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普書市場競爭中,《奇妙量子世界》為什麼能多次加印?

2020-12-10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國家。

量子科技與區塊鏈、人工智慧等一樣,都是近幾年社會關注的熱點。圖書出版領域,圍繞量子科技這一主題,教材、學術、科普、漫畫等形式多樣。讀者對量子科技的好奇和探索欲,也助推該主題科普書受到市場歡迎。

其中,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奇妙量子世界》一書自2019年7月出版以來,連續多次加印,已取得了科普暢銷書級別的市場銷量。該書還入選了2019年「中國好書」。用漫畫科普量子科技,《奇妙量子世界》有何特別之處?當下科普圖書市場有何現狀與趨勢?市場多變,身處其中的從業者有何全新感悟?

受訪人:胡玉婷(《奇妙量子世界》責任編輯)

採訪人:張聰聰(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 )

《奇妙量子世界》選題何緣起?有何特別之處?

胡玉婷:以趣味漫畫表現深奧科學論文。《奇妙量子世界》選題緣起於作者在公眾號上刊載的系列量子科學前沿漫畫,該系列漫畫創作的初衷就是希望用生動幽默的語言,讓更多普通讀者了解前沿科學。因此,該書的讀者定位就是對科普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該書之所以能取得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主要原因在於其出版正好契合了量子科技大發展的時代潮流。自2016年中國研製出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並成功發射以來,以潘建偉院士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在量子前沿科技領域取得了很多領先國際水平的科研成果,屢獲國際大獎。作為編輯,在策劃科普圖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時刻關注科學和科技的前沿發展和走向,還需要思考如何將前沿科技和科學發展通過圖書形式進行科普化,用通俗易懂的科普語言,讓更多普通讀者能夠接觸並了解科學前沿。

《奇妙量子世界》首次嘗試將深奧難懂的科學論文,通過生動有趣的漫畫形式表現出來,讓普通讀者也能讀懂。全書內容以潘建偉院士團隊的科學家發表在世界一流學術期刊上的文章為內核,經過物理學博士Sheldon進行漫畫創作和改編,再由潘院士團隊的科學家對漫畫內容進行審定。在權威的科學家和具有硬核科學背景的漫畫師的雙重把控下,該書融合嚴謹的科學性、生動的幽默感,高質量地對學術資源進行科普,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該書採取了怎樣的營銷策略?

胡玉婷:精準營銷貫穿始終、策划過程需重視編輯立場。《奇妙量子世界》在出版之前就制訂了詳細的營銷計劃,具體包括軟文製作、圖書出版前的預熱營銷、剛出版的集中營銷、出版一段時間後的持續營銷,全平臺推廣,包括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視頻網站上的視頻投放、科普大V直播帶貨、中盤團購、線下活動,等等。例如,在短視頻直播營銷中,我們聯繫了科普大V中的頭部博主嚴伯均,因為受眾群體定位精準,因此取得了不錯的轉化效果。

在原創科普讀物尤其是專業性強的科普產品策劃經時,需要注意三方面:一是找準作者資源。科普創作門檻相對較高,靠譜的作者是科普圖書最重要的資源。二是創作形式上,圖文並茂的科普書或漫畫科普書更容易引起普通讀者的閱讀興趣。三是內容創作過程中,要充分尊重作者的專業性,也要從出版角度給作者提供建議。由於作者和讀者在科學素養之間存在差距,此時編輯就要從普通讀者的角度出發,提供一些閱讀上的反饋和感受。面向普通讀者的科普圖書,策划過程中要避免作者將科普圖書寫成學術圖書,這是需要規避的一個「坑」。

就目前而言,實操中哪個環節難度更大?

胡玉婷:將科學性與趣味性巧妙結合併不容易。從市場需求來看,和課標、教綱緊密相連的數理化生門類的科普圖書還是佔據著比較大的市場份額。已出版的品類,也有著較為亮眼的市場表現。

而目前在出版各個環節中,最重要的還是選題挖掘。優質的選題決定了後續內容打磨和營銷推廣的方向與難度。以《奇妙量子世界》為例,不論是15篇科學論文的作者,還是15篇漫畫的改編者,他們在貢獻每一篇文章的時候都投入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保證科學性、趣味性,並將兩者巧妙結合,這對科普圖書來說並不容易,需要對科學內容有著透徹理解,對科普語言能夠巧思妙用,能讓外行人聽懂前沿科學,這也是該書在創作中最難的地方。

對直播短視頻介入出版各環節,有何新思考?

