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2020-10-19 中工網

2020-10-19 20:28:1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合肥10月19日電 題:科普: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記者徐海濤、董瑞豐

19世紀末,歐洲一些學者認為從牛頓力學到熱力學、電磁理論,人類的「物理學大廈」已全部建成,再沒有多少可研究的了。

但是,在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論,為人類開啟了探索「微觀世界規律」的「新物理革命」。量子理論也與相對論一起,成為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

打開「量子之門」:微觀世界裡的奇妙「疊加」與「糾纏」

量子是什麼?根據量子理論,量子是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能量單位。我們中學物理書上提到的分子、原子、電子,其實都是量子的不同形式。可以說,我們的世界由量子組成,我們每個人都是「24K」純量子產品。

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宏觀世界裡,物體的位置、速度等,都可以通過經典力學精確測算。但在微觀量子世界裡,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奇妙物理規則,最有代表性的是「疊加」與「糾纏」。

在宏觀世界,任何物體在某一時刻都有確定的狀態和位置。但在微觀世界,量子卻同時處於多種狀態和多個位置的「疊加」。

物理學家薛丁格曾用一隻貓比喻量子疊加:箱子裡有一隻貓,在宏觀世界中它要麼是活的,要麼是死的。但在量子世界中,它可以同時處於生和死兩種狀態的疊加。

如果用一個人來比喻,他不僅同時處於生和死兩種狀態的疊加,還可以同時身處多個地點,比如既在北京又在上海。

更難以想像的是,量子的狀態還經不起「看」:如果你去測量,它就會從多個狀態、多個位置,變成一個確定的狀態和位置了。也就是說,如果你打開「薛丁格的箱子」,貓的疊加態就會消失,你會看到一隻活貓或一隻死貓。而「量子人」的「分身術」也會消失,他會出現在北京或上海。

疊加已經很奇妙,但當兩個量子「糾纏」在一起,那種奇怪連愛因斯坦都難以接受。

根據量子理論,如果兩個量子之間形成「糾纏態」,那麼無論相隔多遠,當一個量子的狀態發生變化,另一個也會「瞬間」發生相應變化。愛因斯坦曾把這一現象稱作「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從「被動」到「主動」,兩次「量子革命」深刻改變人類文明

量子理論誕生一百多年來,國際學界運用多種實驗和數學方法檢驗均發現,量子的奇妙特性客觀存在。

「量子力學是一個神秘的、令人捉摸不透的學科,我們誰都談不上真正理解,只是知道怎樣去運用它。」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穆雷·蓋爾曼曾這樣說。

「量子理論的出現,在上世紀引發第一次量子革命,催生了現代信息技術。」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介紹,基於量子理論,核能、雷射、半導體等科技得以問世,進而發展出計算機、網際網路、手機等重大應用。

進入21世紀,量子領域的新發現、新理論、新技術密集湧現,預示著「第二次量子革命」已進入加速期、起跑期。

「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戰鼓已敲響!」英國《自然》雜誌評論說。

「第一次量子革命,人們只問量子理論能讓我們做什麼,不去問為什麼,是被動的觀測與應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說,第二次量子革命則是主動利用量子特性,開發出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等創新應用。

這些應用的革命性在哪裡?簡單來說,量子通信可以在理論上做到通信的絕對保密,量子計算可以令人類的運算能力實現指數級增長,比如傳統計算機需要數萬年才能破解的複雜密碼,量子計算機幾秒鐘內就能破解。傳統測量技術最小只能探測到微米量級,而量子測量可以進一步精細千倍、萬倍達到原子量級。

中國量子崛起,美好未來可期

如今,量子科技已成為國際上風起雲湧的戰略科研方向。近期,歐盟擬投資80億歐元支持新一代超級計算技術,量子計算是其中重要內容。美國開通國家量子協調辦公室網站,並發布了聚焦八大研究領域的《量子前沿報告》。

而經過三十多年努力,中國已崛起為國際量子科研版圖上的重要力量,在多個戰略方向上實現領跑或進入第一陣營。

近年來,我國多次創造量子比特糾纏數量的世界紀錄;發射世界首顆量子實驗衛星「墨子號」,實現千裡糾纏、星地傳密、隱形傳態三大科學目標;開通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實現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

