長尾巴。這是自己沒見過的新鳥種!餘餘小站馬上告訴自己。於是他立即全神貫注地拍攝起來。

  「它們並不是很怕人,離我最多只有四五米遠,自顧自在竹林裡覓食,但就是太活躍了,到處亂跳,再加上竹林裡光線幽暗,所以拍攝難度很大。」餘餘小站說。

  回家後,經過與相關鳥類圖鑑及照片的比對,餘餘小站確認這群小鳥就是屬於「全球性易危」物種的短尾鴉雀!果然,照片一上傳到浙江野鳥會的觀鳥論壇,就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圍觀」與驚呼。

  據浙江野鳥會資深人士介紹,短尾鴉雀在國內只有零星的幾個地點被發現過,分別是在福建武夷山、湖南莽山、江西婺源、浙江的臨安與寧波四明山等地,它們喜歡生活在較低海拔的竹林密叢裡,能有幸拍到它的人少之又少。

  其實,早在2008年的早春,這可愛的小鳥第一次在浙江境內被拍到,也是在寧波,是在鄞州區鄞江鎮附近的一處山腳被本報記者無意中「撞」上的,從而成為當年浙江鳥類新紀錄。從那以後的3年來,寧波的觀鳥、拍鳥愛好者從未放棄對它們的尋找,但奇怪的是,沒有人再有緣見到它們——直到這一回餘餘小站的發現。

  而且,令人高興的是,這回的發現地是在橫街,與3年前的初次發現地相隔約10公裡,因此一般來說這應該是兩個獨立的種群。也就是說,這極為罕見的小鳥在寧波的分布數量可能不會太少。

  餘餘小站說,年初四那天,他在藤嶺村總共見到了20多種鳥兒,如棕臉鶲鶯、綠翅短腳鵯、紅頭穗鶥、棕頸鉤嘴鶥、棕頭鴉雀、大山雀、白冠燕尾、強腳樹鶯、黃腰柳鶯、黃雀、灰頭鵐等。上周日,記者也特意到藤嶺村看了一下,發現整體環境確實非常「原生態」。

  本版撰文 張海華 文/攝

  延伸閱讀 

  短尾鴉雀與「環境指示物種」

  也許有人會不以為然:不就是發現一種小鳥嗎?真有那麼重要嗎?

  這裡,我們不妨用「環境指示物種」,這一在生態、環保領域經常被提起的概念來作出說明。首先問一下大家:小時候常見的螢火蟲現在還算容易一見嗎?事實正如中國著名的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所說:「螢火蟲可以說就是一種環境指示物種。只有純淨的環境、清潔的水、有利的產卵條件,才能讓螢火蟲順利繁衍。現在想看螢火蟲比想看皎潔的星空更難了,差不多成為一種奢望……」

  同樣的道理,很多鳥類、蝴蝶等也是屬於環境指示物種,因為它們對於環境的要求相當高。就短尾鴉雀而言,它們的主要棲息環境是竹林,但顯然,在極大部分竹林裡都難以發現其蹤影。這說明,它們肯定還有另外一些對環境的「配套」要求,只是由於人類對它們知之甚少,所以還不大了解罷了。而一旦棲息地的原生態環境被破壞,它們就很難繼續生存下去了。

  權威聲音 

  「森林寧波」指日可待

  寧波市「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用了很大篇幅,就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做了表述,其中提到:我市要加強森林資源保護,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全面建設「森林寧波」。要在江河源頭、大型水庫、森林公園、沿海單面坡及水土流失易發區等重要的生態區域或生態脆弱區域,全面建設生態公益林。

  「十二五」期間,寧波將按照主體功能去建設的要求,加強對四明山區域、杭州灣區域、象山港區域、東錢湖區域以及近岸海域的自然保護和生態修復;建設杭州灣、三門灣等生態溼地,提高生態環境自淨能力。要嚴格實施海洋功能區劃,實施海域專項整治和海洋生態修復,保護好漁山列島、韭山列島等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

