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作為未來人類「移居」的目標,如今大規模的探索可以說並不奇怪,而要想建立「火星城市」,其實這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的火星表面基本上乾燥而寒冷,所以我們看到這個情況的時候,不少人都表示,要去火星還不如將這些資金用於保護地球上,來好好維護我們地球生態環境,這樣可能會更有價值一點,當然這個是不好進行評判的,畢竟這是人類走向外太空的第一步。
確實從潛意識上來說,如今的地球問題非常嚴峻,全球變暖給人類帶來的影響非常大,所以不少科學家可能是在提倡尋找「第二地球」居住,防止地球走向極端化吧。只不過火星如今成為了第一選擇。同時科學家們也發現了不少火星與地球相似的地方。
火星再添曾經存在河流證據
根據英國《新科學家》報告指出,這是來自荷蘭科學家們的一項發現,他們從這片看似沒有任何生機的火星表面發現了「火星上流淌了十多萬個地球年的河流首個證據」。這可以說再次證明了火星的曾經可能是與地球具有相似的情況,難道就如不少的科學愛好者說的那樣,我們地球生命真的是來自火星?人類是來自火星?當然這個是沒有證據的猜測,但是從如今火星的發現來看,火星大概率是存在過生命。
科學家表示,從火星南半球的衛星圖像顯示,火星上存在河流地貌的沉積巖(在水流的作用下形成),其中海拉斯盆地西北部高200米、約有37億年歷史的巖石構造。如前所述,沉積巖貌似地球巖層。根據科學家的說法,這種懸巖可能是在河流的作用下形成的,河流應該在火星上延綿不斷地流淌了至少十萬年。所以說這為火星早期的氣候演變提供了一個基礎。如果火星與地球真的具有很多相似地方,那麼找到生命的可能性就大了。
有證據顯示火星還存在生命嗎?
當然,從現有的探索數據來看,火星確實沒有找到確定發現生命。但是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明,如今的火星可能也存在微生物。來自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模擬火星表面的氣候特點,即輻射和零下50°C的條件下,從北極採集到的微生物存活情況。通過實驗進行確定是否能夠生存下來,而實驗的結果證明,這些作用並未對菌群造成較大損害,也就是說火星上確實可能還存在微生物。
也就是說火星上如果存在生命體,微生物就可能是存活較高的。結合如今的新證據,那就是在火星上發現了河流的證據,會不會因此在火星的巖石下面存在生命體呢?確實有這個可能性,這比前段時間科學家們說的「火星洞穴」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大了不少。當然如今都是建立在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的基礎上,我們也期待科學家們早點發現人類史上的第1個生命,畢竟還是有研究價值的。
火星發現生命,人類就可以移居嗎?
很明顯,這兩個問題並不矛盾,如果存在生命,大概率就存在地球生命的一些基礎性物質。當然這裡說「大概率」,主要是因為科學家們又有新發現,那就是存在不呼吸的動物,而這也是生命體,所以如果火星上是這種生命模式的話,那還是沒有辦法移居,它都不需要呼吸就能生存,這完全不符合我們人類的一個生存方式。同時我們也知道,火星生命到底是什麼形式存在,還有待確認。
當然,未來移居可能是目標,這個基本上是趨勢,所以說到底何時能夠完全實現火星移居我們就繼續等待科學的探索就行。整體上來說,人類要想完全移居到火星上基本不可能,因為從初期的國外計劃來看,也是建立一個百萬火星城市,全球如今幾十億人,所以不可能都上去,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