當前,量子科技已進入「產業化前夜」。展望未來,量子計算有望為藥物研發、能源勘探、金融分析、氣象預報等大規模計算提供全新方案;量子測量發揮測量精度、靈敏度優勢,有望在科研、醫療、能源、災害預防等領域大顯身手;量子通信融合量子計算技術,構成高速、安全的「量子網際網路」,與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相結合,可為人類生活增添無限可能。

編輯:劉雲

相關焦點

  • 科普: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新華社合肥10月19日電 題:科普: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記者徐海濤、董瑞豐  19世紀末,歐洲一些學者認為從牛頓力學到熱力學、電磁理論,人類的「物理學大廈」已全部建成,再沒有多少可研究的了。
  • 科普知識|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19世紀末,歐洲一些學者認為從牛頓力學到熱力學、電磁理論,人類的「物理學大廈」已全部建成,再沒有多少可研究的了。但是,在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論,為人類開啟了探索「微觀世界規律」的「新物理革命」。量子理論也與相對論一起,成為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
  • 【科普】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19世紀末,歐洲一些學者認為從牛頓力學到熱力學、電磁理論,人類的「物理學大廈」已全部建成,再沒有多少可研究的了。但是,在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論,為人類開啟了探索「微觀世界規律」的「新物理革命」。量子理論也與相對論一起,成為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
  • 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新華社合肥10月19日電(記者徐海濤、董瑞豐)19世紀末,歐洲一些學者認為從牛頓力學到熱力學、電磁理論,人類的「物理學大廈」已全部建成,再沒有多少可研究的了。但是,在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論,為人類開啟了探索「微觀世界規律」的「新物理革命」。量子理論也與相對論一起,成為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打開「量子之門」:微觀世界裡的奇妙「疊加」與「糾纏」量子是什麼?
  • 新知|人類「新物理革命」量子科技站上風口
    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量子科技站上風口 那麼,到底什麼是量子科技? 「現在我們說的量子科技主要是量子信息技術,它是量子物理與信息科學交叉的新生學科,其物理基礎是量子力學,這是一種有助於我們理解世間萬物的理論。」肖勇介紹。 了解量子力學,要先從一個基本的名詞——「量子」說起。
  • 天天科普 | 被熱議的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德布羅意,圖源中國科普博覽我們按物理運動規律的不同,將遵從經典運動規律(牛頓力學,電磁場理論)的那些物質所構成的世界稱為「經典世界」,將遵從量子力學規律的那類物質所構成的世界稱為
  • 【每日科普】刷屏的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棋
    (原標題:【每日科普】刷屏的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棋)    2016年8月16號,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升空,「量子」這個神秘的概念,在公眾面前掀起面紗。
  • 文小剛談物理新革命:萬物起源於量子信息
    撰文 | 韓揚眉、烏鴉少年人類生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裡?凝聚態理論物理學家文小剛的答案是,我們生活在量子計算機裡面。量子信息是真實的,而我們所看到的各種物質、人,都是量子信息的虛擬反映。7月23日,由《返樸》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聯合主辦,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本刊總編輯文小剛教授以《物理的新革命——量子信息:物質和相互作用的起源》為題,做了一場人氣爆棚的科普講座。當天到場聽眾接近500人,以物理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和專家為主,講座結束後的若干提問也頗見水平。(欲看講座錄像,請在文末掃「科界會議小程序碼」觀看。
  • 【科普】連量子力學都不懂,還說知道量子科技?
    是人類探究微觀世界的重大成果,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衝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德布羅意,圖源中國科普博覽我們按物理運動規律的不同,將遵從經典運動規律(牛頓力學,電磁場理論)的那些物質所構成的世界稱為「經典世界
  • 文小剛:量子革命是最不可思議的物理革命—新聞—科學網
    量子信息是真實的,而所看到的各種物質、人,都是量子信息的虛擬反映。」 7月23日,文小剛(文小剛科學網博客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u/xgwen)做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帶來了一場題為《物理的新革命——量子信息:物質和相互作用的起源》科普報告。 世界絢麗多彩,物質性質各有不同,它們從何而來?我們如何認識它們?
