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太陽系的唯一生命體星球,人類作為太陽系中的智慧生命,一直都想探索宇宙中的其他智慧生命,儘管人類並沒有任何突破性的發現,但人類對智慧生命的探索依然沒有放棄。
火星曾經是科學家們的主要探索目標,因為科學家認為火星是極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因為火星是在太陽系中與地球環境最為相似的星球,它與地球一樣都是類地行星,並且四季分明,火星的自轉周期與自轉傾角都與地球很相似。
由於火星與地球的相似之處實在是太多了,因此火星曾經還被人們稱為是地球的「姊妹星」,那麼火星上真的存在生命嗎?火星宜居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我們知道,要想一個星球能夠孕育生命,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水資源,可是火星是一顆沙漠行星,地表環境比較惡劣,乾旱又缺水,火星看起來似乎不可能孕育生命。
但是根據科學家的發現,科學家表示,遠古時期火星的環境擁有著與地球一樣溫和的環境,並且還存在火星生命。科學家能夠說出這樣的結論,主要是因為科學家發現了重要的線索。
火星上存在著大量的二氧化碳,不過在火星的北極,覆蓋了大量的固態二氧化碳,它是由冰層與變化著的二氧化碳層輪流疊加而成,當夏天來臨時,氣溫升高,二氧化碳完全升華,就會留下剩餘的冰水層,這一現象表明火星表面下很有可能會存在水。
後來根據「火星勘測軌道器」(MRO)拍攝的圖像,科學家們識別出一個巨大的衝積三角洲,這個三角洲所在的河流注入一個面積幾乎覆蓋1/3火星表面的巨型海洋。有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現象表明為火星過去更加溫暖潮溼的氣候環境提供了證據。
遠古時期的火星環境很有可能不像現在這樣惡劣,當時的火星應該有充足的水源,並且還孕育了生命。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地質學助理教授麥克·蘭博表示:「火星的古代環境以及這些環境下產生的沉積紀錄,都和地球非常相似。」
2008年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宣布,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加熱土壤樣本時鑑別出有水蒸氣產生。2013年美國「好奇號」發現火星巖石中存在含水礦物質的可靠證據,據悉火星巖石樣本中含有磷、氮、氫、氧、碳,這些都是支持生命存在的關鍵化學成分,因此這意味著火星遠古時期的環境狀況適宜微生物生存。
2015年科學家稱火星表面曾非常溼潤,含水量超過北冰洋,在2018年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另外「好奇號」還發現了一個早已乾涸的淡水湖,並找到了碳、氫、氧、硫、氮等關鍵的生命元素,這些種種跡象都在表明火星曾經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根據這些證據,有科學家表示,火星在40億年以前,火星與地球氣候相似,也有河流、湖泊甚至可能還有海洋,也會存在生命,但是未知的原因使得火星變成這個模樣。
先前「火星探測軌道飛行器」和「機遇」號火星分別發現火星表面曾有水以及火星可能有地下水的線索,如此看來火星的宜居性還是極大的,人類還提出了移民火星計劃,或許在未來人類真的可以實現移居火星,不知道大家期不期待呢?
知識如此精彩!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大家多多「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