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顆火星探測器飛掠火星之前,天文學家一直都認為火星上可能存在比較原始的人類,他們在夏天火星南北極開鑿運河引流下赤道地區灌溉農作物,植被產生的變化隨著季節更替讓火星表面發生些許顏色變化!
火星人入侵美國的故事發生在1938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主播約翰·麥克蘭將一部小說在節目中以新聞稿的方式播送了出來,引起了聽眾極大的恐慌,當然這在現在顯得無比荒謬和幼稚,但在二十世紀初期,即使是天文學家也懷疑火星人存在生命!
波士頓洛厄爾家族的天文學家帕西瓦爾·洛厄爾就一直認為存在火星人,據說他因此才修建了洛厄爾天文臺,當然大家也知道即使是24寸口徑天文望遠鏡,也看不到火星表面,更沒有發現火星人!不過1930年初出茅廬的湯博在洛厄爾天文臺發現了冥王星,這實在驚喜不小,首先這是一顆美國人發現的「行星」,其次是當時正值經濟大蕭條,美國人需要強心針來刺激下!
1965年7月14日「水手四號」在距離火星表面9800千米的地方掠過,向地球發回了21張火星照片,自此人類的火星人夢想就已經破滅,火星表面一片荒涼,而且大氣壓也極低,另外火星也沒有磁場!1976年9月3日,美國維京1號的登陸器在火星表面軟著陸,則在這個結論上又補了一刀:火星上可能連最基本的生命都不存在,而NASA在2000年後在火星上登陸的各種探測器在火星生命的探測上也一無所獲,僅有的也只是幾個有機分子而已!
其實即使到現在為止也沒有人能告訴你到底是否存在,畢竟證明沒有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應該說至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我們能理解的生命在火星上被發現!
默奇森隕石
1969年9月28日,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默奇森附近發現了一塊隕石,質量超過100千克,而且它是一塊被觀測到的墜落隕石,因此排除了受到汙染的可能!在這塊隕石內部發現了超過100種胺基酸,其中包括常見胺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和穀氨酸,也有罕見的異纈氨酸和叔亮氨酸。在2008年時又發現了核鹼基嘌呤和嘧啶。對核鹼基的碳同位素含量分析這些化合物並非來自地球。
這是當年推動德雷克博士利用300米口徑的望遠鏡向武仙座M13球狀星團發送阿雷西博信息的契機之一,因為隕石中都能發現有機物,這表示生命可能在宇宙中處處存在!而據NASA和ESA在火星上的探測器發現,火星在剛誕生的數億年內很有可能是存在液態水,並且達到了宜居標準!
2017年由丹尼爾·伊斯皮諾薩執導,美英聯合拍攝的科幻片《異星覺醒》上映,票房收入大約一億美元,估計要虧本,但它展現了一個外星休眠生命被喚醒後的嚴重後果!
影片大意是無人探測器「朝聖者七號」在火星表面採集土壤後,因探測器受到隕石撞擊而損傷,無法直接返回地球,因此在近地軌道與國際太空站進行了對接,空間站上的生物學家則在土壤中發現了一個休眠的生物細胞,由此培育而發生了一些列外星人恐怖生物入侵空間站的故事,最後還留了個彩蛋,因為這隻有著恐怖力量和生長速度以及超高智商的生物,隨著主角乘坐飛船返回了地球。
這可能是大家最擔心的事情,畢竟NASA即將執行火星探測並取樣返回的任務,中國也制定了同樣的計劃,也許兩家都會成功,那麼我們將面對一個結果,是否同樣會將火星的威脅帶回地球?
DNA可能無法保存那麼久
從已知火星南北極的冰蓋以及火星地下存在鹽湖的跡象判斷,火星遠古時期可能有一個階段是宜居的,比如上文說的可能會有將近數億年的宜居時間,假設在這數億年的時間裡發展出了比較高等的生命(按地球上的時間計算,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就花了幾十億年),但後來火星宜居條件惡化,大氣層消失,只剩下一個1%地球大氣壓的二氧化碳大氣層,海洋也只剩下兩極的冰蓋和滲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湖。
但從理論上看這些生命無法在這個條件下保存那麼久,因為DNA的特性無法無限制保存下去,這不像有機物,可以存在幾十億年,而DNA則存在「半衰期」,最多不過680萬年就會被分解得一乾二淨,因此從火星土壤帶回地球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我們仍然需要在極度潔淨的環境下操作,這不是擔心它威脅地球,而是地球環境中無處不在的微生物汙染這個樣本,甚至可能會影響我們對樣本是否存在生命的關鍵判斷。
但我們可以確認的是,未來從火星回地球的太空人,仍然會接受「檢驗檢疫程序」,當年從月球上回來的太空人也也這樣套路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