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將迎「二次革命」 科學家重新審視量子世界

2020-12-01 人民網

原標題:量子力學將迎「二次革命」

  「自量子力學誕生以來,人們主要在做一件事:求解薛丁格方程。這促使了雷射、電晶體、核能等的產生。」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這樣評價量子力學的第一個100年:「人們只關注能『做什麼』,不去問『為什麼』。」

  然而,量子信息的發展打破了僵局。量子糾纏、非局域性等新概念,促使科學家開始重新審視量子世界的本質。

  「新實驗方法和手段的出現,提供了更多研究量子世界奧秘的有效工具,對量子力學的基礎問題進行實驗研究成為可能。」郭光燦說。

  於是,在量子力學將進入新階段的大背景下,國內首屆「量子力學二次革命」論壇日前在合肥召開。

  別問「為什麼」

  美國著名物理學家理察·費曼會在第一堂課時告誡學生,不要問量子力學「為什麼」,因為沒人知道。

  「量子力學仍有很多基礎問題亟待解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韓永建引用了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尼爾斯·玻爾的話:誰不對量子物理感到困惑,他肯定不懂它。

  「微觀理論和經典世界的矛盾導致了愛因斯坦與玻爾之爭。」郭光燦說,愛因斯坦認為,量子力學理論的不完備導致了量子世界的概率性、非局域性;而堅持「眼見為實」的玻爾認為,量子世界是虛幻的,只有對量子世界進行測量後的結果才是真實的。

  虛擬的微觀世界如何築成真實的宏觀世界?玻爾並未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愛因斯坦也沒找到能被實驗證實的更完備理論。

  100年來,以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被認為是量子力學的正統詮釋。該詮釋雖不令人滿意,但其後一些企圖替代它的理論,漏洞並不比玻爾理論少。「哥本哈根學派是量子世界的『執政黨』,現在要看哪個『在野黨』有可能『革命』。」韓永建比喻說。

  事實上,哥本哈根學派的「執政地位」已受到挑戰。先後有「量子惠勒延遲選擇——光的波粒疊加實驗」和「弱測量直接觀測波函數」挑戰了玻爾的互補原理和「波函數非物理實在」的觀念。

  少數派的「二次革命」

  玻爾曾將經典世界比作「一個四壁布滿探測器的房間」,這些探測器可解釋房間裡發生的所有事情——無論是氫原子光譜,還是多體系統的性質,都沒跳出這個房間。

  「量子力學的二次革命,就是要打開房間裡的窗戶,看看外面到底是什麼。」韓永建說,量子信息發展的新技術、新概念,有可能對房間外面的信息進行實驗檢驗。

  郭光燦表示,量子力學「二次革命」的號角吹響於2014年。為紀念貝爾不等式50周年,《自然—物理》雜誌發表量子力學專刊,提出「二次革命」的口號。隨後,《自然》雜誌刊登題為《「量子戰鼓」已經敲響》的周評。不過,「客觀地說,『二次革命』這個命題還不是主流,只有少數科學家關注。」郭光燦認為,在目前乃至相當一段時間裡,該領域將是學術界的「冷門」和「少數派」。

  從事物理學哲學、物理學史研究的中科院自然科學史所副研究員高山對此頗為認同:「人們至今對量子理論的詮釋很多還停留在哲學層次。我相信有了(特別是實驗)物理學家的重視,這個領域在5~10年內會有重要進展。」

  「反哺」基礎命題

  郭光燦表示,當新的實驗事實積累到某種程度時,人類中的「愛因斯坦二世」就會誕生,新理論將應運而生。「這是我對量子力學第二次革命的期待。而當務之急是運用已發展的量子技術進一步研究量子世界,發現更豐富的實驗事實,為探索新理論打下紮實基礎。」

  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現代光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瓊毅看來,隨著量子技術的提高,是時候「反哺」一些量子力學的基礎命題了。

  「在量子力學第一次革命中,中國人來不及,而現在我們處於國際同一水平,是作貢獻的時候了。」郭光燦說,100多年都沒人能回答清楚「為什麼」作量子力學研究,所以不能迷信權威。

