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晚報
27歲的小然是哈爾濱市某高校一名研究生,幾天前為了鍛鍊身體,他一口氣走了兩萬多步,回到寢室後突然暈倒,不過2分鐘後就恢復了意識。
但第二天上課之前,小然再次暈倒,意識喪失,幾分鐘後小然清醒,同學和老師立即呼叫120,把小然送到了哈醫大一院。
發生了什麼?
在急救車上,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將小然的心電圖發到哈醫大一院胸痛中心的微信群裡。
宋濤醫生判斷,小然有心肌梗死或心肌炎的可能性。但仔細看圖後,宋濤醫生發現小然的心電圖並不尋常。
「這個27 歲小夥子極有可能是傳說中的Brugada 症候群!」宋濤在群裡說。
Brugada 症候群是一種離子通道疾病,發生猝死的危險性特別高,此病已成為青壯年(40 歲以下)猝死的主要病因之一,並且絕大多數發生在「完全健康」的青年人身上。這個病於1992年由西班牙學者Brugada P和Brugada J兩兄弟首先提出,1996年將此病症命名為Brugada症候群,該病多見於男性。
據統計,Brugada 症候群患者佔所有猝死人數的 4%,而在無結構性心臟病的猝死患者中則高達 20%。
因為小然發病當天暴走兩萬多步,勞累或成為激發誘因。
目前 Brugada 症候群還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而唯一能防止猝死的方法就是安置心臟植入式除顫器,換句話說,小然暈倒了兩次而沒有發生猝死,已經是奇蹟了。
2天後,小然的其他輔助檢查結果出來後,排除了心梗、心肌炎、心包炎等疾病,小然被確診為 Brugada 症候群。又過了一天,醫生為他體內安置了「保命神器」。
這樣的病例此前就發生過
此前,一位突發暈厥的33歲陳先生急診檢查後未見明顯異常,但家人還是不放心,決定住院治療查找病因。沒想到,當天晚上,本來在床上好好休息的陳先生,突然全身抽搐意識不清。值班醫師在心電監護上發現室顫心律,一旦出現這種心律,如果不及時處理,將會必死無疑。
值班醫師當機立斷,立刻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等一系列搶救,經過醫務人員不懈的努力,陳先生的心率及血壓終於恢復正常,並轉到重症監護室繼續觀察。
陳先生的動態心電圖詳細的記錄下了其發作時的心電情況,原來,陳先生患的也是 Brugada 症候群。
宋濤醫生介紹,此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離子通道病,家族有暈厥史,猝死病史的年輕人要更加注意。另外體育愛好者,運動員也應該經常體檢,尤其是常做一做體表心電圖。
責任編輯:張琳(EN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