胡玉婷:提煉小賣點、小亮點,短時間內抓住讀者。直播視頻的出現對於科普圖書編輯的確是提出了新挑戰和考驗。從圖書帶貨效果來看,直播平臺上轉化率最高的還是童書、勵志、經管、生活等大眾類圖書,該類圖書的賣點能夠在短時間內總結提煉並傳遞給受眾,獲得較好的傳播效果。

科普圖書短時間提煉核心賣點、打動受眾的屬性相對較差一些。在直播營銷的過程中,科普類圖書需要揚長避短,避開閱讀門檻較高、不適合短平快地一攬子通說的直播劣勢,先抓住書中某一個亮點、某一個小點,說清楚說透徹,讓受眾先窺其一角,吸引受眾進一步的閱讀興趣並產生購買行為。

©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相關焦點

  • 薛其坤院士做客星火論壇講述奇妙的量子世界-清華大學新聞網
    薛其坤:敢於想像,勤於想像,善於想像薛其坤院士做客「星火論壇」清華新聞網11月28日電 (通訊員 王凌志)11月24日下午,清華大學學生科協星火論壇「聚焦諾獎」系列講座第三講——「奇妙的量子世界」舉辦。
  • 科普知識|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打開「量子之門」:微觀世界裡的奇妙「疊加」與「糾纏」量子是什麼?根據量子理論,量子是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能量單位。我們中學物理書上提到的分子、原子、電子,其實都是量子的不同形式。可以說,我們的世界由量子組成,我們每個人都是「24K」純量子產品。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宏觀世界裡,物體的位置、速度等,都可以通過經典力學精確測算。
  • 科普: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打開「量子之門」:微觀世界裡的奇妙「疊加」與「糾纏」量子是什麼?根據量子理論,量子是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能量單位。我們中學物理書上提到的分子、原子、電子,其實都是量子的不同形式。可以說,我們的世界由量子組成,我們每個人都是「24K」純量子產品。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宏觀世界裡,物體的位置、速度等,都可以通過經典力學精確測算。
  • 科普: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新華社合肥10月19日電 題:科普: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記者徐海濤、董瑞豐  19世紀末,歐洲一些學者認為從牛頓力學到熱力學、電磁理論,人類的「物理學大廈」已全部建成,再沒有多少可研究的了。
  • 讀《奇妙量子世界》——你想了解的量子力學知識都在這本書裡
    電影中,蟻人偶然從被困的量子領域回到現實世界,然後經史塔克的天才操作,眾人通過量子力學知識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借」用了過去時空的宇宙寶石,完成了對已無辜消逝的人們的復活。 再次接觸量子力學,是不久前報導的「量子波動速讀」鬧劇。該理論宣稱,一本書,不用看內容,「閉著眼睛就能和書發生感性」,只快速翻就可以知道內容,「1分鐘可以看完10萬字的書」,「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離就越近!」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宇翱:量子技術領域國際競爭激烈
    王仲偉表示,近年來,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邁出了重要的步伐、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國際社會對此有較多關注和評價,國內媒體也從多個角度進行了報導。相信今天的科普講座會為大家帶來很多啟發,對做好資政建言工作有所裨益。
  • 一場「量子計算科普課堂」,讓你領略「量子」領域奇妙
    ⼦」的願景;9月22日,在北京舉行的2020創新之源大會上,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在主題演講中深度剖析了未來量子技術。⼦離我們還⽐較遙遠,事實上,從⽐較宏觀的⻆度去看其實我們就活在⼀個量⼦世界⾥⾯,「因為我們描述這個世界⽤的就是量⼦⼒學,量⼦⼒學是⽬前為⽌我們對這個世界最準確的⼀個刻畫。」
  • 【科普】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打開「量子之門」:微觀世界裡的奇妙「疊加」與「糾纏」量子是什麼?根據量子理論,量子是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能量單位。我們中學物理書上提到的分子、原子、電子,其實都是量子的不同形式。可以說,我們的世界由量子組成,我們每個人都是「24K」純量子產品。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宏觀世界裡,物體的位置、速度等,都可以通過經典力學精確測算。但在微觀量子世界裡,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奇妙物理規則,最有代表性的是「疊加」與「糾纏」。
  • 量子世界的3個奇妙現象,你能理解多少個?
    就連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愛因斯坦,至死都沒能接受量子力學,甚至認為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量子物理學大師費曼也曾說過:「沒人能理解量子力學」。在量子的世界中的確有著很多違反人們直觀感覺的現象,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領略一下量子世界的奇妙吧。1、波粒二象性光的本質是什麼?是波還是粒子?這是自人們研究物理學以來就有的疑問。
