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火星沒有生命,人類為什麼不敢帶回火星土壤?到底害怕什麼?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在第一顆火星探測器飛掠火星之前,天文學家一直都認為火星上可能存在比較原始的人類,他們在夏天火星南北極開鑿運河引流下赤道地區灌溉農作物,植被產生的變化隨著季節更替讓火星表面發生些許顏色變化!

火星人的傳說

火星人入侵美國的故事發生在1938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主播約翰·麥克蘭將一部小說在節目中以新聞稿的方式播送了出來,引起了聽眾極大的恐慌,當然這在現在顯得無比荒謬和幼稚,但在二十世紀初期,即使是天文學家也懷疑火星人存在生命!

波士頓洛厄爾家族的天文學家帕西瓦爾·洛厄爾就一直認為存在火星人,據說他因此才修建了洛厄爾天文臺,當然大家也知道即使是24寸口徑天文望遠鏡,也看不到火星表面,更沒有發現火星人!不過1930年初出茅廬的湯博在洛厄爾天文臺發現了冥王星,這實在驚喜不小,首先這是一顆美國人發現的「行星」,其次是當時正值經濟大蕭條,美國人需要強心針來刺激下!

1965年7月14日「水手四號」在距離火星表面9800千米的地方掠過,向地球發回了21張火星照片,自此人類的火星人夢想就已經破滅,火星表面一片荒涼,而且大氣壓也極低,另外火星也沒有磁場!1976年9月3日,美國維京1號的登陸器在火星表面軟著陸,則在這個結論上又補了一刀:火星上可能連最基本的生命都不存在,而NASA在2000年後在火星上登陸的各種探測器在火星生命的探測上也一無所獲,僅有的也只是幾個有機分子而已!

火星上真的沒有生命嗎?會存在致命史前生物嗎?

其實即使到現在為止也沒有人能告訴你到底是否存在,畢竟證明沒有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應該說至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我們能理解的生命在火星上被發現!

默奇森隕石

1969年9月28日,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默奇森附近發現了一塊隕石,質量超過100千克,而且它是一塊被觀測到的墜落隕石,因此排除了受到汙染的可能!在這塊隕石內部發現了超過100種胺基酸,其中包括常見胺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和穀氨酸,也有罕見的異纈氨酸和叔亮氨酸。在2008年時又發現了核鹼基嘌呤和嘧啶。對核鹼基的碳同位素含量分析這些化合物並非來自地球。

這是當年推動德雷克博士利用300米口徑的望遠鏡向武仙座M13球狀星團發送阿雷西博信息的契機之一,因為隕石中都能發現有機物,這表示生命可能在宇宙中處處存在!而據NASA和ESA在火星上的探測器發現,火星在剛誕生的數億年內很有可能是存在液態水,並且達到了宜居標準!

火星上是否存在遠古遺留的生命?

2017年由丹尼爾·伊斯皮諾薩執導,美英聯合拍攝的科幻片《異星覺醒》上映,票房收入大約一億美元,估計要虧本,但它展現了一個外星休眠生命被喚醒後的嚴重後果!

影片大意是無人探測器「朝聖者七號」在火星表面採集土壤後,因探測器受到隕石撞擊而損傷,無法直接返回地球,因此在近地軌道與國際太空站進行了對接,空間站上的生物學家則在土壤中發現了一個休眠的生物細胞,由此培育而發生了一些列外星人恐怖生物入侵空間站的故事,最後還留了個彩蛋,因為這隻有著恐怖力量和生長速度以及超高智商的生物,隨著主角乘坐飛船返回了地球。

這可能是大家最擔心的事情,畢竟NASA即將執行火星探測並取樣返回的任務,中國也制定了同樣的計劃,也許兩家都會成功,那麼我們將面對一個結果,是否同樣會將火星的威脅帶回地球?

DNA可能無法保存那麼久

從已知火星南北極的冰蓋以及火星地下存在鹽湖的跡象判斷,火星遠古時期可能有一個階段是宜居的,比如上文說的可能會有將近數億年的宜居時間,假設在這數億年的時間裡發展出了比較高等的生命(按地球上的時間計算,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就花了幾十億年),但後來火星宜居條件惡化,大氣層消失,只剩下一個1%地球大氣壓的二氧化碳大氣層,海洋也只剩下兩極的冰蓋和滲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湖。

但從理論上看這些生命無法在這個條件下保存那麼久,因為DNA的特性無法無限制保存下去,這不像有機物,可以存在幾十億年,而DNA則存在「半衰期」,最多不過680萬年就會被分解得一乾二淨,因此從火星土壤帶回地球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我們仍然需要在極度潔淨的環境下操作,這不是擔心它威脅地球,而是地球環境中無處不在的微生物汙染這個樣本,甚至可能會影響我們對樣本是否存在生命的關鍵判斷。

