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聽完專家的解釋明白了

2021-01-07 探索宇宙萬物

人類是一個不斷創造奇蹟的偉大文明,從走上科技發展的道路開始,只用了百年左右的時間就走出了地球開始探索宇宙。當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就被宇宙的浩瀚和神秘震撼,同時也激發了人類探索的精神和熱情。

由於人類科技的限制,目前我們只能對太空系進行探索,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讓最受科學家關注的是火星,原因就是火星和地球一樣也是類地行星,而且它也是宜居帶內的行星,科學家之所以對它的關注度如此之高,目的是為了人類未來的移民計劃做準備。

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可以用坐火箭來形容,科技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和人類文明帶來巨大進步的同時,也在不斷破壞著地球的環境,快速消耗著地球的資源,地球遲早有一天將會不適合人類的生存,那個時候我們不得不移民外星球生活。

雖然太陽系之外有不少和地球相似的行星,但這些行星離地球太遠了,少則幾十光年,多則幾千年,飛船的速度沒有獲得巨大突破的時候,想到達這些星球根本不可能,但地球的環境破壞卻是與日巨增,我們暫時只能在太陽系內尋找可以改造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

處在宜居帶內的行星,金星表面溫度太高了,改造基本不可能,只有火星才有改造的價值和可能,因此,人類往火星發射了不少的探測器,包括登陸火星的火星車。在探測器對火星不斷的探索中,人類對火星的了解也越來越多,可以說,火星是科學家除了地球之外了解最多的一顆行星。

人類走向太空之後,最先探索的是月球,而且50年前美國阿波羅號載人數次登上月球,還從月球帶回了土壤和巖石,於是有人提出一個疑問:我們從月球能夠帶回土壤進行研究,那為什麼卻沒有從火星上帶回土壤和巖石進行研究呢?

這個問題讓一些人很困惑,以現在人類的科技,雖然載人登陸火星還有一定的難度,但從火星上帶回一些土壤應該沒有什麼問題,那為什麼不這麼做呢?這個問題我們聽完專家的解釋你就會明白。專家說,人類之所以不將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其實是為了人類的安全著想。

火星是太陽系中生態環境最接近地球的行星,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水的痕跡,今年探測器又在火星上發現了鹽水湖,這些發現讓科學家懷疑火星上可能存在原始生命,比如未知的細菌以及未知的微生物。不同星球的環境誕生的生命,必然會有所不同,細菌和微生物也是一樣,它們可能在火星上是很正常的生命,但如果到了地球,有可能就會發生變異,會對地球生命的生存帶來威脅,想一想電影生化危機的場面。

科學家不敢將火星土壤帶回地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之前美國科學家在南極洲就發現過一塊來自火星的隕石,當然這個隕石並不是人為帶回的,而是在1600萬年前被一顆小行星撞回地球的,科學家們在這個隕石上面探測到了細菌存在過的痕跡。

正是考慮到人類的生命安全,我們才對火星土壤非常慎重,要研究也只能在地球外太空或者在火星上,是沒有確定火星可能存在的生命對地球沒有危害前,是絕對不允許將火星上的任何東西帶到地球。這可能也是人類對於載人登陸火星非常慎重的原因。

雖然人類對火星的了解已經非常多了,但對於火星是否有生命以及火星生命是否會對人類產生威脅還是一無所知,我們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火星存在生命。至少火星表面目前還沒有發現生命,而且火星土壤中如果存在細菌和微生物,也不是探測器也可以發現和分析出來的,那需要更加精密的先進儀器才行,這個只有等未來載人登陸火星,帶上儀器才能夠確定。

科學家還猜想:火星地表之下可能存在大量的液態水,有液態海洋,如果真是這樣,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將會更大,而且火星地下如果存在海洋,將對人類改造火星有巨大的幫助,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類生存必需的,而且有大量的水也更容易完成對火星的改造,有了水就能夠產生氧氣。

