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國家。
量子科技與區塊鏈、人工智慧等一樣,都是近幾年社會關注的熱點。圖書出版領域,圍繞量子科技這一主題,教材、學術、科普、漫畫等形式多樣。讀者對量子科技的好奇和探索欲,也助推該主題科普書受到市場歡迎。
其中,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奇妙量子世界》一書自2019年7月出版以來,連續多次加印,已取得了科普暢銷書級別的市場銷量。該書還入選了2019年「中國好書」。用漫畫科普量子科技,《奇妙量子世界》有何特別之處?當下科普圖書市場有何現狀與趨勢?市場多變,身處其中的從業者有何全新感悟?
受訪人:胡玉婷(《奇妙量子世界》責任編輯)
採訪人:張聰聰(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 )
《奇妙量子世界》選題何緣起?有何特別之處?
胡玉婷:以趣味漫畫表現深奧科學論文。《奇妙量子世界》選題緣起於作者在公眾號上刊載的系列量子科學前沿漫畫,該系列漫畫創作的初衷就是希望用生動幽默的語言,讓更多普通讀者了解前沿科學。因此,該書的讀者定位就是對科普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該書之所以能取得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主要原因在於其出版正好契合了量子科技大發展的時代潮流。自2016年中國研製出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並成功發射以來,以潘建偉院士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在量子前沿科技領域取得了很多領先國際水平的科研成果,屢獲國際大獎。作為編輯,在策劃科普圖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時刻關注科學和科技的前沿發展和走向,還需要思考如何將前沿科技和科學發展通過圖書形式進行科普化,用通俗易懂的科普語言,讓更多普通讀者能夠接觸並了解科學前沿。
《奇妙量子世界》首次嘗試將深奧難懂的科學論文,通過生動有趣的漫畫形式表現出來,讓普通讀者也能讀懂。全書內容以潘建偉院士團隊的科學家發表在世界一流學術期刊上的文章為內核,經過物理學博士Sheldon進行漫畫創作和改編,再由潘院士團隊的科學家對漫畫內容進行審定。在權威的科學家和具有硬核科學背景的漫畫師的雙重把控下,該書融合嚴謹的科學性、生動的幽默感,高質量地對學術資源進行科普,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該書採取了怎樣的營銷策略?
胡玉婷:精準營銷貫穿始終、策划過程需重視編輯立場。《奇妙量子世界》在出版之前就制訂了詳細的營銷計劃,具體包括軟文製作、圖書出版前的預熱營銷、剛出版的集中營銷、出版一段時間後的持續營銷,全平臺推廣,包括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視頻網站上的視頻投放、科普大V直播帶貨、中盤團購、線下活動,等等。例如,在短視頻直播營銷中,我們聯繫了科普大V中的頭部博主嚴伯均,因為受眾群體定位精準,因此取得了不錯的轉化效果。
在原創科普讀物尤其是專業性強的科普產品策劃經時,需要注意三方面:一是找準作者資源。科普創作門檻相對較高,靠譜的作者是科普圖書最重要的資源。二是創作形式上,圖文並茂的科普書或漫畫科普書更容易引起普通讀者的閱讀興趣。三是內容創作過程中,要充分尊重作者的專業性,也要從出版角度給作者提供建議。由於作者和讀者在科學素養之間存在差距,此時編輯就要從普通讀者的角度出發,提供一些閱讀上的反饋和感受。面向普通讀者的科普圖書,策划過程中要避免作者將科普圖書寫成學術圖書,這是需要規避的一個「坑」。
就目前而言,實操中哪個環節難度更大?
胡玉婷:將科學性與趣味性巧妙結合併不容易。從市場需求來看,和課標、教綱緊密相連的數理化生門類的科普圖書還是佔據著比較大的市場份額。已出版的品類,也有著較為亮眼的市場表現。
而目前在出版各個環節中,最重要的還是選題挖掘。優質的選題決定了後續內容打磨和營銷推廣的方向與難度。以《奇妙量子世界》為例,不論是15篇科學論文的作者,還是15篇漫畫的改編者,他們在貢獻每一篇文章的時候都投入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保證科學性、趣味性,並將兩者巧妙結合,這對科普圖書來說並不容易,需要對科學內容有著透徹理解,對科普語言能夠巧思妙用,能讓外行人聽懂前沿科學,這也是該書在創作中最難的地方。
對直播短視頻介入出版各環節,有何新思考?
胡玉婷:提煉小賣點、小亮點,短時間內抓住讀者。直播視頻的出現對於科普圖書編輯的確是提出了新挑戰和考驗。從圖書帶貨效果來看,直播平臺上轉化率最高的還是童書、勵志、經管、生活等大眾類圖書,該類圖書的賣點能夠在短時間內總結提煉並傳遞給受眾,獲得較好的傳播效果。
科普圖書短時間提煉核心賣點、打動受眾的屬性相對較差一些。在直播營銷的過程中,科普類圖書需要揚長避短,避開閱讀門檻較高、不適合短平快地一攬子通說的直播劣勢,先抓住書中某一個亮點、某一個小點,說清楚說透徹,讓受眾先窺其一角,吸引受眾進一步的閱讀興趣並產生購買行為。
©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