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晨報】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模型機亮相

2020-12-05 中國科大新聞網

中科大2017年科技活動周獻上科技盛宴

 

有AR、3D列印等時下熱門的技術,也有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的模型機、暗物質粒子探測等尖端科技……剛剛過去的周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辦2017年科技活動周。24個科普開放點為公眾奉獻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技大餐。

  

體驗趣味科技

  

 在中科大東區,化學與材料科學科普點前來參觀的孩子與家長圍滿了各個展區,熱鬧非凡。最受歡迎的則是二十多個有趣的化學實驗:泡泡糖去哪兒了、大象牙膏、會「生氣」的可樂、變色紫甘藍、碟中驚奇、噴霧作畫、葉脈書籤製作……在志願者的講解和指導下,前來參觀的小朋友們紛紛動手體驗,感受化學世界的無限樂趣。

  

在人文社科學院科普點,神奇的虛擬實境與增強現實技術吸引了眾多中小學生。兩名孩子站在攝像頭前伸出右手,在對面的大屏幕上,他們的手中便各自出現了一顆太陽系行星。

  

在數學科學科普點,現場展出了通過3D列印創意產品。在數學科學學院的創客空間裡,3D食物印表機正用綠豆餡製成的材料列印出一隻栩栩如生的小豬;一隻紅色章魚機器人同樣是通過3D列印製成的,在工作人員的操控下向觀眾表演節目。

  

探索天地奧秘  「墨子號」模型機吸引市民合影留念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今年也是首次向公眾開放參觀。

  

理化大樓一樓大廳內,最吸引人的要數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的模型機了,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與墨子號合影留念。在科技展廳內,小朋友們戴上VR眼鏡,沉浸在360°的神奇虛擬世界中;在人工智慧展臺,一個特殊的攝像頭將參觀者的照片即時變成了一幅「世界名畫」,志願者介紹道,這是通過一種人工神經網絡——Neural Art算法實現的。

  

中國科學院星系宇宙學重點實驗室每年都是最受歡迎的科普點之一。早上9點,理化大樓西側的參觀者就排起了長隊,只為一睹天文望遠鏡的「風採」。

  

現場還安排了天文儀器展、天文科普知識展、天文科普影片展、天文知識競賽等多種活動。

  

接觸尖端科技  看暗物質粒子探測、原子核對撞實驗

  

 平日裡不對外開放的實驗室裡,都有哪些神秘、尖端的科技進展?

  

在今年的科技活動周上,微納研究與製造中心科普點就是首次向公眾開放,現場以展板、視頻和解說的形式向參觀者傳播關於納米的科普知識,告訴大家什麼是納米,它有哪些特性和應用方向。企鵝體表為什麼不結冰?荷花為什麼會出淤泥而不染?貝類竟然是粘合高手?……這組主題為「大自然中的納米高手」的展板前圍了很多參觀者,大家都被神奇的納米科學所吸引。

  

在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普展板向公眾介紹了微觀晶片探索、ICF中子飛行時間陣列、中子成像實驗、粒子物理電子學和核信息處理等知識,同時STAR金原子核對撞實驗、暗物質粒子探測、尋找來自星星的你——宇宙線實驗簡介、高能正負電子對撞擊實驗等視頻科普講座循環播放。在「裸眼3D」展示臺前,孩子們爭相試看,紛紛感嘆光學的神奇。

  

在本次科技活動周期間,來自新疆烏魯木齊110中學的小朋友和中科大研究生支教團服務地海原一中、海原二中的同學也從新疆、寧夏來到中科大。對於他們中的大部分同學而言,這是第一次走出西部,第一次走進大學校園,感受科技的魅力。

  