  • 人類的量子信息革命:上帝擲骰子嗎?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月13日消息,回顧2019年的科學進展,量子物理領域收穫頗豐:人類首次拍攝到量子糾纏的照片,親眼看到這種「幽靈般的超距作用」;谷歌實驗證明「量子優越性」,演示了量子計算超越經典計算機超級計算能力,一個新的信息技術時代迎來新曙光。
  • 科普:量子是什麼?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能量單位
    19世紀末,歐洲一些學者認為從牛頓力學到熱力學、電磁理論,人類的「物理學大廈」已全部建成,再沒有多少可研究的了。但是,在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論,為人類開啟了探索「微觀世界規律」的「新物理革命」。量子理論也與相對論一起,成為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
  • 對話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量子科技革命是重大...
    量子力學的建立使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從宏觀深入到微觀記者:量子科技大家都非常關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特別提到了量子科技的發展。能不能請您對我們的讀者再科普一下,量子科技最本質的特點是什麼?薛其坤:量子科技的核心要義,可以比較著去理解。宏觀世界物體的運動規律遵從牛頓運動規律。
  • 從量子力學到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詭異」理論已接近產業化 | 新...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了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什麼是量子科技?其科學原理和發展態勢如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了多位科學家。據介紹,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上世紀末興起以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已處於產業化前夜,有望引發具有深遠影響的產業變革。
  • 量子力學將迎「二次革命」 科學家重新審視量子世界
    原標題:量子力學將迎「二次革命」   「自量子力學誕生以來,人們主要在做一件事:求解薛丁格方程。這促使了雷射、電晶體、核能等的產生。」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這樣評價量子力學的第一個100年:「人們只關注能『做什麼』,不去問『為什麼』。」   然而,量子信息的發展打破了僵局。
  • 量子科技:從基礎到應用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  量子力學是人類探究微觀世界的重大成果。宇宙跨越各種尺度,從最小、最微觀的基本粒子到原子分子,再到可以看見的宏觀世界,到天體,到整個宇宙。從光到基本粒子,到原子核,到原子、分子以及大量原子構成的凝聚態物質,量子力學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因此成為現代技術的基礎。  在微觀的尺度上,電磁力和弱相互作用(主宰中子衰變為質子從而導致放射性)已經統一為電弱相互作用,這是量子場論(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相結合)的成功。
  • 「量子力學」有多重要?幫助人類探索宇宙本質,尋找微觀奧秘
    「量子力學」是一個神奇的名詞,它是人類物理體系中關於微觀世界的重要支柱,但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把一些「不靠譜」的事情和量子力學聯繫在一起,那麼量子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人類對量子力學都有些牴觸,認為這個理論不靠譜呢?
  • 鄉賢風採丨陸朝陽:量子世界的耕耘者
    但是,量子保密通信是一種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任何竊聽行為都會不可避免地影響到物理狀態。正是這樣一個基本的量子物理原理,確保了信息安全。我們都知道,信息的基本單元叫做一個比特,0或1,它每次只可以處於一個狀態,要麼1要麼0。但是,量子可以多種狀態同時存在,也即一個量子比特可以有兩種狀態同時存在。如果有兩個量子比特,它就可以有4種狀態同時存在。
  • 量子力學認為微觀物理過程具有不確定性
    這裡沒有貶低薛丁格方程、量子力學和理論力學的意思,只是語言結構上的不同,而實際生活中,習慣了量子力學的這種語言結構之後,你也會習慣所有的非整數階的表述。這個事情並不是偶然,不信你去想一下你這幾年能夠一直堅持學習理論力學,並且過幾年還堅持學習相對論的那些東西,看看你有沒有什麼不自覺中的問題,如果沒有的話那麼恭喜你,這就是習慣的作用,因為你更習慣使用量子力學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了。
  • 【中國科技人才】量子力學裡程碑與二次革命
    量子理論是迄今最成功的物理學理論。基於量子理論所開發出來的電腦、手機、雷射、和平利用核能和量子技術,其造福人類社會已半個多世紀。然而,有關量子世界的種種奇異特性人們依然迷惑不解,爭論不休。量子理論誕生100多年來,人們不斷追問量子理論能為人類「做什麼」,並大獲成功,而量子世界「為什麼」是這樣的卻知之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