相關焦點

  • 鴉雀系列(十)短尾鴉雀
    短尾鴉雀屬雀形目鶯鶥科的小型鳥類,體長僅9cm。短尾鴉雀主要在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和丘陵地帶的灌叢、竹叢和高草叢中活動。除繁殖期外,其他時候呈鬆散的群體活動。生性活潑,行動敏捷,不停歇地在林下灌木枝葉間跳躍覓食。
  • 四明山鼠年第二場雪來啦!明天最低氣溫-1℃……
    早上6點多餘姚四明山鎮還下著小雪成了一片銀裝素裹寒潮帶來的猛烈降溫把水都凍住了屋頂、道路、遠山都積著一層白雪四明山鎮的居民在家門口生火燒水為清冷的早晨增添了一絲煙火氣寧波市氣象臺今天上午9點30分發布消息:寒潮昨天中午開始影響我市。
  • 四明山昨晨現霧凇美景 寧波明起氣溫慢慢回升
    昨日,四明山上出現了霧凇景觀 通訊員供圖  寧波城市天氣:  今日陰有時有小雨5℃-11℃  明日陰有雨9℃-12℃  今天寧波空氣品質:良Ⅱ級  首要汙染物昨天早晨,四明山高海拔地區出現了霧凇景觀,千姿百態。從照片上來看,一棵棵青松凝霜掛雪,把冬天的四明山裝點成一個如詩如畫的奇妙世界。  根據餘姚氣象臺的數據顯示:昨天四明山森林公園的自動監測站的數據顯示:最低氣溫僅-2.7℃。  霧凇,俗稱樹掛,是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華而成的一種自然奇觀,一般發生在嚴寒季節裡。霧凇輕盈潔白,附著在樹木物體上,宛如瓊樹銀花,清秀雅致。
  • 全球性易危鳥種短尾鴉雀現身廈門小坪山森林公園
    近日,廈門市觀鳥協會成員凌飛鶴在同安小坪山森林公園拍到了這種全球性易危鳥種——短尾鴉雀,刷新了廈門市觀鳥新紀錄。6月13日,市觀鳥協會成員凌飛鶴像往常一樣,到同安小坪山森林公園做鳥類調查。在水庫邊,幾聲清脆的「啾啾」聲引起他的注意。輕聲靠近後,一隻體型微小、體態輕盈的小鳥從竹林間跳了出來。
  • 我國被遺忘的一座山,稱中國佛教的第五大名山,有四明第一山美譽
    在我國的大山名川景點中,其實真正廣為人所熟知的山是不多的,其大部分的山都算是很默默無聞的,也正是因為有許多的山並不是很知名,所以它們真正能為人所熟知的一面也更是不多,而即使是有一些山本來是很有看點的,但其知名度不夠,再加上遊客對它的了解也不多,也就漸漸的是成為我國被埋沒的了,像這樣的山在我國也是很屢見不鮮的
  • 四明湖上的紅與藍
    層林盡染的四明山褪去秋裝之際,四明湖上的池杉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華麗轉色。淺黃、深黃、淺紅、金紅、深紅,多種暖色在藍綠的湖面上交替。挺拔秀頎的池杉們,或集群成林,或獨立成景,北風吹過,杉枝紋絲不動,只讓倒影在水中扭成暖色塊或紅絲帶。近前,田疇仍有金黃或碧綠;遠處,山巒正勾勒著淡紫的輪廓。其實,這樣的紅杉林,適宜靜靜地觀賞。
  • 廈門小坪山森林公園發現未見過的新鳥種 短尾鴉雀和黑眉擬啄木鳥
    據悉,這種鳥是短尾鴉雀,此次系首次在廈門觀測到,刷新了廈門野生鳥類紀錄。黑眉擬啄木鳥記者獲悉,這隻短尾鴉雀是13日7時許,凌飛鶴在同安小坪山森林公園開展鳥類調查時發現的。十年前,凌飛鶴在掛墩見過一次短尾鴉雀,記憶猶新。只可惜此次短尾鴉雀在同安只出現了十幾秒。
  • 廈門鳥類迎「神秘來客」 掛墩鴉雀現身同安
