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一個不斷創造奇蹟的偉大文明,從走上科技發展的道路開始,只用了百年左右的時間就走出了地球開始探索宇宙。當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就被宇宙的浩瀚和神秘震撼,同時也激發了人類探索的精神和熱情。
由於人類科技的限制,目前我們只能對太空系進行探索,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讓最受科學家關注的是火星,原因就是火星和地球一樣也是類地行星,而且它也是宜居帶內的行星,科學家之所以對它的關注度如此之高,目的是為了人類未來的移民計劃做準備。
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可以用坐火箭來形容,科技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和人類文明帶來巨大進步的同時,也在不斷破壞著地球的環境,快速消耗著地球的資源,地球遲早有一天將會不適合人類的生存,那個時候我們不得不移民外星球生活。
雖然太陽系之外有不少和地球相似的行星,但這些行星離地球太遠了,少則幾十光年,多則幾千年,飛船的速度沒有獲得巨大突破的時候,想到達這些星球根本不可能,但地球的環境破壞卻是與日巨增,我們暫時只能在太陽系內尋找可以改造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
處在宜居帶內的行星,金星表面溫度太高了,改造基本不可能,只有火星才有改造的價值和可能,因此,人類往火星發射了不少的探測器,包括登陸火星的火星車。在探測器對火星不斷的探索中,人類對火星的了解也越來越多,可以說,火星是科學家除了地球之外了解最多的一顆行星。
人類走向太空之後,最先探索的是月球,而且50年前美國阿波羅號載人數次登上月球,還從月球帶回了土壤和巖石,於是有人提出一個疑問:我們從月球能夠帶回土壤進行研究,那為什麼卻沒有從火星上帶回土壤和巖石進行研究呢?
這個問題讓一些人很困惑,以現在人類的科技,雖然載人登陸火星還有一定的難度,但從火星上帶回一些土壤應該沒有什麼問題,那為什麼不這麼做呢?這個問題我們聽完專家的解釋你就會明白。專家說,人類之所以不將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其實是為了人類的安全著想。
火星是太陽系中生態環境最接近地球的行星,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水的痕跡,今年探測器又在火星上發現了鹽水湖,這些發現讓科學家懷疑火星上可能存在原始生命,比如未知的細菌以及未知的微生物。不同星球的環境誕生的生命,必然會有所不同,細菌和微生物也是一樣,它們可能在火星上是很正常的生命,但如果到了地球,有可能就會發生變異,會對地球生命的生存帶來威脅,想一想電影生化危機的場面。
科學家不敢將火星土壤帶回地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之前美國科學家在南極洲就發現過一塊來自火星的隕石,當然這個隕石並不是人為帶回的,而是在1600萬年前被一顆小行星撞回地球的,科學家們在這個隕石上面探測到了細菌存在過的痕跡。
正是考慮到人類的生命安全,我們才對火星土壤非常慎重,要研究也只能在地球外太空或者在火星上,是沒有確定火星可能存在的生命對地球沒有危害前,是絕對不允許將火星上的任何東西帶到地球。這可能也是人類對於載人登陸火星非常慎重的原因。
雖然人類對火星的了解已經非常多了,但對於火星是否有生命以及火星生命是否會對人類產生威脅還是一無所知,我們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火星存在生命。至少火星表面目前還沒有發現生命,而且火星土壤中如果存在細菌和微生物,也不是探測器也可以發現和分析出來的,那需要更加精密的先進儀器才行,這個只有等未來載人登陸火星,帶上儀器才能夠確定。
科學家還猜想:火星地表之下可能存在大量的液態水,有液態海洋,如果真是這樣,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將會更大,而且火星地下如果存在海洋,將對人類改造火星有巨大的幫助,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類生存必需的,而且有大量的水也更容易完成對火星的改造,有了水就能夠產生氧氣。
其實改造火星最主要的就是將火星的溫度升高,這個在未來或許可以在火星軌道上製造大型的太陽能反射板,通過吸收太陽光然後再反射到火星表面,火星的溫度提高後,再種植一些適合火星生存的植物,有了大量的植物就會釋放出大量的氧氣,火星有了氧氣和水,人類的移民計劃已經實現了一大半。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