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最近是備受關注,人們對於火星的探測也是一直沒有停止過的。火星這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鄰居,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很久很久之前,古人就發現了天上有這麼一顆星星,它的亮度會經常發生變化,於是就用熒熒如火這個詞兒來形容它,意思是像火苗一樣琢磨不透。後來這顆行星就被我國的古人命名為熒惑星,現在我們叫他為火星。
人們自古以來對於火星似乎就從來沒有好感,比如我國古代熒惑就代表了饑荒和戰亂,甚至人們還總結出了一個天文現象,叫做熒惑守心。這是啥意思呢?火星從順行改為逆行或者從逆行改為順行的這個時刻在古代被叫做留,如果火星的留這個事件恰好發生在了這個心宿座裡邊兒,就叫做熒惑守心,乃大兇之兆,不是皇帝駕崩就是廢除太子之類的,總之是都沒有啥好事兒。
那國外呢?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火星也是戰神的化身,像Iris、Mars這都是火星,到今天我們還在沿用了這種叫法。甚至火星的符號就是一個盾上面加了一個矛。
那古人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因為從遠處看上去,這個火星它微微泛紅,而紅色往往就代表了流血。不過火星確實是被冤枉了,人家火星之所以看起來紅,那是因為火星的地表上覆蓋著大量的砂礫和赤鐵礦,就是氧化鐵的紅色。再加上火星的大氣常年會伴隨著這個沙塵暴,地表的風速基本上都是地球的一百倍左右,所以烏煙瘴氣的,看起來當然會很紅。
那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家族當中,火星是我們的鄰居,我們在第三道,火星呢在第四道。我們不僅是近鄰,火星也是太陽系所有行星當中和地球最相似的行星了。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只有包含地球在內的這前四個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它們屬於類地行星,就是巖石態的。而後邊兒的那哥四個,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都屬於巨行星,它個頭比較大,然後這個物質構成自然也不一樣,那就都是氣態和液態的,所以他們四個肯定是最不像地球了。
那如果要是從個頭上來看,金星和地球差不多,不過金星它有著濃密的大氣層,就是我們從遠處是看不清金星地表的這個信息的,並且金星還有著濃厚的硫酸雲,那相比較之下這個火星就要溫和的太多啦。
火星的大氣層它很稀薄,地表的氣壓只有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這些大氣的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二氧化碳,還有少量的氮氣和氬氣等等,總之是要比濃硫酸強得多。不過這個火星它比地球要小,它的直徑大概是地球的一半兒左右,質量約為地球的九分之一。要說像呢,還是有這麼兩個地方很像的,一個就是這個轉軸的傾角,這哥倆兒都是斜著自轉的,地球的這個傾角大概是二十四度左右,火星的傾角大概是二十五度左右。那另外一個就是這個自轉的周期,火星的自轉周期只比地球稍微的長了那麼一點點,火星上的每一天相當於是地球上的一點零二六天。如果我們要是真的能去移民火星,作息規律應該很快能適應。
既然火星和地球這麼像,他倆離得又這麼近,那火星上會不會存在生命呢?很早之前,人們就通過望遠鏡就可以穿過火星大氣層,對火星這個地形地貌有了這麼一個大致的了解,這不了解還好啊,了解以後,這更想去火星了,從照片兒上一看,火星的表面有明顯的條紋,這是啥?這可能就是河流的痕跡啊!所以很早之前人們就猜測,說有河流,也許是人工修建的運河,火星上可能是有生命的。
為了證明我們人類在宇宙當中並不是孤獨的,所以火星就成為了眾多組織夢寐以求的探索之地了。甚至民間也流行出了什麼快回火星去吧,地球是很危險的等等這種玩笑話。所以探測火星的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要尋找地外生命。當然火星上存在文明的這個可能性不是很大了,但是說有沒有生命。哪怕是細菌、微生物,這也是足夠振奮人心的。其實在這之前,人類已經對火星進行了將近五十次的這個探測,成功率不到百分之五十,還是很困難的。
不過現有的結論是,火星的地表確實有河流存在過的痕跡。比如說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河道,被液體衝刷過的巖石等等。不過很可惜,到目前為止人們在火星的地表並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跡象,而且據估計啊火星的地表曾經應該是有很多很多液體的,那如今這些液體他都去哪兒了呢?都蒸發了嗎?不應該啊,火星的最高溫度才只有三十五攝氏度,它常年的平均溫度是零下六十三攝氏度,你要說結冰了,那倒有可能,所以有人說可能是沉到地下去了。確實後來人們就發現了,說火星的這個南北極它都有冰蓋,應該是有厚厚的冰層的。二零一八年的時候,義大利的研究團隊就聲稱說在火星的這個南極冰層之下,一點兒五公裡的地方應該是存在一個液體湖的,但是它的主要成分是滷水,就是礦化很強的水。這就又給人們點燃了一絲希望。為什麼?因為水是孕育生命的源泉,雖然火星的地表沒有生命,那地下湖裡邊兒它會不會有生命跡象呢?
甚至有人暢想就算火星沒有生命,那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人類是否可以把火星給它改造一下?然後我們移民火星,那這樣我們就有一個備用的家園了。比如說像Space X和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他就成立了一個火星移民計劃,並且還說說希望自己退休那天要在火星上辦儀式,雖然現在看起來可能還有一些遙遠,那萬一有生之年實現了呢。
好消息是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項目,就是這個天問一號,很快即將帶著這些未解之謎,去幫我們慢慢的揭曉答案了。這一次天文一號將是一次性的完成對火星的繞、落、巡三個這主要任務,這在國際上這是史無前例的。而且天文一號不僅僅是我國探測火星的第一步,同時也是我們探測整個太陽系內行星計劃的第一步。萬裡之行始於足下,這一步很關鍵,也很有挑戰性,但是我們志在必得。
祝願天問一號成功完成任務,祝福祖國越來越強。希望天問早點回來回答我們的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