    掛墩鴉雀學名短尾鴉雀,是全球性易危鳥種,也是我國「三有」(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三大價值)鳥類之一。它的出現刷新了廈門野生鳥種新紀錄,至此,14種中國鴉雀,廈門已發現4種。  發現  「神秘來客」結伴出行,只留10秒給「鳥友」  6月13日一早,凌飛鶴和往常一樣前往固定觀測點之一同安小坪山森林公園。走到一處水邊灌木叢時,一個小巧美麗的身影突然出現,乍一看,以為是棕頭鴉雀,但凌飛鶴將鏡頭對準它拍下後定睛一看,竟是此前從未在廈門觀測到的短尾鴉雀!
  • 餘姚四明湖畔的池杉紅了
    11月29日,寧波餘姚市四明湖畔的池杉在水岸間婀娜挺立
  • 寧波四明湖死魚潮原因查明 細菌性出血病引發
    四明湖位於餘姚市四明山麓,風景秀麗水草肥美,作為從餘姚出發進入四明山區的門戶,每到周末都會出現遊人如織的景象,一些釣友更是紛紛來此垂釣。坊間更有一種說法,說今年上半年四明湖裡打撈起來的死魚已經有五六十噸。昨天,記者趕到四明湖,實地進行了調查走訪,發現死魚情況確實存在,但遠沒有網上說的那麼誇張,而出現大量死魚的原因,是因為魚兒得了一種叫做細菌性出血病的傳染病。
  • 5000年前神秘消失的河姆渡人 可能一直沒走遠
    可5000多年前,這群人神秘消失了。  昨日,「魚山·烏龜山遺址考古成果」發布:關於河姆渡人的去向,又有了新的說法。  繁衍生息的地方,就是現在四明山餘脈「魚山」和「烏龜山」所在。  陶耳上的神秘微笑  茹毛飲血的時代也有小情趣  7000多年前,生存環境處在劇烈的變化中。海潮的侵襲,逼迫著人們不斷沿海岸遷徙。
  • 在義大利一座山下,發現太陽內部產生的稀有「幽靈粒子」
    物理學家第一次發現由太陽內部奇怪的融合產生的稀有幽靈般的粒子。這些被稱為CNO產生的中微子的粒子從太陽傳播到埋在義大利一座山下的探測器,這一發現使人類進一步了解了我們恆星的火熱核反應。義大利米蘭國家核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學家:「貝雷西諾已經徹底闡明了,為太陽提供動力的兩個過程。」
  • 【曙光·新聞】科技興院,人才強院——曙光「四明優秀青年培訓班...
    【曙光·新聞】科技興院,人才強院——曙光「四明優秀青年培訓班」正式開班 2020-08-24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寧波四明山區有43種蜻蜓 秋季正適宜觀賞
    我市到底有多少種蜻蜓目前不得而知,但有專家做過調查,在寧波四明山區分布著43種蜻蜓。我國體型最大的蜻蜓能在寧波看到夏秋季節的晴空,飛舞著的昆蟲除了蝴蝶,最多的要數蜻蜓了。寧波城市的河流、池塘邊,最常見的是黃蜻。
  • 寧波四明山區分布著43種蜻蜓夏秋季是觀賞蜻蜓的好時候
    我市到底有多少種蜻蜓目前不得而知,但有專家做過調查,在寧波四明山區分布著43種蜻蜓。  我國體型最大的蜻蜓能在寧波看到  夏秋季節的晴空,飛舞著的昆蟲除了蝴蝶,最多的要數蜻蜓了。寧波城市的河流、池塘邊,最常見的是黃蜻。近日,記者在鎮海九龍湖附近的山坡上,看到數十隻紅色的蜻蜓緊貼草地飛行,這種蜻蜓身長約4釐米,除翅膀外,通體紅色,在陽光下宛若紅寶石般燦爛奪目。
  • 內蒙古再現神秘圓形冰盤!
    內蒙古再現神秘圓形冰盤!內蒙古再現神秘圓形冰盤!》
  • 石景山神秘巨響再現 與2012年「神秘巨響」十分類似
    【導讀】北京石景山再現神秘巨響,去年巨響原因仍不明。昨天12時,石景山區再次出現一段長達12分鐘的巨大悶響。多位市民表示,此響聲與去年11月27日出現的「神秘巨響」十分類似。昨日,石景山區委工作人員表示,區內未接到任何安全事故和突發事故的消息,悶響來源暫未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