其實改造火星最主要的就是將火星的溫度升高,這個在未來或許可以在火星軌道上製造大型的太陽能反射板,通過吸收太陽光然後再反射到火星表面,火星的溫度提高後,再種植一些適合火星生存的植物,有了大量的植物就會釋放出大量的氧氣,火星有了氧氣和水,人類的移民計劃已經實現了一大半。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不敢把火星上的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是在怕什麼?
    人類為什麼不敢把火星上的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是在怕什麼?自古以來人類探索外太空的腳步就從沒停止過,智慧文明的快速發展讓人類不再局限在地球上生存,在1960年人類第一次成功飛進太空環境中時,我們知道人類新的旅程開始了,自從成功登陸月球之後,人類下一個目標就是火星。
  • 人類為什麼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是在怕什麼?
    在1960年人類第一次成功進入太空之後,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變成了火星,火星作為地球的近鄰,位於宜居帶上,從外面來看,其顏色以橘紅色為主。為了更好的探索火星,了解火星上是否有水源以及其它生命的存在,到現在為止,人類已經派出了50多個火星探測器,用來採集相關的土壤樣本,但奇怪的是,人類從來沒有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
  • 人類為什麼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是在怕什麼?
    我們的目標永遠不會停留在月球的,火星成為了我們下一個目標了,為了探索火星是否含有水源和生命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在月球的經驗下,我們帶回來了非常多的土壤作為研究用的。但是為什麼我們人類已經派出了50多個火星探測器,然而都沒有帶回來一次土壤呢?
  • 為什麼人類不敢把火星的土壤帶回地球?看完背後一涼
    並且我們人類的衛星已經到達了火星,並拍下了很多火星的照片。這就讓一些人好奇了,說既然照片都拍下了,為什麼還不把火星上的土壤帶回來研究呢?這種想法實際上是極其錯誤的,科學家表示說,如果想要活命,是堅決不能把火星上的土壤帶回地球的。
  • 人類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是在害怕什麼?看完緊張了
    人類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是在害怕什麼?看完緊張了火星是科學家們非常感興趣的行星,主要是因為這顆行星類似於地球環境,去年火星首先在南極覆蓋的液態湖中被發現,這更加加深了人們對於火星的好奇和探知欲,對於火星的好奇心,甚至有很多人推測30億年前,火星就像今天的地球一樣,也有著燦爛的文明,但由於一些突如其來的意外,火星最終成了無人居住的星球!
  • 為什麼不把火星上的土壤帶回地球研究?看完恍然大悟
    把火星上的物質帶回地球吧?不可以!很多科幻電影都有描述人們進入外太空的生活,探索新的星球,這些科幻電影帶來很多觀影震撼。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為了揭開火星的神秘面紗,人類對曾一次次對火星進行探索。想必很多人觀看後曾產生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不將火星上的物質帶回直接進行研究呢?
  • 人類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異星崛起式異形入侵大概率不會發生
    有人問:人類為什麼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是在怕什麼?題主可能是看了《異星崛起》,被來自火星的生命凱文給嚇得夠嗆吧。事實上美國宇航局(NASA)已經打定主意,要把火星樣本帶回地球了,並且已經著手實施該計劃,這就是即將於2020年發射的火星車「火星2020」。聽到這個消息,題主是不是該瑟瑟發抖了呢?新的火星車將會對火星巖石和土壤取樣,並保存起來,等來自地球的登陸器到來後,再移交給返回器帶回地球。只是目前還沒有登陸火星並返回地球的裝置的信息,估計還在開發之中。
  • 火星土壤中有什麼?為什麼不能帶回地球?可能會影響人類安全!
    美國的毅力號,我國的天問1號這兩艘探測器的工作任務中,卻沒有把火星土壤和巖石帶回地球這一項,很多人都表示非常的不解,為什麼我們無法把火星的土壤帶回地球呢?如果貿然帶回,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呢?
  • 火星上的土壤,為什麼不能夠帶回地球?科學家:這事不能隨意開玩笑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對地球以外的世界越來越好奇,科學家也在不斷探索宇宙的奧秘。據了解,之前美國宇航局曾有過官方解釋,他們在火星上已經發現了水的痕跡,於是火星探索一度成為熱門。有些人提出是不是將火星上土壤帶回來研究呢?
  • 為什麼不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研究?因為後果我們無力承擔