  • 量子物理學有多麼奇妙?這部科幻片展現了一個絕美的微觀世界!
    量子物理學是近些年來比較熱門的物理學話題,隨著我國把「墨子號」量子衛星發射升空,以量子為開頭的一切似乎都顯得格外耀眼、格外神奇。量子物理學鏡頭下的世界十分美妙,它讓我們認識了世界不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它讓我們從宏觀關注到微觀;它告訴我們,看,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是一樣的!
  • 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國突破,量子霸權競爭中獲得主動權
    量子科學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完全屬於一個非常神秘的領域,因為大家對於量子科學並不是非常了解,甚至有些人只是道聽途說而已。現在全世界在量子研究方面,中國和美國一直處於競爭之中,這已經是一個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不久美國表示他們已經在量子計算機方面邁出了一步。
  • 10本理科生必讀的宇宙和量子力學科普書籍
    文中作者設計了一個主人公,主人公完全不懂科學,卻通過其他方式知曉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及其大爆炸理論等,通過這樣到達訴說科學的目的,是20世紀較為成功的科普著作。物理世界奇遇記,科學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作者為(美)伽莫夫、(英)斯坦納德,吳伯澤翻譯,主要介紹了20世紀物理學的奇妙思想。
  • 量子世界中,粒子是如何穿「牆」而過的?
    且莫要沮喪,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穿牆而過」是可以實現的,只不過並不發生在我們宏觀世界,而是在原子尺度的微觀世界裡。「天賦異稟」:是波也是粒子在經典物理中,一個粒子如果想要去「山」那頭,只能是翻山越嶺。而在量子物理中,它完全可以從山腳下打個隧道穿越過去,這個過程稱之為「量子隧穿」。為什麼微觀粒子可以「穿牆而過」?
  • 科普:量子是什麼?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能量單位
    但是,在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論,為人類開啟了探索「微觀世界規律」的「新物理革命」。量子理論也與相對論一起,成為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打開「量子之門」:微觀世界裡的奇妙「疊加」與「糾纏」量子是什麼?根據量子理論,量子是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能量單位。
  • 探索量子計算的奇妙世界
    來自中國的科技公司和全球最頂尖的研究院開始涉足下一個可能改變世界的技術領域——量子計算。它的計算速率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2號的百億億倍。一座穿越未來的實驗室7月最後一天,阿里首席技術總監王堅代表阿里巴巴集團與中國科學院潘建偉院士共同為一個可能改變世界的項目揭牌,「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正式在上海成立。
  • 最近熱議的量子科技,為什麼這麼重要?
    這兩天,量子科技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主題是「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從大數據到人工智慧、區塊鏈,再到量子科技,近年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經多次就前沿技術的相關問題進行集體學習,這些技術都極具前瞻性,到現在都炙手可熱。
  • 張向榮︱國內科普讀物的春天到來了嗎?
    坦率地說,以前所讀到的國外科普書籍中很少提到當代中國的科學成果,隨著中國基礎科學的迅猛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前沿性國際科普書籍會引用中國的最新科技成果,而不再是諸如「四大發明」一類古代成就。
  • 量子科技那些事,量子科普課堂告訴你
    提到量子科技,你會想到什麼?是"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是量子糾纏,還是薛丁格的貓?又或者是高速運算?這些名詞將量子科技打上"神秘莫測"的印象烙印,常人似乎無法觸及,但實際上量子無處不在。近日,百度主辦"百度無限『量』,大咖聊量子"科普課堂,解開其神秘面紗,為大家科普量子科技發展的那些事兒。
  • 非專業人士為什麼要學量子力學?
    想像力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沒有一種心理機能,能比想像更能深化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想像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後天培養。學習量子力學,可以打破經典物理的條條框框,培養一個人的想像能力。 好奇心是想像的驅動力。奇妙的微觀量子世界,違背直覺,顛覆常識,人類現有的想像力根本不夠用。科普量子科學知識,無疑是極有價值的科學啟蒙教育。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它總是驅使著人們去追問各種各樣的問題。
  • 科普|走進神奇的量子世界
    就是如果兩個相似的量子距離足夠近,就會發生糾纏,然後你把他們分開無論多遠,這兩顆量子的狀態就好像一對有心靈感應的雙胞胎一樣,一個開心,另一個也會笑,一個哭了,另一個一定也難過。這個可能是科學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