但我們可以確認的是,未來從火星回地球的太空人,仍然會接受「檢驗檢疫程序」,當年從月球上回來的太空人也也這樣套路了麼?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不敢把火星上的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是在怕什麼?
    人類為什麼不敢把火星上的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是在怕什麼?自古以來人類探索外太空的腳步就從沒停止過,智慧文明的快速發展讓人類不再局限在地球上生存,在1960年人類第一次成功飛進太空環境中時,我們知道人類新的旅程開始了,自從成功登陸月球之後,人類下一個目標就是火星。
  • 人類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是在害怕什麼?看完緊張了
    人類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是在害怕什麼?看完緊張了火星是科學家們非常感興趣的行星,主要是因為這顆行星類似於地球環境,去年火星首先在南極覆蓋的液態湖中被發現,這更加加深了人們對於火星的好奇和探知欲,對於火星的好奇心,甚至有很多人推測30億年前,火星就像今天的地球一樣,也有著燦爛的文明,但由於一些突如其來的意外,火星最終成了無人居住的星球!
  • 人類為什麼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是在怕什麼?
    在1960年人類第一次成功進入太空之後,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變成了火星,火星作為地球的近鄰,位於宜居帶上,從外面來看,其顏色以橘紅色為主。為了更好的探索火星,了解火星上是否有水源以及其它生命的存在,到現在為止,人類已經派出了50多個火星探測器,用來採集相關的土壤樣本,但奇怪的是,人類從來沒有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
  • 人類為什麼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是在怕什麼?
    我們的目標永遠不會停留在月球的,火星成為了我們下一個目標了,為了探索火星是否含有水源和生命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在月球的經驗下,我們帶回來了非常多的土壤作為研究用的。但是為什麼我們人類已經派出了50多個火星探測器,然而都沒有帶回來一次土壤呢?
  • 為什麼人類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聽完專家的解釋明白了
    人類走向太空之後,最先探索的是月球,而且50年前美國阿波羅號載人數次登上月球,還從月球帶回了土壤和巖石,於是有人提出一個疑問:我們從月球能夠帶回土壤進行研究,那為什麼卻沒有從火星上帶回土壤和巖石進行研究呢?這個問題讓一些人很困惑,以現在人類的科技,雖然載人登陸火星還有一定的難度,但從火星上帶回一些土壤應該沒有什麼問題,那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 人類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異星崛起式異形入侵大概率不會發生
    有人問:人類為什麼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是在怕什麼?題主可能是看了《異星崛起》,被來自火星的生命凱文給嚇得夠嗆吧。事實上美國宇航局(NASA)已經打定主意,要把火星樣本帶回地球了,並且已經著手實施該計劃,這就是即將於2020年發射的火星車「火星2020」。聽到這個消息,題主是不是該瑟瑟發抖了呢?新的火星車將會對火星巖石和土壤取樣,並保存起來,等來自地球的登陸器到來後,再移交給返回器帶回地球。只是目前還沒有登陸火星並返回地球的裝置的信息,估計還在開發之中。
  • 為什麼人類不敢把火星的土壤帶回地球?看完背後一涼
    並且我們人類的衛星已經到達了火星,並拍下了很多火星的照片。這就讓一些人好奇了,說既然照片都拍下了,為什麼還不把火星上的土壤帶回來研究呢?這種想法實際上是極其錯誤的,科學家表示說,如果想要活命,是堅決不能把火星上的土壤帶回地球的。
  • 火星土壤中有什麼?為什麼不能帶回地球?可能會影響人類安全!
    美國的毅力號,我國的天問1號這兩艘探測器的工作任務中,卻沒有把火星土壤和巖石帶回地球這一項,很多人都表示非常的不解,為什麼我們無法把火星的土壤帶回地球呢?如果貿然帶回,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呢?
  • ​月球土壤能帶回地球,為何火星土壤卻不行,到底在害怕什麼?
    至今已經過去44年了,在這44年時間內,我們人類雖然還發射了不少探測器對月球進行探索,但是並沒有從月球取回樣本。但是這一個情況將會很快被改變,因為我們國家即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去月球取樣了,這將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從月球取回樣本的項目,也是21世紀第一個從月球取樣的項目。
  • 為什麼不把火星上的土壤帶回地球研究?看完恍然大悟