    為什麼科學家,不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研究?後果我們無力承擔!火星和地球有部分相似,也是一顆類地行星,很久之前人類科學家就提出過移民火星的設想,認為火星可能是人類第二個家園。在對火星長達半個世紀的探索中,人類對火星已經有了初步認識,火星表面可以看得到大量的河床,也就證明這顆星球表面曾經有大量液態水資源的存在,至於為什麼會消失,這就不得而知了,畢竟人類只是了解了火星的表面而已。
  • 既然火星沒有生命,人類為什麼不敢帶回火星土壤?到底害怕什麼?
    在第一顆火星探測器飛掠火星之前,天文學家一直都認為火星上可能存在比較原始的人類,他們在夏天火星南北極開鑿運河引流下赤道地區灌溉農作物,植被產生的變化隨著季節更替讓火星表面發生些許顏色變化!1965年7月14日「水手四號」在距離火星表面9800千米的地方掠過,向地球發回了21張火星照片,自此人類的火星人夢想就已經破滅,火星表面一片荒涼,而且大氣壓也極低,另外火星也沒有磁場!
  • 人類為什麼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人類50年前就實現了載人登月,而且可以從月球返回,那麼人類登陸火星是否也可以安全返回地球呢?但是科學家卻告訴我們,以我們目前的技術,還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現在載人登陸火星,只能是一個單程車票,太空人將會留在火星上而無法返回地球。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聽聽科學家的解釋。
  • 有劇毒或有生命,火星土壤帶回地球的風險,後果不可預知!
    科學家魂牽夢縈的火星火星採樣返回對於科學家來說,那是一件無比激動的事情,但有天體生物學家卻尖銳地指出,火星上帶回的土壤可能會引發未知的風險,而一旦實驗室保管不周或者洩露到外界,後果可能不堪設想!火星日出人類已經採樣過那麼多次,沒見有啥問題?
  • 為何月球土壤能帶回地球,火星卻不行?事關人類存亡!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畢竟人類的科技還不夠發達,就連太陽系都出不去,談何尋找宇宙的奧秘呢?目前,人類只登陸過一個地外天體,那就是離地球最近的月球。1969年,美國宇航局發射了阿波羅11號,飛船中一共攜帶著三位太空人,最終這三名太空人成功的完成了探索月球的任務,並且安全回到了地球。
  • ​月球土壤能帶回地球,為何火星土壤卻不行,到底在害怕什麼?
    現在我們不僅僅在探索月球,越來越多國家也開始研究火星,因為火星與我們地球存在很多相似之處,有很多科學家認為火星有成為我們人類第二家園的潛力,在未來我們計劃打造火星城市,甚至改造整個火星。既然帶回月球樣本有助於我們研究月球,這一點同樣適用於研究火星,即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能夠更好地研究火星,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帶回火星樣本呢?
  • 如何使用新技術將火星土壤帶回地球
    導讀:美國和歐洲航天局將開始大膽的努力,將火星巖石和土壤樣本帶回地球。它將包括兩個機器人流動車以收集最好的標本,以及一個精巧的傳送系統以將這些材料帶回家。它將收集巖石和土壤樣本,這些樣本看起來可能由於接觸微生物而發生了變化。
  • 地球環境或汙染火星土壤 帶回樣本難以研究
    地球上的微生物無處不在,即便是嚴格滅菌過的太空飛行器,有些仍然可檢測出生物汙染的痕跡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準備在2020年完成一項火星考察任務,將火星上的樣品帶回地球,來自加州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大的難題是如何確保樣品不受地球微生物的汙染?
  • 用火星土壤種蔬菜量產翻倍?研究員卻感到擔憂
    曾經有一部熱門的電影《火星救援》,講述一位太空人因為巨大沙塵暴的影響,被遺留在火星一年之久,等到祖國的救援。在這段時間,他利用自帶的土壤,利用塑料大棚蒸餾水分,栽種自己打的土豆或者其他食物,用於維持自身的生活需求。那麼他為什麼不用火星的土壤直接栽種呢?各國的太空人來往火星很多次,為什麼不能像摘取月球的土壤一樣,帶回地球進行種植呢?也許也能出現類似於轉基因的其他食物呢?
  • 人類的大腦真的只開發了10%嗎?聽完專家的解釋才明白被騙了
    人類是地球的霸主,是智慧生命,誕生於數百萬年前。在地球漫長的數十億年歲月裡,並不是只出現過人類這一個地球霸主,在不同的時代,都有相關的霸主生物出現,比如數億年前的巨蟲蟲時代,當時稱霸地球的是如今在我們眼裡非常渺小的昆蟲,那個時候的昆蟲都異常巨大,靠強大的身體力量稱霸地球。
  • 有劇毒或有生命,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可不是鬧著玩,後果不可預知
    在1970年,蘇聯月球計劃第一次帶回了月球樣品,「月球16號」帶回了101克土壤,之後是「月球20號」和「月球24號」。但他們的採樣點和阿波羅計劃不同。第二個採集到樣本的是美國宇航局為了收集太陽風的「創世」號,它於2001年發射,在2004年採集成功返回地球時卻因降落傘未能正確打開,在猶他州的沙漠中墜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