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走進神奇的量子世界

2021-01-15 江西省教育廳


量子通信絕對保密 惠及千家萬戶

這兩天,酒泉衛星將擇機進行一次受到全世界關注的火箭發射,不是因為長徵火箭又要更新換代,也不是因為有航天員要飛向太空,而是因為這次長徵火箭搭載著一位重量級的乘客——量子衛星,它有著獨步天下的本領,就是進行量子通信。量子通信最大的特點就是所有的數據和信號傳輸都絕對保密,再也不必擔心任何信息會被竊取,包括咱們的銀行卡密碼。所以說,這將是一項能夠惠及千家萬戶的科學技術。目前,發射工作已經準備就緒,這兩天,這顆衛星就要擇機發射升空。

神奇的量子:既有絕技又有怪癖

說到量子,它有兩個堪稱神奇的絕技,就是分身術和遠程心靈感應。別小看這兩門功夫,要知道最強悍的量子計算機和最安全的量子通信,關鍵靠的就是它們。量子的分身術也叫量子疊加,就是一個量子可以同時存在好幾種狀態。那麼分身術幹嘛用呢?首先一個應用就是幫我們的計算機實現並行計算。這能力有多強,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幾十個孫悟空打妖怪。舉個例子,如果我們分解一個300位的大數,用現在的計算機,需要15萬年,用量子的分身術幫我們並行運算,只要一秒鐘就可以算出來。

量子的另一個絕技遠程心靈感應,學名叫量子糾纏。就是如果兩個相似的量子距離足夠近,就會發生糾纏,然後你把他們分開無論多遠,這兩顆量子的狀態就好像一對有心靈感應的雙胞胎一樣,一個開心,另一個也會笑,一個哭了,另一個一定也難過。這個可能是科學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

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量子很神奇?其實還不止於此,神奇的量子還有兩個怪癖,不可分割、不可克隆。別嫌它古怪,要想做量子保密通信還真得靠它的這兩個不可以。我們就是利用量子的這兩個怪癖,可以製作出最安全的保密鑰匙,可以讓我們目前的信息傳輸變得更安全。

全球首發 中國量子衛星即將升空

量子的特性了解了,那麼即將發射的量子衛星究竟長什麼樣?它在太空的兩年時間將要進行什麼實驗?下面,我們就通過現實增強技術,為您直觀解析這顆領先世界的超級衛星。


央視記者 帥俊全:這裡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塔架上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所搭載的就是量子衛星,這也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量子衛星的個頭並不大,是個邊長只有1.7米左右的立方體,體重也只有640公斤。我們現在就給您看看這顆量子衛星的內部結構。可以看到量子衛星內部可以分為上下兩層,就像我們樓房一樣,是個複式結構。下層是電源、測控等常規的衛星平臺;現在我們把上層的這四個量子衛星特有的部件展開來看一看,這個是量子密鑰通信機,主要負責發射作為密鑰的單個光子,這個是量子糾纏源,主要負責生成呈糾纏狀態的成對光子,這個是量子糾纏發射機,主要負責和量子密鑰通信機一起把呈糾纏狀態的兩個光子同時發射到兩個地面站,這個是量子試驗控制與處理機,是實驗任務的控制和處理系統。正是由於具有這些特殊的載荷,讓量子衛星擁有了不同的本領,下面就讓我們跟隨量子衛星的足跡,去探尋量子的奇妙世界吧!

【實驗一】量子密鑰分發=量子保密通信

那麼,量子衛星發射到距地球500公裡的軌道高空太空後,到底要做哪些實驗呢?現在記者來到量子衛星實驗的地面觀測站,量子衛星第一個實驗是量子密鑰分發,就是要從衛星上將單個的光子分別發射到北京和烏魯木齊的兩個地面觀測站的接收裝置上,然後實驗人員通過測量光子來接收密碼。

【實驗二】量子糾纏分發 驗證超遠距離作用

第二個實驗是量子糾纏分發。太空上的量子衛星先製備出一對糾纏光子,然後同時將這對糾纏光子分別發送到雲南和青海的地面觀測站。按照量子糾纏理論,只要我們測量糾纏狀態中的一個量子,就能知道另一個量子的狀態,我們形象地說就是雙胞胎的心靈感應。接下來實驗人員就要同時對這兩個接收到的光子進行獨立測量,從而驗證千公裡級的空間距離下這種「幽靈般的超遠距離作用」是否真的存在。

【實驗三】量子隱形傳態 量子世界的時空穿越

 