    把火星上的物質帶回地球吧?不可以!很多科幻電影都有描述人們進入外太空的生活,探索新的星球,這些科幻電影帶來很多觀影震撼。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為了揭開火星的神秘面紗,人類對曾一次次對火星進行探索。想必很多人觀看後曾產生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不將火星上的物質帶回直接進行研究呢?
  • 為什麼不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研究?因為後果我們無力承擔
    為什麼科學家,不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研究?後果我們無力承擔!火星和地球有部分相似,也是一顆類地行星,很久之前人類科學家就提出過移民火星的設想,認為火星可能是人類第二個家園。在對火星長達半個世紀的探索中,人類對火星已經有了初步認識,火星表面可以看得到大量的河床,也就證明這顆星球表面曾經有大量液態水資源的存在,至於為什麼會消失,這就不得而知了,畢竟人類只是了解了火星的表面而已。
  • 火星上的土壤,為什麼不能夠帶回地球?科學家:這事不能隨意開玩笑
    科學家在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是不敢輕易冒險將太空人送過去,更不要想直接帶火星土壤回來研究了。 火星離太陽的距離近裡有十分強的輻射暴曬,土壤裡面極有可能會有存活時代較久的細菌體,因此不敢輕易冒險帶回來
  • 有劇毒或有生命,火星土壤帶回地球的風險,後果不可預知!
    科學家魂牽夢縈的火星火星採樣返回對於科學家來說,那是一件無比激動的事情,但有天體生物學家卻尖銳地指出,火星上帶回的土壤可能會引發未知的風險,而一旦實驗室保管不周或者洩露到外界,後果可能不堪設想!火星日出人類已經採樣過那麼多次,沒見有啥問題?
  • 用火星土壤種蔬菜量產翻倍?研究員卻感到擔憂
    曾經有一部熱門的電影《火星救援》,講述一位太空人因為巨大沙塵暴的影響,被遺留在火星一年之久,等到祖國的救援。在這段時間,他利用自帶的土壤,利用塑料大棚蒸餾水分,栽種自己打的土豆或者其他食物,用於維持自身的生活需求。那麼他為什麼不用火星的土壤直接栽種呢?各國的太空人來往火星很多次,為什麼不能像摘取月球的土壤一樣,帶回地球進行種植呢?也許也能出現類似於轉基因的其他食物呢?
  • 解密火星有沒有生命存在適不適合人類居住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對於這個話題,不光是科學家,還是天文愛好者,一直在探討,就連許許多多人們,都被吸引過來,適合人類居住星球,肯定要找到和人類生存至關重要水存在才行,地球人想移民外星球,水資源太重要了,對於科學家,通過科學儀器和天文觀測,火星上到底也沒有水,適不適合人類居住,至今
  • 為何月球土壤能帶回地球,火星卻不行?事關人類存亡!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畢竟人類的科技還不夠發達,就連太陽系都出不去,談何尋找宇宙的奧秘呢?目前,人類只登陸過一個地外天體,那就是離地球最近的月球。1969年,美國宇航局發射了阿波羅11號,飛船中一共攜帶著三位太空人,最終這三名太空人成功的完成了探索月球的任務,並且安全回到了地球。
  • 有劇毒或有生命,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可不是鬧著玩,後果不可預知
    事實上,我們對火星的地質和大氣結構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數萬年前火星被一顆巨大的行星撞擊後,形成的碎片穿越過地球的大氣層並最終降落在地球上。科學家得到了一個隨機的火星碎片,但現在他們想要通過採樣計劃獲取特定的樣品。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宇航局就早在「維京號」宇宙飛船發射前計劃從火星上尋找生命的痕跡並帶回採樣。
  • 火星既然有河流,那有沒有生命?
    我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最近是備受關注,人們對於火星的探測也是一直沒有停止過的。火星這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鄰居,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既然火星和地球這麼像,他倆離得又這麼近,那火星上會不會存在生命呢?很早之前,人們就通過望遠鏡就可以穿過火星大氣層,對火星這個地形地貌有了這麼一個大致的了解,這不了解還好啊,了解以後,這更想去火星了,從照片兒上一看,火星的表面有明顯的條紋,這是啥?這可能就是河流的痕跡啊!
  • 如何使用新技術將火星土壤帶回地球
    導讀:美國和歐洲航天局將開始大膽的努力,將火星巖石和土壤樣本帶回地球。它將包括兩個機器人流動車以收集最好的標本,以及一個精巧的傳送系統以將這些材料帶回家。它將收集巖石和土壤樣本,這些樣本看起來可能由於接觸微生物而發生了變化。
  • 火星上有什麼?為何人類一定要移民火星?這些因素讓人類不死心!
    這些年來經過科學家的探索,並沒有在火星上發現外星生命,並且以火星目前的環境來看,也是無法適宜人類生存的,但是科學家依然沒有放棄對火星的探索,甚至還希望在未來能夠實現移居火星的計劃。那麼人類為什麼要和火星死磕,一定要移民火星呢?主要是火星上的這幾個因素讓人類遲遲不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