  「對量子力學『為什麼』的探索將是個艱苦的過程,研究者要勇於開拓。」郭光燦說:「我們目前處在學術研究空前自由活躍的時期,年輕人要有志氣抓住機遇去迎接這個歷史性挑戰。」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將迎「二次革命」:追問「為什麼」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這樣評價量子力學的第一個100年:「人們只關注能『做什麼』,不去問『為什麼』。」 然而,量子信息的發展打破了僵局。量子糾纏、非局域性等新概念,促使科學家開始重新審視量子世界的本質。 「新實驗方法和手段的出現,提供了更多研究量子世界奧秘的有效工具,對量子力學的基礎問題進行實驗研究成為可能。」郭光燦說。
  • 【中國科技人才】量子力學裡程碑與二次革命
    最近幾十年,量子信息的發展為人類提供了探索量子世界奧秘的新原理,新方法,人們有望在量子理論誕生第二個百年內解開量子世界神秘面紗。「量子力學二次革命」的戰鼓已經敲響。這場新的革命中,除了繼續問「做什麼」,更重要是去追問「為什麼」。 作者簡介   郭光燦,物理學家,中國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開創者、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從量子力學到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詭異」理論已接近產業化 | 新...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了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什麼是量子科技?其科學原理和發展態勢如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了多位科學家。據介紹,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上世紀末興起以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已處於產業化前夜,有望引發具有深遠影響的產業變革。
  • 從量子力學到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詭異」理論已接近產業化|新科普
    什麼是量子科技?其科學原理和發展態勢如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了多位科學家。據介紹,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上世紀末興起以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已處於產業化前夜,有望引發具有深遠影響的產業變革。
  • ...拓扑打開量子力學二次革命-李政道,量子,電荷,弗蘭克·維爾切克...
    維爾切克今天在上海市科協第十五屆學術年會上表示,李政道是非常優秀的華裔科學家,也是他個人的好朋友。能夠出任李政道研究所的首任所長,是獲得了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和認可,希望今後能把李政道的優秀精神傳承下去。近年來,他所帶領的團隊在量子計算、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等多個領域取得前端性的進展,這也正是李政道研究所的科研方向。  在今天的學術年會上,維爾切克介紹了目前最前沿的量子理論研究方向。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爭相研究量子理論,通過這一研究我們將獲得更好的量子通訊技術,研發出更為高效的量子計算機。量子科學是一門能夠讓我們所生存的世界變得越來越美好的科學。
  • 第二次量子革命意味著什麼
    【新聞隨筆】開爾文於19世紀末提出的黑體輻射,是物理學世界的兩朵「烏雲」之一。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量子力學之父普朗克提出,光的能量可以分成不連續的最小基本能量元,從而拉開了量子世界的帷幕。愛因斯坦也因為提出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海森堡、薛丁格、玻爾等科學家基本完成了量子力學的理論框架。
  • 物理學革命即將到來:瑞士科學家重新定義「數字」,建構量子世界的...
    一場革命正席捲基礎物理學,為潛在的不同未來鋪平了道路! 但20世紀初量子力學發展起來之後,人們意識到自然界在本質上是被嚴格量子化的,不確定的隨機性取代了經典物理學中的決定性,這使得繼續以確定性的經典數學來描述量子力學,將會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例如在引力場的量子化計算中,經常會出現災難性的無窮大。
  • 書單|量子科技火了,究竟什麼是量子?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世界?
    在被創立後的近一個世紀,量子力學仍舊充滿了爭議。通過量子貝葉斯理論(QBism)解釋量子理論中的悖論和謎題,本書為非專業的讀者闡述了量子力學深遠的含義、如何理解量子力學和量子力學如何與這個世界相互作用。QBism用對概率的全新理解去改造量子力學中的傳統特徵。貝葉斯概率與標準的「頻率概率」不同的是,它是觀察者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一個事件或者一個命題的信任程度的數值測量。
  • 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我們所處的世界?
    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被創立後的近一個世紀,量子力學仍舊充滿了爭議。通過量子貝葉斯理論(QBism)解釋量子理論中的悖論和謎題,本書為非專業的讀者闡述了量子力學深遠的含義、如何理解量子力學和量子力學如何與這個世界相互作用。QBism用對概率的全新理解去改造量子力學中的傳統特徵。貝葉斯概率與標準的「頻率概率」不同的是,它是觀察者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一個事件或者一個命題的信任程度的數值測量。