時空穿越一直是人類的夢想。在量子世界中,這種時空穿越的現象卻真的存在,這就是量子衛星要的第三個實驗,量子隱形傳態。顧名思義,就是用隱形的方式傳輸量子的狀態。這個實驗首先要在地面實驗站裡製備一對糾纏光子,然後把其中一個留在地面實驗站,把第二個發射到太空的衛星上。這時候,科研人員會再製備出第三個新的光子,並讓第三個光子與留在地面實驗站的那個光子形成糾纏狀態。按照量子理論,在地面兩個光子糾纏在一起的同時,天上的光子不再和地面的光子糾纏,反而會呈現地面上第三個光子的狀態,就好像把地面的第三個光子瞬間傳遞到了空中。科研人員所做的,就是要首次在星地之間驗證量子的這種隱形傳態。

好了,量子密鑰分發、量子糾纏分發、量子隱形傳態,這就是量子衛星的三大使命。

內容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記者體驗:走進神奇的量子世界
    記者體驗:走進神奇的量子世界 科技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6年08月15日 22:28 A-A+ 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量子很神奇?其實還不止於此,神奇的量子還有兩個怪癖,不可分割、不可克隆。別嫌它古怪,要想做量子保密通信還真得靠它的這兩個不可以。
  • 走進神秘的量子世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研究員、科普專家袁嵐峰在媒體上這樣撰文解釋:量子的本意是個數學概念,簡言之就是「離散變化的最小單元」。什麼叫「離散變化」?袁嵐峰這樣撰文解釋:我們統計人數時,可以有一個人、兩個人,但不可能有半個人、三分之一個人。
  • 且看濟南如何讓量子科技走進百姓生活
    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作為講解員,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走進神秘的量子世界。網友不禁感嘆:自己對量子科技的了解,再也不必局限在看劇學習的一知半解階段。在量子科技的發展中,中國如何下好先手棋?濟南的量子研究在全國又處在什麼行列?記者帶您一探究竟。
  • 量子世界是非常神奇的世界,是平行的世界
    編輯 | 八哥作者 | 科普家但是量子世界是非常神奇的世界,是平行的世界。但是量子世界有一種本真的平行在裡面,一個基本粒子在某一個瞬間同時穿過了兩個孔,只有這種行為才能解釋在後面形成的幹擾條紋。假定要麼是左,要麼是右的話,看起來的圖像就不是這個顯示的圖像。
  • 中央政治局為啥要集體學習量子科技?記者帶你走進神秘的量子世界→
    在這個神奇的物理框架內,包含了太多不可思議的現象:從微觀世界判定薛丁格的貓是既死又活,到相隔千裡的兩個粒子可以瞬間心有靈犀地糾纏……量子力學奇奧難解,其研究結果總與人們的習慣思維背道而馳。甚至有人感慨:有1000個物理學家,就有1000種關於量子力學的觀點。
  • 通師二附:走進海洋生物科普館,探索神秘海洋世界
    1月9日上午,通師二附一(6)班的同學們走進國家級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江蘇省海洋漁業指揮部海洋生物科普館開展假日小分隊活動,以情境引導同學們學習深奧海洋知識,激發探究生命、探索未來、保護海洋的熱情。走進展館,同學們仿佛置身於神秘有趣的海底世界,多孔蟲、海洋魚蝦、海獅、白鯨……從低等原生動物到高等哺乳動物,800多份海洋生物標本帶著同學們開啟了一場海洋精靈與人類文明衍進的探尋之旅。同學們認真聆聽講解員的介紹,目不轉睛地觀察館內珍藏的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標本。平時只在書上看到過的條紋斑竹鯊、讓人望而生畏的箭鯊、碩大無比的翻車魚、五彩繽紛的貝殼……一一呈現在眼前。
  • 走進神奇納米世界
    什麼是納米,納米就像米釐米一樣是一個長度的單位,一納米=10^-9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直徑的1/7萬,如果您無法想像,那你有多小,就讓我們拿地球和籃球做個比較,可以幫我們近似的理解納米材料和普通材料之間的大小關係,在納米世界人們是通過納米技術直接操縱原子,子來創造新物質。
  • 「科普中國·數說科學」走進高校:百度百科開創新時代科普
    從機械化、工業化到電子化、信息化,頻繁的技術革新不斷帶來顛覆性的影響,讓人們始終能夠不斷走向更理想的世界。  如今,得益於大眾基礎教育的普及和豐富信息的可實時傳遞,科普質量已有顯著提高。科學世界觀已經深入現代人的物質與精神生活,讓人們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大千世界,更加準確地感知宇宙蒼生。
  • 10本理科生必讀的宇宙和量子力學科普書籍
    文中作者設計了一個主人公,主人公完全不懂科學,卻通過其他方式知曉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及其大爆炸理論等,通過這樣到達訴說科學的目的,是20世紀較為成功的科普著作。物理世界奇遇記,科學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作者為(美)伽莫夫、(英)斯坦納德,吳伯澤翻譯,主要介紹了20世紀物理學的奇妙思想。
  • 量子力學並沒有否定客觀世界