 晨報記者 於巧妮 通訊員 曾皓 姚瓊 江淮晨報2017年5月21日

 http://epaper.hf365.com/jhcb/html/2017-05/22/content_298391.htm

相關焦點

  • 探秘「墨子號」: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圖)
    本月中下旬,浩瀚的宇宙空間可望增添一顆新的衛星——「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這是我國也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將於近日擇機發射升空,目前這顆衛星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如果該衛星運行成功,我國將成為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09:00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雲站在第23圈次成功跟蹤、接收到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精彩視頻 更多>> 現在...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
  • 中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原標題:中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北京時間 8 月 16 日下午 1 時 40 分,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製的「墨子號」衛星,在中國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
  • 中國成功發射世界首個量子衛星「墨子號」
    記者 崔箏 於達維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將使中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新華社在今天凌晨播發這一消息時還說,「墨子號」將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並將首次在空間尺度驗證量子理論的真實性。
  • 給你一個近距離感受量子衛星「墨子號」的機會
    據了解,即將亮相的前沿科技展品分為量子衛星、基礎研究、人工智慧、機器人、平板顯示、節能、環保、材料、生物、大健康等多種類別。值得一提的是,展會將有多個首創產品為市民呈現,諸如中國第一臺微型電子計算機、世界第一臺VCD、世界第一臺仿生搓洗式洗衣機、中國首個探月工程低溫接收機、世界首款人工智慧翻譯機等。本次展會還將推出線上VR「智慧展館」,屆時市民只要掃描專屬二維碼,便可以通過線上VR的形式,足不出戶參觀展會。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提前完成全部預定科學目標
    2016年8月16日發射升空的「墨子號」量子衛星,是由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世界上第一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該衛星從科學概念的提出到關鍵技術突破,從工程組織實施到科學成果產出,均由我國科學家主導完成。  現在,「墨子號」量子衛星提前、圓滿地完成了預先設定的全部3大科學目標,標誌著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研究在國際上達到全面領先的優勢地位。
  • ...地球——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提前完成全部預定科學目標
    2016年8月16日發射升空的「墨子號」量子衛星,是由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世界上第一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該衛星從科學概念的提出到關鍵技術突破,從工程組織實施到科學成果產出,均由我國科學家主導完成。  現在,「墨子號」量子衛星提前、圓滿地完成了預先設定的全部3大科學目標,標誌著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研究在國際上達到全面領先的優勢地位。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定名「墨子號」—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訊(記者李瑜)8月15日,據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工程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潘建偉透露,即將於近日發射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定名
  • 全球首顆科學實驗量子衛星「墨子號」中的「合肥元素」
    2016年8月16日01時40分,我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標誌著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又邁出重要一步。「墨子號」的主要科學目標是藉助衛星平臺,進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實驗,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廣域量子密鑰網絡實驗,以期在空間量子通信實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空間尺度進行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開展空間尺度量子力學完備性檢驗的實驗研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彭承志團隊承擔了「墨子號」的有效載荷研製工作。
  • 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今成功發射 「墨子號」的獨門絕技有哪些?
    原標題: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今成功發射 「墨子號」的獨門絕技有哪些?   8月16日凌晨1時40分,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這將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網絡。
  • 第一顆量子衛星為啥叫「墨子號」?「超期服役」TA還好嗎?
    2016年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世界首條千公裡級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開通……量子究竟是什麼黑科技?它現在發展到了哪一階段,又將會對我們未來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57講聚焦當下熱議的「量子科技」話題,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與觀眾一起探秘神秘的量子世界。小布從會上獲悉,「墨子號」已發射四年,超出其預期兩年的壽命,科學家制訂了後續拓展實驗計劃——構建由高、中、低軌道衛星組成的量子星座,建立覆蓋全球的量子通信網絡。為什麼叫「墨子號」?
  •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衛星「墨子號」將驗證量子力學理論
    據新華社報導,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 【中國青年報】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命名「墨子號」
    8月15日,我國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已正式命名為「墨子號」。這是量子衛星的名字首次公開。潘建偉說:「衛星之名取自於我國科學家先賢,體現了我們的文化自信。」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取名「墨子號」它的技術未來有望走進千家萬戶
    新華社發  浙江在線8月16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梁建偉 章咪佳 文/攝 發自酒泉)昨天上午,在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之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召開了一次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的焦點人物是潘建偉院士,他是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工程首席科學家。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緣何叫墨子號?背後的故事值得每個滕州人驕傲
    文/史間一壺酒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聯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等單位的科研工作人員,在國際上首次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對嘗試結合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理論進行了實驗檢驗,取得了重大成就。
  • 安徽衛星發射中心同步發射「墨子號」定向量子衛星1-5顆
    中國研發「量子通信衛星」,西安又是一個引爆點!清華大學通信工程系陳洪亮團隊中國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已進入實驗階段,相關實驗信息日前已進入科學決策流程,時間定於明年1月中旬。1月1日,「墨子號」實驗衛星首飛成功,將為海南衛星發射成功貢獻新的有力推動力。
  •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
    16日1時40分,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新華社發(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供圖) 16日1時40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搭載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航天城順利發射升空。
  • ​世界第一顆量子衛星為啥叫「墨子號」? 「超期服役」的TA還好...
    ​世界第一顆量子衛星為啥叫「墨子號」? 「超期服役」的TA還好嗎?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6年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 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與「墨子號」星地對接
    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與「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完成星地對接,對接時長8分零5秒。距離500公裡的一次「握手」30日晚夜半,濟南天寒地凍。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樓頂,一次距離500公裡的「握手」即將上演。