  • 書單|量子科技火了,究竟什麼是量子?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世界?
    在被創立後的近一個世紀,量子力學仍舊充滿了爭議。通過量子貝葉斯理論(QBism)解釋量子理論中的悖論和謎題,本書為非專業的讀者闡述了量子力學深遠的含義、如何理解量子力學和量子力學如何與這個世界相互作用。QBism用對概率的全新理解去改造量子力學中的傳統特徵。貝葉斯概率與標準的「頻率概率」不同的是,它是觀察者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一個事件或者一個命題的信任程度的數值測量。
  • WUNP大自然體系創始人:量子科技革命將是第四次科技革命
    人類科技革命歷史,從以蒸氣機為基礎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二次以電力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三次以電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四次是以量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之前所提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以信息、或以人工智慧等等提法將成為偽命題。隨著物理科技和信息科技以及生物工程的創新發展,量子科技的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廣泛。
  • 量子力學造就第三次科學革命,加快量子科技發展
    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物理學的第三次革命,何時到來?我們是否做好迎接的準備
    一百多年前,物理學上的兩朵烏雲引起了一場物理學的革命,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眾多傑出的科學家發展起出了量子力學,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現在物理學的兩大支柱。時至今日,相對論與量子力學都已經發展百年,也沉澱了百年,各自的缺陷也逐漸顯露出來。厚積薄發,物理學或許要迎來第三次革命。
  • WUNP大自然體系創始人:量子科技革命將是第四次科技革命。
    人類科技革命歷史,從以蒸氣機為基礎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二次以電力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三次以電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四次是以量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之前所提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以信息、或以人工智慧等等提法將成為偽命題。隨著物理科技和信息科技以及生物工程的創新發展,量子科技的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廣泛。
  • 李志民:關於第二次科學革命
    第二次科學革命的主要標誌是相對論和量子論的誕生,主體部分涉及物理學,使人類認識自然界的宏觀廣度和微觀深度都有極大的提高。包括相對論、量子論和量子力學、X-射線、放射線和電子的發現。  第二次科學革命發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化學、物理學、生物學的重大理論突破為內容。
  • 世界科學革命的趨勢
    過去400年,共發生過兩次這樣大的科學革命。第一次科學革命發生在16—18世紀,以哥白尼天文學革命為開端,以牛頓和伽利略為代表的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為標誌。牛頓和伽利略的科學範式替代了託勒密和亞裡斯多德的科學範式。第二次科學革命發生在20世紀初期,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眾多科學家發展出的量子力學的誕生為標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科學範式替代了牛頓和伽利略的科學範式。
  • 對話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量子科技革命是重大...
    量子力學的建立使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從宏觀深入到微觀記者:量子科技大家都非常關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特別提到了量子科技的發展。能不能請您對我們的讀者再科普一下,量子科技最本質的特點是什麼?薛其坤:量子科技的核心要義,可以比較著去理解。宏觀世界物體的運動規律遵從牛頓運動規律。
  • 薛其坤:第二次量子技術革命真的來了
    在9月22日2020創新之源大會上,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在主題演講中深度剖析了未來的量子技術。他認為,第二次量子技術革命真的來了。薛其坤介紹,資訊時代的關鍵核心技術,如電晶體、雷射、硬碟、GPS等,都是通過人事量子規律發展起來的,是量子物理的被動應用。
  • 宇宙中的「態」被發現,未來先於過程誕生,量子力學或將被推翻
    耶魯大學的麥克德沃雷特尖端物理實驗室在最近公布了一則消息,他們通過量子不確定性原理反向推導出來不同的結論。這是人類的又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就。如果此次的成果能夠將量子力學推翻,那就意味著最近兩個世紀以來所取得的科學成就將會受到極大的衝擊,從生物到科技的方方面面都將會被重新審視。
  • 薛其坤院士:第二次量子技術革命真的來了
    他認為,第二次量子技術革命真的來了。薛其坤介紹,資訊時代的關鍵核心技術,如電晶體、雷射、硬碟、GPS等,都是通過人事量子規律發展起來的,是量子物理的被動應用。量子物理科學發展,觸發了第一次量子技術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