    文章刊發(《科普時報》2018年1月5日第3版)之後,有讀者指出,文中提到宏觀世界不存在疊加態好像不妥,並且還舉例說超導就具有疊加態。 這位讀者提出的疑問,值得在這篇文章中先稍加解釋。 就物理理論而言,微觀量子世界和宏觀世界並不存在一條明確的邊界,而超導也的確具有疊加態。
  • 【江淮晨報】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模型機亮相
    中科大2017年科技活動周獻上科技盛宴  有AR、3D列印等時下熱門的技術,也有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的模型機、暗物質粒子探測等尖端科技……剛剛過去的周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辦2017年科技活動周。24個科普開放點為公眾奉獻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技大餐。
  • 「《科學通報》科普論壇」帶您走進神奇的核物理世界
    《科學通報》科普論壇帶您近距離了解:鈾元素如何被發現?如何從鈾中獲取能量?如何探測古老的冰與水? 《科學通報》聯合科研雲、能源學人公眾號主辦的「《科學通報》科普論壇」將於8月21日周五上午9:00~11:30在線舉行,誠邀您參加!
  • 量子水、量子襪、量子眼鏡……貼「量子」標籤的商品真那麼神奇?
    原標題:「功能強大」的量子水、量子襪、量子眼鏡…… 貼著「量子」標籤的商品真有那麼神奇?   揭秘: 「量子+生活」 全都是騙子!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介紹,所謂的量子水、量子藥、量子肥料等都是忽悠大眾的名詞,將本應純潔的學術領域炒作得烏煙瘴氣。可以說,所有這些宣傳都是假的,根本跟量子一點關係都沒有。   一件產品量子不量子,看什麼?
  • 新晉「網紅」量子科技究竟是「何方神聖」?走進神秘的量子世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研究員、科普專家袁嵐峰在媒體上這樣撰文解釋:量子的本意是個數學概念,簡言之就是「離散變化的最小單元」。什麼叫「離散變化」?對於統計人數來說,一個人就是一個量子。對於上臺階來說,一個臺階就是一個量子。如果某個東西只能離散變化,我們就說它是「量子化」的。  與我們認識的宏觀世界不同,人們發現在量子這一微觀世界中許多實驗現象違背常識,完全無法用經典物理學詮釋。
  • 在科普書市場競爭中,《奇妙量子世界》為什麼能多次加印?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國家。量子科技與區塊鏈、人工智慧等一樣,都是近幾年社會關注的熱點。圖書出版領域,圍繞量子科技這一主題,教材、學術、科普、漫畫等形式多樣。
  • 「廣州科普遊VR全景展廳」快看!神奇的動物就在這裡
    VR鏡頭,開啟一場神奇之旅吧!走進神奇的動物世界展廳動物世界展示廳主要展示了華南地區瀕危、珍貴的動物,其中有一些還是中國的特有物種。走進森林動物世界展廳讓我們一起來通過VR技術,去探尋這些神奇美麗的生靈,了解它們、愛護他們、守護他們!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成功發射 帶你了解神奇的量子世界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簡稱「量子衛星」)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這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科學家在量子衛星上搭載了自主研發的「四種武器」:量子密鑰通信機、量子糾纏發射機、量子糾纏源和量子試驗控制與處理機。
  • 量子衛星有何神奇之處?
    我國首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墨子」發射升空,據說,這顆衛星成功運行後,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那麼,到底什麼是量子啊?量子衛星有什麼神奇之處呢? 小編答 據小編了解,這個被命名為「墨子」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其科技含量及精密程度可謂是達到了該研究領域前所未有的高度。
  • 走進神奇「黑金」石墨烯的世界
    讓「神奇」石墨烯走進百姓家由於石墨烯具有不尋常的特性,媒體將它稱為「神奇材料」。如今,這個「神奇材料」將逐步走進尋常百姓家。可以預見的是,一方面,以石墨烯為代表的前沿新材料的產業創新能力將不斷提升;另一方面,隨著科研成果轉化的不斷落地,也將有更多新材料走出實驗室,走進人們的生活。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今晨酒泉發射成功!「瞬間移動」真的能實現?來探神奇的量子世界
    電影中,主人公走入一扇「任意門」,瞬間就穿越來到另一個空間……在量子世界裡,這或許不是幻想。就在今天凌晨,我國發射了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記者採訪了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呂力、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劉雄軍,帶你一起走進神奇的量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